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氨酸酶茎部氨基酸缺失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曲直 龙进学 +2 位作者 胡顺林 吴艳涛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2-546,共5页
近年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神经氨酸酶(NA)茎部15—20个氨基酸的自发缺失时有报道,突变对于AIV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应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拯救获得5株具有不同NA茎部长度的H5N1/PR8重组AIV。重组病毒的内... 近年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神经氨酸酶(NA)茎部15—20个氨基酸的自发缺失时有报道,突变对于AIV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还没有得到系统研究。应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拯救获得5株具有不同NA茎部长度的H5N1/PR8重组AIV。重组病毒的内部基因和血凝素(HA)基因来源相同,NA基因来源不同,并在NA茎部进行20个氨基酸的删除或添加突变。通过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发现,5株重组病毒在SPF鸡胚中繁殖良好,其EID50、MDT和平均病毒滴度相似;NA茎部长短影响病毒的解凝能力,长茎病毒红细胞解脱能力比短茎病毒强;NA茎部15或20个氨基酸删除突变提高了重组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繁殖能力,短茎病毒释放出的病毒粒子数量是长茎病毒的10。100倍,释放时间提前6.10h,短茎病毒在MDCK细胞上形成的空斑也明显比长茎病毒的空斑大。实验结果揭示了AIVNA茎部氨基酸缺失突变的生物学意义,NA茎部15或20个氨基酸删除突变增强了AIV的细胞适应性,可能与现阶段H5N1亚型AIV宿主范围进一步扩大有关。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拯救了5株H5N1/PR8重组流感病毒,为流感病毒基因功能研究和重组疫苗研究建立了技术平台。通过对AIVNA茎部氨基酸的删除突变提高了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繁殖产量,为流感病毒细胞苗的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茎部 氨基酸删除突变 反向遗传操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试验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曲直 沈素芳 +5 位作者 杨显超 赵洪进 卢军 唐文红 夏炉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2-1166,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试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4个奶牛场的奶牛开展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CT)、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CCT)、尾根试验(CFT)和IFN-γ试验的比较研究。结果国产牛型PPD和进口牛型PPD在1 ... 目的比较分析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和IFN-γ试验,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4个奶牛场的奶牛开展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CT)、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CCT)、尾根试验(CFT)和IFN-γ试验的比较研究。结果国产牛型PPD和进口牛型PPD在1 745头试验牛中检出阳性符合牛19头,两种方法一致性高;进口牛型PPD SICT和SICCT在1 107头试验牛中检出阳性符合牛5头,两种方法一致性中度;国产牛型PPD SICT和SICCT在1 316头试验牛中检出阳性符合牛3头,两种方法一致性弱;SICT和CFT在599头试验牛中检出阳性符合牛17头,两种方法一致性高;SICT和IFN-γ试验在236头试验牛中检出阳性符合数为1头,两种方法一致性微弱;SICCT和IFN-γ试验在362头试验牛中检出阳性符合牛10头,两种方法一致性中度。结论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结核病流行率和结核病净化进程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IFN-γ试验 奶牛结核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结核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曲直 刘佩红 +2 位作者 沈素芳 赵洪进 唐文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59,共4页
牛结核病(Bovine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牛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可归为2大类:... 牛结核病(Bovine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牛结核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牛结核病的检测方法可归为2大类:一类是细菌学、分子生物学等直接检测法,另一类是免疫学、噬菌体测定等间接检测法.现有的研究结果显示,仅靠单一的检测方法很难筛选出牛群中所有结核感染牛,因此在临床可以综合应用一种以上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病 诊断方法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动物疫病 检测法 牛分枝杆菌 分子生物学 人畜共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犬狂犬病防疫管理现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曲直 赵洪进 +4 位作者 沈素芳 李凯航 卢军 唐文红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9年第2期53-54,共2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狂犬病病毒几乎能感染所有温血动物,野生动物是该病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播载体,家犬在传播病毒中起重要作用。我...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死率高达100%。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狂犬病病毒几乎能感染所有温血动物,野生动物是该病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播载体,家犬在传播病毒中起重要作用。我国狂犬病的流行历史较长,进入21世纪,狂犬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犬免疫 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 防疫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型纯化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牛中分枝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曲直 江渊 +6 位作者 沈素芳 沈鑫 赵洪进 唐文红 徐峰 杨显超 刘佩红 《微生物与感染》 2016年第5期268-272,共5页
为评价牛分枝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ngle intradermal cervical tuberculin,SICT)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特异性,采集54头SICT阳性牛的118份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 为评价牛分枝杆菌纯化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single intradermal cervical tuberculin,SICT)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特异性,采集54头SICT阳性牛的118份组织样品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显示,14头SICT阳性牛样品中分离到抗酸阳性菌,占SICT阳性牛总数的25.9%(14/54)。其中,10头阳性牛样品中分离到分枝杆菌,占18.5%(10/54);1头阳性牛样品中分离到牛分枝杆菌,占1.9%(1/54)。从118份组织样品中分离到16株抗酸阳性菌,其中12株为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分离率为10.2%(12/118)。12株分枝杆菌中,1株为牛分枝杆菌,其余11株为禽分枝杆菌、土地分枝杆菌等非结核分枝杆菌。牛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别占分枝杆菌分离株的8.3%(1/12)和91.7%(11/12)。病原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SICT阳性牛的牛分枝杆菌分离率较低,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采用其他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可将分枝杆菌快速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检测技术引入对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牛的实验室诊断,进一步提高牛结核病检测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阳性牛 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奶牛结核病防控现状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曲直 沈素芳 +4 位作者 赵洪进 唐文红 夏炉明 卢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5年第4期79-81,共3页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多年来上海持续对存栏奶牛开展结核病全群监测,目前奶... 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由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引起的重要人畜共患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0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多年来上海持续对存栏奶牛开展结核病全群监测,目前奶牛结核病处于稳定控制水平。根据《上海市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主要人畜共患病防治考核标准要求,上海在2015年应达到奶牛结核病净化标准,到2020年全市维持净化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上海地区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人畜共患病 评估 防控 动物疫病 净化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奶牛结核病监测和防控历史调查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曲直 沈素芳 +4 位作者 赵洪进 卢军 唐文红 夏炉明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年第5期80-82,共3页
上海的奶牛饲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861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1900年,上海第一次使用结核菌素对全市奶牛进行结核病检疫,如果以此作为上海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起点,那么上海奶牛结核病防控历史已有117年。这100多年是上海地区奶牛结核... 上海的奶牛饲养历史可以追溯到1861年,距今已有150多年历史。1900年,上海第一次使用结核菌素对全市奶牛进行结核病检疫,如果以此作为上海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的起点,那么上海奶牛结核病防控历史已有117年。这100多年是上海地区奶牛结核病从高发病率逐步走向净化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结核病 上海地区 历史 调查报告 防控 监测 奶牛饲养 结核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两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曲直 黄忠 +3 位作者 沈素芳 赵洪进 唐文红 刘佩红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0年第2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防控 奶业生产 公共卫生安全 畜牧业生产 朝阳产业 城乡居民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分节段负股RNA病毒作为活疫苗载体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曲直 黄忠 +1 位作者 孙庆 刘佩红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1期83-88,共6页
不分节段负股RNA病毒(nonsegmented negative-strand RNA viruses,NNSV)属于单负股病毒目,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可以作为活病毒疫苗的候选载体,利用反向遗传学系统,表达外源基因,研发新型疫苗。NNSV载体疫苗的免疫原性,载体的容量,外源... 不分节段负股RNA病毒(nonsegmented negative-strand RNA viruses,NNSV)属于单负股病毒目,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可以作为活病毒疫苗的候选载体,利用反向遗传学系统,表达外源基因,研发新型疫苗。NNSV载体疫苗的免疫原性,载体的容量,外源糖蛋白对载体病毒生物学的影响,以及插入基因的遗传稳定性等已成为当前活病毒疫苗载体研发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疫苗载体 不分节段负股RNA病毒 反向遗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的全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龙进学 王曲直 +2 位作者 卢建红 刘玉良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0-696,共7页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4]和H5N1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型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简称A/D/SD/04)的全基因序列(包括5′和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A/D/SD/04的基因组核苷... 应用流感病毒通用引物[4]和H5N1亚型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型特异性引物,成功的扩增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简称A/D/SD/04)的全基因序列(包括5′和3′端的非编码区序列).A/D/SD/04的基因组核苷酸全序列与18株网上公布的禽流感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4株鸭源H5N1的5~7个基因具99%以上的同源性;与14株H5N1有至少一个以上内部基因同源性在95%以上.与H9亚型AIV代表株A/Quail/Hongkong/G1/97(简称G1株)和A/Chicken/Beijing/1/94(简称BJ94)比较,除了非结构基因(Nonstructural gene,NS)与G1株的同源性为95.3%外,其余基因均在36.6%~92.1%之间.说明A/D/SD/04没有H9N2基因的直接整合,是H5N1毒株在自然界的重组株.推导的HA氨基酸序列分析,A/D/SD/04 的血凝素(Heamgglutinin,HA)裂解位点与比较的16株AIV的序列一致,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PQRERRRKKR/G),第226位氨基酸是对禽类和哺乳细胞均具有亲嗜性的蛋氨酸(Met).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在第48位氨基酸(颈部)后有20个氨基酸的缺失,但非结构蛋白(NS)没有在79~84氨基酸发生缺失.碱性聚合酶2(PB2)的627位氨基酸是亲禽类细胞的谷氨酸(Glu,E).结合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A/D/SD/04对小鼠的致病力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其可能是一株对鸡高度致病,并逐渐获得对哺乳动物致病能力的中间重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通用引物 全基因组序列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拯救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龙进学 吴艳涛 +2 位作者 张小荣 王曲直 刘秀梵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9,共5页
选择鸡胚高产的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作为骨架病毒,在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基础上,设计合成的11对引物对病毒的8个基因分11段进行扩增。通过与转录载体PHW2000连接,构建A/SD/04的8个基因的拯救... 选择鸡胚高产的鸭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Shandong/093/2004株作为骨架病毒,在完成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基础上,设计合成的11对引物对病毒的8个基因分11段进行扩增。通过与转录载体PHW2000连接,构建A/SD/04的8个基因的拯救载体,经测序获得序列准确的拯救质粒:241、242、243、244、245、246、247和248。A/SD/04的8质粒与PR8(H1N1)进行不同组合的拯救,获得8个均含A/SD/04HA基因的H5重组流感病毒。鸡胚尿囊液中重组病毒的血凝效价在2^8-2^10,EID50在10^-8.5 - 10^-9之间,MDT在34~46h之间,均与野生A/SD/04(wt A/SD/04)相似。重组病毒对6周龄的SPF鸡的静脉接种指数(IVPI)与wt A/SD/04却有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组合的内部基因影响病毒对鸡的致病力,但不影响病毒的鸡胚致死能力、对鸡胚的感染能力和病毒在鸡胚中的繁殖能力。构建的A/SD/04的8个质粒拯救系统,为H5NI的基因功能研究和新型疫苗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 8质粒拯救系统 病毒拯救 重组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鸡临床多发性肿瘤相关的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0
12
作者 齐新永 张维谊 +4 位作者 鞠厚斌 邓波 周锦萍 刘建 王曲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为研究蛋鸡多发性肿瘤的病因,本实验对病鸡肿瘤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PCR检测,均扩增出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基因序列的阳性条带;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发病鸡呈现髓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肉瘤等多发性肿瘤的病理变化;肿... 为研究蛋鸡多发性肿瘤的病因,本实验对病鸡肿瘤组织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及PCR检测,均扩增出针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gp85基因序列的阳性条带;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发病鸡呈现髓细胞瘤、血管瘤以及纤维肉瘤等多发性肿瘤的病理变化;肿瘤细胞通过血液转移、浸润,在肝和脾组织形成局灶性或弥漫性肿瘤病灶。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组织内,部分肿瘤细胞呈现阳性反应,表明只有部分肿瘤细胞存在ALV-J感染,而大部分肿瘤细胞检测结果呈阴性。这些病毒检测为阴性的肿瘤细胞可能是正常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大量克隆化增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 多发性肿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反向遗传技术致弱基因VIId型鹅源新城疫病毒ZJI株 被引量:7
13
作者 胡顺林 孙庆 +4 位作者 吴艳涛 张艳梅 刘秀梵 刘玉良 王曲直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将新城疫病毒ZJI株基因组cDNA全长分成7个片段,依次连接并克隆至TVT7R转录载体中,构建了含ZJI株全基因组cDNA的转录载体(pNDV/ZJI),pNDV/ZJI与3个辅助表达质粒pCI-NP、pCI-P和pCI-L共转染BSR-T7/5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感染性的新城疫... 将新城疫病毒ZJI株基因组cDNA全长分成7个片段,依次连接并克隆至TVT7R转录载体中,构建了含ZJI株全基因组cDNA的转录载体(pNDV/ZJI),pNDV/ZJI与3个辅助表达质粒pCI-NP、pCI-P和pCI-L共转染BSR-T7/5细胞,成功拯救出了具有感染性的新城疫病毒粒子。设计两对引物,经overlapPCR方法将该毒株F蛋白裂解位点的112、115和117位碱性氨基酸突变成弱毒株特征的非碱性氨基酸后,替换pNDV/ZJI上的对应序列,构建了转录载体pNDV/ZJIFM,将pNDV/ZJIFM与3个辅助表达质粒共转染BSR-T7/5细胞,成功拯救出了致弱的基因VIId型鹅源新城疫病毒NDV/ZJIFM,获救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剂量平均死亡时间(MDT)大于120h,同时该病毒的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0.16,上述结果表明,获救病毒的毒力已被致弱,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疫苗候选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拯救 致弱 基因Ⅶd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测技术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江渊 王曲直 +7 位作者 张阳奕 沈素芳 李静 唐文红 桂晓虹 梅建 潘启超 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47-452,共6页
目的 评价快速检测技术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为改进奶牛结核病检疫工作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方法 2010-2012年对上海市5家奶牛场9355头奶牛采用牛分枝杆菌提纯结核菌素皮内超敏反应方法(PPD试验)进行牛结核病筛查,筛查出223头阳性... 目的 评价快速检测技术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为改进奶牛结核病检疫工作提供实验室数据支持.方法 2010-2012年对上海市5家奶牛场9355头奶牛采用牛分枝杆菌提纯结核菌素皮内超敏反应方法(PPD试验)进行牛结核病筛查,筛查出223头阳性牛,5家奶牛场分别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PPD阳性牛,共抽取PPD阳性牛49头;无菌采集肺部淋巴结组织样本,采用MGIT 960液体培养法对奶牛组织中分枝杆菌进行快速分离培养,采用免疫色谱法和基因测序进行快速基因分型及菌种鉴定.结果 49头PPD试验阳性牛的组织样本,经MGIT 960液体培养、免疫色谱法初筛、基因分型和基因序列分析,最终病原学检测证实受分枝杆菌感染的奶牛有8头,其中受牛分枝杆菌感染的奶牛1头,受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奶牛7头,分别为鸟分枝杆菌感染6头,不产色分枝杆菌感染1头.结论 建议将分枝杆菌快速分离培养及菌种鉴定检测技术引入到对PPD阳性牛的实验室诊断中,进一步提高牛结核病检测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牛/诊断 结核菌素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上海市一农场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紧急调查 被引量:12
15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7 位作者 卢春光 沈朝建 朱九超 陈琦 沈素芳 赵洪进 卢军 王曲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3期13-16,50,共5页
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区关于在养羊专业户羊群中检出10份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样品的报告,经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疾病诊断中心复检,这10份样品亦为布鲁氏菌病阳性。为掌握疫病的发生原因、调查... 2015年5月25日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某区关于在养羊专业户羊群中检出10份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阳性样品的报告,经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疾病诊断中心复检,这10份样品亦为布鲁氏菌病阳性。为掌握疫病的发生原因、调查疫病可能来源和追踪疫病去向,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某区相关人员组成工作组,赶赴该养羊专业户养殖现场,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样品采集和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开展了紧急调查。调查发现,本次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的原因为养羊专业户私自使用布鲁氏菌病疫苗免疫。由此,建议收缴存留的羊布鲁氏菌病疫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私自滥用疫苗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加强政策宣贯,及时开展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培训,杜绝再次出现私自滥用疫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阳性 现场调查 私自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上海部分规模猪场母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6
16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3 位作者 卢军 陈琦 朱九超 王曲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7期17-19,共3页
[目的]了解和评估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状况。[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35个规模猪场的2097份母猪血清样品,应用gpI-ELISA方法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检测。[结果]2014年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母猪... [目的]了解和评估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状况。[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上海市35个规模猪场的2097份母猪血清样品,应用gpI-ELISA方法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检测。[结果]2014年上海市部分规模猪场母猪群伪狂犬病猪群感染抗体阳性率为56%(95%置信区间43.46%~68.55%),从2010年至2014年野毒感染抗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大型规模猪场(母猪存栏量〉1000头)伪狂犬病的防控成效较为显著。[结论]上海地区部分规模猪场猪群中伪狂犬病流行率较高,通过执行科学的免疫程序,构筑良好的生物安全环境对猪伪狂犬病将起到良好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规模猪场 母猪群 猪伪狂犬病 感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码技术及其在畜禽标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黄忠 刘佩红 +4 位作者 赵洪进 沈素芳 李维功 唐文红 王曲直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8,共2页
简要介绍二维码技术的产生、特点及其在畜禽标识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二维码技术 畜禽标识管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洪进 刘佩红 +5 位作者 屠益平 王曲直 沈素芳 唐文红 葛菲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11期27-29,共3页
上海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30多年来,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狂犬病免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降低了狂犬病发生风险。本文总结了2011—2014年上海市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防控对... 上海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30多年来,通过一系列工作措施的有效落实,狂犬病免疫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有效降低了狂犬病发生风险。本文总结了2011—2014年上海市犬类狂犬病免疫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防控对策,为上海市犬类狂犬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类狂犬病 免疫现状 存在问题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非洲猪瘟防控关键风险点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6 位作者 陈琦 朱九超 张敏 沈素芳 黄忠 王曲直 赵洪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6期20-22,43,共4页
为降低上海市非洲猪瘟(ASF)传入和发生风险,从养殖、流通、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对上海市ASF防控关键风险点开展了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生物安全水平低的规模猪场、携带ASF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屠宰... 为降低上海市非洲猪瘟(ASF)传入和发生风险,从养殖、流通、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对上海市ASF防控关键风险点开展了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生物安全水平低的规模猪场、携带ASF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屠宰场—规模场”和“无害化处理场—规模场”风险路径是当前上海市ASF防控的关键风险点。为此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强化疫情排查,落实疫情报告义务;加强各环节监测和风险管理;压实防疫主体责任,提升区域性生物安全水平,尝试建设无疫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关键风险点 评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皮内变态反应和比较变态反应在奶牛结核病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沈素芳 王曲直 +2 位作者 赵洪进 唐文红 刘佩红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24,共4页
通过对常用的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比较变态反应(SICCT)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试验对某奶牛场205头奶牛进行SICT和SICCT检测。结果显示205头牛中,进口牛型PPD和国产牛型PPD的SICT阳... 通过对常用的单纯颈部皮内变态反应(SICT)、比较变态反应(SICCT)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本试验对某奶牛场205头奶牛进行SICT和SICCT检测。结果显示205头牛中,进口牛型PPD和国产牛型PPD的SICT阳性牛符合数为8头,阳性符合率为69.57%(8/11.5);进口牛型PPD的SICT和SICCT两者之间的阳性符合数为3头,阳性符合率为46.15%(3/6.5);国产牛型PPD的SICT和SICCT两者之间的阳性符合数为1头,阳性符合率为14.29%(1/7)。结论表明,SICT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敏感性较高;与SICT相比,SICCT具有较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结核 单纯皮内变态反应 比较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