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新型阻尼隔振结构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祥秋 冯天俊 张火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空沟隔振与4种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3.5%,对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2.7%;而空沟隔振对铅垂向与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则分别为10.2%和2.8%。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频率为20~30 Hz的水平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空沟隔振对该频域范围内水平向振动的减振效果不明显。空沟隔振与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振动频率低于50 Hz的铅垂向振动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但对振动频率超过50 Hz的铅垂向振动的减振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阻尼隔振结构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 模型试验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渗漏灾害成因分析
2
作者 王祥秋 陈世超 肖莹萍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5-120,共6页
[目的]富水岩溶深基坑施工开挖常发生基坑侧壁或底部突涌灾害问题,应针对富水溶洞地层深基坑开挖时的渗流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佛山地铁3号线中山公园站深基坑开挖工程,对深基坑渗流特性及坑底涌水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基... [目的]富水岩溶深基坑施工开挖常发生基坑侧壁或底部突涌灾害问题,应针对富水溶洞地层深基坑开挖时的渗流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依托佛山地铁3号线中山公园站深基坑开挖工程,对深基坑渗流特性及坑底涌水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基坑-土体-溶洞三维数值模型,采用等效渗透系数法对岩溶-地层渗流场进行耦合模拟。[结果及结论]通过仿真模拟分析,获得了不均匀地层中岩溶区富水程度对基坑渗流场及涌水量的影响规律,阐明了基坑底部土体竖向平均水力坡降演变特性,揭示了该地岩溶区基坑底部突涌水机理,研究结果可为富水岩溶地区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深基坑 富水岩溶地层 突涌灾害机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软土复合地基海底沉管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3
作者 王祥秋 冯天俊 刘旭光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管节接头,通过施加重载车辆模拟振动荷载,对沉管隧道管节以及高压旋喷桩软土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振... 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管节接头,通过施加重载车辆模拟振动荷载,对沉管隧道管节以及高压旋喷桩软土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振动荷载可诱发海底沉管隧道管节及其复合地基产生明显的环境振动效应。当120级挂车以80 km/h的运行速度通过海底沉管隧道时,在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处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量达3.21 mm,最大加速度峰值达17.77 mm/s^(2);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顶面最大位移达1.98 mm,加速度峰值达2.38 mm/s^(2)。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处加速度振动级达81.9 d B,重载车辆运行对软土复合地基海底沉管隧道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软土复合地基 交通荷载 动力响应特性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典型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研究
4
作者 王祥秋 罗晓栋 郑土永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0期44-50,共7页
为了探讨硬化土本构模型对珠三角地区软土地下工程数值分析的适用性,基于4种不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本地区典型淤泥质土力学性态及其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侧向卸荷及排水条件对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强度参数c... 为了探讨硬化土本构模型对珠三角地区软土地下工程数值分析的适用性,基于4种不同应力路径三轴试验,分析了本地区典型淤泥质土力学性态及其硬化土本构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侧向卸荷及排水条件对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强度参数c'、φ'值以及刚度参数E_(50)^(rd)、E_(ur)^(rd)和m影响显著,但对破坏比R_(f)的影响较小。对于固结不排水侧向卸荷条件,珠三角地区典型淤泥质土硬化土本构模型主要参数为:参考割线模量E_(50)^(ref)为2.34MPa,参考切线模量E_(oed)^(ref)为1.59MPa,参考加-卸载模量E_(ur)^(ref)为11.67MPa,破坏应力比R_(f)为0.98,刚度应力水平相关幂指数m为1.84;其中:E_(50)^(ref)约为E_(ord)^(ref)的1.47倍,E_(ur)^(ref)约为E_(ord)^(ref)的7.34倍。珠三角地区某软土深基坑工程实践证明,硬化土本构模型适用于模拟该地区软土力学性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土本构模型 应力路径 排水条件 模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岩溶地层地铁车站深基坑涌水灾害的声呐探测及综合治理 被引量:1
5
作者 邱运军 郑爽 +2 位作者 魏东 冯诗洋 王祥秋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5,120,共6页
[目的]在佛山地区,复杂岩溶地层具有特殊性,其钙质粉砂岩地层及其破碎带极易引发地铁车站基坑涌水灾害。因而有必要采用声呐技术进行探测,并通过综合治理解决涌水问题。[方法]以佛山地铁3号线中山公园站为研究对象,从涌水险情出发,介绍... [目的]在佛山地区,复杂岩溶地层具有特殊性,其钙质粉砂岩地层及其破碎带极易引发地铁车站基坑涌水灾害。因而有必要采用声呐技术进行探测,并通过综合治理解决涌水问题。[方法]以佛山地铁3号线中山公园站为研究对象,从涌水险情出发,介绍了该站声呐探测方案,并基于探测结果分析了该站深基坑地下水的渗漏特性,判定了渗漏点的空间分布及其涌水灾害类型。结合基坑底部超前钻勘察成果及基坑内涌点分布特征,提出了坑外后退式双液注浆止水帷幕+坑内咬合旋喷桩基坑渗漏联合封堵方案。着重阐述了方案中后退式双液注浆、双管旋喷咬合桩以及MJS(全方位高压喷射)桩等技术的施工要点。对采用综合治理前后的代表性测孔处地下水渗流速度进行对比,以验证治理效果。[结果及结论]声呐探测技术能精准探查岩溶地层深基坑渗漏点的具体位置及其渗流场相关参量。采用后退式双液注浆、双管旋喷咬合桩及MJS桩相结合的联合封堵方案可有效解决复杂岩溶地段深基坑开挖大面积涌水渗漏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涌水灾害 声呐探测 岩溶地层 联合封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提速列车振动测试与荷载模拟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9-102,107,i010,共6页
以京广线提速列车为工程背景,采用先进的测试仪器对京广线朱亭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并对测试数据频响特征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列车振动荷载的分析模型,确定了列车振动荷载的数定表达式。测试试验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 以京广线提速列车为工程背景,采用先进的测试仪器对京广线朱亭隧道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现场测试;并对测试数据频响特征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列车振动荷载的分析模型,确定了列车振动荷载的数定表达式。测试试验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列车提速之后隧道结构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速列车 荷载模拟 振动测试 铁路隧道 列车振动荷载 隧道结构 现场测试 动力响应 测试仪器 测试数据 分析模型 列车提速 研究成果 测试试验 京广线 表达式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偏压隧道施工动态监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 被引量:89
7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4-289,共6页
对崇遵高速公路龙井隧道进口段施工过程现场监测数据以及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了在偏压作用下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阐述了现场动态监控量测与有限元仿真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的重要性。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偏压隧道 动态监测 有限元模拟 信息化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围岩蠕变损伤机理及合理支护时间的反演分析 被引量:53
8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93-796,共4页
基于软弱围岩的蠕变损伤机理,提出了围岩蠕变损伤具有变形损伤与时间损伤耦合效应的观点。运用Burgers模型引入蠕变损伤变量,采用位移反分析方法对圆形巷道的粘弹性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得出软岩巷道合理支护时间的确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 基于软弱围岩的蠕变损伤机理,提出了围岩蠕变损伤具有变形损伤与时间损伤耦合效应的观点。运用Burgers模型引入蠕变损伤变量,采用位移反分析方法对圆形巷道的粘弹性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得出软岩巷道合理支护时间的确定方法。通过工程实例证明该方法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软弱围岩 蠕变损伤 位移反分析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软弱夹层层状围岩地下洞室平面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29-732,共4页
对含软弱夹层的层状围岩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提出层状岩体与软弱夹层按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层间接触面则以带转动自由度的Goodman接触面单元进行摸拟,通过对工程实测数据和弹塑性非线性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其是合理的。
关键词 软弱夹层 围岩 地下洞室 平面非线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监控技术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09-112,共4页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成果 ,建立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分析方法 ,笔者提出将施工信息与管理技术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的思路 ,以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信息管理水平 ;由此详细地阐述了隧道施工安全性评价...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存在的安全问题 ,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成果 ,建立隧道施工安全信息化分析方法 ,笔者提出将施工信息与管理技术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的思路 ,以提高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信息管理水平 ;由此详细地阐述了隧道施工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并将其应用于崇遵高速公路龙井坡隧道工程的施工实践 ,取得了预期的安全监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隧道 隧道施工 施工实践 隧道工程 施工安全 量测 监控技术 信息化 预期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分析的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1 位作者 高文华 周治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746-1750,共5页
阐述了隧道衬砌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的小波解析方法与粘弹性边界条件,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粘弹性边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现场振动测试成果,对京广线朱亭隧道在提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阐述了隧道衬砌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的小波解析方法与粘弹性边界条件,采用弹簧–阻尼单元模拟粘弹性边界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利用现场振动测试成果,对京广线朱亭隧道在提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衬砌结构各特征点处的振动位移、加速度、弯矩、剪力与轴力的时程响应规律,将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成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所提出的分析方法是合理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提速铁路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提速列车 衬砌结构 小波分析 粘弹性边界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条形地基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18
12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2,共4页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平面应变假设,对条形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探讨。推导出了条形受荷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基于双剪统一强度准则与Mohr-Cou lomb准则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对合理确定地基... 基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和弹性理论的平面应变假设,对条形地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探讨。推导出了条形受荷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基于双剪统一强度准则与Mohr-Cou lomb准则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对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形基础 地基承载力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Molar-Coulomb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75
13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周治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37-1342,共6页
论述隧道衬砌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的理论与数值计算方法,并以京广线朱亭隧道列车振动荷载现场测试成果为基础,通过对3种不同断面形状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获得隧道衬砌结构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及各种内力时程曲... 论述隧道衬砌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的理论与数值计算方法,并以京广线朱亭隧道列车振动荷载现场测试成果为基础,通过对3种不同断面形状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可获得隧道衬砌结构竖向位移、竖向加速度及各种内力时程曲线。研究成果对评价既有提速铁路隧道衬砌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和完善铁路隧道结构的设计理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动力有限元分析 衬砌结构 列车振动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围岩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4461-4465,共5页
阐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隧道洞口段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的时域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提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不同围岩条件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隧道洞口段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时程响应规律。研究成果对... 阐述了基于小波变换的隧道洞口段三维动力有限元分析的时域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提速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不同围岩条件隧道洞口段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隧道洞口段不同围岩条件下的时程响应规律。研究成果对进一步分析提速铁路隧道洞口段的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隧道洞口 动力响应分析 三维有限元 小波变换 时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量的神经网络预测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1 位作者 高文华 陈秋南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427-430,共4页
利用BP神经网络较强的高次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功能 ,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依据现场实测资料 ,避免了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量的现场监测成果的学习... 利用BP神经网络较强的高次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功能 ,建立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量的预测模型。该模型依据现场实测资料 ,避免了计算过程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某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沉降量的现场监测成果的学习与预测检验 ,证明其预测精度与适用性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基 高速公路 路基沉降 神经网络预测 沉降量 现场监测 工程 现场实测 计算过程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流变破坏机理与合理支护时间的确定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祥秋 陈秋南 韩斌 《有色金属》 CSCD 2000年第4期14-17,共4页
根据岩石流变学原理 ,对软岩巷道围岩破坏机理进行定性地分析 ,运用Burgers流变模型引入损伤变量 ,对圆形巷道粘弹性流变破坏规律进行定量的研究 。
关键词 流变模型 损伤变量 软岩蠕变 支护时间 软岩巷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典型地层地铁区间隧道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祥秋 张玉红 杨林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154,共4页
基于等厚度夹层单元与粘弹性边界条件,建立隧道-围岩体系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围岩及其衬砌结构之间的力学性态;基于地铁列车振动加速度现场测试成果,选择结构动力有限元计算的时域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典型土层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 基于等厚度夹层单元与粘弹性边界条件,建立隧道-围岩体系的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模拟围岩及其衬砌结构之间的力学性态;基于地铁列车振动加速度现场测试成果,选择结构动力有限元计算的时域分析法,对珠三角地区典型土层地铁区间隧道衬砌结构在列车振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围岩类别地铁区间隧道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成果对分析地铁隧道动力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围岩体系 等厚度夹层单元 粘弹性边界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滑移面软弱夹层时间效应与相关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祥秋 高文华 +1 位作者 杨林德 陈秋南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5-68,共4页
利用陈氏循环增量加载方法 ,对涔天河水库雾江段古滑坡面软弱夹层进行单剪蠕变试验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发现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流变特性 .基于遗传蠕变理论建立了非线性遗传蠕变方程 ,并对软弱夹层长期强度的求解方法及剪胀性能进... 利用陈氏循环增量加载方法 ,对涔天河水库雾江段古滑坡面软弱夹层进行单剪蠕变试验 ,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发现其具有明显的非线性流变特性 .基于遗传蠕变理论建立了非线性遗传蠕变方程 ,并对软弱夹层长期强度的求解方法及剪胀性能进行详细的论述 ,为雾江滑坡体长期稳定性分析及滑移时间效应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 4 ,表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滑移面 时间效应 蠕变试验 非线性遗传蠕变 长期强度 剪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摩擦桩受力分析与承载力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祥秋 杨林德 高文华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利用Mindlin位移解答导出超长摩擦桩侧阻力的弹性解 ;讨论了超长摩擦桩的受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推导出了超长摩擦桩的极限承载力表达式 。
关键词 受力分析 计算 超长摩擦桩 Mimdlin位移解 极限承载力 弹性解 高层建筑 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下沉式立交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监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祥秋 刘喜元 张文基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该文阐述了新型智能应变仪与伺服式加速度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城市下沉式立交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各项监测指标的工程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推广新型监测方法和完善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具有一定指... 该文阐述了新型智能应变仪与伺服式加速度测斜仪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城市下沉式立交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中的应用。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各项监测指标的工程意义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推广新型监测方法和完善深基坑工程的监测技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沉式立交 基坑工程 智能应变仪 施工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