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检测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真瑜 江莉 +2 位作者 张耀光 张小萍 蔡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疟疾患者血样的效果。方法在云南采集流行区疟疾患者血样200份,上海地区采集健康者血样60份,以显微镜镜检为金标准,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瑞士产OptiMAL试剂盒检测疟原虫的敏感... 目的比较两种疟疾快速诊断试剂盒(RDTs)检测疟疾患者血样的效果。方法在云南采集流行区疟疾患者血样200份,上海地区采集健康者血样60份,以显微镜镜检为金标准,比较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和瑞士产OptiMAL试剂盒检测疟原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这两种RDTs试剂盒分别检测10份原虫密度梯度样品,比较其疟原虫最低检出限并分析检测效果。结果本次共检测血样260份,镜检确诊为恶性疟原虫阳性100份,间日疟原虫阳性100份.阴性60份。GICA检测疟疾患者血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5%(175/200)和93-3%(56/60),恶性疟和问日疟患者血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O%(83/100)、89.0%(89/100)和96.9%(155/160)、98.8%(158/160)。OptiMA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191/200)和100.0%(60/60),恶性疟、问日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0%(90/100)、96.0%(96/100)和99.4%(159/160)、97-5%(156/160)。两种试剂盒检出疟原虫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矿=8.23,P〈0.05)。两种试剂盒检测恶性疟X2=2.10)和间日疟(r=3.53)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ICA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3个级别原虫密度血样的检出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tiMAL检测间日疟原虫不同密度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黔0.05),检测恶性疟原虫不同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原虫检出率较高。两种试剂盒检测疟原虫的最低检出限约为100--200个/ul血。结论OptiMAL试剂盒检测疟原虫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均高于GICA试剂盒,GICA检测疟原虫的最低检测限较低,且重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试验 恶性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25
2
作者 张小萍 李兰花 +7 位作者 朱倩 傅英华 马晓疆 吕山 洪国宝 何艳燕 王真瑜 马杏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693-694,710,F0003,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方法在上海市6个区收集居民新鲜粪便,采用Ringer溶液37℃恒温条件下培养人芽囊原虫,计算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结果检查居民298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者88人,感染率2.95%。上海市各区人群感... 目的了解上海市不同人群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方法在上海市6个区收集居民新鲜粪便,采用Ringer溶液37℃恒温条件下培养人芽囊原虫,计算人芽囊原虫感染率。结果检查居民2984人,人芽囊原虫阳性者88人,感染率2.95%。上海市各区人群感染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0,P〉0.05);青浦区男性感染率为5.56%,女性感染率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其他5个区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54,P均〉0.05);农民感染率为6.87%,与其他职业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7,P〈0.05)。结论上海市人群对人芽囊原虫普遍易感,以农民感染率最高。体外培养法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人芽囊原虫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芽囊原虫 感染率 体外培养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消除丝虫病后慢性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小萍 朱民 +3 位作者 蔡黎 王龙英 王真瑜 靳艳军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消除丝虫病后现存慢性丝虫病人的患病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历史在册的慢性丝虫病人以及线索病人进行调查,复查、核实症状和体征,填写完善档案卡和随访卡,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上海市现存826例慢... 目的了解上海市消除丝虫病后现存慢性丝虫病人的患病情况。方法对上海市历史在册的慢性丝虫病人以及线索病人进行调查,复查、核实症状和体征,填写完善档案卡和随访卡,建立数据库,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病原学检查。结果上海市现存826例慢性丝虫病人,分布于9个区102个乡(镇),年龄70岁以上占87.17%,病程30年以上占96.73%。主要体征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和鞘膜积液分别占96.73%、2.06%、1.21%。下肢淋巴水肿/象皮肿体征病人中,以Ⅰ-Ⅳ期淋巴水肿为主,占94.63%,、期象皮肿占5.37%,其中16.71%的病例有淋巴管/结炎。91.77%的病例健康状况尚好,2.18%的病例生活不能自理。丝虫特异IgG4抗体阳性率为15.01%,病原学检查均为阴性。结论上海市现存慢性丝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需加强对病人的治疗和照料,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丝虫病 淋巴水肿/象皮肿 乳糜尿 鞘膜积液 淋巴管/结炎 流行病学调查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基因的序列和重组抗原表位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江莉 王真瑜 +2 位作者 马晓疆 张小萍 蔡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对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基因的序列及重组抗原的表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pLDH基因序列(登录号为DQ198262和DQ060151)设计特异性引物,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LDH的全长基因,对两序列进... 目的对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乳酸脱氢酶(LDH)基因的序列及重组抗原的表位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知的pLDH基因序列(登录号为DQ198262和DQ060151)设计特异性引物,体外扩增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LDH的全长基因,对两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用SYFPEITHI软件进行表位预测分析。将Pv-LDH和Pf-LDH基因克隆入pET28a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株,加入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Westernblotting和中和ELISA法鉴定重组蛋白。结果Pv-LDH和Pf-LDH基因的编码区全长均为951bp,编码316个氨基酸,Pf-LDH与参考序列DQ198262完全一致,而Pv-LDH与参考序列DQ060151仅在第666位有一个核苷酸的变异;两者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75.1%和90.2%。T细胞表位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能识别pLDH抗原表位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类型共28种,预测的表位数约为180个,相同或相似的表位约占总表位数的75%,Pv-LDH和Pf-LDH特异性表位分别为38个和45个。Westernblotting分析显示,Pv-LDH重组抗原可被疟疾患者血清识别,但反应强度明显低于Pv-LDH重组抗原免疫兔血清。中和ELISA试验结果显示,Pv-LDH抗原对多克隆抗体最高抑制率可达70.3%,而Pf-LDH抗原的最高抑制率仅为30.5%。结论Pv-LDH和Pf-LDH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其重组抗原均有差异,特异性表位诱导的抗体在整个抗体谱中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乳酸脱氢酶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4
5
作者 朱民 蔡黎 +2 位作者 王龙英 王真瑜 马杏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方法按照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地处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郊区的3个区各抽取4个村或居委会作为调查点,血涂片镜检附红细胞体。结果共调查1603户的3003人,人群附红体的标化感染率为17.81%,3个区的标化感染率分别为29.50%、11.89%、7.7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6.34,P<0.05),且有从中心城区向郊区降低的趋势(χ2=173.88,P<0.05);男女感染率(经年龄标化)分别为16.50%和19.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P<0.05);年龄组感染率中以10~19岁组最高,与其余年龄组的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3.59,P<0.05)。感染人群总的平均感染度为1.66%,3个区的平均感染度分别为2.06%、1.20%、1.04%(F=8.19,P<0.05);年龄、性别感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7,P>0.05;t=1.76,P>0.05);感染者具有家庭聚集性分布(χ2=96.95,P<0.05)。结论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主要表现为轻度感染,且具有地区、年龄分布差异和家庭聚集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附红细胞体 感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民 蔡黎 +5 位作者 王龙英 王真瑜 沈磊 蔡风珠 费胜军 马杏宝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以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和郊区作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因素调查点,用镜检血涂片方法检查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同时对被检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共调查997... 目的了解上海市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相关因素。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以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和郊区作为人群附红细胞体感染因素调查点,用镜检血涂片方法检查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同时对被检查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共调查997人,感染129人,年龄标化感染率为12.16%,感染者均为轻度感染;2)中心城区、城郊结合区和郊区标化感染率分别为15.83%、17.67%、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97,P<0.05),其中,郊区感染率显著低于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区(χ2值分别为13.82和18.85,P均<0.05),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3)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45,3.23,7.91,8.38,P值均>0.05);接触动物及有其他疾病史者与相应对照人群间附红体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2和0.81,P>0.05)。结论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附红细胞体的轻度感染,且有地区分布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细胞体 人体 感染 因素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小萍 何艳燕 +7 位作者 王真瑜 傅英华 宋海红 沈安梅 田建国 於雪琴 殷筱明 王龙英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215-216,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汇区新场镇和青浦区金泽镇为调查点。在调查点野外、自由市场、餐饮场所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 [目的]了解上海市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的分布及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广州管圆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汇区新场镇和青浦区金泽镇为调查点。在调查点野外、自由市场、餐饮场所对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转续宿主和保虫宿主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点发现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螺类2种(铜锈环棱螺、中国圆田螺)、蛞蝓2种(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和蜗牛1种(中华灰尖巴蜗牛),同时查到保虫宿主(鼠)和转续宿主(淡水鱼、河虾、青蛙、河蟹,蟾蜍)。经检测均无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结论]本市目前尚无广州管圆线虫疫源地存在,但具备了该病流行的基本条件,一旦有该虫传入可引起传播,应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疫源地 中间宿主 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抗原B亚单位多表位重组抗原的血清学诊断评价
8
作者 江莉 冯正 +1 位作者 张耀光 王真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8-442,共5页
目的对6个细粒棘球蚴抗原B(AgB)亚单位多表位重组抗原和3个AgB亚单位抗原进行血清学平行比较分析,评价多表位抗原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多表位重组抗原MEA-26中插入一段Linker序列,成为MEA-49抗原。用I-TASSER在线服务器模拟分析蛋白质三... 目的对6个细粒棘球蚴抗原B(AgB)亚单位多表位重组抗原和3个AgB亚单位抗原进行血清学平行比较分析,评价多表位抗原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多表位重组抗原MEA-26中插入一段Linker序列,成为MEA-49抗原。用I-TASSER在线服务器模拟分析蛋白质三维结构,比较2个目标序列相同但三维结构不同的重组抗原(MEA-26和MEA-49)在样品检测中反应性的差异。用间接ELISA方法对6个多表位抗原(MEA-8、MEA-20、MEA-26、MEA-36、MEA-49和MEA-52)、3个亚单位抗原(AgB1、AgB2和AgB4)和2个对照抗原(Trx和Linker)平行检测232份血清样品(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112份、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35份、囊尾蚴病患者血清43份和健康人血清42份),并用ROC曲线分析不同抗原对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维模型预测结果显示,MEA-26的表位区域相互靠近,呈平行排列;MEA-49表位区域相互分离形成独立的结构域。用MEA-49抗原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2.88±2.02)、敏感性(92%)和诊断效率(89%)等均高于MEA-26抗原(2.54±2.02,78%,82%)。ELISA结果显示,MEA-20(2.24±1.31)、MEA-26(2.54±2.02)、MEA-36(2.44±1.51)、MEA-49(2.88±2.02)和MEA-52(2.50±1.37)等5个抗原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均高于AgB1抗原(2.15±1.26)。多表位抗原检测多房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反应性与AgB1抗原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A-52抗原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1.27±0.70)的反应性显著高于AgB1抗原(0.95±0.13)(P<0.01)。6个多表位抗原检测健康人血清的反应性仅MEA-8抗原的反应性(1.04±0.15)与AgB1抗原(0.89±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结果显示,3个亚单位抗原检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以AgB1抗原最高,为77%;MEA-49(92%)、MEA-36(92%)、MEA-52(87%)和MEA-26(78%)等4个多表位抗原的检测敏感性均高于AgB1抗原。结论多表位抗原的总体反应性优于亚单位抗原,MEA-49抗原对不同患者血清的反应性均强于目标序列相同但三维结构不同的MEA-26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AgB抗原亚单位 多表位重组抗原 血清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上海市土源性线虫病和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调查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戴思敏 马晓疆 +6 位作者 张耀光 王真瑜 朱民 张宸罡 周毅彬 潘浩 吴寰宇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1年第3期143-145,159,共4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2016—2020年土源性线虫病和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调查结果,为制定全市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的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以及华支睾吸虫病的流动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 目的分析上海市2016—2020年土源性线虫病和重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调查结果,为制定全市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的固定监测和流动监测以及华支睾吸虫病的流动监测,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虫卵和华支睾吸虫虫卵;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食源性寄生虫病住院病例信息,开展病例回顾性调查。结果2016—2020年华支睾吸虫流动监测点共计调查5106人,未发现阳性病例。2016—2020年共开展土源性线虫监测24843人·次,其中2016年调查6240人,发现土源性线虫感染7人(蛔虫5人、鞭虫2人,钩虫及蛲虫未检出),感染率为0.11%;其他年度均未发现感染。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共收集138例食源性寄生虫病住院病例,其中华支睾吸虫病占30.43%(42/138),并殖吸虫病占25.36%(35/138)。现居住地在上海的病例为57例(41.30%);现居住地在外省的病例81例(58.70%),其中浙江、安徽、江苏和江西占所有外省市病例总数的60.50%。结论上海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降到较低水平,可逐步开展传播阻断的考核,同时应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和相关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病 土源性线虫病 监测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环境对诱蚊诱卵器监测媒介伊蚊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 任志华 +4 位作者 刘翔宇 王真瑜 姚隽一 雷庆 周毅彬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48-154,共7页
为规范诱蚊诱卵器监测媒介伊蚊工作,2020年7月21日至9月29日在上海市徐汇区某科教园区内开展微环境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的影响因素研究。在研究区域内设置132个监测点位,每个点位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布放7 d后于第8天回收并再布放1个新诱蚊... 为规范诱蚊诱卵器监测媒介伊蚊工作,2020年7月21日至9月29日在上海市徐汇区某科教园区内开展微环境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的影响因素研究。在研究区域内设置132个监测点位,每个点位布放1个诱蚊诱卵器,布放7 d后于第8天回收并再布放1个新诱蚊诱卵器,连续监测10次,记录监测点位上方乔木遮罩、周围2 m内道路或建筑物、诱蚊诱卵器瓶盖圆孔被草叶或树叶等物体覆盖、瓶内水增加、瓶内钻入其他虫类、瓶内落入异物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共回收有效诱蚊诱卵器1308个,其中阳性428个,平均阳性率为32.72%;布放在草丛、灌木丛或空地点位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分别为29.30%、37.17%和27.54%;上方有乔木遮罩点位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35.62%)高于无乔木遮罩(23.10%);周围2 m内无道路及在东、南、西和北方有道路点位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分别为47.14%、31.47%、27.17%、40.74%和28.27%;周围2 m内无建筑及在东、南、西和北方有建筑点位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分别为37.99%、30.90%、19.47%、40.63%和28.99%;瓶盖无草叶等覆盖、半覆盖和全覆盖的点位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分别为35.22%、30.83%和20.00%;瓶内水未增多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34.55%)高于瓶内水增多的阳性率(21.62%);瓶内无虫的诱蚊诱卵器阳性率(39.02%)高于瓶内有虫的阳性率(30.81%);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模型拟合显示点位上方无乔木遮罩、在道路东面或南面、瓶盖被全覆盖物和瓶内水增多,都是导致诱蚊诱卵器阳性率显著降低的因素(均P<0.05)。结果表明,诱蚊诱卵器布放点位上方无乔木遮罩、在道路的东面2 m处、在道路的南面2 m处、瓶盖被全覆盖和瓶内水增多,都是诱蚊诱卵器阳性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微环境 诱蚊诱卵器 阳性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疟原虫核酸检测多重PCR法》标准解读
11
作者 王真瑜 江莉 +4 位作者 余晴 张耀光 吴寰宇 陈健 朱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4,528,共5页
遵循《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GB/T 20004.1—2016)相关规定,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9)体例编制《疟原虫核酸检测多重PCR法》(T/SPMA 004—2023)。标准由7章组成,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 遵循《团体标准化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GB/T 20004.1—2016)相关规定,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1.1—2009)体例编制《疟原虫核酸检测多重PCR法》(T/SPMA 004—2023)。标准由7章组成,包括“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试剂材料”“检测步骤”和“废弃物的处理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另附有1个资料性附录(技术原理)和4个规范性附录(2个检测方法、试剂配制、样本准备)。该标准已由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发布公告(沪预医会[2023]34号)实施,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规范操作、提高样本检测质量提供了技术依据,弥补了《疟疾的诊断》(WS259—2015)核酸检测尚无细化操作步骤之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核酸 PCR 标准
原文传递
上海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监测响应系统实施与成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民 张浩 +6 位作者 吴立明 张宸罡 张耀光 王真瑜 陈健 吴寰宇 陈昕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监测响应系统的实施和工作成效,为持续维持消除疟疾状态、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上海市疟疾监测响应相关的活动方案及其记录,基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 目的分析上海市消除疟疾后输入性疟疾监测响应系统的实施和工作成效,为持续维持消除疟疾状态、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收集上海市疟疾监测响应相关的活动方案及其记录,基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中2017—2022年疟疾病例个案信息,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7—2022年上海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81例,包括上海市户籍47例(16.7%,47/281)、外省籍215例(76.5%,215/281)和外籍病例19例(6.8%,19/281),均有境外疟疾流行区旅居史。报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几内亚(17.4%,49/281)、尼日利亚(14.2%,40/281)、刚果民主共和国(12.1%,34/281)等非洲国家。报告病例以恶性疟(83.3%,234/281)为主,报告地区主要为金山区(15.7%,44/281)、浦东新区(14.9%,42/281)和闵行区(11.7%,33/281)。2017—2022年上海市共血检106361人次,血检阳性率为3.3‰(353/106361),被动监测、人群主动侦查和病例线索追踪的阳性率分别为3.6‰(350/97917)、0.4‰(3/7828)和0(0/616)。病例1 d内网络报告率和1 d内复核率均为100%(281/281),2 d内流行病学调查率为90.0%(253/281),3 d内疫点调查处置率为100%(179/179),1个月内风险评估率为100%(281/281)。病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 d(四分位数P25,P75:1 d,4 d)。共捕获传疟媒介按蚊2126只,均为中华按蚊,主要分布于嘉定区(31.6%,672/2126)、崇明区(24.9%,529/2126)等郊区。结论消除疟疾后上海市输入性疟疾监测响应系统运行良好,疫情处理规范、及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消除 监测响应 上海
原文传递
2017—2022年上海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病例复核及能力评估
13
作者 张耀光 王真瑜 +5 位作者 朱民 江莉 朱倩 马晓疆 余晴 陈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6,共6页
目的对2017—2022年上海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质量控制血片(质控血片)评价、病例复核以及检测能力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提升疟疾消除后实验室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2年,上海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每季度按比例随机抽取阴性... 目的对2017—2022年上海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质量控制血片(质控血片)评价、病例复核以及检测能力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提升疟疾消除后实验室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7—2022年,上海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每季度按比例随机抽取阴性血片作为质控血片,对质控血片进行评分;对区级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送检的疟疾病例血样采用镜检和多重PCR法进行复核;每年采用疟原虫镜检和核酸盲样考核方式对各区疟疾检测能力进行评估。对上述评分、复核结果和考核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2年,区疾控中心共送检7746张质控血片,平均分为(76.74±14.34)分,合格率为86.65%(6712/7746)。送检复核血片387张,定性符合率和虫种符合率分别为96.38%(373/387)和95.06%(308/324),不同年份定性符合率(χ^(2)=2.57,P>0.05)和虫种符合率(χ^(2)=1.04,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送检全血样本384份,区疾控中心的样本检测率为70.31%(270/384),市疾控中心对全部送检样本采用多重PCR法进行复核,定性符合率和虫种符合率分别为94.07%(254/270)和99.55%(223/224),不同年份定性符合率(χ^(2)=5.77,P>0.05)和虫种符合率(χ^(2)=8.3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区疾控中心阳性和阴性全血样本符合率分别为100.00%(224/224)和65.22%(3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2,P<0.001);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8,P<0.001)。各区疾控中心及医疗机构共镜检盲样血片1584张,定性正确率和虫种正确率分别为96.15%(1523/1584)和85.07%(1003/1179),不同年份的定性正确率(χ^(2)=20.98,P<0.001)和虫种正确率(χ^(2)=70.7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共检测320份疟疾病例核酸盲样,定性正确率和虫种正确率分别为99.38%(318/320)和100.00%(225/225),不同年份间定性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04,P>0.05)。结论2017—2022年上海市各区疟疾检测实验室的疟原虫血片制作、镜检和核酸检测工作仍存在不足,上海市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应进一步发挥质量控制作用,以降低输入再传播风险,巩固消除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参比实验室 诊断 消除 上海市
原文传递
水产品中鱼源性寄生虫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耀光 王真瑜 +1 位作者 陈健 余晴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8-434,438,共8页
生食和半生食鱼类水产品的饮食习惯与鱼源性寄生虫病密切相关,鱼类水产品中鱼源性寄生虫检测对预防和控制鱼源性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国内外鱼源性寄生虫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3类检测技术及其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 生食和半生食鱼类水产品的饮食习惯与鱼源性寄生虫病密切相关,鱼类水产品中鱼源性寄生虫检测对预防和控制鱼源性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国内外鱼源性寄生虫病原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3类检测技术及其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现阶段鱼源性寄生虫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鱼源性寄生虫 检测技术
原文传递
2020—2023年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寄生虫感染监测及居民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和行为调查
15
作者 戴思敏 余晴 +8 位作者 王真瑜 张耀光 杨佳炜 魏子昕 马晓疆 朱倩 陈健 潘浩 吴寰宇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1-636,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寄生虫感染情况,并调查居民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和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关寄生虫病监测方案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3年分别在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闵行区和青浦区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店和餐饮店等采...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寄生虫感染情况,并调查居民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和行为现状,为完善相关寄生虫病监测方案及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20—2023年分别在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闵行区和青浦区农贸市场、超市、零售店和餐饮店等采样点采集淡水类、海水类产品及其腌制类产品,分别采用压片法、人工消化法、解剖法检测不同类型水产品中寄生虫感染情况。2023年在上述4个区的农贸市场、超市、社区街道等人群聚集地,随机抽取10~80岁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行为状况和健康行为形成情况。结果2020—2023年在上海市黄浦区、普陀区、闵行区和青浦区累计采集检测各类水产品2109件,检出寄生虫感染阳性317件,总感染率为15.03%。其中,淡水类产品共采集检测1221件,寄生虫感染阳性8件,感染率为0.66%,感染寄生虫以华支睾吸虫为主,见于麦穗鱼、鰟鲌鱼和鲫鱼等3类淡水鱼中;海水类产品共采集检测501件,寄生虫感染阳性82件,感染率为16.37%,感染寄生虫以异尖线虫为主,见于带鱼、小黄鱼、青占鱼、梅童鱼、鲻鱼、大黄鱼、马鲛鱼、鲳鱼和秋刀鱼等9类鱼种;腌制类产品共采集检测387件,寄生虫感染阳性227件,感染率为58.66%,其中黄泥螺和蟹糊棘口吸虫囊蚴感染率分别为76.27%(225/295)和11.1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11,P<0.05)。淡水虾、蟹和腌制类产品中均未检出并殖吸虫感染阳性,淡水鱼和海水鱼中均未检出阔节裂头蚴感染阳性。上述4个区居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人群食源性寄生虫病知晓率为79.00%(222/281);饭前便后洗手、不直接喝过滤水或自来水、不生食或半生食食物、愿意为了健康改变特殊饮食喜好或者不良生活习惯、愿意了解更多关于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等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分别为99.64%(280/281)、72.24%(203/281)、56.23%(158/281)、96.80%(272/281)、97.51%(274/281)。结论上海市市售水产品存在食源性寄生虫污染,尽管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但仍应持续开展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并加强健康教育力度,以降低人群寄生虫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 市售水产品 感染 知晓率 健康行为形成率 上海市
原文传递
上海市1例输血性三日疟病例的实验室检测分析与诊断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真瑜 张耀光 +3 位作者 江莉 李美 朱民 蔡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对1例感染源不明的三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并确诊。方法收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及其供血者的血样进行血涂片病原学检查、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巢式PCR检测,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该患... 目的对1例感染源不明的三日疟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并确诊。方法收集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及其供血者的血样进行血涂片病原学检查、疟疾快速诊断检测(RDT)和巢式PCR检测,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该患者无疟疾流行区居留史和既往疟疾感染史,有外科手术时大量输血史。外周血涂片镜检查见三日疟原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患者接受了3位供血者的血液,但3位供血者血样经血涂片镜检、RDT和巢式PCR检测均未查见疟原虫,后经改进的巢式-多重PCR检测及结果测序比对后显示,与其中1名非洲籍留学生供血者的阳性扩增条带具100%同源性。结论该病例因输血而感染三日疟。实验室检测疟疾疑难病例需经多方法验证方可确诊,改进的巢式-多重PCR方法对低密度疟原虫感染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输血 三日疟 血涂片 检测 快速诊断 巢式PCR 巢式-多重PCR
原文传递
2015-2019年上海市市售食品寄生虫感染监测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真瑜 吴寰宇 +4 位作者 江莉 马晓疆 张耀光 何艳燕 朱倩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7-35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食品寄生虫感染状况,为制订食品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城区、郊区结合的原则,2015—2019年对上海市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市售淡水类水产品、海水类水产品、腌制品类产品、肉类和蔬果类等食品进行抽样,分别采用...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食品寄生虫感染状况,为制订食品安全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城区、郊区结合的原则,2015—2019年对上海市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市售淡水类水产品、海水类水产品、腌制品类产品、肉类和蔬果类等食品进行抽样,分别采用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测淡水类水产品和腌制品类产品中的寄生虫囊蚴,解剖镜检法检测海水类水产品中的异尖线虫幼虫,压片法检测肉类中的带绦虫囊尾蚴和旋毛虫幼虫囊包,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肉类中弓形虫DNA,漂浮法检测蔬果类中的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和其他寄生虫虫卵。结果2015—2019年共检测市售淡水类水产品1125份,检出寄生虫囊蚴阳性9份,阳性率为0.8%。淡水鱼类585份,寄生虫囊蚴(华支睾吸虫)阳性率为1.5%(9/585),淡水鱼类中麦穗鱼的检出率较高(5/8);2015—2019年淡水鱼类阳性率分别为0.7%(1/144)、3.3%(4/121)、1.7%(2/120)、0(0/100)、2.0%(2/100)。淡水虾、蟹540份,未检出并殖吸虫囊蚴。检测海水类水产品35种591份,异尖线虫幼虫阳性率为31.1%(184/591),2015—2019年海水类水产品阳性率分别为36.0%(50/139)、37.1%(49/132)、29.2%(35/120)、39.0%(39/100)和11.0%(11/100)。青占鱼、小黄鱼和带鱼中异尖线虫幼虫的阳性率分别为72.5%(37/51)、70.1%(61/87)和50.0%(52/104),高于其他海鱼的19.1%(34/178)(χ^(2)=33.9、48.3、13.2,P<0.01)。检测腌制类样品443份,其中272份黄泥螺腌制品中查见棘口吸虫囊蚴,阳性率为61.4%(272/443),所有腌制类样品均未查见并殖吸虫囊蚴。检测猪、牛、羊、鸡、鸭等肉类样品253份,未检出猪带绦虫、牛带绦虫囊尾蚴,旋毛虫幼虫囊包和刚地弓形虫。检测蔬菜和可生食蔬果30份,均未检出布氏姜片吸虫囊蚴和其他寄生虫虫卵。结论2015—2019年上海市市售淡水类水产品、海水类水产品、腌制品类产品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寄生虫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 监测 市售食品 上海市
原文传递
2012-2015年上海市实验室疟疾检测能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真瑜 江莉 +7 位作者 张耀光 朱民 张小萍 马晓疆 朱倩 何燕艳 蒋守富 蔡黎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5-309,328,共6页
目的比较疟原虫镜检、抗原快速检测(RDT)和核酸检测(PCR)3种方法在上海市级和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的应用情况,对该市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分析。方法由上海市疾控中心收集2012-2015年上海市疟疾病例和疑似疟疾病例的血... 目的比较疟原虫镜检、抗原快速检测(RDT)和核酸检测(PCR)3种方法在上海市级和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的应用情况,对该市疟疾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分析。方法由上海市疾控中心收集2012-2015年上海市疟疾病例和疑似疟疾病例的血涂片、全血血样、病例复核确认记录单和上海市疟疾病例疫情资料,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2-2015年,上海市各区县共送检数据完整的样本212份,各区县中以金山区送样量最多(41.98%),报告医院以三级医院送样量最多(82.07%);1-10月间送检样本量逐渐增多。市疾控中心对212份血样均采用显微镜检、RDT和PCR 3种方法同时进行检测,综合判定疟疾确诊样本共计167份(78.77%),阴性样本45份(21.23%)。区县级实验室使用显微镜检和国产RDT对样本进行检测,判定疟疾阳性样本153份(72.17%),其中阳性未分型41份(19.34%),阴性样本53份(25.00%),未检测6份(2.83%)。报告医院与区县疾控中心镜检符合率为78.16%,区县疾控中心与市疾控中心镜检符合率为93.20%;区县级实验室RDT使用率为73.58%,国产RDT检测和市疾控中心进口RDT检测的符合率为93.59%。以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作为标准,区县级实验室误判37份。99.37%的疟疾确诊病例为境外输入,包括非洲(85.44%)、亚洲(13.92%)和美洲(0.63%)。结论上海市消除疟疾后的监测工作应结合多种检测方法,整合资源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疾 检测能力 镜检 RDT PCR 输入病例 上海市
原文传递
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真瑜 江莉 +4 位作者 张耀光 何艳燕 马晓疆 朱倩 蔡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1435-1439,F0004,共6页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PCR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Neasy组织提取试剂盒提取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DNA,根据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CS1/CS2引物,对模板DNA进行PCR扩增。预试验后... 目的建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PCR检测方法。方法采用DNeasy组织提取试剂盒提取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DNA,根据核糖体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2)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CS1/CS2引物,对模板DNA进行PCR扩增。预试验后优化反应条件,评估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用消化镜检法和PCR法同时检测2015-2016年上海市4区121件淡水鱼样本并比较结果。结果该方法检测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麦穗鱼的DNA为阳性,其余对照均为阴性;检测按1∶10倍比稀释阳性样本的灵敏度达到fg水平。应用于上海市4区121件淡水鱼样本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检测,消化镜检法检出阳性3件,阳性率2.48%;PCR法检出5件(包含消化法检出的3件),阳性率为4.13%,两法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05)。结论 PCR法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具有简便快速且特异性敏感性高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华支睾吸虫 囊蚴 PCR
原文传递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间日疟原虫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真瑜 江莉 +5 位作者 蔡黎 王文静 张耀光 洪国宝 张小萍 卢伟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间日疟原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并与常规PCR方法作比较。方法根据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合成2对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Mg2+浓度、dNTPs浓度、BstDNA聚合酶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间日疟原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并与常规PCR方法作比较。方法根据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基因序列合成2对特异性LAMP引物,优化Mg2+浓度、dNTPs浓度、BstDNA聚合酶添加量、反应温度、时间以及设计引物缺省试验。评估优化后的LAMP反应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133份患者血样,以显微镜检方法为金标准,比较LAMP和多重PCR法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LAMP法检测重组质粒DNA(Pv-rDNA)的灵敏度达到10-10,为传统PCR方法的100倍。镜检确诊的68例间日疟、43例恶性疟和22例非疟疾患者中,LAMP法和多重PCR检测间日疟原虫的敏感性为98.53%和97.06%,两法基本相当(χ2=0.34,P>0.05);特异性为86.15%和100%,LAMP法低于多重PC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7,P<0.05)。LAMP法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16%和98.25%,多重PCR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和97.01%。结论 LAMP法检测间日疟原虫具有快速简便、敏感性高、设备要求低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间日疟原虫 基因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