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边疆治理取向的调适与重构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砚蒙 朱碧波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16,共6页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边疆治理历史中,王朝统治者往往将边疆稳定作为国家治边的最高目标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地缘政治的复杂、国家利益的权衡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边疆区域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稳定,而相对淡化发展问题。...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边疆治理历史中,王朝统治者往往将边疆稳定作为国家治边的最高目标诉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地缘政治的复杂、国家利益的权衡和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对边疆区域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稳定,而相对淡化发展问题。改革开放后,随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变迁和边疆社会的深刻转型,因边疆贫困而产生的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尖锐地挑战着既有的边疆治理秩序。边疆贫困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边疆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此情况下,应该不失时机地调适边疆治理的稳定取向,建构边疆发展战略,更加凸显边疆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 边疆稳定 边疆发展 边疆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边疆治理的体系转型与能力重构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砚蒙 朱碧波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30-35,共6页
在国家的历史叙事中,边疆治理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在我国传统社会时期,边疆治理是一元化的治理体系,精英主义色彩浓厚。边疆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边疆防卫能力、民族关系处理能力、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现代化浪潮... 在国家的历史叙事中,边疆治理是一个无法绕开的经典议题。在我国传统社会时期,边疆治理是一元化的治理体系,精英主义色彩浓厚。边疆治理能力主要体现为边疆防卫能力、民族关系处理能力、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现代化浪潮以沛不可挡之势席卷边疆地区,边疆的社会形态发生了急遽嬗变,公民权利意识和利益意识逐渐觉醒,民主政治思想开始萌生。时代演变和社会变迁给传统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尖锐的挑战。当代边疆治理体系应该完成由一元化治理向协同共治的转型;当代边疆治理能力的重构,不但要完善边疆秩序建构能力,更要提升推动边疆发展的能力和完善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边疆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美女”社会性别解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砚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从时下"人造美女"热浪一阵高过一阵的社会现实出发,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人造美女"现象,通过文化和市场的分析来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旨在呼吁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矫正变态的审美文化,还&qu... 从时下"人造美女"热浪一阵高过一阵的社会现实出发,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人造美女"现象,通过文化和市场的分析来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旨在呼吁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矫正变态的审美文化,还"美"以自然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美女” 文化 社会性别 现象 真相 别解 挖掘 正变 眼光 社会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因情致罪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砚蒙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本文从女性因情致罪的现状出发,在分析其对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危害的基础上对其原因作出了社会的、心理的探讨,并粗略地提出了防范对策,旨在促进女性的身心健康,防范女性犯罪,稳定社会秩序。
关键词 女性犯罪 危害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社会性别探析——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砚蒙 和晶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09-114,共6页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就业市场生机勃勃,然而边疆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却在这个富有生机的时代背景下沦为了非主流性的边缘化角色。对此,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边疆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展开分析,会发现在竞争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社会性别文化经...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就业市场生机勃勃,然而边疆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却在这个富有生机的时代背景下沦为了非主流性的边缘化角色。对此,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边疆女大学生的就业弱势展开分析,会发现在竞争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社会性别文化经历了最为深刻的结构重组:女性,作为社会主体的重要构成部分,却越来越在社会生产中沦为无足轻重的角色。对此种现象的匡正,更应从塑造良好互动机制上入手,以便使女性在担当性别主体角色地位的同时,也分享到应有的身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女大学生 就业弱势 社会性别 昆明医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青年在中国梦进程中的社会角色定位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砚蒙 刘翠英 尹芹 《价值工程》 2015年第8期318-320,共3页
中国梦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幸福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当代青年也因其自身的特殊角色而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本文阐述了当代青年准确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中国梦进程的内在诉求,分析了中国梦进程中当代青年社会角色定位的影响因素,... 中国梦为当代青年的成长、成才、幸福生活赋予了新的意义,当代青年也因其自身的特殊角色而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本文阐述了当代青年准确的社会角色定位是中国梦进程的内在诉求,分析了中国梦进程中当代青年社会角色定位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代青年在中国梦进程中的社会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当代青年 社会角色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建构
7
作者 王砚蒙 和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9期38-40,共3页
当前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体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一些大学生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梦... 当前全球化影响越来越广泛,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体系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一些大学生理想淡化、信念动摇、价值观扭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国梦"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基座,不断强化"中国梦"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促使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梦"的理性认同,推动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而高远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梦 大学生 理想信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探析——基于“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的个案分析
8
作者 王砚蒙 王芸 《价值工程》 2013年第1期274-277,共4页
本文从"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异军突起的社会现象出发,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此种现象,分析和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展现"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的生成环境,旨在呼吁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矫正... 本文从"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异军突起的社会现象出发,以社会学的眼光和社会性别文化的视角审视此种现象,分析和挖掘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展现"边疆女大学生急嫁族"的生成环境,旨在呼吁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矫正变态的就业选择,突破边疆女大学生就业弱势的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女大学生 急嫁族 就业弱势 社会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部分地区居民艾滋病歧视态度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瑞宏 梁志中 +5 位作者 李长富 王芸 王砚蒙 张文英 宋静 杨世童 《医学与社会》 2011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公众对艾滋病歧视的态度及歧视改变的认识。方法:抽取45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40名感染者/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居民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发生了改变,多数人可接纳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结论:艾滋病歧视现象有所...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公众对艾滋病歧视的态度及歧视改变的认识。方法:抽取459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40名感染者/患者进行访谈调查。结果:居民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发生了改变,多数人可接纳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结论:艾滋病歧视现象有所改善,应继续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有关的政策措施,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公众宣传,消除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以及由此产生的偏见和歧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歧视 态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和晶 王砚蒙 段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23期34-35,共2页
Boppps是近些年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分别由导入(B)、目标(O)、前测(P)、参与学习(P)、后测(P)以及总结(S)六个环节共同构成,在Boppps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单元,根据人脑的记忆周期以及专注时间、专注能... Boppps是近些年由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分别由导入(B)、目标(O)、前测(P)、参与学习(P)、后测(P)以及总结(S)六个环节共同构成,在Boppps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单元,根据人脑的记忆周期以及专注时间、专注能力合理安排教学。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以记忆为主的课程,学生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较低,而将Boppps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的改革,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学习效率。本文首先对Boppps进行相关概述,进而指出Boppps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最后就Boppps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进行一定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式 思想政治课 运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析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碧波 王砚蒙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共4页
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是秉承公民化、同质化的公民国族主义取向,还是采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取向?这个基本而重要的理论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关于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的"主义之争"与"诸神之战"。事实上... 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是秉承公民化、同质化的公民国族主义取向,还是采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取向?这个基本而重要的理论问题引发了学界的关于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的"主义之争"与"诸神之战"。事实上,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应当汲取两者之长,在国族认同建构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调整"族际主义"取向整合思路,实现族际政治整合"区域主义"与"位差主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政治整合 公民同质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求同存异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变迁中的边疆安全风险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碧波 王砚蒙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4-58,共5页
我国的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之间博弈的前沿阵地,也是周边国家治理的外溢效应首当其冲的承受者,更是当代我国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集中地。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地缘政治环境巨大的变迁,我国边疆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和边疆安全问题更为复杂... 我国的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之间博弈的前沿阵地,也是周边国家治理的外溢效应首当其冲的承受者,更是当代我国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主要集中地。改革开放30多年,随着地缘政治环境巨大的变迁,我国边疆地区的地缘政治问题和边疆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厘清地缘政治变迁中的边疆安全风险,是我们建构边疆安全、巩固国家统一的基本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边疆安全 安全困境 边疆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理论诉求及其反思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碧波 王砚蒙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7-22,43,共7页
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形成了公民国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两种理论之争。公民国族主义主张族际政治整合应秉承公民化和国族化的取向,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淡化民族认同,强化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则认为族际政治整合应该在充分尊重... 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形成了公民国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两种理论之争。公民国族主义主张族际政治整合应秉承公民化和国族化的取向,淡化民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淡化民族认同,强化国家认同。多元文化主义则认为族际政治整合应该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权利与权益的基础上构建国家认同。事实上,公民国族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并非不可通约,而是存在很大的政治共识。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应当汲取两者之长,在国族认同建构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调整"族际主义"取向整合思路,实现族际政治整合"区域主义"与"位差主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政治整合 求同存异 公民国族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现实困境与提升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和晶 王砚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45-47,81,共4页
"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指向相同,但其内涵却存在细微的差别。在国家活动的"治理"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理念和方式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随着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国家治理能力面... "国家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指向相同,但其内涵却存在细微的差别。在国家活动的"治理"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建设的理念和方式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随着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国家治理能力面临空前的挑战,结合治理理念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提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能力 国家治理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价值取向研究
15
作者 朱碧波 王砚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26-31,共6页
目前,解决族际政治整合问题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公民化、同质化的公民国族主义取向,另一种是采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取向。事实上,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应当汲取两者之长,在国族认同建构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础上,求同存... 目前,解决族际政治整合问题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秉承公民化、同质化的公民国族主义取向,另一种是采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多元文化主义取向。事实上,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应当汲取两者之长,在国族认同建构和公民身份建构的基础上,求同存异,调整"族际主义"取向整合思路,实现族际政治整合"区域主义"与"位差主义"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际政治整合 求同存异 公民同质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关系对国际政治的塑造
16
作者 马燕坤 王砚蒙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10,共5页
独立主权意义下的中非关系,不仅使得中非实现相应的愿望及利益,而且丰富了国际政治内涵,并改变了国际权力的分布。中国与非洲,已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双方间的关系日益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平衡。尽管当代的中国与非洲不能为世界事... 独立主权意义下的中非关系,不仅使得中非实现相应的愿望及利益,而且丰富了国际政治内涵,并改变了国际权力的分布。中国与非洲,已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双方间的关系日益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平衡。尽管当代的中国与非洲不能为世界事务完全决定决策,但双方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一股有效的国际影响力。当前,在国家间联合行动效率不高或迟缓的情况下,中非间的合作表现得十分具有活力。双方在一致性共识基础上形成的外交关系所产生的影响,已超出了各自作为独立国家具有的能量。作为一种事实,中非对国际政治的贡献,既体现了彼此间既得利益的获得,也彰显了双方在跨国危机和挑战并存情况下发展策略的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和对策
17
作者 尹芹 和晶 王砚蒙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3期105-106,共2页
在肯定校园文化主流的同时,非主流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本文阐述了高校非主流文化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对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更新教育理念;完善各种心理咨询服务。
关键词 高校非主流文化 现象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耻感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18
作者 和晶 尹芹 王砚蒙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12期187-189,共3页
人类道德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由他律而后自律、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耻感特有的内外兼修的优势,对医学生的医德培养具有巨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医德教育的有效性,应始于耻感。
关键词 耻感 医德教育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价值归旨——论推进大学生社会化
19
作者 刘翠英 王砚蒙 张瑞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36期149-151,共3页
人的社会化,既是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也是教育学的根本归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因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 人的社会化,既是社会学的重要议题,也是教育学的根本归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因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成为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当代教育的内在诉求为切入点,论述"基础"课的价值归旨在于推进大学生社会化,并在当前的"基础"课教学中反思不足之处,探讨提升课程质量与时效性的方法,力求实现"基础"课的超越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大学生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大众化路径
20
作者 刘翠英 王砚蒙 《南方论刊》 2013年第6期12-13,共2页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彻底的具有人本思想的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作为行动的指南,宣传要有亲和力,形式要适合于民众,内容要植根于大众。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大众化 宣传 形式 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