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mita及改良Tokuhashi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在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中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玉玞 祖佳宁 +3 位作者 由长城 奚春阳 姬烨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0-805,共6页
目的 :分析Tomita评分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和改良Tokuhashi评分结合SINS评分用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评价两套评分系统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 目的 :分析Tomita评分结合脊柱肿瘤不稳评分(spinal instability neoplastic score,SINS)和改良Tokuhashi评分结合SINS评分用于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评价两套评分系统临床运用价值。方法:3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脊柱外科医生对4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这3名脊柱外科医生用Tomita评分、改良Tokuhashi评分、SINS评分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并运用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及Tomita结合SINS评分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间隔20天后对上述病例进行重复分析,分析观察者间一致性和观察者内一致性。结果:Tomita结合SINS评分用于治疗决策时,平均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78(0.75~0.81),平均观察者内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9(0.77~0.82)。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用于治疗决策时,平均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68(0.65~0.72),平均观察者内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73(0.72~0.75)。有17.9%的患者在两组系统评估后而得出不同治疗方案。结论:Tomita结合SINS评分和改良Tokuhashi结合SINS评分均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Tomita评分 改良Tokuhashi评分 脊柱肿瘤不稳定评分 可信度 可重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BALB/c小鼠脊髓钳夹伤后的运动学评价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玞 梁华平 +1 位作者 刘晓奇 闫景龙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建立BALB/c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价方法。方法以38只雄性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钳夹伤组(14只),完全横断组(13只)和假手术组(11只)。在手术后70天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后肢运动功... 目的建立BALB/c小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评价方法。方法以38只雄性BALB/c小鼠为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3组:钳夹伤组(14只),完全横断组(13只)和假手术组(11只)。在手术后70天内不同时间点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asso mouse scale,BMS)和足迹分析测试。在足迹分析测试中要测量配合指数,后足掌距离和前后肢步幅并观察后足的旋转情况。结果 SCI组小鼠术后24 h内均表现为弛缓性瘫痪,随后表现为逐步的恢复。在整个实验过程中,SCI小鼠BMS逐渐增高而假手术组小鼠则维持在正常水平。前后肢配合指数,后足掌距离和前后肢步幅也随着后肢功能的恢复而改变。结论 BMS和足迹分析测试的联合使用是评价BALB/c小鼠SCI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脊髓损伤 评价方法 足迹分析 配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切除颈前路钛板辅助脊柱重建术治疗上颈椎肿瘤 被引量:6
3
作者 姬烨 夏景君 +9 位作者 徐公平 王新涛 周磊 祖佳宁 奚春阳 庄金鹏 赵伟 王玉玞 张志鹏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189,共4页
上颈椎肿瘤因其所处部位周围重要脏器多、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并发症及风险高、病变不易彻底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困难而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该部位肿瘤单纯采用前路或后路的手术方式常难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获得稳定重... 上颈椎肿瘤因其所处部位周围重要脏器多、解剖结构复杂、手术并发症及风险高、病变不易彻底切除、脊柱稳定性重建困难而成为脊柱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该部位肿瘤单纯采用前路或后路的手术方式常难以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并获得稳定重建,通常的手术策略为前后路联合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椎肿瘤 脊柱重建术 颈前路钛板 肿瘤切除 前后路联合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治疗 病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脉血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VEGF bFGF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新春 温彦芳 +6 位作者 檀清照 王天群 王玉玞 靳占峰 张永春 刘相杰 王树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2-1004,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三脉血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VEGF、bFGF的影响及其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三脉血大剂量组(C组),三脉血小剂量组(D组),1... 目的研究中药三脉血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VEGF、bFGF的影响及其促血管新生作用。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三脉血大剂量组(C组),三脉血小剂量组(D组),14 d后处死动物,进行免疫组化检测梗死-非梗死交界处区VEGF、bFGF表达,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其毛细血管数。结果与B组相比C、D组VEGF、bFGF表达增加(P<0.05),毛细血管数增加(P<0.05);C组和D组相比,VEGF、bFGF表达及毛细血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脉血注射液可以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缺血心肌分泌VEGF、bFGF,并促进毛细血管生成,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脉血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的免疫抑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超 闫景龙 +3 位作者 孔鹏羽 赵曼 魏荣志 王玉玞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42-346,共5页
脊髓损伤(SCI)致死率高、预后差,常导致患者终身瘫痪,可引起系统性神经源性免疫抑制综合征(SCI-IDS)[1]。SCI后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近年,国内外SCI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 脊髓损伤(SCI)致死率高、预后差,常导致患者终身瘫痪,可引起系统性神经源性免疫抑制综合征(SCI-IDS)[1]。SCI后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对病原体感染的易感性,导致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近年,国内外SCI的临床及动物模型研究证实,SCI可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功能受损,免疫因子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引起免疫功能障碍[2-3],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由于免疫系统可由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交感神经系统(SNS)和副交感神经系统(PNS)进行调节,所以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可引起免疫相关的神经功能受损,进而引起免疫抑制,同时亦可造成内分泌功能障碍,间接引起免疫功能障碍[4-5]。明确SCI导致机体防御系统受损的相关机制及脊髓平面、损伤程度等相关因素对发生SCI后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治疗SCI、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HPA、SNS与SCI后的免疫抑制的可能关联、产生的适应性免疫抑制的相关机制及与其相关方向的治疗前景作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免疫耐受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K线后移程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蒋安龙 姬烨 +6 位作者 孔鹏宇 陈光华 由长城 奚春阳 祖佳宁 王玉玞 闫景龙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K线后移程度与手术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2例K线(+)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后路棘突...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K线阳性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K线后移程度与手术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2例K线(+)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将椎管最狭窄处骨化块与K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定义为KM值,用以量化K线的位置,并用手术前后KM的差值(ΔKM)表示K线的移动程度。比较患者ΔKM值、手术前后C_(2~7) Cobb角的差异。根据患者ΔKM平均值将患者分为A组(ΔKM高于平均值)和B组(ΔKM低于平均值),比较2组患者年龄、手术时间、随访时间、手术前后C_(2~7) Cobb角、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所有患者ΔKM值与JOA评分改善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术后KM值均较术前增加,即K线后移;手术前后C_(2~7) Cobb角无明显变化。2组手术前后C_(2~7) Cobb角、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年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年龄影响后,A组患者术后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ΔKM值与JOA评分改善率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颈椎后路棘突悬吊式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可有效改善OPLL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是C_2、T_1处潜行减压后K线后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化 后纵韧带 减压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11
7
作者 魏荣志 王玉玞 闫景龙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0年第5期274-277,共4页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SCI动物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CI的机制,并评估治疗效果。目前尚无治愈SCI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案,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动物模型。在实验性治疗中,大鼠...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及致残率,SCI动物模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SCI的机制,并评估治疗效果。目前尚无治愈SCI的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损伤机制及治疗方案,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动物模型。在实验性治疗中,大鼠SCI模型被广泛使用。使用不同的大鼠SCI模型来探讨不同疾病SCI时相应的损伤机制,主要分为挫伤、挤压伤、牵张脱位、横断以及化学损伤模型等。这篇综述旨在探讨不同大鼠SCI模型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大鼠模型 挫伤 挤压伤 横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宋成超 王玉玞 闫景龙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06-309,共4页
脊髓损伤(SCI)后的患者常出现肠梗阻、便秘、大便失禁、腹胀等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相比而言,人们大多数关注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于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笔者就目前国内外有关... 脊髓损伤(SCI)后的患者常出现肠梗阻、便秘、大便失禁、腹胀等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相比而言,人们大多数关注患者的运动功能,对于脊髓损伤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研究报道并不多见,笔者就目前国内外有关脊髓损伤急性期后胃肠功能障碍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胃肠功能障碍 病理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松 王玉玞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5-937,共3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由直接暴力引起的血管损害,轴突变性崩解,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等;继发性损伤由一系列生化、免疫机制引起,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由直接暴力引起的血管损害,轴突变性崩解,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等;继发性损伤由一系列生化、免疫机制引起,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治疗 树突状 T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损伤级联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细胞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思凯 王玉玞 闫景龙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第6期416-419,共4页
脊髓损伤(SCI)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SCI的病理变化包括损伤部位缺血、缺氧、神经元受损、瘢痕组织形成和炎性反应等^([2])。近年来,SCI的病理变化机制研究日趋深入,周细胞... 脊髓损伤(SCI)会导致患者自主神经功能、运动和感觉功能丧失,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影响^([1])。SCI的病理变化包括损伤部位缺血、缺氧、神经元受损、瘢痕组织形成和炎性反应等^([2])。近年来,SCI的病理变化机制研究日趋深入,周细胞作为脊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位,在SCI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周细胞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穹隆减压术联合棘突悬吊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高位后纵韧带骨化症
11
作者 王晓岩 徐公平 +12 位作者 王新涛 王玉玞 奚春阳 姬烨 夏景君 周磊 由长城 刘晓奇 祖佳宁 庄金鹏 周长龙 赵伟 闫景龙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分析C2穹隆减压术联合棘突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高位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疗效,同时进一步探讨K线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C2穹隆减压术联合棘突悬... 目的:分析C2穹隆减压术联合棘突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高位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疗效,同时进一步探讨K线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C2穹隆减压术联合棘突悬吊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颈椎高位OPL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龄42~73岁,平均(54.7±7.5)岁。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颈椎曲度。结果:本组20例患者随访时间4~22个月,平均(12.0±6.6)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为(72.9±7.3)%,颈部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C2~7 Cobb角、C2~7矢状面垂直轴(SVA)、T1斜坡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5例患者K线阴性,15例患者K线阳性;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K线均为阳性。术前K线阴性组与K线阳性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颈部疼痛VAS评分及影像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2穹隆减压术联合棘突悬吊椎管扩大成形术是治疗颈椎高位OPLL的有效术式,可以有效避免颈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尤其是C2半棘肌止点的损伤,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而不会造成颈椎曲度的丢失,且不增加颈部轴性痛发生的概率,对于术前K线阴性的患者具有同样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C2穹隆减压术 棘突悬吊椎管扩大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肥胖相关基因的筛选及鉴定
12
作者 蒋安龙 费希状 +4 位作者 董放 王玉玞 闫景龙 陈光华 姬烨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0,共10页
目的:探索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肥胖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特征。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下载颈椎OPLL相关的转录组数据集GSE69787,与Gene数据库中肥胖相关基因进行筛选,获得颈椎OPLL肥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DAVID... 目的:探索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肥胖相关基因及其功能特征。方法:从高通量基因表达(GEO)数据库中下载颈椎OPLL相关的转录组数据集GSE69787,与Gene数据库中肥胖相关基因进行筛选,获得颈椎OPLL肥胖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DAVID软件和R软件对肥胖相关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应用Cytoscape软件将数据可视化,并通过cytoHubba工具包计算得到中心基因。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中心基因在颈椎后纵韧带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GSE69787数据集与肥胖相关基因筛选得到24个颈椎OPLL肥胖相关DEGs,构建并计算这24个肥胖相关DEGs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最终筛选出10个中心基因。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这10个肥胖相关DEGs主要富集于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及其调控、骨化、炎症反应调控、骨矿化及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过程和生物信号通路。最后通过qRT-PCR验证发现LEP、IGF2、IL18、BMP2和LOX在颈椎OPLL组韧带组织中高表达(P均<0.05),MMP9、PTGS2在颈椎OPLL组韧带组织中低表达。结论:LEP、IGF2、IL18、BMP2、LOX、MMP9、PTGS2是颈椎OPLL患者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其异常表达可能与颈椎OPLL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可能为合并肥胖的颈椎OPLL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肥胖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治鑫 闫景龙 +2 位作者 奚春阳 徐公平 王玉玞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4期4790-4793,共4页
绝大多数椎体压缩性骨折由骨质疏松或椎体肿瘤引起,其导致骨折部位的疼痛以及椎间高度丢失。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病人的疼痛、恢复伤椎畸形。经皮椎... 绝大多数椎体压缩性骨折由骨质疏松或椎体肿瘤引起,其导致骨折部位的疼痛以及椎间高度丢失。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用于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微创手术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病人的疼痛、恢复伤椎畸形。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小切口将骨水泥注入骨折部位,而椎体后凸成形术将球囊注入骨折部位,通过球囊扩张和收缩形成空腔,并在腔中注入填充材料,接着取出球囊,注入骨水泥。本文从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发展、两种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骨水泥的研究现状和两种技术的临床应用结果、当前和未来的研究方向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型术 椎体后凸成型术 骨水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