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通道蛋白4在不同类型脑水肿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性强 孙国柱 +1 位作者 王目纲 杨雷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0-862,共3页
脑水肿是脑组织中液体贮积过多而成,是许多颅脑疾病如颅脑挫伤、脑血管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影响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4在脑组... 脑水肿是脑组织中液体贮积过多而成,是许多颅脑疾病如颅脑挫伤、脑血管病、炎症和颅内肿瘤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是影响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4在脑组织中含量最为丰富,不但在脑组织水运输和正常生理调节代谢中起关键作用,而且参与了脑挫裂伤、肿瘤、炎症、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各种类型脑水肿形成和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水通道蛋白质4 小鼠 基因敲除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对Bcl-2、Bax调控兔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秀山 孙国柱 +4 位作者 高晓伟 杨雷方 王目纲 刘性强 韩仰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164-4167,共4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Bcl-2、Bax调控兔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成年新西兰白兔制作模型,术后1、3、7、14、21 d,用底物磷酸化法测定胞膜、胞质PKC活性;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表达。结...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对Bcl-2、Bax调控兔脊髓空洞前状态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用成年新西兰白兔制作模型,术后1、3、7、14、21 d,用底物磷酸化法测定胞膜、胞质PKC活性;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脊髓神经元凋亡和Bcl-2、Bax表达。结果 Kaolin组动物胞膜PKC活性术后1 d出现增加〔(5.67±0.26)pmol.mg-1.min-1〕,7~14 d达到最高水平〔(13.27±3.15)pmol.mg-1.min-1〕,21 d开始回落〔(8.85±1.56)pmol.mg-1.min-1〕,胞质的PKC活性则呈相反趋势;同时受试动物术后各个时点上颈髓均有神经元凋亡发生,以7~14 d最为多见〔(37.75±4.36)%〕;Bcl-2和Bax表达均于术后1 d开始增加〔(7.50±1.15)%;(18.27±2.55)%〕,到术后7 d达高峰〔(17.64±4.52)%;(40.29±3.68)%〕,持续至14 d后下降。但后者明显强于前者。结论脊髓空洞前状态发展过程中,出现了PKC的转位激活,其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上调Bcl-2和Bax表达,主要上调Bax,诱导神经元凋亡,参与了神经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空洞前状态 PKC BCL-2 BAX 神经元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治疗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张兴光 季泰令 王目纲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9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创伤组(n=9)和B治疗组(n=20),B组又分为B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n=10)和B2地塞米松组(n=10)。利用液压冲击脑损伤装置建立液压...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9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创伤组(n=9)和B治疗组(n=20),B组又分为B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n=10)和B2地塞米松组(n=10)。利用液压冲击脑损伤装置建立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A组损伤后不给予特殊处理。B组于损伤1 h、12 h及24 h分别腹腔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伤后72 h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水含量,机械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 b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B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而且B2高于B1组(P<0.05),各组CD11b表达高低与脑组织水含量趋势一致。结论与地塞米松比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更能有效降低脑水肿和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泼尼龙和地塞米松在治疗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张兴光 季泰令 王目纲 《柳州医学》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9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创伤组(n=9)和B治疗组(n=20),B组又分为B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n=10)和B2地塞米松组(n=10)。利用液压冲击脑损伤装置... 目的研究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在成年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中的疗效比较。方法将29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创伤组(n=9)和B治疗组(n=20),B组又分为B1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n=10)和B2地塞米松组(n=10)。利用液压冲击脑损伤装置建立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A组损伤后不给予特殊处理。B组于损伤1h、12h及24h分别给与腹腔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和地塞米松。伤后72h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水含量,机械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b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B组脑组织含水量降低,而且B2高于B1组(P〈0.05),各组CD11b表达高低与脑组织水含量趋势一致。结论与地塞米松比较,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更有效降低脑水肿和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目纲 李勇 +1 位作者 张科 唐义锋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8期45-45,47,共2页
目的:研究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A组单纯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手术;B组接受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 目的:研究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出血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A组单纯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手术;B组接受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能够降低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NIHSS评分,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高血压颅内出血 效果 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目纲 唐义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1年第2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48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量表评分、功能综合评定(FCA)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DS评分(6.94±2.43)分低于对照组,FCA评分(78.34±6.31)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FMA评分分别为(71.58±5.14)分、(66.72±6.24)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肢体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训练 高血压脑出血 偏瘫 肢体功能
原文传递
水通道蛋白-4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与癫痫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目纲 孙国柱 +1 位作者 刘性强 杨雷方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9期1433-1434,1437,共3页
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AQP4)是一种与水分子跨膜转运有关的膜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与水分子快速跨膜转运的部位,在维持机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向整流钾离子通4.1(Inwardly rectifying K+channel,Kir4.1),是中枢... 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AQP4)是一种与水分子跨膜转运有关的膜转运蛋白,广泛分布于机体与水分子快速跨膜转运的部位,在维持机体内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向整流钾离子通4.1(Inwardly rectifying K+channel,Kir4.1),是中枢神经系统内另一种重要的膜蛋白,具有微弱内向整流的性质,其生理功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外间隙中过量的K+浓度,维持其内环境的稳定。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生理状态下,AQP4与Kir4.1两种膜蛋白不仅在结构上存在相似性,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表达一致,而且在功能呈共耦联关系(AQP4介导的快速跨膜水转运与Kir4.1介导的K+跨膜转运呈功能性耦联)。二者互相协同,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水、电解质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病理情况下,AQP4、Kir4.1及AQP4与Kir4.1两者耦联关系分别在癫痫的发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现将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4.1 癫痫
原文传递
一种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国柱 刘性强 +3 位作者 王目纲 杨雷方 韩仰军 赵宗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9-750,共2页
目的研制一种大鼠液压脑损伤实验装置。方法该装置由高压气体、储液、控制及检测等系统组成。测试其稳定性并术后1h给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1、6、12、24h及3、7d用干湿重法测定损伤脑组织含水量、用光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稳定性... 目的研制一种大鼠液压脑损伤实验装置。方法该装置由高压气体、储液、控制及检测等系统组成。测试其稳定性并术后1h给大鼠行神经功能评分,术后1、6、12、24h及3、7d用干湿重法测定损伤脑组织含水量、用光镜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稳定性检测显示,相同设定压力下可获得等时程、峰值稳定的液压打击压力,且不同设定压力与获得的液压打击压力呈直线正相关(r=0.999,P〈0.05)。术后1h脑损伤各亚组之间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脑组织含水量变化趋势及病理学变化过程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该装置可精确定时、定量,而且制作的动物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脑损伤 装置 大鼠
原文传递
不同分级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9
9
作者 孙国柱 王目纲 +3 位作者 刘性强 杨雷芳 韩仰军 赵宗茂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3-965,共3页
目的建立不同分级液压冲击脑损伤动物模型,比较其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0.1、0.2、0.3MPa3的种不同打击压力,制作不同分级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死亡率,观察造模后1、6、12、24h、3、7d时神经功能评分和... 目的建立不同分级液压冲击脑损伤动物模型,比较其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0.1、0.2、0.3MPa3的种不同打击压力,制作不同分级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比较死亡率,观察造模后1、6、12、24h、3、7d时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水含量,比较其组织学演变。结果应用0.1MPa冲击,动物出现一过性呼吸减弱,死亡率2.08%,神经功能评分最低降至(7.17±0.75),但恢复较快,脑含水量最高达(81.12±0.03),脑损伤仅累及冲击伤处脑皮层的浅层;应用0.2MPa冲击,动物呼吸暂停时间(10.88±2.69)s,死亡率4.17%,神经功能评分最低降至(4.83±0.75),脑水含量最高达(82.74±1.11),脑损伤深达海马结构;应用0.3MPa冲击,大鼠呼吸暂停时间(20.60±3.02)s,死亡率16.67%,神经功能评分最低降至(2.67±0.52),而且恢复较慢,脑水含量最高达(83.89±0.04),脑损伤深达海马下结构、脑干。结论轻、中、重3种不同损伤程度的脑损伤模型能够复制,具有损伤程度稳定且与人类脑损伤后病理变化相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 脑损伤 模型 动物
原文传递
大鼠液压冲击伤性脑水肿AQP4表达及其与脑水肿关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国柱 赵宗茂 +3 位作者 张更申 刘性强 王目纲 杨雷方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冲击伤后水肿脑组织AQP4表达变化与脑水肿之间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制作颅脑损伤模型,术后6、12、24h、3、7d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水肿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结果自伤后6h,脑组织含水量开... 目的探讨大鼠液压冲击伤后水肿脑组织AQP4表达变化与脑水肿之间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制作颅脑损伤模型,术后6、12、24h、3、7d用干湿重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水肿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表达。结果自伤后6h,脑组织含水量开始增加(78.48±0.50)%,24h达高峰(82.54±1.89)%,持续至3d(80.61±0.49)%,然后开始下降,至7d基本恢复到正常。组织学证实了脑水肿趋势。免疫组织化学显示水肿脑组织AQP4表达于伤后6h开始增加(0.178±0.016),24h达高峰(0.331±0.024),持续至3d后下降(0.307±0.019),7d仍高于假手术组;线性相关分析发现AQP4表达与脑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0,P〈0.05)。结论AQP4表达上调可能在鼠液压冲击伤脑水肿的消散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水肿 冲击伤 AQP4
原文传递
基底节区脑出血应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成双 王凤河 +6 位作者 刘四清 邱磊 王洪生 杨建强 李乐才 李勇 王目纲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17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优越性。方法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本研究且签署知情... 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优越性。方法将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神经外科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自愿接受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各自80例。2组患者均接受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其中硬通道组采取硬通道穿刺入路,软通道组采取软通道穿刺入路。对2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明显(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不论是软通道入路还是硬通道入路,均可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 微创穿刺引流术 硬通道 软通道 基底节区脑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