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日历》纂修考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盛恩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52,共9页
本文通过对宋修《日历》之相关问题的考察,认为宋修《日历》始于建国之初而不是开宝年间;宋代《日历》的史料来源主要是《起居注》、《时政记》、诸司供报材料、《宣谕圣语》及人物的墓志、行状等。北宋《日历》之修时断时续,事无巨细... 本文通过对宋修《日历》之相关问题的考察,认为宋修《日历》始于建国之初而不是开宝年间;宋代《日历》的史料来源主要是《起居注》、《时政记》、诸司供报材料、《宣谕圣语》及人物的墓志、行状等。北宋《日历》之修时断时续,事无巨细地汇集史料、连续不断地编纂是南宋纂修《日历》的一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日历》 编纂史料 历史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盛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1-44,共4页
司马迁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华夏与四夷都是黄帝子孙的诸族同源观和华夷有别的华夏中心观。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强调的是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民族统一。这是先秦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民族融合轨迹的直接反映,也为中华... 司马迁民族观的基本内容包括华夏与四夷都是黄帝子孙的诸族同源观和华夷有别的华夏中心观。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强调的是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民族统一。这是先秦以来、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民族融合轨迹的直接反映,也为中华民族进一步融合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以后,诸族同根、中华为尊的观念深入人心,对于中华民族融合为一个整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民族观 华夏 四夷 民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探讨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盛恩 《发展研究》 2010年第7期69-71,共3页
为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保持与周边国家贸易正常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我国于2009年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本文将探讨这一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以及限制因素,分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为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要求,保持与周边国家贸易正常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我国于2009年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本文将探讨这一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政策实施的预期效果以及限制因素,分析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贸易 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国际化 贸易融资 汇率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官称谓内涵的嬗变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盛恩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4,共6页
"史官"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经常提及和运用的名词或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早期的史官因其官为"史",故被后人称为"史官",后期的史官,则因其职为"记史"、"写史",而被称为"史... "史官"作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中经常提及和运用的名词或概念,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早期的史官因其官为"史",故被后人称为"史官",后期的史官,则因其职为"记史"、"写史",而被称为"史官"。这种称谓的变化经历了天官和巫官、著作官和天官的分离过程,到隋唐时期,史官的称谓才固定为专指记录和撰述史事的官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官 天官 著作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监修国史和提举修史制度变化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盛恩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8-94,共7页
宋初沿袭唐、五代以来次相监修国史的制度,在仁宗朝变为首相监修的同时,建立起以临时命官提举为特征的修史制度,监修国史逐渐变成了一个徒有监修之名而无监修之责的虚职。元丰五年以后,监修国史之职不再除授,修史但以提举修国史系衔。... 宋初沿袭唐、五代以来次相监修国史的制度,在仁宗朝变为首相监修的同时,建立起以临时命官提举为特征的修史制度,监修国史逐渐变成了一个徒有监修之名而无监修之责的虚职。元丰五年以后,监修国史之职不再除授,修史但以提举修国史系衔。南宋绍兴三年恢复监修国史制度,九年又恢复提举制度,使监修、提举分领日历和国史的修撰。绍兴二十六年,监修、提举为左、右宰相分领,遂成为定制,相位虚,则由参知政事权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监修国史 提举修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甫史学发微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盛恩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5,共6页
孙甫是北宋史坛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讲史、论史、私撰史书《唐史记》 ,是引经入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并在效法《尚书》、《春秋》大义的口号下 ,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提供借鉴。他的史学思想及其史学成就对于宋代史学风气的转变和编年... 孙甫是北宋史坛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讲史、论史、私撰史书《唐史记》 ,是引经入史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并在效法《尚书》、《春秋》大义的口号下 ,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提供借鉴。他的史学思想及其史学成就对于宋代史学风气的转变和编年体史书的复兴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甫 北宋 《唐史记》 史学思想 编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编修院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盛恩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北宋编修院是封建皇权为进一步控制修史而设置的修史机构,隶属于门下省,其主要职能是掌修国史、实录、会要和日历,也兼有奉诏审阅和校正其他书籍、检索故事、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的职能。编修院的设立时间应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编修院... 北宋编修院是封建皇权为进一步控制修史而设置的修史机构,隶属于门下省,其主要职能是掌修国史、实录、会要和日历,也兼有奉诏审阅和校正其他书籍、检索故事、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的职能。编修院的设立时间应在真宗大中祥符年间。编修院作为独立于史馆之外的修史机构,其所属官员挂史馆职衔,其主要职责也仅是纂修日历。而国史、实录和会要等书修纂,皆为临时命官置局,史毕即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编修院 史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对福建产业结构调整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盛恩 张良强 +1 位作者 蔡婉华 陈燕玉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2年第6期5-9,15,共6页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不仅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推动产业的重工业化、知... 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福建省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技术创新不仅会促进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也会推动产业的重工业化、知识化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福建省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 影响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宋代的史学政策及其实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盛恩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9,共8页
史学政策是指统治阶级对历史研究的总策略、总目的和总要求,是统治阶级思想意志在史学方面的具体体现。隋唐禁止私修国史政策的确立,从法律上划定了史学活动的禁区。宋代则在继承隋唐史学政策的同时,从根本上规定了史学活动必须坚持以... 史学政策是指统治阶级对历史研究的总策略、总目的和总要求,是统治阶级思想意志在史学方面的具体体现。隋唐禁止私修国史政策的确立,从法律上划定了史学活动的禁区。宋代则在继承隋唐史学政策的同时,从根本上规定了史学活动必须坚持以儒家伦理道德来评价历史,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的史学方向,突出地表现出政策制度的专制垄断化和明显的政治功利主义色彩。其实质上就是把史书的著述和史学的研究纳入到封建专制统治的轨道,使史学成为维护政权和巩固统治的工具。因而,它虽然促进了史学的一时“繁荣”,但却严重影响了史学文化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政策 官修国史 史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夷之辨”对民族融合的影响——兼与刘锋焘先生商榷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盛恩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5期26-30,共5页
“华夷之辨”的核心是文化之辨,强调保卫先进的华夏文化以求发展,反对屈从落后的夷狄习俗而倒退苟安。这一观念,促成了一种凝重执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了各少数民族向汉文化靠拢而融合为一个民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 “华夷之辨”的核心是文化之辨,强调保卫先进的华夏文化以求发展,反对屈从落后的夷狄习俗而倒退苟安。这一观念,促成了一种凝重执著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促使了各少数民族向汉文化靠拢而融合为一个民族。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建立政权时,它成为排斥落后文化,保证中华文化传承、延续的思想武器。因此,“‘华夷之辨’对中华民族史的负面影响”之说需要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夷之辨” 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史 华夏文化 民族凝聚力 汉文化 负面影响 刘锋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宋中期的唐史研究述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盛恩 黄秋啸 《平原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1-74,共4页
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士大夫忧患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旧唐书》的不满,使得北宋中期出现了一股唐史研究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具有深远影响的史家和史著。这些史著多以《春秋》之义为评判标准,褒贬唐史,史评色彩浓厚,鉴戒思想突出。
关键词 北宋 唐史 鉴戒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我国发展保理业务的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盛恩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2-85,共4页
保理业务是一种在国际上已经成熟有效的结算融资方式,在我国正步入成长期。目前我国发展保理业务还存在认识不清、产品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要推动保理业务进一步发展,金融部门应该提高认识,明确其市场定位,找准目标客户,并且要加强... 保理业务是一种在国际上已经成熟有效的结算融资方式,在我国正步入成长期。目前我国发展保理业务还存在认识不清、产品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要推动保理业务进一步发展,金融部门应该提高认识,明确其市场定位,找准目标客户,并且要加强创新。同时国家应该制定措施大力发展国内保理和进口保理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保理 国内保理 国际结算 贸易融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皇权对国史修纂的全面干预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盛恩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中国史学史上 ,宋代皇权对国史修纂的控制和干预是全方位的。宋代通过一系列的制度程序把国史修纂的各个环节置于封建皇帝亲自审查和监控之下 。
关键词 皇权 国史 史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措施研究——信用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盛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5-76,共2页
信用评价是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所以,本文在分析信用风险的成因的基础上,从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原则出发,构建了外贸企业评价交易对象信用的指标体系。运用一算例说明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外贸企业 信用风险 防范措施 信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一些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盛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8年第1期63-64,共2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小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临着种种挑战。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本文就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中经常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国际贸易 中小企业 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史专题研究:明初政治对史学发展特征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盛恩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明清时期亦即前近代时期,这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当今社会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的时期。目前,无论是国内史学界,抑或是国外汉学界,都对这一时期投注了更多的精力,学界对西方中心论的批斥,提出内源说等,也是依托该时... 明清时期亦即前近代时期,这是我国历史发展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当今社会依然产生着巨大影响的时期。目前,无论是国内史学界,抑或是国外汉学界,都对这一时期投注了更多的精力,学界对西方中心论的批斥,提出内源说等,也是依托该时段为研究范域的。所以,探讨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特征,既有现实意义,也有学术价值。有鉴于此,本刊编辑部特约苏全有、王记录等五位学者做专题讨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特征形成 专题研究 史学 政治 社会发展 西方中心论 学术价值 专题讨论 编辑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贸企业的信用风险防范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盛恩 《海峡科学》 2008年第9期43-44,共2页
信用评级是提高信用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在分析信用风险成因的基础上,从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性原则出发,构建了外贸企业评价交易对象信用的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实例论证了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外贸企业 信用风险 风险防范 信用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盛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38-39,共2页
在这个市场全球化的时代,中小企业从改革开放至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进入国际市场的挑战。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局势。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 在这个市场全球化的时代,中小企业从改革开放至今,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进入国际市场的挑战。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中小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局势。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的机会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外贸经营权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史学关注现实精神的扭曲
19
作者 王盛恩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中国史学的兴起发展,是以史学家积极关注现实、褒贬是非为精神特征的。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统治者对史学越来越严密的控制下,史学家从观念上越来越服从于现实统治者对史学的要求。这虽然保证了中国古代史学能够与现实处于一种既矛盾... 中国史学的兴起发展,是以史学家积极关注现实、褒贬是非为精神特征的。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统治者对史学越来越严密的控制下,史学家从观念上越来越服从于现实统治者对史学的要求。这虽然保证了中国古代史学能够与现实处于一种既矛盾又和谐的关系之中长期共存,不断发展,但却使史学失去了思想的自由性和现实的批判性精神。其不良后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史学 现实 史学家 史学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峡两岸货币兑换问题探讨
20
作者 王盛恩 黄钟慰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1年第6期5-8,共4页
海峡两岸货币兑换对于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两岸货币兑换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当前应该改进两岸货币兑换工作,改革两岸货币汇率形成机制,积极推动两岸贸易本币结算,从而提升两岸货币兑换服务,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海峡两岸 贸易结算 货币兑换 本币 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