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认识基因变异解读,提升神经遗传病的精准诊疗能力
1
作者 王朝东 李旭颖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1-324,共4页
神经遗传代谢性疾病是一大类临床诊断困难、发病率低,但种类繁多的疾病。而且临床表现多样,分子机制复杂,临床和遗传异质性极高,多数临床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并给予精准治疗。
关键词 临床医生 精准治疗 临床诊断 神经遗传病 遗传异质性 基因变异 遗传代谢性疾病 精准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高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任晓艺 李旭颖 +2 位作者 钱红娟 李缨 王朝东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高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181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NRS2002≥3分的85例患者... 目的 探讨围术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存在营养风险的高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的181例年龄>75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NRS2002≥3分的85例患者纳入干预组,NRS2002<3分的9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宣教,患者根据自己的饮食模式及喜好自行订餐;干预组予以进一步营养评估,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可能致术后低蛋白血症的潜在高危因素(是否伴随糖尿病、衰弱状态、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两组性别、病程、合并糖尿病比例及衰弱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年龄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及术前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干预组各指标的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存在营养风险的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高龄患者进行术前营养干预,可减少术后营养指标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干预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营养指标 术后感染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NB1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分析
3
作者 宋先红 王占军 +4 位作者 宋旸 王宪玲 李旭颖 王朝东 李存江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74-379,共6页
目的总结一个LMNB1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adult-onset autosomal dominant leukodystrophy,ADLD)家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并进行致病性变异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ADLD患者1例,收集先... 目的总结一个LMNB1相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adult-onset autosomal dominant leukodystrophy,ADLD)家系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并进行致病性变异分析。方法选取2023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确诊为ADLD患者1例,收集先证者及家系其他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及LMNB1基因的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并进行致病性分析和表型匹配分析。结果本例患者(先证者)男,44岁,因“大小便障碍3年,双下肢乏力2年余”就诊,基因检测示LMNB1基因1-11号外显子重复变异,评定为致病性变异,表型与ADLD匹配,先证者(Ⅲ:9)和Ⅲ:6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起病,系ADLD典型表现,Ⅱ:11首发症状为头部震颤,与其他患者不同。结论ADLD患者的LMNB1基因1-11号外显子重复变异,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成年患者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起病,随后累及小脑、锥体束,MRI示广泛对称的脑白质病变、脊髓萎缩时应考虑ADLD,建议行LMNB1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NB1基因 拷贝数变异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砂在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朝东 徐光苗 陈建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49-1752,共4页
人工砂是机制砂和混合砂的总称,在砂源缺乏地区经常在建筑、矿山、水利工程中得到使用。河南焦晋高速公路孤山隧道利用人工砂的一种即机制砂进行了喷射混凝土支护。通过试验和工程实践,对人工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人工... 人工砂是机制砂和混合砂的总称,在砂源缺乏地区经常在建筑、矿山、水利工程中得到使用。河南焦晋高速公路孤山隧道利用人工砂的一种即机制砂进行了喷射混凝土支护。通过试验和工程实践,对人工砂的物理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人工砂代替天然砂在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中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实施可行性等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砂代替天然砂用于隧道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可行、经济节省、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砂 隧道 喷射混凝土 支护 建筑材料 天然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玉米适应低钾胁迫的根系响应机理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朝东 李迎春 +2 位作者 王西志 刘会玲 彭正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目前土壤钾素供应不足已成为部分地区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因子之一,充分利用作物高效吸收土壤难溶性钾的能力,对提高土壤钾素和钾肥利用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玉米钾营养高效基因型‘豫玉23’和钾营... 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主要营养元素,目前土壤钾素供应不足已成为部分地区限制作物产量提高的因子之一,充分利用作物高效吸收土壤难溶性钾的能力,对提高土壤钾素和钾肥利用率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玉米钾营养高效基因型‘豫玉23’和钾营养低效基因型‘兴农998’为供试作物,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低钾胁迫对2玉米品种生长发育、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供钾相比,低钾处理的2玉米品种总叶面积、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总干重、根冠比、植株钾累积吸收量均降低;根长增大,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下降;吸K+能力和K+亲合力增大,根系解剖结构导管数目、木质化程度、中柱所占比例、中皮层细胞空腔直径均降低。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缺钾时,钾营养高效的‘豫玉23’生物量和钾含量均大于钾营养低效的‘兴农998’,主要在于前者具有较大的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较活跃的根系活力、较强的吸K+能力,较好的根系结构,有利于低钾环境中有效地吸收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基因型玉米 钾营养 根系形态 生理特性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子测试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朝东 许锡昌 郭见扬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1900-1902,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核子测试技术在几个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将核子测试数据和传统测量方法作了对比,认为核子测量基本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关键词 核子测试 干密度 含水量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泥粉喷桩有效桩长的探讨 被引量:39
7
作者 王朝东 陈静曦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6年第3期43-47,共5页
通过对水泥粉喷桩的特性和桩的受力情况的分析,表明水泥粉喷桩存在一有效桩长,认为水泥粉喷桩在有效桩长深度内才能有效地传递荷载。水泥粉喷桩有效桩长取决于地基土性、水泥标号和水泥掺合量。
关键词 水泥粉喷桩 有效桩长 复合地基 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水溶肥料在高海拔地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吴云钊 王朝东 +1 位作者 龚述高 周富忠 《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在湖北利川海拔1100 m上下的2个不同地点和土类上,通过正规的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有机水溶肥料这种新型叶面肥料在高海拔地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中期用有机水溶肥料800倍液喷雾三次(每次间隔10~15天),可使大豆... 在湖北利川海拔1100 m上下的2个不同地点和土类上,通过正规的田间小区试验,验证了有机水溶肥料这种新型叶面肥料在高海拔地区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大豆生育中期用有机水溶肥料800倍液喷雾三次(每次间隔10~15天),可使大豆显著增产,比常规施肥亩增产大豆20 kg左右,净增收100元以上,增幅超过15%。该肥主要促进了大豆果荚数量、株粒数及百粒重提高,从而实现增产,可在相似区域的大豆种植上大面积推广应用。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organic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a new type of foliar fertilizer, on soybeans in high-altitude areas was verified through regular field trials at two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soil types at an altitude of around 1100 meters in Lichuan, Hubei. The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middle growth period of soybeans, three times of spray with 800 times of organic water-soluble fertilizer (every 10~15 days)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yield of soybean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the yield of soybeans per mu increased by about 20 kg, and the net incom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100 yuan, an increase of more than 15%. This fertilizer mainly promotes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oybean pods,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plant, and the weight of one hundred seeds, thereby achieving yield increase. It can be widely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soybean planting in similar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利川 有机水溶肥料 大豆 高海拔地区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锚支护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朝东 夏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490-2492,共3页
深基坑的喷锚支护技术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并已有很多成功的应用先例。以武汉市第四医院住院楼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对基坑喷锚支护的设计计算以及施工进行了阐述,并就喷锚支护技术的使用提出了进一步的看法.
关键词 土力学 喷锚支护 深基坑 边坡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在缺氧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朝东 吴晓牧 +3 位作者 胡国柱 柳喆 徐红薇 SHI Du-yan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在缺氧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以探讨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①观测缺氧状态下细胞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的COS-1细胞置于缺... 目的研究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在缺氧性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保护作用,以探讨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①观测缺氧状态下细胞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体外培养的COS-1细胞置于缺氧箱诱导缺氧1~16h(氧浓度控制1%~2%),收集细胞,裂解,离心得到蛋白提取液,同时用TRlzol方法提取总RNA;Northern blot法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mRNA的表达水平;15μg总RNA于10%甲醛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并转移至尼龙膜,采用QuikHyb快速杂交系统与α-^32P标记的全长ABAD cDNA探针杂交,杂交膜于-80℃放射自显影18h;Western blot检测正常和缺氧状态下细胞ABAD蛋白的表达水平:20μg蛋白样品于SDS-NuPAGE胶电泳分离,电转移使样品印迹至尼龙膜上,后者依次与鼠抗人ABAD单克隆抗体(一抗)和兔抗鼠抗体(二抗)孵育,用化学发光法显示印迹条带;②观测上调ABAD表达对细胞缺氧性损害的影响: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扩增ABAD全长编码序列,PCR产物直接克隆至pcDNA3表达质粒中,构建ABAD-pcDNA3表达质粒;将1μgpcDNA3-ABAD表达质粒DNA用Lipofectmine2000转染剂转染至COS-1细胞株,培养36h。正常对照组则以1μg pcDNA3空载体转染;转染后细胞按上述方法进行缺氧处理,收集细胞,裂解,采用DNA片段化检测试剂盒定量检测ABAD正常表达和高表达条件下缺氧诱导的细胞死亡事件。结果与正常表达组相比,ABADmRNA及蛋白水平均于缺氧后1h开始下降,4~8h后显著降低,至16h表达几乎完全消失;提高ABAD的表达可明显降低缺氧所致的DNA片段化水平(P〈0.05)。结论ABAD是缺氧高度敏感性蛋白,同时又是一个对缺氧性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的蛋白。因此,它可望成为急性缺血缺氧性疾病临床监测的一个新指标,并具有潜在治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 细胞 缺氧 损害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朝东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4-125,共2页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对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民营或私营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管理不完善,存在人员素质低、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科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财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工作具有... 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良好发展,对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一些民营或私营中小企业财务工作管理不完善,存在人员素质低、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科学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财务人员素质偏低。财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从业人员不仅有技术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还提出了道德方面的要求。财务工作往往需要与数字和金钱进行紧密联系,这就对财务工作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诚信感提出了较高规格的要求,但是,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务管理问题 中小企业 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工作 从业人员 市场经济 工作管理 企业财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在急性缺氧性细胞损害中的表达调节机制研究
12
作者 王朝东 吴晓牧 +3 位作者 胡国柱 张昆南 徐红薇 YAN Shi-du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06年第12期1-4,8,共5页
目的探讨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对缺氧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根据Genebank中包含ABAD基因全长序列的D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ABAD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全长2055bp之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荧光酶报告载体L... 目的探讨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ABAD)的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及其对缺氧反应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根据Genebank中包含ABAD基因全长序列的DNA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ABAD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全长2055bp之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荧光酶报告载体LuciferasepGL3中的NheI/SmaI位点,构建ABAD启动子-pGL3表达质粒(P-2055)及5′-端截短的ABAD启动子-pGL3表达载体(P-1453,P-128)。用脂质体Lipofectmine2000将1μg待转染的空pGL3表达载体DNA(阴性对照)及ABAD全长和5′截短启动子-pGL3表达质粒DNA(P-2055,P-1453,P-128)转染至对数生长的COS-1细胞中。细胞转染后48h,收集细胞,裂解,提取蛋白,以Dual-luciferasere-porter系统为底物并采用荧光测定仪测定荧光酶活性。采用相对活性方法比较全长和截短的ABAD启动子活性,以确定核心启动子序列。采用缺氧箱分别诱导细胞缺氧后,测定ABAD核心启动子序列的活性改变。结果ABAD全长启动子-pGL3表达质粒(P-2055)的荧光酶活性较pGL3空表达载体高300倍以上(P<0.001)。该全长启动子截短至-128bp(P-128)时,活性仍为全长序列的105%,而将该128bp序列去除后,其活性几乎全部消失。ABAD核心启动子序列(P-128)经缺氧处理1、4、8、16h后,其活性分别降为正常氧状态的(64.5±1.7)%、(51.4±1.6)%、(17.8±1.1)%、(8.3±0.3)%,各缺氧时间点相对活性与正常氧状态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BAD上游128bp为该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序列,决定了ABAD的表达活性。该启动子对缺氧高度敏感,其对缺氧的反应是ABAD缺氧性改变的主要分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结合性酒精脱氢酶蛋白 细胞 缺氧 表达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朝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27期192-193,共2页
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创新能够优化资金结构,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使企业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财务管理问题,市场竞争的加剧使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对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 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创新能够优化资金结构,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发展,使企业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财务管理问题,市场竞争的加剧使这种现象日趋严重。因此对中小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创新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会计内部控制研究
14
作者 王朝东 《中国经贸》 2014年第19期242-242,共1页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形成合理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建立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作为新型理论基础上的重要会计管理办法,能够有...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强企业会计内部管理,形成合理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建立在现代企业治理机制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作为新型理论基础上的重要会计管理办法,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当中会计控制管理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机制 会计 内部控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围术期多学科协作全程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赵国光 李小莹 +5 位作者 王朝东 王天龙 鲁世保 张艳红 贾茜 冀冰心 《中国医院》 2018年第11期59-61,共3页
高龄手术患者常伴随多种疾病,其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和术后生活质量是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通过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多学科团队,对高龄患者进行围术期一站式评估与干预。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探... 高龄手术患者常伴随多种疾病,其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和术后生活质量是当前老年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通过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多学科团队,对高龄患者进行围术期一站式评估与干预。同时,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流程,探索高龄患者围术期多学科协作的全程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决策。从而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保障患者围术期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医院老年医学品牌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围术期 多学科协作 全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晓牧 肖丽华 +3 位作者 王朝东 张昆南 屈新辉 胡国柱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SBT)对42例南方汉族MS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比较MS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型频率的...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我国南方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测序的方法(SBT)对42例南方汉族MS患者及48名健康对照者进行HLA-DQB1等位基因的检测,并比较MS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型频率的差异。结果共检测到15种HLA-DQB1等位基因片段,其中DQB1*0502等位基因频率MS组(35.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9%)(P=0.0018,Pc=0.027,OR=4.29);DQB1*0303等位基因频率MS组(19.0%)低于健康对照组(39.6%)(P=0.04,OR=0.48),但差异经校正后无统计学意义。HLA-DQB1*0601和DQB1*0602等位基因频率在M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国南方汉族人群MS与HLA-DQB1*0502等位基因有关,而与HLA-DQB1*0601和DQB1*0602等位基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基因多态性 中国汉族人群 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洪连 谢旭芳 +5 位作者 吴凌峰 王朝东 邓平 杨海玉 孔卫国 吴晓牧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线栓法制作MCAO大鼠模型;采用粘附实验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直接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仪鉴定BMSCs;线栓法制作MCAO大鼠模型;采用粘附实验和改良神经功能损伤评分(mNSS)评估大鼠的行为功能恢复;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Brdu标记的BMSC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NSE、Nogo-A、SYN、Ki-67、GFAP、VEGF表达;Bielshowsky's-Luxol fast blue双染检测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 BMSCs中表达CD106,低表达CD34、CD45、CD11b,高表达CD90、CD29。BMSCs移植后MCAO大鼠模型的神经功能明显好转(P<0.05),梗死侧的神经纤维明显增多,脑组织SYN、Ki-67、GFAP、VEGF的表达增多(P<0.05),Nogo-A表达降低(P<0.05),NSE无显著变化(P>0.05),脑梗死体积和胶质瘢痕厚度与PB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移植BMSCs能改善脑梗死的神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促进血管再生和突触重建,增强神经纤维修复和内源性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静脉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PCI术后氯吡格雷单用与联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培英 陈云龙 +1 位作者 王朝东 吴志坚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36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单用及联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血的影响。方法双抗组30例PCI术后患者,予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单抗组20例PCI术后患者,予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氯吡格雷单用及联用阿司匹林对血小板活血的影响。方法双抗组30例PCI术后患者,予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单抗组20例PCI术后患者,予单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前30min,术后2h、24h、48h、72h、1周、2周分别进行血小板活化指标水平(CD14+CD42a+)的检测。结果两组PCI术后的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均明显高于术前,说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激活血小板的作用;且两组术后各阶段血液测试,发现血小板活化指标呈抛物线形态,即于72h以前呈上升趋势,于72h以后逐渐趋于稳定,72h达到峰值,术后1周时双抗组测量指标已经基本恢复术前状态,而单抗组2周测量指标仍未恢复术前状态。术前、术后2h、24h,两组活化血小板水平变化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h、72h、1周、2周,两组活化血小板水平指标变化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血小板活化指标变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激活血小板活性因子,易造成血栓形成与血管的再堵塞,本研究表明PCI术后,氯吡格雷联用拜阿司匹林是控制血小板活性的有效方法,且较单用氯吡格雷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PCI 活化血小板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附53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熊英琼 王朝东 +3 位作者 谢旭芳 曹文峰 张昆南 吴晓牧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多发性硬化组)、2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神经脊髓炎组)及36名健康对照人(...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Treg)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多发性硬化组)、22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视神经脊髓炎组)及36名健康对照人(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4+CD25+CD127lowTreg,采用Flowjo流式细胞数据分析软件V7.2.4分析CD4+CD25+CD127lowTreg在CD4+T细胞中所占的比例,比较3组的差异。结果:多发性硬化组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4.0±1.6)%;视神经脊髓炎组相应为(3.0±0.5)%,对照组相应为(6.5±1.3)%,前2组患者的CD4+CD25+CD127low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下降,这可能与该类疾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脱髓鞘疾病 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8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肖健 王朝东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4例初治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甲酸组16例,给予维甲酸治疗;联合治疗组18例,给予维甲酸、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判断两组疗... 目的:探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将34例初治AP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维甲酸组16例,给予维甲酸治疗;联合治疗组18例,给予维甲酸、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判断两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完全缓解率94.4%,较单用维甲酸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完全缓解中位时间30 d,与单用维甲酸组的5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无一例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结论: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APL完全缓解率明显升高,达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维甲酸所致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亚砷酸 柔红霉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