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评《中国散文史》的守正出新 |
王炳中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4 |
0 |
|
2
|
反传统的焦虑与调适——论郁达夫小说集《沉沦》的“审美辩护” |
王炳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3
|
现代散文理论话语中的“真情实感” |
王炳中
|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1
|
|
4
|
周作人与林语堂散文“言志论”比较 |
王炳中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5
|
“反观光”旅行视野下的“类游记”写作 |
王炳中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6
|
“体”随“心”变——郁达夫散文文体风格嬗变考察 |
王炳中
杜兵
|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7
|
中国鲁迅研究会2014年理事会综述 |
王炳中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8
|
选择与重构:现代散文个性理论的西方资源 |
王炳中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2 |
0 |
|
9
|
中国散文主体性理论的现代性变革 |
王炳中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0
|
冰心与丰子恺儿童题材散文的差异性 |
王炳中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1
|
“健全的个人主义”与现代散文理论的“个性说” |
王炳中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2
|
寻找“新的美学原则”——孙绍振散文理论批评范式的建构 |
王炳中
|
《学术评论》
|
2016 |
0 |
|
13
|
现代行旅散文创作的“民国史视角” |
王炳中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4
|
“体”为“心”用——郁达夫散文文体的基本特色 |
王炳中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5
|
周作人散文言志论辨析 |
王炳中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6
|
周作人散文言志论辨析 |
王炳中
|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7
|
现代散文理论话语中的“个人”与“社会” |
王炳中
|
《海峡人文学刊》
|
2022 |
0 |
|
18
|
仿拟、超常引用、比喻:徐坤小说语言的变异修辞 |
陈碧莲
王炳中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9
|
徐坤小说语言变异的语境分析 |
陈碧莲
王炳中
|
《保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20
|
“‘历史的终结’与长篇小说的结尾问题”笔谈 |
张颐武
曾攀
徐勇
颜桂堤
郑亮
王龙洋
王炳中
|
《艺术广角》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