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历史必然、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树荫 耿鹏丽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自觉,是在应时处变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在谋事图强中赢得战略主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引领未来的精神主动。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重要性,从精神层面回应了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自觉,是在应时处变中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在谋事图强中赢得战略主动,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引领未来的精神主动。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重要性,从精神层面回应了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的历史必然、核心要义以及时代价值。坚持独立自主开辟前进道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与实践的立足点,也是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自信、自立、自主、自强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走向民族复兴的前进定力、根本依托、使命担当以及精神禀赋。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历史思维坚持独立自主精神自觉,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历史主动,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独立自主精神 精神自觉 革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2
作者 王树荫 韩云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2,共7页
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和建设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将纪律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通过立规矩、抓教... 纪律严明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和建设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目标,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始终将纪律建设置于重要地位,通过立规矩、抓教育、强监督、严执纪等举措,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使党经受住了革命战争的考验,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的成功实践,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的建设 纪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3
作者 王树荫 杨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46-57,共1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不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是...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不仅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历程,学界围绕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概念、特征、形成过程、内容体系、价值意义等多个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展望未来研究,要注重史论结合、树立系统观念、强化学科意识,努力构建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整体样貌,推动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树荫 房玉春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2,共5页
从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法制教育",到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治教育",我国新时期法律宣传教育历经30多年的实践探索,完成了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虽一字... 从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加强"法制教育",到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治教育",我国新时期法律宣传教育历经30多年的实践探索,完成了从"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转变,虽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我国法律教育理念的巨大转变。不论党的相关文献变化还是历次"五年普法"演变,都反映出我国法律宣传教育从知识层面提升到了意识层面,是党和国家治理水平提升的标志,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法治教育思想,既提升了民众参与法治教育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民众法律信仰的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制教育 法治教育 法制 法治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唱红歌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树荫 弓晓颖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7,共3页
传唱红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大创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情理交融与自我建构,交叉并用和综合创新,群众参与和交互感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充分发挥传唱红歌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传唱红... 传唱红歌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一大创新,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显性和隐性相结合,情理交融与自我建构,交叉并用和综合创新,群众参与和交互感染,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需要充分发挥传唱红歌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传唱红歌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学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歌 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我国传统礼义廉耻观的现代转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树荫 程海礁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年第6期62-66,共5页
传统礼义廉耻观从社会成员个体修养入手,强调“尚礼”和“知耻”的统一,突出道德教化,着眼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胡锦涛将中国传统礼义廉耻观的精髓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 传统礼义廉耻观从社会成员个体修养入手,强调“尚礼”和“知耻”的统一,突出道德教化,着眼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胡锦涛将中国传统礼义廉耻观的精髓与现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对传统礼义廉耻观的发展与超越,实现了对传统礼义廉耻观的现代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礼义廉耻观 现代转化 道德教化 高校 "两课"教学 备课参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树荫 连欢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6,共5页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旨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集中全党智慧,继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为旨归,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丰富和发展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地位作用、目标内容、方针原则、方法途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大以来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创新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途径与方式 被引量:20
8
作者 王树荫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应该从三方面展开:重点是要面向世界提高素质;途径是实行专业化与职业化管理;方式是建立学习、工作、研究相结合的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教职工 教育方法 教师素质 职业理想 职业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党内集中教育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树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28,共7页
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创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了15次党内集中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践行... 党内集中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自我革命的重要创造。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先后开展了15次党内集中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锤炼党性修养,确保先进性质;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总结党内集中教育的历史经验,继承和发扬党内集中教育的优良传统,以整风精神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革命,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集中教育 基本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树荫 温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9-13,共5页
马克思及其学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传入中国,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具有显著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 马克思及其学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传入中国,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具有显著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入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需要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中国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行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树荫 卢少求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2008年第3期90-91,共2页
1月1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第四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两位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研究员... 1月12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主办的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第四次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两位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研究员、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顾海良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另有‘《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杂志多位编辑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科学体系 学科内涵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24
12
作者 王树荫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0,共10页
通过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思路方法,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有:认清基本国情和教育对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坚持以... 通过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思路方法,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90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主要有:认清基本国情和教育对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动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和围绕中心,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价值;健全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坚持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史与经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树荫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4-29,共6页
2021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将迎来百年华诞。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与经验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站在中国共产党和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史与整体视野高度,审视和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的时代转换... 2021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将迎来百年华诞。深化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与经验研究,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站在中国共产党和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历史与整体视野高度,审视和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的时代转换与当代价值,总结百年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服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在重难点上,要突破"文献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百年历史的系统梳理与学理概括""百年历史的属性界定与边界厘清"三个方面。在思路与方法上,需要充分运用历史文献,夯实研究基础。坚持史论结合,提炼与创新学术观点。阶段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细化历史经验研究。在主要视域上,需要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党的事业和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萌芽、形成、成熟与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方针原则与内容方法演变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组织机构、制度安排与队伍建设历史沿革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经验与当代价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历程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需要明确的六个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树荫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和学科体系中横... 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需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涵和学科体系中横向与纵向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熟时期与其他时期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其他领导人理论贡献的关系等。通过这六个关系,可以明确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主线和着力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树荫 贾雪丽 《前线》 2016年第6期23-26,共4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突出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要以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突出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要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教育 党的建设 领导干部 道德失范 西方价值观念 马克思主义理论 党性修养 人生方向 先锋模范作用 大众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树荫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确立”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相互割裂。“两个确立”的本质是党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问题,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贡献者高度统一...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确立”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相互割裂。“两个确立”的本质是党的领导核心和指导思想问题,党的领导核心和党的指导思想的主要贡献者高度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点和政治优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对推进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决定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确立” 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 决定性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延安整风运动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树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6期12-14,25,共4页
作为思想教育运动、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闻名于世的延安整风运动,积累了丰富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即在党内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贯彻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运用唯物辩证的原则方... 作为思想教育运动、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闻名于世的延安整风运动,积累了丰富的党内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即在党内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贯彻治病救人的方针政策、运用唯物辩证的原则方法。延安整风运动的历史经验,对加强与改进新时期党内教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整风运动 党内教育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校师德建设论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树荫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5期5-7,共3页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师德建设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高校师德建设不但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校教师的成才成长,而且关乎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大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师德建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师德建设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要求。高校师德建设不但关系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高校教师的成才成长,而且关乎中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大局。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必须明确重点,区别对待;健全制度,形成规范;加强教育,营造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师德建设 教师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新秧歌剧的价值导向与历史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树荫 汤垚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3-41,共9页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思想,明确指出革命文艺的立场、态度和工作对象,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以延安为中心掀起了创演新秧歌剧的群众性热...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文艺思想,明确指出革命文艺的立场、态度和工作对象,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什么人服务”以及“如何去服务”的问题。在《讲话》精神的指导下,以延安为中心掀起了创演新秧歌剧的群众性热潮,新秧歌剧以服务工农兵为基本方针,以大众化民族化为创作原则,以赞扬歌颂为创作态度,成为党改造知识分子团结边区群众的重要媒介、改造民间艺术实施社会教育的有效路径、抗战胜利后进行政治宣传的文化工具。总结延安文艺工作者创作新秧歌剧的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秧歌剧 革命文艺 价值导向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七七事变后日本的不扩大方针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树荫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2-66,共5页
试论七七事变后日本的不扩大方针王树荫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而采取的有预谋、有计划的严重步骤,是日本全面侵华的起点和标志。对此事件的性质,历史早已作出定论。但是,日本某些右翼学者始终否定卢沟桥事变演变为全面侵略战... 试论七七事变后日本的不扩大方针王树荫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企图灭亡中国而采取的有预谋、有计划的严重步骤,是日本全面侵华的起点和标志。对此事件的性质,历史早已作出定论。但是,日本某些右翼学者始终否定卢沟桥事变演变为全面侵略战争的历史必然性,把它说成是"偶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扩大方针 七七事变 中国驻屯军 日本军国主义 华北事变 日本帝国主义 卢沟桥事件 全面战争 中国问题 九一八事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