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大庄子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连国建 胡文瑄 +3 位作者 张文兰 宋玉财 王昭坤 易富章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6,共10页
研究表明大庄子金矿床受NNE走向的层间滑动断层及其伴生张性裂隙的控制 ,分别产出蚀变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矿体。蚀变破碎带型矿体围岩蚀变发育 ,自下而上分为 :钾长石化带 ,黄铁矿化、绢英岩化及黄铁绢英岩化带 ,绢英岩化和... 研究表明大庄子金矿床受NNE走向的层间滑动断层及其伴生张性裂隙的控制 ,分别产出蚀变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两种类型的矿体。蚀变破碎带型矿体围岩蚀变发育 ,自下而上分为 :钾长石化带 ,黄铁矿化、绢英岩化及黄铁绢英岩化带 ,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带。矿石中含丰富的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铜矿等多金属硫化物。金以银金矿为主 ,次为金银矿 ,多被金属硫化物包裹或存在于裂隙中 ,少量以自然金分散其中。黄铁矿中金含量高达 40× 10 - 6 ~ 960× 10 - 6 。综合分析表明 ,该矿床与胶东其他金矿床成矿背景一致 ,形成于陆内俯冲中_晚期的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地质学 蚀变破碎带型 石英脉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乳山金矿中金-银碲化物的矿物学特征与沉淀机理 被引量:15
2
作者 胡文瑄 孙国曦 +1 位作者 张文兰 王昭坤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7-182,共6页
通过显微鉴定和应用电子探针微束分析,查明乳山金矿中碲化物主要为碲银矿和碲金银矿,少量碲铅矿和碲铋矿,它们呈密切共生的集合体或联生体产出在黄铁矿等硫化物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粒间或裂缝中。碲银矿和碲金银矿中Au含量变化较大,w(Au)... 通过显微鉴定和应用电子探针微束分析,查明乳山金矿中碲化物主要为碲银矿和碲金银矿,少量碲铅矿和碲铋矿,它们呈密切共生的集合体或联生体产出在黄铁矿等硫化物及石英等脉石矿物粒间或裂缝中。碲银矿和碲金银矿中Au含量变化较大,w(Au)为痕量至26.1%,与银呈负相关,与铋为正相关,可能是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Ag进入到碲银矿中;碲铅矿中未检测到金。金在金-银碲化物中的含量随温度降低而升高,相关矿物的形成顺序为碲银矿—碲金银矿—(碲金矿)。将金银碲化物成分投到Au-Ag-Te三元成分-共生图解上发现,它们都不是标准成分的端元矿物,推测这些碲化物(尤其是金银碲化物)是在非平衡状态下快速沉淀形成的,可能与含矿流体的间歇性沸腾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碲化物 共生关系 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金地球化学背景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玉民 曾庆栋 +4 位作者 孙之夫 王昭坤 范宏瑞 肖风利 褚少雄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6期791-801,共11页
胶东金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折期,具有大规模爆发成矿特征,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针对胶东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这一科学问题,采用Au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该区地表和深钻样品,揭示该区金的地球化学背景特征,... 胶东金矿集区形成于早白垩世构造体制转折期,具有大规模爆发成矿特征,是世界上重要的金矿集中区之一。针对胶东金矿集区成矿物质来源这一科学问题,采用Au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法系统分析该区地表和深钻样品,揭示该区金的地球化学背景特征,为探讨该区Au元素高强度巨量堆积的成矿作用机制提供地球化学场制约。结果显示:地表胶东群变质岩具有中部高(金丰度均值为1.35×10^-9)、东部及西部低(金丰度均值分别为0.95×10^-9和0.76×10^-9)的地球化学背景场特征;深钻岩石样品的金丰度均值均低于大陆地壳克拉克值及华北地台大陆地壳的金丰度平均值,同样显示亏损地球化学背景场特征。因此,在胶东金矿集区存在金的地球化学亏损场,结合矿区内围岩中普遍存在的热液活动迹象,认为胶东群和中生代花岗岩可能为胶东金矿的形成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背景场 金丰度 物质来源 金矿集区 深钻样品 胶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招远金岭金矿埠南矿区1~#脉流体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碧乐 孙丰月 王昭坤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4-319,共6页
金岭金矿埠南矿区成矿流体成分特征显示流体为有幔源流体参与的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均一法测温表明成矿温度在 10 3~ 35 2℃ ,变化较大 ;通过Shenberger等和Hayashi等LogfO2 - pH图解 ,温度较低的成矿中期阶段 (2 5 0℃± ... 金岭金矿埠南矿区成矿流体成分特征显示流体为有幔源流体参与的岩浆水与大气水的混合流体。均一法测温表明成矿温度在 10 3~ 35 2℃ ,变化较大 ;通过Shenberger等和Hayashi等LogfO2 - pH图解 ,温度较低的成矿中期阶段 (2 5 0℃± )流体系统中的金明显比早期阶段 (30 0℃± )富集。成矿流体中金主要以Au(HS) -2 形式存在。根据含CO2 三相包体估算 ,流体压力在 5 1~ 70MPa之间。根据Sibson等断裂带流体垂直分带曲线 ,在流体压力为4 0~ 370MPa时 ,断裂带流体压力和深度之间为非线性关系 ,成矿深度既不能用静水压力梯度也不能用静岩压力梯度来计算 ,应该用特定的流体压力和深度关系式计算。通过分段拟合深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式计算出金岭金矿成矿深度在 5 .7~ 6 .78km之间 ;按照Gebre Mariam等提出太古代后生金矿深度分类 ,属典型中成脉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流体 断裂带流体压力 成矿深度 中成脉型金矿 埠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铁矿标型特征对胶东三山岛金矿深部矿化的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玉民 张华锋 +4 位作者 张聪颖 胡换龙 王昭坤 曾庆栋 范宏瑞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637-647,共11页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能够为深部成矿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信息。三山岛金矿超深钻孔(ZK96-6,2735.70m)揭露该矿床的矿化现象沿着三山岛断裂仍然可以延伸到深部(-2613^-2684m)。为此,针对三山岛金矿深部钻孔岩芯矿化体(-2613^-2684m)开展了...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能够为深部成矿潜力评价提供重要信息。三山岛金矿超深钻孔(ZK96-6,2735.70m)揭露该矿床的矿化现象沿着三山岛断裂仍然可以延伸到深部(-2613^-2684m)。为此,针对三山岛金矿深部钻孔岩芯矿化体(-2613^-2684m)开展了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研究,以探讨深部黄铁矿标型特征及其对深部成矿的指示意义。对不同阶段黄铁矿的形态标型进行细致观察,利用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仪对其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利用热电仪对其进行热电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部矿化体中石英—黄铁矿阶段脉体中的黄铁矿粒度相比其他阶段的黄铁矿更加粗大,指示成矿流体沉淀黄铁矿时处于强过饱和条件,成矿流体中的还原性硫在形成黄铁矿的过程中大量消耗并导致金硫络合物失稳而沉淀。深部金矿体(-2613^-2684m)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在(Au+Bi+Cu+Pb+Zn)-(As+Sb+Ba+Ag+Hg)-(Ti+Cr+Co+Ni)三角投图中的位置指示该处矿体属于矿化中部,暗示深部仍有矿化潜力。黄铁矿热电性分析结果显示,P型黄铁矿出现率(P%)与金品位呈正相关关系,指示金和P型黄铁矿共生,该特征可作为深部金矿找矿的依据,同时也暗示着三山岛金矿的深部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标型 黄铁矿微量元素 黄铁矿热电性 深部金矿体 三山岛金矿 胶东半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深部卸压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锋 王昭坤 +3 位作者 马凤山 王波 王剑波 董春蕾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9年第3期425-432,共8页
随着国内外矿山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高应力特征显现,岩爆、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频发,增加了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的难度。卸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矿山深部局部高应力集中并防治矿山动力地质灾害,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卸... 随着国内外矿山进入深部开采阶段,高应力特征显现,岩爆、冲击地压等地质灾害频发,增加了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的难度。卸压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矿山深部局部高应力集中并防治矿山动力地质灾害,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卸压技术研究现状,归纳总结了主要卸压技术(包括水力卸压、钻孔卸压、卸压槽/卸压巷道和爆破卸压等)及常用的研究手段(相似材料模拟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各类卸压技术的优缺点。结合当前金属矿山深部开采的实际需求,提出未来卸压技术理论研究的若干重要方向:(1)深化理论研究,通过经验公式来确定合理的卸压参数,从而指导生产实践;(2)相比其他卸压技术,爆破卸压的应用前景广阔,同时多种卸压方法相结合是未来深部矿山开采的有效措施;(3)数值模拟在卸压技术及参数确定方面的优势显著,未来卸压技术研究应充分了解现场复杂地质条件,结合相似模拟、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提出一套适用于金属矿山深部开采实际的卸压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压技术 卸压理论 卸压参数 数值模拟 相似模拟 裂隙带 爆破卸压 应力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西北部重要金成矿断裂带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肖风利 曾庆栋 +3 位作者 马凤山 王昭坤 孙之夫 孙宗峰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4期396-405,共10页
胶东地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4 500 t,成为世界级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该地区发育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层间破碎带型金矿,受区域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及盆地边滑动断裂的控制,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类型。胶东西北部已... 胶东地区已累计探明金资源储量超过4 500 t,成为世界级重要的金矿集区之一。该地区发育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层间破碎带型金矿,受区域主干断裂、次级断裂及盆地边滑动断裂的控制,其中蚀变岩型金矿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类型。胶东西北部已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均受胶西北三山岛、焦家和招平3条主干断裂的控制,3条主干断裂控制的金矿资源量已超过3 300 t。这3条主干断裂阶段活动明显:早阶段发生韧性剪切变形作用,形成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和糜棱岩化岩石组成;中阶段发生脆性变形作用,形成碎裂岩(化)带;晚阶段为挤压变形,形成断层泥。金矿成矿与中期脆性变形密切相关,金矿化赋存于主干断裂带中碎裂(角砾)岩带发育部位。研究表明,3条主干断裂深部仍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西北部 蚀变岩型金矿 超大型 金矿集区 三山岛断裂 焦家断裂 招平断裂 构造叠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公司的腐蚀与防腐蚀现状及展望
8
作者 梁惠泉 王昭坤 李毅 《防腐蚀工程》 2003年第1期29-31,28,共4页
本文介绍了白银公司腐蚀与防腐蚀的现状和加强工程管理的对策及今后几年防腐蚀工作的展望。
关键词 白银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腐蚀 防腐蚀 工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