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磷矿成因类型、成矿规律及重点找矿方向
1
作者 王文浩 王春连 +5 位作者 王连训 刘开源 颜开 余小灿 游超 刘殿鹤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60,共18页
【研究目的】中国是世界磷矿资源大国,也是需求大国,2016年磷矿被纳入中国关键性矿产目录。随着对磷肥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矿山的资源日趋枯竭,急需加大磷矿资源的地质找矿和勘查开发,而成矿规律研究是资源勘查开发的重要基础。【... 【研究目的】中国是世界磷矿资源大国,也是需求大国,2016年磷矿被纳入中国关键性矿产目录。随着对磷肥的需求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矿山的资源日趋枯竭,急需加大磷矿资源的地质找矿和勘查开发,而成矿规律研究是资源勘查开发的重要基础。【研究方法】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磷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等进行分析与归纳,初步总结中国磷矿成矿规律及重点找矿方向。【研究结果】中国磷矿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和湖北4省。依据成矿作用类型将中国磷矿划分为岩浆岩型、变质型、沉积型、次生型和鸟粪型磷矿床五大类;中国磷矿成矿时代广泛,但主要产磷时期为早寒武世梅树村期、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古元古代锦屏期。按照《中国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可将中国磷矿划分为27个Ⅲ级成矿区带,4个成矿亚带,其中滇东—川西南成矿带、大巴山—鄂西成矿带、湘黔成矿带为中国主要磷矿成矿带。重要找矿地区为云、贵、川、湘、鄂西以及北方部分地区,南方磷矿资源以沉积型磷矿床为主;北方磷矿以岩浆岩型为主,主要分布在河北和新疆等省份。【结论】磷关乎农业粮食安全、新能源及医疗等重要产业供应链安全稳定,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对于磷化学品的需求量较大,面对中国磷矿分布不均匀及磷矿开采过度等问题,应加强对磷矿资源的调查研究及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研究,保障国内磷化产品供给及环境安全,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类型 时空分布规律 磷矿成矿带 找矿方向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要科研成果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玉波 张永生 +5 位作者 陈伟 陈懋弘 王成辉 李以科 王春连 李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26,共2页
为进一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全面启动实施。202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为主攻矿种,不断创新成矿理论,... 为进一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全面启动实施。202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为主攻矿种,不断创新成矿理论,完善勘查技术方法,取得如下成果:一、钾盐保供首战告捷,有望形成新的亿吨级大型钾盐资源基地郑绵平院士领衔的盐湖资源调查评价团队首创“承袭式”成钾理论,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黑北凹地优选找矿靶区,指导部署实施柴钾1井,钻获1021.95 m的巨厚优质松散砂砾储卤层(设计井深1141.1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战略性矿产资源 科研成果 安全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研究 柴达木盆地西部 成矿理论 规划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成果卓著
3
作者 马玉波 张永生 +6 位作者 陈伟 陈懋弘 王成辉 李以科 王春连 陈其慎 侯献华(供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定位,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以推动建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为目标,产学研融通创新,不断创新成矿理论,完善...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立足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定位,紧密围绕国家需求,聚焦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以推动建设大型矿产资源基地为目标,产学研融通创新,不断创新成矿理论,完善勘查技术方法,组织了柴达木盆地钾盐保供、青藏高原铜矿会战、三稀矿产勘查和南疆铁矿勘查等系列工作,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验证和开发利用实验,获得了柴达木盆地钾盐、青藏高原铜、阿尔金三稀、南疆铁多金属等重要找矿突破,引领和带动了商业性勘查取得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 战略性工作 地球物理勘探 成矿理论 产学研 野外地质调查 部署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邀主编寄语——逐梦盐湖,盐湖学人聚焦变化中的盐湖
4
作者 李建森 王春连 叶传永 《盐湖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盐湖类型众多、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盐湖资源也是我国具有相对国际优势的矿产资源。世界地缘政治的对抗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剧变,使独具特色的盐湖资源在国家安全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日渐突显其战略意义。早在2011年,中国科... 中国是世界上盐湖类型众多、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盐湖资源也是我国具有相对国际优势的矿产资源。世界地缘政治的对抗和全球经济格局的剧变,使独具特色的盐湖资源在国家安全及区域经济发展中,日渐突显其战略意义。早在2011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中曾指出:盐湖资源的利用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关乎我国的能源安全,关乎我国的环境安全,关乎青藏地区的民生改善,其独特的地理区位还关乎我国的西部稳定。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海时作出重要指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格局 中国科学院学部 粮食安全 盐湖资源 矿产资源 区域经济发展 民生改善 能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炼铁厂烧结机头除尘大修改造的技术研究
5
作者 王春连 《山西冶金》 2025年第1期191-193,共3页
主要介绍某炼铁厂烧结机头除尘2室3电场改为2室4电场大修改造的技术研究,重点介绍除尘器扩容后,壳体结构优化,阴极吊挂结构改进等技术措施,达到增加除尘器收尘面积目的,提升机头除尘电场粉尘捕集能力,高效除尘,最终实现排放达标。
关键词 除尘器扩容 大修方案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锂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分布情况及开发利用现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雪 王春连 +4 位作者 刘学龙 刘殿鹤 颜开 刘思晗 刘延亭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1-832,共22页
【研究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几年来,市场上对绿色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激增,锂作为一种核心战略关键金属矿产,相关勘探与研究已成为矿产勘查和地质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按照统计分析原则,对国内锂资源主要... 【研究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几年来,市场上对绿色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激增,锂作为一种核心战略关键金属矿产,相关勘探与研究已成为矿产勘查和地质研究的热点。【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按照统计分析原则,对国内锂资源主要类型、分布情况与开发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研究结果】中国锂矿床类型主要分为硬岩型、卤水型及黏土型。资源分布比较集中,其中硬岩型锂矿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湖南、新疆等地区,卤水型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和湖北等地区。目前,硬岩型锂矿中的花岗伟晶岩型锂矿因其矿石品位高,开采技术较成熟而成为国内锂资源供给的重要来源;卤水型锂矿资源量大,但生产周期长;黏土型锂矿发现较晚,研究时间短,尚未实现规模化利用,但已有锂资源的分布格局和现实需求。【结论】从总体上看,中国锂矿资源存在供需关系失衡、资源进口依存度高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工业、移动能源存储技术以及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对锂矿资源的需求在未来长期内增长势头明显,要想在锂矿这种全球稀缺战略性资源上取得话语权,就有必要对中国现有的锂矿资源进行重新评估,摸清资源家底,加大对新型锂矿资源的调查研究与勘探开发研究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矿床 卤水型 黏土型 开发潜力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凹陷西南部始新世盐湖卤水演化和钾锂来源——来自石盐流体包裹体的证据 被引量:1
7
作者 颜开 王春连 +6 位作者 陈仁义 刘雪 刘延亭 尹传凯 孙珮婕 赵雨欣 廖世龙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5-917,共13页
江陵凹陷中部和北部发现了富钾锂卤水的存在,而西南部地区则以不含钾锂的固体蒸发岩为主。本次研究旨在通过ZK0303井石盐流体包裹体中的化学成分来揭示凹陷西南部古盐湖卤水的演化和钾锂的来源。根据镜下观察,在始新世的3个石盐层中找... 江陵凹陷中部和北部发现了富钾锂卤水的存在,而西南部地区则以不含钾锂的固体蒸发岩为主。本次研究旨在通过ZK0303井石盐流体包裹体中的化学成分来揭示凹陷西南部古盐湖卤水的演化和钾锂的来源。根据镜下观察,在始新世的3个石盐层中找到了具有人字形和堆积形的原生流体包裹体,并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技术测试了石盐单个原生流体包裹体中Li、K、Mg、Ca、Br的浓度。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凹陷西南部始新世石盐流体包裹体中卤水为Na-K-Mg-Ca-Cl型,其中K的浓度最高达到3362.15 mg/L,Li的浓度最高达到15.10 mg/L。ZK0303井3组石盐层中Mg-Ca-2K之间的关系表明,凹陷西南部盐湖卤水达到钾石盐沉积阶段。3个石盐组中各离子浓度的变化说明,盐湖卤水的蒸发程度经历了由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根据前人的研究,卤水中钾锂的来源与凹陷内的玄武岩密切相关。但是凹陷西南部地区离玄武岩分布区较远难以获得足够的物质补给,该地区始新世盐湖卤水中的钾锂元素除蒸发外,还可能来源于早期岩盐的溶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 钾石盐沉积 岩盐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通内裂陷构造—沉积充填过程及其资源效应——以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系为例
8
作者 郭露 钟怡江 +4 位作者 张述鹏 刘磊 董翼昕 王志伟 王春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19-2134,共16页
【目的】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纪构造—沉积分异特征类似于川中绵阳—长宁地区,厘清该区域的沉积体系和沉积充填过程,可为油气及沉积型矿产的勘探提供指导。【方法】以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成因分析,对... 【目的】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纪构造—沉积分异特征类似于川中绵阳—长宁地区,厘清该区域的沉积体系和沉积充填过程,可为油气及沉积型矿产的勘探提供指导。【方法】以野外露头和钻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和地球动力学成因分析,对沉积体系的发育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剖析跨越裂陷的对比剖面在纵向上的演化和横向上的对比变化,揭示裂陷+盆地的发育特点、沉积体系特征和构造—沉积充填过程。【结果】受裂陷活动控制的张扭性作用影响,半地堑式的断陷盆地,并在裂陷内部发育了深水陆棚和裂陷边缘斜坡的碳酸盐质重力流沉积,显示出明显的分异作用。在陡山沱期和灯影期,分别发育了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重叠的补偿型沉积,以及浅水碳酸盐沉积增厚和深水欠补偿沉积的构造—沉积充填特征。陡山沱时期的深水沉积中心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和页岩气勘探潜力;灯影组时期,上扬子东侧的加积型台地边缘和中扬子西侧缓坡带进积型台地边缘的高能丘滩是油气储层发育的优势相带,并且与裂陷盆地内的烃源岩形成了近源的有利烃储配置。控制裂陷盆地的同沉积断裂为含磷热液上涌提供了通道,而西断东倾的盆地结构则为深海富磷上升洋流沿斜坡带进入鄂西浅水沉积区聚集提供了有利的沉积地貌条件。【结论】中上扬子过渡带震旦纪的构造—沉积充填过程受沉积时间、断陷构造活动和碳酸盐工厂的共同控制。断裂控制的台地边缘高能丘滩和盆地内的优质烃源岩形成的有利烃储配置条件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领域。同时,盆地的形成及充填过程为沉积型磷矿的富集提供了物质来源、物质运聚和富集成矿的有利构造—沉积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扬子 震旦纪 裂陷盆地 充填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方城县莫沟萤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9
作者 张青松 夏明哲 +4 位作者 王春连 栗克坤 刘增政 蒋济勇 江建浪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15-23,共9页
方城县莫沟萤石矿床是河南省南部萤石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产于新元古界煤窑沟组内。本文在剖析莫沟萤石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约束了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萤石矿体呈脉状... 方城县莫沟萤石矿床是河南省南部萤石成矿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产于新元古界煤窑沟组内。本文在剖析莫沟萤石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约束了成矿物质来源,探讨了矿床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萤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与成矿有关的蚀变有硅化、萤石化、绢云母化等,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次为条带状、条纹状、角砾状。萤石矿体与煤窑沟组大理岩、燕山期似斑状斜长花岗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煤窑沟组大理岩和燕山期似斑状斜长花岗岩有关,应为富含F元素的含矿热液沿层间断层侵入并与围岩发生反应,沉淀形成萤石矿(化)体,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沿层间构造充填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矿床特征 稀土元素 成矿物质 成因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EST标记及其在分子育种上的利用 被引量:50
10
作者 王春连 戚华雄 +4 位作者 潘海军 李进波 樊颖伦 章琦 赵开军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96-2001,共6页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数据,筛选并合成12个EST标记的引物,进行亲本间多... 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近等基因系CBB23与其感病轮回亲本JG30杂交,构建了包含2562个单株的F2作图群体。抗性鉴定表明,F2植株抗感分离比严格符合3∶1。根据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RGP的数据,筛选并合成12个EST标记的引物,进行亲本间多态性检测,找到2个在CBB23与JG30间有多态性的EST标记,C189和CP02662。用该标记对F2群体中的571个感病单株进行分子检测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EST标记位于Xa23基因的两侧,C189靠着丝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0.8cM;CP02662靠端粒一侧,与Xa23的遗传距离为1.3cM。将C189成功用于水稻分子育种实践,标记辅助选择的正确率接近100%,已培育出3个将Xa23基因与高产、优质、抗褐飞虱等性状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XA23 水稻白叶枯病 EST标记 分子育种 标记辅助选择 近等基因系 日本水稻 抗白叶枯病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沉积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62
11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3 位作者 胡海兵 毛劲松 沈立建 赵海彤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盐湖的特点是:成盐多期次、沉积连续、淡化—咸化周期性交替,因而成为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 通过钻井岩心观察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方法,对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南缘古新统沙市组四段含盐岩系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盐湖的特点是:成盐多期次、沉积连续、淡化—咸化周期性交替,因而成为恢复古气候和古环境的重要研究对象。该区沙市组四段盐层间的层段由非砂岩组成,主要由单层厚度为几毫米至几十厘米、累积厚度达几十厘米至几米的含盐韵律组成,为复成分的蒸发盐矿物、碳酸盐矿物及陆源的黏土和细碎屑矿物等组成的混积岩。借助Fe、Mn、Al、Ca、Mg、Co、Ni、V、Cu等元素含量以及Sr/Ba、Mg/Ca、V/(V+Ni)、Ni/Co、Cu/Zn等值,对盐间段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认为沙市组四段盐间段沉积环境为湖泊浪基面之下的缺氧还原环境,为常年性较深水分层湖泊。该时期的湖泊可分为微咸水湖、半咸水湖、咸水湖和盐湖。根据典型暖相盐类矿物(原生钙芒硝层)发育广泛和指示气候干旱程度的Fe2O3/FeO值特征,推断研究区在沙市组沉积晚期的古气候属于暖旱型气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盆地 江陵凹陷 含盐岩系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盐湖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锆矿资源特征、矿床类型、关键应用及找矿远景
12
作者 尹传凯 王春连 +5 位作者 游超 刘殿鹤 颜开 孙珮婕 梁震 宁鹏远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30-1945,共16页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 【研究目的 】锆是一种稀有金属,是关键金属矿产之一,因其耐高温、抗腐蚀、易加工、机械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等特点,锆金属和锆的化合物在军事工业、耐火材料、陶瓷等行业均有关键应用,锆石在地质定年和示踪岩浆源区方面应用广泛。【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对中国锆矿资源分布、锆矿床类型特征以及锆金属及其合金的关键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 】中国锆矿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海南、广东、云南和广西5省,这5个省区的锆矿储量之和占全国储量的97.6%。中国锆矿资源禀赋较差,储量约50万t(以ZrO_(2)计),仅占全球储量的0.7%。中国每年锆矿需求量约120万t,但中国每年锆矿进口量约110万t,锆矿对外依赖程度高达90%以上。中国锆矿床可分为内生矿床和外生矿床两类,其中内生矿床可分为碱性花岗岩型、伟晶岩型、碱性岩型和变粒岩型,外生矿床可分为滨海沉积型、河流冲积型、风化壳和残坡积型。【结论 】综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内生矿床与碱性岩、碱性花岗岩、伟晶岩关系密切,塔里木—华北克拉通北缘断裂带和大兴安岭南段具有较大找矿潜力;外生矿床以砂矿床为主,主要分布于海南岛沿海地带、东南沿海地带和环渤海—黄海地带,海南岛东部海域、西部昌化江河口和胶东半岛东南沿海区有较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矿 矿床类型 内生矿床 外生矿床 矿床特征 开发利用 找矿远景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凹陷古新世盐湖沉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40
13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2 位作者 徐海明 王立成 张林兵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7-576,共10页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裂谷盆地西部, 古新世是该区富钾卤水形成的主要时期, 研究该时期古气候的演化, 对下一步找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古新统沙市组和新沟嘴组湖相碳酸盐岩分析结果显示, 沙市组沉积碳酸盐岩δ13CPDB值介于–4.8‰ ~ ... 江陵凹陷位于江汉裂谷盆地西部, 古新世是该区富钾卤水形成的主要时期, 研究该时期古气候的演化, 对下一步找钾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古新统沙市组和新沟嘴组湖相碳酸盐岩分析结果显示, 沙市组沉积碳酸盐岩δ13CPDB值介于–4.8‰ ~ –1.0‰之间, 平均值为–3.4‰; δ18OPDB值介于–5.6‰ ~ –0.6‰之间, 平均值为–3.3‰; 新沟嘴组碳酸盐岩δ13CPDB值介于–10.8‰ ~ –8.8‰之间, 平均值为–9.3‰; δ18OPDB值介于–10.2‰ ~ –6.7‰之间, 平均值为–8.6‰。沙市组碳酸盐岩样品的δ13CPDB和δ18OPDB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表明它们发育在蒸发作用明显的相对封闭的咸水湖泊体系中; 而新沟嘴组δ13CPDB和δ18OPDB之间相关性差, 指示该时期是水体滞留时间较短的开放型湖泊系统。碳氧同位素, Sr/Ba值和Mg/Ca值均说明沙市组沉积时期古盐度和蒸发/降雨大于新沟嘴组沉积时期; 古新世的岩相古地理演化说明了沙市组沉积时期古湖水面小于新沟嘴组沉积时期。江陵凹陷古新统湖泊沉积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指示了区域古气候条件由沙市期的干热向新沟嘴期的湿润转变。显示古新统沙市组到新沟嘴组江陵凹陷古气候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一变化对于沙市组时期古盐湖演化和成钾十分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古新统 湖相碳酸盐岩 稳定同位素 古气候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原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9
14
作者 王春连 章琦 +1 位作者 周永力 赵炳宇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用 IS- PCR和 rep- PCR法结合传统病理学分析了 12 8个主要采自我国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 oryzae)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用 4个专化引物 J3、ERIC、REP和 BOX对 114个菌系基因组 DNA进行 PCR扩增反... 用 IS- PCR和 rep- PCR法结合传统病理学分析了 12 8个主要采自我国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的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 oryzae)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用 4个专化引物 J3、ERIC、REP和 BOX对 114个菌系基因组 DNA进行 PCR扩增反应 ,4个引物分别呈现 2 0、12、6和 5种谱型 ,遗传多样性值分别为 0 .82、0 .49、0 .35和 0 .30。以彼此间带位相似率达 70 %为界 ,用 UPGMA聚类分析法 ,可将 114个病原菌分为 6簇 (J3)和 5簇 (ERIC)。引物 J3的簇 1中包括 0~ 、 7个病原型 ,ERIC引物的簇 1中包括 0~ 和新型 9个病原型。将 12 8个病原菌在我国 5个鉴别品种上测定以进行病原型分群 ,参试菌系多数属于 型、 型和 0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病原型 遗传多样性 长江以南地区 PCR分析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硫酸盐硫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2 位作者 徐海明 王立成 沈立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硬石膏和钙芒硝中硫同位素组成为25.2‰~32.6‰,远远高于同时期海水硫同位素(20‰)。结合研究区古新统沙四段蒸发岩87Sr/86Sr研究,借助Mg、Ca、Sr、Ba等元素及其Mg/Ca、Sr/Ba,认为江陵凹陷沙四段时期...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硬石膏和钙芒硝中硫同位素组成为25.2‰~32.6‰,远远高于同时期海水硫同位素(20‰)。结合研究区古新统沙四段蒸发岩87Sr/86Sr研究,借助Mg、Ca、Sr、Ba等元素及其Mg/Ca、Sr/Ba,认为江陵凹陷沙四段时期湖盆为封闭的陆相盐湖。根据典型暖相盐类矿物(原生钙芒硝)的广泛发育和指示气候干旱程度的Fe2O3/FeO特征,可以推断研究区在沙市组四段沉积晚期的古气候属于暖旱型气候。在温暖干旱的气候环境下,硫酸盐沉积物供给率较低,因此当时的沉积环境对硫酸盐是封闭的。通过Fe、Mn、Al、Mg、Ca、Ni、V、Co、Cu等主微量元素以及Fe/Mn、(Fe+Al)/(Ca+Mg)、w(V+Ni+Mn)、V/(V+Ni)、Ni/Co、Cu/Zn的研究表明,研究区沙市组四段环境为湖盆浪基面之下的缺氧还原环境,为常年性较深水分层湖泊。上述缺氧沉积环境下存在大量的厌氧细菌,表生(≤50℃)条件下,厌氧细菌使硫酸盐SO24-还原成H2S,后者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硫化物或直接从体系中逸出,再加上当时的内陆环境对硫酸盐是相对封闭的,这种硫循环过程是造成研究区硬石膏和钙芒硝硫同位素值较高的原因,也是研究区最重要的硫同位素分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细菌 江陵凹陷 硫酸盐 硫同位素 还原作用 沉积环境 古新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凹陷沙市组上段石盐包裹体测温学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2 位作者 徐海明 王立成 张林兵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对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盐湖沉积中的石盐进行了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氢氧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江陵凹陷沙市组上段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50℃,主要集中在22~38℃;包裹体δ18O同位素值变化范围为-1·2‰~9·7‰,均值5... 对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盐湖沉积中的石盐进行了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氢氧同位素测定。测试结果显示,江陵凹陷沙市组上段石盐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50℃,主要集中在22~38℃;包裹体δ18O同位素值变化范围为-1·2‰~9·7‰,均值5·1‰;δD同位素值变化范围为-91·5‰^-63·5‰,均值-79·4‰。这与当时整体热的古气候特点相吻合。同层石盐层的中下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氢氧同位素值均偏高,上部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氢氧同位素值均偏低。这一认识对研究盐湖演化阶段、石盐成因以及预测钾盐成矿的地质时代和层位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石盐包裹体 均一温度 氢氧同位素 古水温 盐湖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凹陷古新统光卤石的发现及其钾盐找矿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春连 刘成林 +7 位作者 刘宝坤 沈立建 蔡晓琳 余小灿 谢腾骁 王立成 赵艳军 宣之强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通过薄片鉴定和XRD等分析,在江陵凹陷古新统发现光卤石矿物,单层厚度达23cm,经化学分析该层含光卤石石盐岩中光卤石含量为1.6%.光卤石在江陵凹陷古新统有两种产出状态:一种是被包裹在石盐岩内,呈颗粒状分布,粒度大小0.1~0.5mm;另一... 通过薄片鉴定和XRD等分析,在江陵凹陷古新统发现光卤石矿物,单层厚度达23cm,经化学分析该层含光卤石石盐岩中光卤石含量为1.6%.光卤石在江陵凹陷古新统有两种产出状态:一种是被包裹在石盐岩内,呈颗粒状分布,粒度大小0.1~0.5mm;另一种是充填硬石膏孔隙中,粒度大小0.1~0.2mm.经石盐包裹体测温、碳氧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江陵凹陷古新统时期的古气候属于“暖旱”型.江陵凹陷古近纪时期属于裂谷型小盆地,构造期沉降较大,盆地封闭性良好,同时期火山活动频繁,为凹陷带来丰富的成矿物质,火山期后的温热泉水补给同样也为凹陷带来丰富的成矿物质;裂谷的某些部分与大洋沟通,接受海水补给.这样的构造条件、物质条件与古近纪时期的干旱气候相互耦合,出现光卤石沉积.江陵凹陷古新统光卤石发现,说明在该时期江陵凹陷卤水已演化到析出钾盐阶段,具有重要找钾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古新统 光卤石 古气候 裂谷盆地 钾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陵凹陷富钾锂卤水矿田地质特征及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王春连 黄华 +7 位作者 王九一 徐海明 余小灿 高超 孟令阳 蔡芃睿 颜开 方景玲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30-1646,共17页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内的高温高压高盐度卤水,富含钾、锂、硼、溴、碘、铷、铯等,达到工业品位或超过综合利用品位,构成富钾锂卤水矿,长期以来其矿体定位一直是难题,对于钾锂卤水的富集与矿田构造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查清。本研究以现代矿田...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内的高温高压高盐度卤水,富含钾、锂、硼、溴、碘、铷、铯等,达到工业品位或超过综合利用品位,构成富钾锂卤水矿,长期以来其矿体定位一直是难题,对于钾锂卤水的富集与矿田构造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查清。本研究以现代矿田地质学为指导,以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和野外地质等资料为基础,综合分析江陵富钾锂卤水的矿田建造、矿田构造与矿田成矿作用。江陵凹陷富钾锂卤水矿田建造分为构造沉积岩相矿田和构造火山岩相矿田。江陵凹陷内各地区由于受所处构造位置的影响,在不同时期发育了不同类型的局部构造,这些局部构造在空间上有序的分布与叠置形成了大量的构造圈闭,为钾锂卤水的聚集提供了有利的场所。从古新世沙市组到早始新世新沟嘴组沉积时期,江汉盆地的古气候条件总体为高温干旱,利于古盐湖的蒸发作用,火山活动带来丰富的钾锂物质,从而利于钾锂卤水的富集。江陵凹陷富钾卤水属构造—储层耦合成藏模式:江陵凹陷盐湖沉积特征,决定了有大量卤水储存在其地层中。这些卤水最大的储集体就是砂岩孔隙,而构造产生的大量裂缝大部分位于泥岩和火成岩中,也成为储集卤水的场所。在构造褶皱及埋藏作用下,卤水开始从盐类晶间,首先进入砂岩体孔隙内,而后可能进入裂隙系统及火山岩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田地质学 成矿作用 成矿环境 矿田建造 矿田构造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白叶枯病新抗源Y238的鉴定及其近等基因系培育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春连 赵炳宇 +2 位作者 章琦 赵开军 邢全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6-30,共5页
从 2 6 9份普通野生稻中鉴定出一个高抗白叶枯病的新抗源 ,编号为Y2 38。通过多菌系鉴定、抗谱分析及与目前国际上已知基因比较 ,证明该新抗源含有一个新基因 ,暂命名为WBB2。对JG30 /Y2 38杂交后代成株期接种鉴定、遗传分析表明 ,WBB2... 从 2 6 9份普通野生稻中鉴定出一个高抗白叶枯病的新抗源 ,编号为Y2 38。通过多菌系鉴定、抗谱分析及与目前国际上已知基因比较 ,证明该新抗源含有一个新基因 ,暂命名为WBB2。对JG30 /Y2 38杂交后代成株期接种鉴定、遗传分析表明 ,WBB2为完全显性基因。通过杂交和回交 ,已将WBB2导入栽培稻中构建近等基因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野生稻 基因 近等基因系 杂交 回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吉泰盆地卤水型锂钾矿物源区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春连 刘丽红 +6 位作者 李强 孟令阳 刘成林 张媛媛 王九一 余小灿 颜开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5-84,共20页
中国探明锂钾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罗布泊盐湖和川西等地,资源开发成本高、难度大,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在江西吉泰盆地勘探发现卤水中氯化锂浓度超过600 mg/L,氯化钾含量接近1%,锂钾含量均超过或接近工业品位,综合利用价值高。... 中国探明锂钾资源主要分布于青藏、罗布泊盐湖和川西等地,资源开发成本高、难度大,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目前,在江西吉泰盆地勘探发现卤水中氯化锂浓度超过600 mg/L,氯化钾含量接近1%,锂钾含量均超过或接近工业品位,综合利用价值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吉泰盆地中生代火成岩开展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研究以及高压釜水-岩反应模拟实验,重点研究了时间、温度、流体成分等对火成岩水-岩反应的影响,探究其对富钾锂卤水物质来源和成因机制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吉泰盆地卤水具有高锂低镁的特征,表明吉泰盆地卤水在成因上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研究区岩浆发生不同程度的分异,火成岩蚀变作用强烈,表明地下热液对研究区火成岩的交代作用强烈,火成岩通过水-岩反应为富锂钾卤水矿提供了物质来源;温度是流体对元素的淋滤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高盐度流体是各成矿元素主要的迁移载体;地表成因的卤水中Mg/Li值主要受原岩成分控制;水-岩反应是卤水形成的重要过程,而地表蒸发浓缩是卤水成矿最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泰盆地 白垩系 水-岩反应 富锂钾卤水 含矿卤水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