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玮娜 郑志峰 +4 位作者 胡杰 赵梦鸥 司东雷 董丽娟 彭寸敬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9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探究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细胞... 目的探究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确诊为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22例)和对照组(n=2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TACE治疗,治疗前后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VEGF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率及1年内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腹泻、手足反应、脱发等不良反应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可显著降低患者的VEGF水平,同时疗效明显,复发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索拉非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与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玮娜 王志伟 +2 位作者 郑俊江 李静 姚海涛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12期2440-244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及其与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及其与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所有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资料中治疗后是否发生出血性转化分为未出血组43例和出血组39例。所有病人均行头颅CT检查,分析两组病人病侧灌注CT的主要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进行分析。结果①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39例病人发生出血性转化,发生率为47.56%;②两组病人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大面积脑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出血组病人表面通透性(PS)(15.31±1.45)mL·min^-1·(100 g)^-1明显高于未出血组病人(10.14±3.61)mL·min^-1·(100 g)-1,且出血组病人脑血容量(CBV)和脑血流量(CBF)较未出血者明显较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根据ROC曲线结果显示,PS在ROC曲线下的面积>0.9,诊断界值为5.86 mL·min^-1·(100 g)^-1,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价值灵敏度为94.72%,特异度为88.11%;⑤非条件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较大、NIHSS评分过高以及出现大面积梗死是导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灌注CT微血管通透性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出血性转化中的预测价值良好,当PS值大于5.86 mL·min^-1·(100 g)^-1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溶栓后发生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提高,能为临床静脉溶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灌注成像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副作用 再灌注 脑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毛细血管通透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玮娜 王志伟 +2 位作者 郑俊江 李静 姚海涛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6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治疗后HT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60例AC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溶栓治疗后HT发生情况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HT的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后HT发生率为28. 33%,其中症状性出血为8. 33%,非症状性出血为20. 00%;出血组患者年龄、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空腹血糖、溶栓前舒张压均明显高于非出血组(P均<0. 05),合并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例数明显多于非出血组(P <0. 05),起病至静脉溶栓治疗时间明显长于非出血组(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舒张压是ACI患者溶栓治疗后并发HT的危险因素。结论溶栓前舒张压、大面积脑梗死、溶栓前NIHSS评分是ACI患者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进行溶栓治疗前应密切关注可能引起HT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早期规避或预防,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出血性转化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技术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王玮娜 赵梦鸥 +4 位作者 司东雷 胡杰 董丽娟 贾彦斌 彭寸敬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的DTI资料(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10例),定量分析良恶性肿瘤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 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软组织肿瘤的DTI资料(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10例),定量分析良恶性肿瘤部分各向异性值(fractional anisotropy,FA)、相对各向异性值(relative anisotropy,RA)及表观弥散系数值(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并对可疑肿瘤侵犯部位进行肌纤维示踪,评估肌纤维形态。结果四肢软组织恶性肿瘤的FA值、RA值及ADC值分别为0.30±0.11、0.25±0.10、(0.91±0.16)×10-3 mm2/s,良性肿瘤的FA值、RA值及ADC值分别为0.11±0.09、0.12±0.08、(1.39±0.25)×10-3 mm2/s,良恶性肿瘤的FA值、RA值及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良性肿瘤周围肌纤维形态学改变为水肿、移位,恶性肿瘤的周围肌纤维主要为侵犯、破坏。结论 DTI通过显示肿瘤周围肌纤维形态变化并对肿瘤实质进行定量测量,可提高四肢软组织肿瘤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软组织肿瘤 鉴别诊断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I结合ASL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玮娜 王志伟 +2 位作者 郑俊江 李静 姚海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确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4例,应用MRI分别选择行常规序列、ASL和SWI。将患者DWI异常... 目的探讨MR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确诊急性期脑梗死患者64例,应用MRI分别选择行常规序列、ASL和SWI。将患者DWI异常高信号区周围高灌注(PLH)定义为PLH阳性。依据是否存在PLH,将64例患者分为PLH组(n=14)与对照组(n=50),分析SWI结合ASL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评估及诊断价值。结果PLH组与对照组入院当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存在明显差别(P<0.05);54例轻型,8例中型,2例重型,PLH组14例入院当日NIHSS评分全部为轻型;PLH组14例,10例表现为预后好转,4例表现为稳定。64例患者中表现为进展状态的8例均为对照组患者;15例作为静脉异常组,17例急性梗死灶对侧与周围小静脉具有相似表现,作为静脉正常组;静脉异常分级与预后及梗死核心周围灌溉状态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对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SWI结合ASL诊断,可对患者周围血流动力学情况准确提示,重复性强,不需要注射对比剂便可对患者病情评估,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评估 诊断价值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玮娜 乔寒青 郭晓晨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5期651-652,共2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价值成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78例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同时对效果作出评定。结果围手术期开展亲情护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对其效果进行观察,分析价值成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78例患者,对其进行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同时对效果作出评定。结果围手术期开展亲情护理服务的578例患者,全部心理状态明显得到改善,通过手术治疗后病情平稳,没有产生其他并发症,护理工作取得圆满成效。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围手术期亲情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相信任,增强两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对手术效果的质量也能得到优质保障。从而使患者在感受到如家人般的关心与照顾下,克服心理恐惧,维持心情平和,积极接正确的健康治疗,快速恢复,全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亲情护理服务 手术室护理管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器械在中心供应室的管理模式与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玮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2期265-265,共1页
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是每个医院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而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众多因素有关,按照微生物污染控制的"人机料法环"原则分析,人员的因素主要是指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观念是否强,机指所有设备、设施、器械等的清洗、消毒灭... 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是每个医院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而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众多因素有关,按照微生物污染控制的"人机料法环"原则分析,人员的因素主要是指医护人员无菌操作观念是否强,机指所有设备、设施、器械等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存等所导致的微生物污染,料指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敷料、内置器件等,法指无菌操作的方法,环指病房环境[1]。医院40%左右的院内感染是由手术器械导致[2]。因此我院2008年开始将手术器械由原有的手术室管理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器械 管理 模式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 被引量:9
8
作者 司东雷 李静 +5 位作者 李文洪 董丽娟 王玮娜 郑志峰 赵梦鸥 王书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9期2116-212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应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 目的探讨基于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应用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收治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10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储备分数检查(FFR)将患者分为缺血组(FFR≤8.0)29例和非缺血组(FFR>8.0)7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CT冠脉成像检查,应用半自动斑块分析软件对斑块进行定量分析。在斑块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算法(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价值。结果缺血组患者斑块总体积(TPV)、钙化斑块体积(CPV)、脂质斑块体积(LPV)、斑块总体积负荷(TPB)、脂质斑块体积负荷(LPB)和餐巾环征(NRS)分布均高于非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678~0.813)、0.929(0.896~0.962)、0.763(0.697~0.829)和0.964(0.943~0.985),随机森林的AUC高于其他3种算法(P<0.001);此外,随机森林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亦高于其他3种算法。结论基于CT冠脉成像斑块定量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可能有助于诊断冠心病患者是否发生心肌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CT冠脉成像 斑块定量分析 心肌缺血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手术中的体位护理
9
作者 王玮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22-122,共1页
关键词 体位护理 手术中 手术体位 手术护理 体位安置 生命体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多层螺旋CT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与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杰 李彩英 +5 位作者 王玮娜 郑志峰 袁亚琴 赵梦鸥 于晨 郭福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6期1879-1881,共3页
急性肺栓塞(APE)发病急,病情重,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在我国肺栓塞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其病死率仅位于心肌梗死和肿瘤之后,居第3位[1]。国外有报道称,未得到治疗的APE患者病死率高达30%,及时进行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8%左右[2]。因... 急性肺栓塞(APE)发病急,病情重,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在我国肺栓塞的发病趋势逐年上升,其病死率仅位于心肌梗死和肿瘤之后,居第3位[1]。国外有报道称,未得到治疗的APE患者病死率高达30%,及时进行治疗者病死率可降至8%左右[2]。因此,了解肺栓塞患者的发病趋势,早期、准确的诊断成为治疗和预防该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急性肺动脉栓塞 辐射剂量 治疗者 空间分辨率 右心室 肺动脉造影 居第 栓子阻塞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性脊柱炎螺旋CT及MR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司东雷 王书行 +5 位作者 董丽娟 张晶 李文红 吴凤鹏 王玮娜 吕焕娣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1期3251-3252,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及螺旋CT及MR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7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CT、MRI资料并回顾文献报道。结果以下腰椎感染机会较多,以L4~5发病率最高,受累椎体多伴有明显骨... 目的初步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及螺旋CT及MR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7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CT、MRI资料并回顾文献报道。结果以下腰椎感染机会较多,以L4~5发病率最高,受累椎体多伴有明显骨质增生,反应性增生明显。结论在螺旋CT及MR下,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炎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鉴别诊断应包括脊柱结核和化脓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 脊椎结核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置换手术护理配合
12
作者 王玮娜 《医学信息(内.外科版)》 2009年第12期1171-117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弓置换 主动脉弓疾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云庄 王玮娜 +2 位作者 郑秀清 王建梅 王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7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包括脑卒中的治疗、康复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进行临床常规治疗,包括脑卒中的治疗、康复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和3个月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生存质量(QOL)。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和QO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促进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状态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脑卒中 抑郁症 生活能力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在低场MRI的表现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司东雷 王书行 +5 位作者 赵晖 张晶 董丽娟 吴凤鹏 王玮娜 吕焕娣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及低场MRI的图像特点,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资料并回顾文献报道。结果:以下腰椎感染机会较多,以L_(4~5)发病率最高,受累椎体多伴有明显骨... 目的:初步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及低场MRI的图像特点,从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的MRI资料并回顾文献报道。结果:以下腰椎感染机会较多,以L_(4~5)发病率最高,受累椎体多伴有明显骨质增生,反应性增生明显。结论:在低场MRI下,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炎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鉴别诊断应包括脊柱结核和化脓性脊柱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 脊椎结核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云庄 王玮娜 +2 位作者 郑秀清 王建梅 王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脑卒中治疗,给予试验组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给予2组患者常规脑卒中治疗,给予试验组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规范治疗2个月后分别利用FMA和MBI评分标准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2组FMA评分及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评分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配合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流程重组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护士工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乔寒青 王玮娜 郭晓晨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7期369-370,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服务流程重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影响,对服务流程重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对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的784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392例患者,... 目的研究并探讨服务流程重组对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影响,对服务流程重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分析其对护士工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手术的784例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观察组的392例患者,采用服务流程重组方法,对照组392例不采用服务流程重组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发生率、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评价服务流程重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两方面低于对照组,分别为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然而其在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控评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手术护理管理中采用服务流程重组方法是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能够减少护理差错的有效措施。有利于护士准确方便地获得各种信息并且方便护士按顺序操作执行,避免了工作遗漏等。从而提高了护士的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流程重组 手术护理管理 护士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及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丽娟 刘付斌 +5 位作者 司东雷 付利英 田金飞 常俊如 王玮娜 贾彦斌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245-246,共2页
目的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疑似肝癌患者,确诊160例,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采用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CT142例,M... 目的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疑似肝癌患者,确诊160例,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采用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CT142例,MRI160例,门脉期等密度CT151例,MRI142例,延迟期低密度或低信号CT160例,MRI158例。增强CT检测出123例肝内病灶和58例肝外病灶;MRI检测出148例肝内病灶和89例肝外病灶。MRI确诊的肝内病灶数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于增强CT(P<0.05),,故MRI确诊率明显高于CT(P<0.05),对于直径不超过3cm的肿瘤,MRI的确诊率亦明显高于CT(P<0.05)。结论肝脏增强CT和MRI对于肝癌的诊断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肝脏MRI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增强CT,尤其是对于直径≤3cm的肿瘤,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诊断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性化分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云庄 王玮娜 +2 位作者 郑秀清 王建梅 王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4期141-141,143,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医院内康复治疗2个月,对照组在医院康复治疗1个月,然后进行1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入院时、康复治疗1个月及治疗2个月...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医院内康复治疗2个月,对照组在医院康复治疗1个月,然后进行1个月的家庭康复治疗,在入院时、康复治疗1个月及治疗2个月时分别采用FMA、MBI量表对患者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入院时FMA、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治疗1个月、2个月时,组间及组内治疗不同时段的MBI、FMA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内系统康复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功能的恢复,而医院与家庭结合的康复治疗却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康复训练 脑卒中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丙诺啡对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景霞 王玮娜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4-204,共1页
关键词 丁丙诺啡 罗哌卡因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及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20
作者 董丽娟 刘付斌 +5 位作者 司东雷 付利英 田金飞 常俊如 王玮娜 贾彦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99-1500,共2页
目的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6例疑似肝癌患者,确诊160例,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MRI检出的肝内病灶数和和肝内病灶阳性率都显著优于增强CT(P〈0.05),160例肝... 目的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6例疑似肝癌患者,确诊160例,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MRI检出的肝内病灶数和和肝内病灶阳性率都显著优于增强CT(P〈0.05),160例肝癌患者中,肝脏增强CT和MRI分辨诊断出126例和151例,MRI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P〈0.05),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肿瘤,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肝脏MRI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增强CT,尤其是对于直径≤3 cm的肿瘤,有助于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诊断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