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晓苓 张瑛 +1 位作者 李显丽 杨莹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1期91-92,共2页
目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方法:对DN的发病机制、电生理表现及治疗的研究就一直是难点和热点之一。结果:2002年CDS全国住院DM患者并发症调查数据显示:DN大约发生在近60.3... 目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全身神经系统的任何部分。方法:对DN的发病机制、电生理表现及治疗的研究就一直是难点和热点之一。结果:2002年CDS全国住院DM患者并发症调查数据显示:DN大约发生在近60.3%的糖尿病患者中。结论:早期认识并干预糖尿病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将明显降低神经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钴胺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苓 杨莹 +1 位作者 李显丽 熊煜欣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24期62-62,共1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腺苷钴胺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用腺苷钴胺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肌电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的缓解及肌电图检查的神经传导速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注射用腺苷钴胺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内皮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王晓苓 熊煜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肪因子C1q/TNF相关蛋白:3(CTRP3)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7月,选取SPF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辛伐他汀组(...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肪因子C1q/TNF相关蛋白:3(CTRP3)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7月,选取SPF级SD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辛伐他汀组(n=20)。采用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溶液混合维生素D3及高脂饮食饲养建立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以20 ml·kg^(-1)·d^(-1)蒸馏水灌胃,辛伐他汀组采用辛伐他汀溶液20 mg·kg^(-1)·d^(-1)灌胃,1次/d,连续灌胃7 d。治疗后测定血脂、VEGF、CTRP3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治疗后TC、LDL水平低于对照组,TG、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VEGF、CTRP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E染色显示,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内膜光滑、连续,各层分界清楚,结构完整,未见脂质沉积;对照组大鼠可见少量泡沬细胞和粥样斑块。结论 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血浆VEGF、CTRP3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硬化 辛伐他汀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NR4A1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王晓苓 熊煜欣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1-584,587,共5页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R4A1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就诊的34例健康受试者和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 目的探讨孤儿核受体NR4A1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就诊的34例健康受试者和30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计算HOMA-IR。采集外周血2~3 m L,收集血浆,用于检测游离脂肪酸(FFA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并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PBMCs,real-time PCR检测NR4A1 mRNA在健康人群和初诊T2DM患者PBMCs中分布情况,并对NR4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HOMA-IR、FFAs、TNF-α、IL-6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身高、血压、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受试者比较,初诊T2DM患者的PBMCs的NR4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增高,此外T2DM患者的BMI、FBG、Fins、HOMAIR、TG、TC、LDL-C、hs-CRP、FFAs、TNF-α和IL-6水平亦明显增高,血HDL-C水平则降低;T2DM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与健康受试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s相关分析显示,NR4A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HOMA-IR(r=0.761,P<0.01)、FFAs(r=0.560,P<0.01)、TNF-α(r=0.697,P<0.01)和IL-6(r=0.796,P<0.01)均呈正相关。同时,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的HOMA-IR也与FFAs(r=0.513,P<0.01)、TNF-α(r=0.728,P<0.01)和IL-6(r=0.590,P<0.01)呈正相关。此外,显著正相关也存在于FFAs和TNF-α(r=0.475,P<0.01)、IL-6(r=0.402,P<0.01)之间。结论 NR4A1在初诊T2DM患者PBMCs中表达增高,且与HOMA-IR、FFAs、TNF-α、和IL-6均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儿核受体 NR4A1 Nur77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g单尼龙丝及振动阈值的检查与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王晓苓 张瑛 +1 位作者 杨莹 李显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92-93,共2页
目的分析10g单尼龙丝(10gSWME)及振动阈值的检查(VPT)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相关性及差异,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8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双侧正中、尺、胫、腓总神经运动支和感觉支的NCV... 目的分析10g单尼龙丝(10gSWME)及振动阈值的检查(VPT)及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相关性及差异,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8名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双侧正中、尺、胫、腓总神经运动支和感觉支的NCV、振幅、潜伏期及10g单尼龙丝及振动阈值检查,分析比较10g单尼龙丝及振动阈值检查与NCV检查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10g单尼龙丝及振动阈值与NCV检查结果有显著相关性(P均<0.001);振动阈值检查的异常率均显著大于NCV及10g单尼龙丝(P均<0.05);在NCV检查正常的患者中,10g单尼龙丝检查的异常率、振动阈值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13.8%和48.3%,在振动阈值检查正常的患者中,正中、尺、胫神经运动支及正中、腓总神经感觉支的NCV的异常率分别为22.1%、20.2%、28.7%、23.5%和31.9%。结论在DPN诊断中,10g单尼龙丝及振动阈值检查与NCV检查在临床中各有其应用价值,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全面了解DPN病情还需要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10g单尼龙丝及振动阈值的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晓苓 张瑛 +2 位作者 李显丽 杨莹 宋滇平(审校)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09年第5期52-53,共2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blood retinal barrier,BRB)破坏,新生血管形成,后期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视网膜屏障(blood retinal barrier,BRB)破坏,新生血管形成,后期新生血管膜收缩牵拉视网膜脱离。DR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由VEGF基因编码,是一种最重要的特异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VEGF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认识。目前许多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受不同民族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影响,这使不同群体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本文就不同民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基因SNP-11377、SNP+45和SNP+276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奕平 张瑛 +4 位作者 李显丽 邓德耀 杨曼 王晓苓 熊煜欣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9期786-788,共3页
关键词 脂联素 基因 核苷酸类 代谢综合征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的个案报道
8
作者 王晓苓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9期337-337,共1页
原发性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1~2/100万人,占恶性肿瘤的0.02%,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5岁和50岁左右两个高峰,平均年龄45岁。女性约占59%,略多于男性[1]。预后较差,发病后5年存活率约20~45%左右。功能性... 原发性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为1~2/100万人,占恶性肿瘤的0.02%,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5岁和50岁左右两个高峰,平均年龄45岁。女性约占59%,略多于男性[1]。预后较差,发病后5年存活率约20~45%左右。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临床上可表现出多种不同症状,但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多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多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体重下降等非典型表现。故多难以早期诊断及发现。临床上多以肾上腺意外瘤发现。因临床上难以发现,为诊断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回顾我院收治原发性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癌病例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无功能 无功能性 肾上腺皮质癌 临床表现 恶性肿瘤 肾上腺意外瘤 年发病率 诊断及治疗 非典型表现 早期诊断 体重下降 双峰分布 平均年龄 发病年龄 存活率 症状 特征 呕吐 女性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钙素2在高糖诱导的肝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9
作者 陶文玉 陈郊丽 +3 位作者 李晓进 熊煜欣 洪超 王晓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20-2224,2229,共6页
目的研究斯钙素2(STC2)在糖尿病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GEO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肝病模型相关的新颖分子。分析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的STC2的表达水平。高糖诱导处理LO2肝细胞,检测STC2表达变化,并分析TNF-α和I... 目的研究斯钙素2(STC2)在糖尿病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分析GEO数据库,筛选与糖尿病肝病模型相关的新颖分子。分析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的STC2的表达水平。高糖诱导处理LO2肝细胞,检测STC2表达变化,并分析TNF-α和IL-6的变化,评价STC2与TNF-α和IL-6的表达相关性。构建稳定高表达STC2的LO2细胞株,qRT-PCR分析高糖处理下过表达细胞与对照细胞中TNF-α和IL-6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STC2过表达细胞与对照细胞的STAT3和NF-κB的激活水平;MTT实验检测过表达STC2的LO2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高脂饮食和STZ诱导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肝组织STC2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在LO2肝细胞中,高糖能够诱导STC2的表达,并诱导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STC2与TNF-α和IL-6的表达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过表达STC2能够激活STAT3和NF-κB通路,并抑制肝细胞的增殖。结论在高糖环境下肝细胞的STC2被诱导表达,并且与促炎性因子TNF-α和IL-6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过表达STC2还能够激活STAT3和NF-κB通路,并抑制肝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钙素2 糖尿病肝病 炎症因子 炎症信号通路 肝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分泌科合并感染的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文玉 陈郊丽 +4 位作者 李奕平 王飞英 王晓苓 熊煜欣 杨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15-120,共6页
目的对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分析合并感染的8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统计结果。结果非糖尿病共176例(21.67%),主要为甲亢患者,其多合并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共636例(78.33%);在2型糖尿病中,伴发泌尿系感染376... 目的对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合并感染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分析合并感染的8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统计结果。结果非糖尿病共176例(21.67%),主要为甲亢患者,其多合并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共636例(78.33%);在2型糖尿病中,伴发泌尿系感染376例(59.12%),伴发呼吸道感染192例(30.19%),糖尿病足并感染124例(19.50%),其中HbA1C>9%74例(59.67%)。人均抗生素使用及住院天数在HbA1C≥8%糖尿病感染患者中明显多于HbA1C<8%患者(P<0.01),人均抗生素使用天数在HbA1C> 9%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中明显多于HbA1C<7%患者(P<0.01)。结论内分泌科基础疾病病程长,未及时及有效控制,导致合并泌尿、呼吸等系统感染,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及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人均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天数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科 感染 住院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X1-AS1和PRICKLE2-AS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文玉 李传印 +6 位作者 杨莹 杨曼 王晓苓 角铭 何思琦 洪超 李奕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两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PROX1-AS1和PRICKLE2-AS1)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84名T2DM患者作为T2DM组,846名非糖尿病个体作为对照组;采用质谱法对lncRNA基因P... 目的:探讨两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基因(PROX1-AS1和PRICKLE2-AS1)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与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784名T2DM患者作为T2DM组,846名非糖尿病个体作为对照组;采用质谱法对lncRNA基因PROX1-AS1和PRICKLE2-AS1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rs2075423和rs12497268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其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PROX1-AS1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rs2075423等位基因在T2DM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是T2DM的风险性因素(P<0.001,OR=1.394,95%CI为1.153~1.686),而PRICKLE2-AS1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rs12497268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组和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显性遗传模式的分析结果显示,PROX1-AS1基因中多态性位点rs2075423基因型G/G相对于基因型G/T+T/T来说可能是T2DM发生的风险因素(P<0.001,OR=1.488,95%CI为1.197~1.851);PRICKLE2-AS1基因中多态性位点rs12497268基因型G/G相对于基因型G/C+C/C来说可能是T2DM发生的风险因素(P=0.027,OR=1.260,95%CI为1.027~1.545)。结论:PROX1-AS1和PRICKLE2-AS1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rs2075423和rs12497268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发病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基因型 多态性 单核苷酸 遗传相关性研究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2
作者 徐凡 王晓苓 +1 位作者 杨莹 张瑛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1期64-65,共2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DPN病人72例,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VitB1及VitB12,疗程均为2周...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DPN病人72例,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VitB1及VitB12,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疗效明显优于B族维生素组(P<0.01)。结论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依帕司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显丽 李奕平 王晓苓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125-127,144,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对3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艾塞那肽治疗前后的临床和实验资料[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艾塞那肽能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优化治疗方案选择.方法对3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艾塞那肽治疗前后的临床和实验资料[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脂]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结果艾塞那肽能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血糖、血脂代谢,控制体重指数,对肝、肾功能无影响.结论艾塞那肽在有效控制血糖同时,改善肥胖、血脂代谢,是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有效优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塞那肽 治疗 肥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汉族人群CD40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新文 陶文玉 +8 位作者 赵凎 杨曼 陈珺 王晓苓 周紫云 赵雨笛 刘楠楠 史荔 李奕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08-512,共5页
目的:研究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1883832和rs4810485与云南汉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云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患者343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3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对CD40基因SNPs位点rs1883832... 目的:研究CD4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rs1883832和rs4810485与云南汉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云南地区汉族人群T2DM患者343例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3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对CD40基因SNPs位点rs1883832和rs4810485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特征;构建2个SNPs位点的单倍型,分析各单倍型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rs4810485等位基因G在病例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该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T2DM发生的风险因素(OR=1.323、95%CI为1.057~1.655,P<0.05);rs1883832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两组中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型分析结果显示rs1883832C-rs4810485G单倍型可能会增加T2DM发生风险的因素(OR=1.43、95%CI为1.15~1.78,P<0.05)。结论:CD40基因SNPs位点rs4810485等位基因G和rs1883832C-rs4810485G单倍型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T2DM发生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CD40基因 炎症反应 基因多态性 汉族 相关性分析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凡 李奕平 王晓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1期7622-7623,共2页
目的:观察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应用诺和锐30特充;对照组30例,应用诺和灵30 R,均为2次/d皮下注射。应用12周,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 目的:观察诺和锐30特充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应用诺和锐30特充;对照组30例,应用诺和灵30 R,均为2次/d皮下注射。应用12周,观察两组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两组的FPG、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的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下降值差异不明显(P>0.05),而餐后2 h血糖(2 h PG)的下降值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诺和锐30特充能更好的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好的改善餐后血糖,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且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Ⅱ型/药物疗法 胰岛素/类似物和衍生物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对中职学生信心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苓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6年第4期129-130,共2页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基石性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自信心的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面对令人堪忧... 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品质,是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基石性的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重视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自信心的培养,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面对令人堪忧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家庭、社会、个人等几方面因素考虑,采用及时鼓励、积极发现优点、联系家长共同教育等方法,进行中职学生的信心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信心 家庭 社会 个人 偏见 培养 鼓励 一技之长 成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失调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李奕平 张瑛 +5 位作者 李显丽 徐凡 王飞英 王晓苓 杨曼 熊煜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062-106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抗体 遗传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G2D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18
作者 洪超 陶文玉 +8 位作者 周紫云 杨曼 赵雨笛 赵凎 王晓苓 陈珺 刘楠楠 史荔 李奕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513-516,521,共5页
目的:研究NKG2D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 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对343例T2DM患者和32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NKG2D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55336和rs2617160)进行基因分型,分析NKG2D基因多态性... 目的:研究NKG2D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与云南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T2DM)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Taq Man基因分型的方法对343例T2DM患者和325例健康对照人群的NKG2D基因多态性位点(rs2255336和rs2617160)进行基因分型,分析NKG2D基因多态性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T2DM组和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构建2个多态性位点的单倍型,分析各单倍型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结果显示,rs2255336等位基因在2组被检者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617160等位基因在2组被检者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该位点等位基因A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T2DM的保护性因素(OR=0.79;95%CI为0.64~0.98)。结论:NKG2D基因中的多态性位点rs2617160等位基因A可能是云南汉族人群T2DM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炎症反应 NK细胞 NKG2D基因 多态性 云南 汉族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1级亲属血脂的研究
19
作者 张瑛 李显丽 +7 位作者 李奕平 陶文王 徐凡 徐波 王晓苓 王飞英 杨曼 杨莹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7年第6期25-26,共2页
选择T2DM 1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依据公式:LDL-C=TC-TG/5-HDL。用SPSS13.5软件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相... 选择T2DM 1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依据公式:LDL-C=TC-TG/5-HDL。用SPSS13.5软件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相比TC、HDL、LDL-C:P>0.05无显著差异,TG: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1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与三代无糖尿病家系相比血清TG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2DM) 1级亲属 血脂 预防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1级亲属非糖尿病者血尿酸的研究
20
作者 张瑛 李显丽 +7 位作者 陶文王 徐凡 徐波 王晓苓 王飞英 李奕平 杨曼 杨莹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6年第5期15-16,共2页
选择2型糖尿1级亲属非糖尿病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过夜禁食8~12小时,早晨从肘静脉抽静脉血3mL测血尿酸,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验组尿酸为37... 选择2型糖尿1级亲属非糖尿病者83人为实验组,三代无糖尿病家族史健康83人为对照组,过夜禁食8~12小时,早晨从肘静脉抽静脉血3mL测血尿酸,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实验组尿酸为374.69±93.17umol/L,对照组尿酸为331.73±102.45umol/L。实验组TC、TG、HDL、LDL-C分别为4.94±4.61、1.89±2.18、1.37±0.35、2.31±0.5对照组分别为4.18±0.71、1.31±0.69、1.29±0.25、2.28±0.65mmol/L。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TC、HDL、LDL-C,P值分别为0.148、0.131、0.755无差异,尿酸P值=0.006、TGP值=0.016,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实验组血尿酸、TG升高,余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TEDM) 1级亲属 血尿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