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栓铎 王延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25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切开胆总管,行...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25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切开胆总管,行纤维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结果:256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31例放置T管,2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结论: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手术安全等优点,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病 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胆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疝高位结扎术368例报告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栓铎 王延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探讨单孔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2月使用3 mm微型腹腔镜,于脐部做一4 mm切口,置入4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采用将硬膜外穿刺针自制成内芯有倒钩的疝钩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368例。结果 368例手术均... 目的探讨单孔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1年2月使用3 mm微型腹腔镜,于脐部做一4 mm切口,置入4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采用将硬膜外穿刺针自制成内芯有倒钩的疝钩针治疗小儿腹股沟疝368例。结果 368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5~35 min,平均7 min。术后住院1~2 d,平均1.5 d。无并发症。100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13、个月复发,再次行腹腔镜手术治愈,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单孔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术后无明显瘢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腹腔镜 腹股沟疝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癌的手术疗效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栓铎 姚明 刘国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1期900-902,共3页
观察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相比,解剖性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 观察解剖性肝切除对肝细胞癌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相比,解剖性肝切除组患者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1年、2年和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非解剖性肝切除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手术方式与HCC患者术后生存期限显著相关;解剖性肝切除抑制肝内转移的作用更明显,术后复发主要与肿瘤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及手术方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性肝切除 肝细胞癌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疾病相关血清指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栓铎 姚明 刘国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6期469-470,共2页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31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情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6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组31例行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不同时间点的疾病相关血清指标(肿瘤标志物、胃肠激素及肿瘤增殖侵袭相关指标)。术前两组疾病相关血清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疾病相关血清指标均与术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两组肿瘤标志物及肿瘤增殖侵袭相关指标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术期疾病相关血清指标的变化较为明显,对胃肠激素影响明显小于常规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根治术 开腹根治术 围术期 疾病相关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夹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268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栓铎 姚毅明 金海安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8年第2期143-143,共1页
我院2001年3月2014年6月对收治的2683例阑尾炎患者实施无夹两孑L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总结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2683例患者中男1009例,女1674例:年龄5~82岁。其中慢性阑尾炎597例,急性阑尾炎2... 我院2001年3月2014年6月对收治的2683例阑尾炎患者实施无夹两孑L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总结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2683例患者中男1009例,女1674例:年龄5~82岁。其中慢性阑尾炎597例,急性阑尾炎2086例;单纯性阑尾炎1838例,化脓性阑尾炎672例,坏疽性阑尾炎131例,阑尾脓肿42例;合并糖尿病321例,慢性支气管炎、怖心病102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28例;下腹部手术史40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临床分析 两孔法 慢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 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 慢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30例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栓铎 刘国正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968-970,共3页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临床疗效。2014年3月—2016年2月对30例近端胃癌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常规淋巴结清扫,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胃食管、胃十二指肠并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工缝合吻合口共...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临床疗效。2014年3月—2016年2月对30例近端胃癌患者行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常规淋巴结清扫,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胃食管、胃十二指肠并行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工缝合吻合口共同开口。3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60~250 min,岀血200~400 mL,清扫淋巴结11~30枚。术后无出血、无吻合口狭窄及十二指肠残端漏,2例发生吻合口瘘,保守治疗痊愈。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近端胃癌,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行消化道重建,手工缝合吻合口共同开口,可减小腹部辅助切口,减轻患者痛苦,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癌 腹腔镜 全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造瘘术预防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症的价值及对术后营养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栓铎 姚毅明 金海安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8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和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袢式预防性造瘘(回肠组,n=43)、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阑尾组,n=43)及无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照组,n=20)的低位直肠癌...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和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回肠袢式预防性造瘘(回肠组,n=43)、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阑尾组,n=43)及无预防性干预措施(对照组,n=20)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周时营养状态[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和术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围术期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时,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血清ALB、T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血清ALB、T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内,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回肠组与阑尾组患者各造瘘口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与回肠袢式造瘘术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预防效果相当,且患者营养状态均良好,对患者预后康复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残端预防性造瘘术 回肠袢式造瘘术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吻合口漏 血清白蛋白 血清总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栓铎 王延朋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305-306,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不留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沿脐上缘呈"八"字形做两个5mm切口,置入5mm腹腔镜和胆囊抓钳;于脐下缘做10mm切口,置入常规器械,并由此孔取出胆囊。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因炎性渗出较多,于右... 目的:探讨腹部不留瘢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方法:沿脐上缘呈"八"字形做两个5mm切口,置入5mm腹腔镜和胆囊抓钳;于脐下缘做10mm切口,置入常规器械,并由此孔取出胆囊。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例因炎性渗出较多,于右侧肋缘下另做戳孔放置引流管,无中转开腹及胆漏、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55min,平均44min。术后住院2~3d,脐部切口愈合良好,无可见瘢痕。结论: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可达到腹部无可见瘢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脐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无瘢痕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因素及预防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栓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3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因素,总结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选择我院自2004-02—2012-03 8a来收治甲状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分析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总结喉返神经损伤的早期预防措施。结果 118例甲状腺癌患者接...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因素,总结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选择我院自2004-02—2012-03 8a来收治甲状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8例,分析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总结喉返神经损伤的早期预防措施。结果 118例甲状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切除后,喉返神经损伤8例,占6.77%,其中不可逆性喉返神经损伤仅1例,为喉返神经断离,占0.8%,而短暂型喉返神经损伤7例,占5.93%。经统计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因素:甲状腺癌手术切除术操作不熟练导致分离解剖层次不清3例,占2.54%。结论甲状腺癌切除术中最常见并发症仍为喉返神经损伤,术者规范而熟练的操作、术者之间配合完美等仍是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喉返神经损伤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孔法腹腔镜下高位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56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栓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32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一孔法腹腔镜下高位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用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左侧32例,双侧3例。所有斜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一孔法内环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5~35 min,... 目的探讨一孔法腹腔镜下高位内环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疗效及优点。方法用一孔法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5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其中左侧32例,双侧3例。所有斜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一孔法内环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时间5~35 min,术后住院1~2 d,平均1.5 d,无手术并发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一孔法微型腹腔镜下高位内环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创伤极小、恢复快的超微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孔法 微型腹腔镜 腹股沟斜疝 高位内环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栓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3期2917-291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者,手术平均时间约150min,平均出血量约9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疗效。方法: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采用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直肠癌2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腹者,手术平均时间约150min,平均出血量约90ml,住院天数8~14d,平均住院天数9d。术中无1例出现周围血管、肠管及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术后肠蠕动平均恢复时间为48h,切缘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所有患者随访l~36个月,1例术后5个月发现肝脏多发转移,无1例出现腹壁切口和穿刺孔感染及转移。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将作为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新的微创手术方法被广泛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2
作者 王栓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1期83-83,共1页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中,l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1例拆除胆管缝线,4例行胆管空Roux-en-Y内引流术。结果术后随访2~5年,l例出现反复发作...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9例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中,l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3例行胆管修补加T管引流,1例拆除胆管缝线,4例行胆管空Roux-en-Y内引流术。结果术后随访2~5年,l例出现反复发作胆管炎,给予内科治疗症状缓解。结论采用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不但可降低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发生率,且能祛除病因、早期解除梗阻、恢复胆肠通路的的通畅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预防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根治结肠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杜峰 王栓铎 李毅星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1期51-51,5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根治结肠癌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4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与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根治结肠癌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收治的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4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腹腔镜手术对结肠癌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导尿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日均较开腹组时间短(P<0.0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开腹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炎3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国正 王栓铎 闫小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10期797-798,802,共3页
比较急性阑尾炎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小切口组,切口<3cm)、传统阑尾切除术(传统切口组,切口>... 比较急性阑尾炎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别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小切口组,切口<3cm)、传统阑尾切除术(传统切口组,切口>3cm)。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较少;小切口组稍优于传统切口组。3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要求、病情采取个体化选择,但腹腔镜阑尾炎切除术优势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急性 外科治疗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灌洗引流术治疗早期重型胰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国正 姚毅明 +1 位作者 王栓铎 闫小飞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9年第6期463-464,467,共3页
探讨腹腔镜灌洗引流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早期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APACHEⅡ评分≥8分。行腹腔镜灌洗引流53例(观察组)、综合保守治疗5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器官恢复... 探讨腹腔镜灌洗引流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6例早期SAP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病例APACHEⅡ评分≥8分。行腹腔镜灌洗引流53例(观察组)、综合保守治疗5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器官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观察组较对照组器官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早期SAP患者行腹腔灌洗引流术,操作技术相对简单,创伤小,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 灌洗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st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广洲 王栓铎 陈喜全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267-272,共6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中Twis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HCC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HCC组织和细胞中Twist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HCC细胞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si-Twist质粒转染...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中Twis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对HCC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HCC组织和细胞中Twist 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HCC细胞中Twist蛋白表达水平。si-Twist质粒转染至HepG2细胞中为实验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si-NC质粒)和对照组(无转染),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转染效率。MTT和集落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Twist敲低后对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HCC组织和细胞中Twis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实验组Twist的2^(-ΔΔCt)值为0.32±0.08,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10)和阴性对照组(1.02±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Twist蛋白灰度值为0.24±0.11,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07)和阴性对照组(0.98±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72 h的OD值为0.72±0.06,显著低于对照组(1.20±0.10)和阴性对照组(1.27±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形成的集落细胞数16.33±2.52显著低于对照组(44.67±4.51)和阴性对照组(47.12±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发生侵袭的细胞数为54.33±9.50,低于对照组(102.14±12.50)和阴性对照组(105.62±1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增加,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着蛋白(N-cadherin)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Twist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增加,敲低其表达水平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TWIST基因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针联合三腔两囊管治疗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金阁 王栓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5期655-659,691,共6页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针+三腔两囊管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针+三腔两囊管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文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5例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3例,年龄(65.11±0.2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65.14±0.16)岁。两组患者均予以三腔两囊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生长抑素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止血成功率、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治疗后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观察组治疗8、12、24 h后止血成功率[33.33%(11/33)、60.61%(20/33)、90.91%(30/33)]均高于对照组[18.75%(6/32)、43.75%(14/32)、68.75%(22/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长激素(SS)、胃泌素(GAS)、胃动素(M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SS[(15.24±0.12)ng/L]、GAS[(80.26±0.32)ng/L]、MLT水平[(211.32±5.16)ng/L]均低于对照组[(15.63±0.82)ng/L、(80.65±0.88)ng/L、(218.41±5.3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心静脉压(CVP)、门静脉压(P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VP[(9.15±0.27)mmHg(1 mmHg=0.133 kPa)]、PVP[(25.14±0.27)mmHg]均低于对照组[(9.58±0.82)mmHg、(25.56±0.8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20.25±0.33)min]、输血量[(266.42±10.45)ml]、再出血率[6.06%(2/33)]均低于对照组[(20.77±0.82)min、(275.33±10.28)ml、18.75%(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12%(4/33)]与对照组[9.38%(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予以肝硬化合并EGVB患者三腔两囊管治疗同时联合应用生长抑素针可增强止血效果,对进一步抑制患者胃肠激素、改善血流动力学、缩短止血时间、减少输血量、降低再出血风险均有积极意义,未明显增强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三腔两囊管 生长抑素针 胃肠激素 血流动力学 止血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辅助肠外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
18
作者 陈晶晶 王栓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观察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目的观察在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中联合应用中药黄芪注射液对改善机体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4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55.16±0.25)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55.13±0.31)岁。两组术后均予以PN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采用黄芪注射液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7、15、30d后体质量指数(BMI)、预后营养指数(PNI),治疗前后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N)、纤维连接蛋白(FN)等营养指标,以及治疗后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7、15、30d后,观察组BMI均高于对照组[(21.47±0.25)kg/m^(2)比(20.54±0.35)kg/m^(2)、(23.24±0.31)kg/m^(2)比(21.06±0.45)kg/m^(2)、(23.79±0.39)kg/m^(2)比(22.13±0.36)kg/m^(2),t=14.013、25.855、20.269,均P<0.001]。治疗7、15、30 d后,观察组PNI均低于对照组[(42.14±0.36)%比(45.33±0.27)%、(38.45±0.37)%比(41.44±0.25)%、(32.11±0.46)%比(36.42±0.37)%,t=45.941、43.394、47.315,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ALB、TFN、FN均高于对照组[(45.11±0.87)g/L比(42.72±0.33)g/L、(3.75±0.77)g/L比(2.64±0.17)g/L、(3.36±0.32)g/L比(2.14±0.41)g/L,t=16.646、9.123、15.202,均P<0.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86.24±0.31)分比(84.14±0.25)分、(86.65±0.44)分比(84.33±0.27)分、(87.68±0.48)分比(85.16±0.36)分、(85.36±0.41)分比(83.14±0.28)分、(15.33±0.24)分比(13.24±0.16)分,t=34.174、29.125、27.219、28.978、46.958,均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9.52%(4/42)比7.14%(3/42),χ^(2)=0.371,P=0.543]。结论在予以胃癌患者术后PN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对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且加用此药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营养状态 黄芪注射液 肠外营养 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陈晶晶 王栓铎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4期2978-2980,2984,共4页
目的:探析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血清白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 目的:探析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在肥胖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血清白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肥胖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8)。对照组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减重情况、相关血清指标变化、并发症与不良反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对照组,多余体质量减少值(EW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2、3.565、5.221,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脂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94、3.022、3.752,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9,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P<0.05)。结论:将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应用到肥胖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优化减重效果,并改善患者的肥胖、活动能力下降等症状,对提升患者的瘦身效果,促进患者机体内贮存脂肪的消耗、排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 并发症 血清白脂素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缝线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栓铎 姚毅明 刘国正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TAPP的患者中,应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连续缝合关闭腹膜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 目的探讨可吸收缝线在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2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实施TAPP的患者中,应用可吸收缝线固定补片,连续缝合关闭腹膜1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1例术后发生浆液肿,经穿刺后痊愈,1例发生大腿外侧暂时性感觉异常,2 d后自行消失,2例轻度阴囊水肿,未行处理,3-5 d后自行消退。全组随访6个月至3年均未复发。结论可吸收缝线是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理想材料,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腹腔镜 可吸收缝线 疝修补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