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癫痫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郭佳慧 吴琼 +6 位作者 高阳 赵鹤 谢生辉 李波 少彧 张华鹏 王桠楠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1,共6页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分类广泛、机制复杂,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度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 癫痫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其分类广泛、机制复杂,具有反复发作和不可预测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深度了解其病理生理机制对疾病的治疗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现已成为探究癫痫脑功能改变的有效方法。目前基于rs-fMRI研究癫痫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功能连接(function connection,FC)和图论分析。本文将对rs-fMRI的各种分析方法在癫痫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癫痫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术前定位、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局部一致性 功能连接 图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NO对铅胁迫下鸡爪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桠楠 茹刚 武国凡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2,共6页
探究重金属Pb2+对鸡爪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PbCl2溶液胁迫的缓解效应,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使用不同浓度的PbCl2溶液对鸡爪大黄种子浸种24 h,然后在20℃下培养萌发,继而选择萌发的幼苗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NP溶液。... 探究重金属Pb2+对鸡爪大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及外源NO对PbCl2溶液胁迫的缓解效应,以蒸馏水浸种为对照,使用不同浓度的PbCl2溶液对鸡爪大黄种子浸种24 h,然后在20℃下培养萌发,继而选择萌发的幼苗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SNP溶液。结果表明,随着PbCl2溶液浓度的增大,鸡爪大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活力指数均较对照组极显著下降(p<0.01);喷施200 μmol·L^-1的SNP溶液与胁迫而未缓解的ck1组相比,有效降低了幼苗体内丙二醛(MAD)含量、相对电导率(REC),提高了SOD、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a+b)含量。重金属Pb^2+会抑制鸡爪大黄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而施加最佳浓度(200 μmol·L^-1)的外源NO可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有效保护鸡爪大黄幼苗膜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维持了鸡爪大黄幼苗较高的逆境胁迫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爪大黄 重金属胁迫 种子萌发 外源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典型草原区牧户经营生态旅游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桠楠 治轶 +4 位作者 苏日古嘎 张乐 李艳龙 程建伟 李永宏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686-2694,共9页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畜牧生产、调节环境和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功能。开展草原生态旅游是充分发挥草原生态系统多服务功能、增强牧区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对锡林郭勒盟5个旗(市)的45对“旅游+牧业”型牧...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畜牧生产、调节环境和文化休闲等多种服务功能。开展草原生态旅游是充分发挥草原生态系统多服务功能、增强牧区经济收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对锡林郭勒盟5个旗(市)的45对“旅游+牧业”型牧户和“纯牧业”型牧户家庭牧业、旅游业经营状况和草地状况的调查表明:1)“旅游+牧业”型牧户年均净收入为6.06万元,显著高于“纯牧业”型牧户1.14万元(P<0.01);2)“旅游+牧业”型牧户旅游业净收入为6.53万元,与其牧业净收入6.64万元相当,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旅游+牧业”型牧户草地植被盖度不低于“纯牧业”型牧户,草地优势植物中出现退化指示种的比例低,表明草地状况优于“纯牧业”型牧户。这个研究表明,在草原家庭牧场兼顾发展季节性旅游业,投资小,经济与生态效益大,是草原牧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双赢的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积极引导和大力促草原生态旅游,并增强旅游中生态知识和保护意识的普及,是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牧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旅游+牧业型 纯牧业型 经济效益 草场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食性金龟功能群对草原牛粪分解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亚东 +5 位作者 程建伟 张俊珍 王桠楠 刘阳 刘新民 李永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2,共8页
粪食性金龟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在动物粪便分解和有机质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设立粪分解隔离实验,设置无粪金龟处理(T0)、泥蜉金龟(Aphodius sordecens)处理(T1)、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处理(T2)、... 粪食性金龟作为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在动物粪便分解和有机质转移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设立粪分解隔离实验,设置无粪金龟处理(T0)、泥蜉金龟(Aphodius sordecens)处理(T1)、小驼嗡蜣螂(Onthophagus gibbulus)处理(T2)、2种粪金龟组合处理(T3)和仅土壤对照处理(CK)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牛粪分解过程中二氧化碳(CO 2)、甲烷(CH 4)和氧化亚氮(N 2 O)排放通量后计算得到CO 2总量,并分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K处理牛粪分解产生温室气体主要为CO 2(2106 mg·m^-2·h^-1),而CH 4(2.769 mg·m^-2·h^-1)和N 2 O(0.019 mg·m^-2·h^-1)较少。与T0处理相比,T1处理CO 2总量(2657 mg·m^-2·h^-1)显著增加(P<0.05),而T2处理(2422 mg·m^-2·h^-1)和T3处理(2398 mg·m^-2·h^-1)CO 2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粪食性金龟功能群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随粪便分解时间和环境条件而异,在新鲜粪便期,T2处理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减少(P<0.05),而T1和T3处理变化不显著(P>0.05);在粪便干燥期,粪金龟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不显著(P>0.05)。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中等湿度条件下甲烷(P<0.001)和二氧化碳(P<0.01)通量较高。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会促进草原牛粪分解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2种粪食性金龟均可在不同时期影响粪便分解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金龟 功能型 牛粪 温室气体 典型草原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伯利亚乌头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茹刚 陈学林 +1 位作者 王桠楠 高翠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究西伯利亚乌头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方法: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测定种子吸水率;使用小麦、白菜及自身种子测定粗提液活性;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磷酸二氢钾(KH2PO4)、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种... 目的:探究西伯利亚乌头种子休眠的原因及破除方法。方法:采用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测定种子吸水率;使用小麦、白菜及自身种子测定粗提液活性;并采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磷酸二氢钾(KH2PO4)、高锰酸钾(KMnO4)、过氧化氢(H2O2)溶液浸种。结果:西伯利亚乌头种子活力高达86%;种子吸水经34 h达到饱和状态,吸水率可达176.3%;不同浓度粗提液均对小麦和白菜以及自身种子萌发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磷酸二氢钾、高锰酸钾、过氧化氢均可打破种子的休眠,最佳浓度500 mg/L赤霉素浸种24 h可使萌发率由常规下的44%提高到76%;0.1%过氧化氢可使萌发率提高到64%;800 mg/L磷酸二氢钾、1.0%高锰酸钾较CK组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势和活力指数,并缩短了发芽时滞。结论:西伯利亚乌头种子活力很高,种胚发育完全,并不是导致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此外,种子的高吸水率说明种皮不存在透性障碍;造成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内存在内源性抑制物质;适宜浓度的化学试剂和激素均可打破种子休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乌头种子 粗提液 休眠 萌发 内源抑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高等数学的教学探索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桠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19期7-7,共1页
20世纪末至今,我国的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技校等升级或合并而成,高职院校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吸收大批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由于是从学生到讲台身份的转变,怎样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就摆在... 20世纪末至今,我国的高职院校蓬勃发展,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技校等升级或合并而成,高职院校为了学校发展的需要,吸收大批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学生加入到教师的队伍中,由于是从学生到讲台身份的转变,怎样提高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水平就摆在了青年教师的面前,本文就高等数学的教学,在分析高等数学性质和特点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数学基础)的基础上,结合在一线教学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对今后的高等数学教学做了一些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数学教学 兴趣 理论教育 分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SERKs家族基因的分离及其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功能
7
作者 张金龙 吴玉俊 +9 位作者 肖成斌 方显明 王桠楠 成宏斌 郑晟 杨宁 杜捷 高坤 武国凡 吴旺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8-99,共12页
【目的】对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基因进行克隆,通过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初步探究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是否能够作为共受体在植物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功能.【方... 【目的】对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SERKs)基因进行克隆,通过序列分析和表达分析,初步探究马铃薯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是否能够作为共受体在植物免疫防御应答中发挥功能.【方法】以拟南芥SERKs家族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马铃薯基因组数据库,找到了3个马铃薯SERKs家族基因.利用高效的Gateway技术,从马铃薯中克隆了StSERK1,StSERK3A和StSERK3B 3个马铃薯SERKs家族基因;以拟南芥免疫激活型突变体bak1-3 bkk1-1为背景,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的方法对3个马铃薯SERKs基因在植物免疫调控中的作用进行基因功能研究.【结果】结构域分析和遗传进化树结果证实,StSERK1、StSERK3A和StSERK3B均具有体细胞胚胎发生类受体激酶结构域特征.组织表达分析显示,马铃薯3个SERKs基因均能在植物中表达.遗传数据证实,3个马铃薯SERKs基因均能不同程度抑制bak1-3 bkk1-1免疫激活的表型.【结论】马铃薯StSERKs基因具有SERKs家族基因的典型保守结构域特征,能够参与植物先天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植物体细胞胚胎受体激酶 先天性免疫 BAK1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常态下股票市场风险研究及建议
8
作者 王桠楠 《现代商业》 2015年第32期150-151,共2页
2015年春节后,随着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等概念炒作股市持续走高,中小市值股票暴涨,特别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最高达146.57倍,但在6月中旬后随着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造成股市非理性急速下跌,短短不到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了34... 2015年春节后,随着国企改革和"一带一路"等概念炒作股市持续走高,中小市值股票暴涨,特别是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最高达146.57倍,但在6月中旬后随着证监会清理场外配资,造成股市非理性急速下跌,短短不到2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下跌了34.5%。本文通过对中国股市目前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股市创新的最新情况,对我国股市未来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来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融资融券 股指期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陷阱法诱捕时长和引诱剂类型对典型草原地表节肢动物捕获效率的影响
9
作者 亚东 刘新民 +4 位作者 王桠楠 程建伟 李小琴 李永宏 《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3,共9页
陷阱法是调查地表节肢动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诱捕时长和引诱剂类型均会对调查效率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通过对布设不同时长的陷阱进行取样,根据类群数-时长变化曲线,发现随陷阱布设时间增长,地表节肢动物类群数呈先增长后平缓的变化... 陷阱法是调查地表节肢动物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其诱捕时长和引诱剂类型均会对调查效率和结果造成直接影响。通过对布设不同时长的陷阱进行取样,根据类群数-时长变化曲线,发现随陷阱布设时间增长,地表节肢动物类群数呈先增长后平缓的变化趋势。建议在调查地表节肢动物时陷阱布设时长≥12 d;受到实验目的、人力、物力、时间等因素影响和限制,可适当缩短诱捕时长,但不宜<2 d。通过对5种不同引诱剂类型诱捕效果进行差异分析,发现甘油酒精混合液和糖醋酒精水(1∶2∶1∶20)混合液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区诱捕类群较为丰富,效果良好。选取最优引诱剂,在保证调查结果可靠、准确的前提下,缩短调查时长,对进一步扩大草原地表节肢动物的调查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阱法 地表节肢动物 诱捕时长 引诱剂类型 典型草原
原文传递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桠楠 周宁 李建华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06年第9期172-175,共4页
论文提出了一种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方法:信息资产分析方法、本地灾难恢复和远程灾难恢复等级的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灾难恢复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方法可以使评估结果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关键词 灾难恢复 关键资产 远程灾难恢复 本地灾难恢复 指标体系 AHP
原文传递
内蒙古典型草原马粪分解过程中节肢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变化
11
作者 程建伟 徐满厚 +4 位作者 窦永静 亚东 王桠楠 刘新民 李永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地面节肢动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型食草动物粪便分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动物粪便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主要集中在粪便类型和微生境的作用,而季节或气候状况对粪便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 地面节肢动物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型食草动物粪便分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动物粪便中节肢动物群落研究主要集中在粪便类型和微生境的作用,而季节或气候状况对粪便中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采用野外人工堆置方法,研究不同季节马粪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并分析了节肢动物各类群多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春夏秋3个季节马粪的初始含水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夏季马粪初始有机质含量显著地低于春季和秋季(P<0.05);马粪初始pH在秋季显著地低于春季和夏季(P<0.05)。(2)在马粪分解第3 d和第360 d,秋季马粪中节肢动物群落多度和类群数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粪块分解第3 d和第7 d,秋季马粪中粪金龟子群落多度和物种数显著高于夏季(P<0.05);在分解第3 d和第7 d,秋季马粪中隐翅虫群落多度和属数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P<0.05)。研究表明,分解早期粪的有机质含量和含水量对马粪中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影响较大,而分解后期节肢动物群落组成主要受土壤温度和湿度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肢动物 群落动态 季节 粪分解 内蒙古草原
原文传递
半干旱草原大中型土壤动物在畜粪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建伟 亚东 +5 位作者 王桠楠 李莹 郭颖 白正 刘新民 李永宏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1-71,共11页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分解中的作用研究主要聚焦于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而对动物粪便分解的研究稀少。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设置了马粪和牛粪分解原位实验,使... 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有机质分解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土壤动物在生态系统分解中的作用研究主要聚焦于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而对动物粪便分解的研究稀少。本研究在内蒙古典型草原设置了马粪和牛粪分解原位实验,使用不同孔径的金属隔离网排除不同体型大小的土壤动物,通过测定大中型土壤动物对畜粪分解过程中质量损失、碳氮含量和微生物呼吸以及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的影响,解析其在分解中的作用。设置5个处理,即CK,仅土壤,无粪;T0,粪添加+0.425 mm隔离网(排除了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金龟和中型土壤动物);T1,粪添加+1 mm隔离网(排除了粪居型和掘洞型粪金龟);T2,粪添加+2 mm隔离网(排除了掘洞型粪金龟);T3,仅粪添加(不排除土壤动物)。结果表明:(1)在畜粪分解60天内,土壤动物对畜粪的干质量损失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相反,在畜粪分解360天,不隔离土壤动物处理(T3)显著地提高了牛粪干质量损失(P<0.05),而降低了马粪干质量损失(P<0.05)。(2)在畜粪分解的60天内,畜粪中碳和氮含量下降速度在有土壤动物存在的情况下(T3)快于隔离土壤动物(T0和T1)。(3)两种畜粪添加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且这种增加趋势在实验的第15天和第30天在土壤动物存在时(T3)最明显。(4)与对照(CK)相比,马粪添加处理提高了土壤速效氮、有机碳的含量和土壤含水量,且这种增加趋势在排除掘洞型粪金龟(T2)和不排除土壤动物(T3)条件下表现更显著(P<0.05),而牛粪添加处理没有明显改变这些指标(P>0.05)。研究表明,分解初期粪金龟的取食和活动会改变畜粪的理化性质,进而影响分解后期土壤生物在畜粪分解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动物 粪分解 养分释放 微生物呼吸 地球化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