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8例山东省牙膏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回顾分析
1
作者 刘文文 王昌媛 +5 位作者 崔小康 刘宁 张华琦 高文政 路长飞 李霞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分析山东省牙膏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和不良反应特征,为牙膏安全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数据支持,保障公众牙膏使用安全。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2017年-2023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288例牙膏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与化妆... 分析山东省牙膏不良反应监测现状和不良反应特征,为牙膏安全监管和不良反应监测提供数据支持,保障公众牙膏使用安全。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对2017年-2023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288例牙膏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与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总体数据相比,牙膏不良反应报告男女性别比例差异不明显,儿童占比较高。牙膏不良反应除疼痛、瘙痒、红斑、水肿等常见的化妆品不良反应自觉症状和皮损形态外,还有口腔发麻、发涩、恶心、牙龈或口腔黏膜充血、出血、肿胀、溃疡等特异性表现。牙膏不良反应报告并用牙膏(或化妆品)的比例较低,产品来源主要为网购。建议进一步加强牙膏不良反应收集力度,完善牙膏不良反应监测技术体系,做好牙膏不良反应科普宣传,重点关注儿童牙膏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膏 不良反应 监测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病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昌媛 颜潇潇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894-897,共4页
麻风病是麻风分枝杆菌(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实施联合化疗后其患病率虽大幅度下降,但每年新发病人数并未明显减少。流行病学及双生子研究表明麻风病存在很强的遗传易感性。有关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早期多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一些与... 麻风病是麻风分枝杆菌(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实施联合化疗后其患病率虽大幅度下降,但每年新发病人数并未明显减少。流行病学及双生子研究表明麻风病存在很强的遗传易感性。有关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早期多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一些与免疫相关的候选基因,如HLA相关基因、IL-10、VDR及NRAMP1基因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扫描及区域内定位克隆易感基因成为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在更多不同种族的人群中,采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以寻找不同的及共性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遗传易感性 基因 染色体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5家系类脂蛋白沉积症临床和遗传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昌媛 周桂芝 +2 位作者 张福仁 刘殿昌 田洪青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类脂蛋白沉积症(LP)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描述了我院确诊的一LP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并综合20多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LP家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LP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2... 目的:了解中国人群中类脂蛋白沉积症(LP)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描述了我院确诊的一LP家系中患者的临床表型和遗传特点,并综合20多年来国内文献报道的LP家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LP在家系中的传递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2)表型特点为患者多在2岁内发病,声音嘶哑、眼睑串珠状半透明丘疹,在每个患者均出现;一些少见的表现,如颅内钙化灶仅在家系1中出现,复发性腮腺炎或扁桃体炎仅在家系1和家系5中出现;6例患者健康状况不受该病影响,家系1中的先证者在18岁时曾出现呼吸困难;(3)多不伴发其他遗传病和系统疾病;(4)患者临床表现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严重程度有很大差异,既使在同一家系中也如此。结论:LP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国人群中其致病基因的突变频率很低;LP临床表型相似,但不同患者表现度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患者 LP 临床表型 脂蛋白 中国人群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复发性 声音嘶哑 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昌媛 张洪英 曲才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年第3期189-192,共4页
近年来在MicroRNAs(miRNAs)与银屑病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其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调控T细胞、细胞因子、固有免疫及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皮肤屏障等方面。miRNAs在血清和组织中均可以稳定存在,未来可能成为银屑... 近年来在MicroRNAs(miRNAs)与银屑病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其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包括调控T细胞、细胞因子、固有免疫及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皮肤屏障等方面。miRNAs在血清和组织中均可以稳定存在,未来可能成为银屑病诊断、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监测治疗后反应及预后的新的标志物。本文对miRNAs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MICRO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与寻常性痤疮的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昌媛 张福仁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4年第6期348-350,共3页
在痤疮治疗中 ,光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疗法 ,主要有可见光疗法、光动力学疗法及基于选择性光热分解理论的激光疗法等。相对药物而言 ,光疗法具有起效快、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但仍处于实验阶段 。
关键词 治疗中 可见光疗法 寻常性痤疮 对药 光动力学疗法 激光疗法 不良反应 选择性 热分解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脂蛋白沉积症研究进展
6
作者 王昌媛 张福仁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81-383,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LP根本的病因是ECM1基因突变。这个发现对患者本身的意义最大,可提供更详细的疾病信息、更精确的诊断,为其提供基因咨询,进行携带者粗筛、基因产前检查,防止患者的子代发病。还能为将来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平台。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发现LP根本的病因是ECM1基因突变。这个发现对患者本身的意义最大,可提供更详细的疾病信息、更精确的诊断,为其提供基因咨询,进行携带者粗筛、基因产前检查,防止患者的子代发病。还能为将来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平台。LP研究的新发现,有助于对某些常见的获得性疾病,如硬化萎缩性苔藓的发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蛋白沉积症 硬化萎缩性苔藓 分子生物学 鉴别诊断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染发皮炎的Kaposi水痘样疹1例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宝琦 王昌媛 于美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KAPOSI水痘样疹 染发皮炎 抗过敏治疗 继发 肿大淋巴结 大水疱 临床资料 眼睑肿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田洪青 颜潇潇 +3 位作者 张福仁 周桂芝 卢宪梅 王昌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分析40例山东地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和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7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2)... 目的:分析40例山东地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和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7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2)食物、药物、心理等因素可以加重病情;(3)4例患者有乏力的表现,与皮疹严重程度一致;(4)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多数(10/15)无逐年好转的趋势;(5)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局部结合系统治疗有一定疗效。结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病程长,有一定加重因素和临床特征,乏力可能是该病的全身症状,阿维A与雷公藤联合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风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福仁 黄薇 +64 位作者 陈树民 孙良丹 刘红 李毅 崔勇 颜潇潇 杨海涛 杨荣德 初同胜 张弛 张林 韩建文 于功奇 权晟 于永翔 张铮 史本青 张连华 程晖 王昌媛 林燕 郑厚峰 付希安 左先波 王强 龙恒 孙一萍 程义林 田洪青 周伏圣 刘华绪 陆闻生 何素敏 杜文莉 沈珉 金祺祎 王颖 Hui-Q iLow Tantoso Erwin Ninghan Yang 李金勇 赵欣 娇曰林 毛立国 殷刚 姜珍霞 王晓东 于京平 胡宗厚 巩翠华 柳玉强 刘瑞玉 王德民 魏东 刘金献 曹巍鲲 曹恒仲 李永平 阎维国 魏世玉 王奎军 Martin L Hibberd 杨森 张学军 刘建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 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 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的结果采用PLI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阳性的93个SNPs位点在3254个麻风病例及595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以确定麻风病的易感基因。同时我们在麻风病的不同临床型别中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以期发现与型别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1)研究发现位于6个区域的15个SNPs达到了全基因关联研究水平(P<1.0×10^(-8)),定位了6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HLA-DR,RIPK2,TNFSF15,CCDC122,C13ORF31和NOD2。另外LRRK2基因对应SNP的P值为5.10×10,提示该基因可能为麻风病的易感基因。(2)研究发现5个SNPs在多菌型麻风病中的遗传效力强于少菌型。结论:位于调节固有免疫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变异与麻风病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病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易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皮病性银屑病并发鲍恩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存军 王昌媛 +1 位作者 亓兴亮 周桂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4-174,共1页
患者男,51岁。因全身鳞屑性丘疹,斑块22年,加重40d,于2006年2月1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2年前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躯干部出现红色丘疹、斑块、伴脱屑、轻度瘙痒。
关键词 银屑病 红皮病性 鲍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种痘样水疱病
11
作者 邵娟 施仲香 +2 位作者 于美玲 卢宪梅 王昌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报告1例非典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女,6岁8个月。反复发热、皮肤出现水疱4年,水疱愈合后遗留凹陷性瘢痕。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项部、臀部和四肢伸侧散在分布黄豆大凹陷性瘢痕,下肢可见数个暗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压痛不明显,未见明显水疱。... 报告1例非典型种痘样水疱病。患儿女,6岁8个月。反复发热、皮肤出现水疱4年,水疱愈合后遗留凹陷性瘢痕。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项部、臀部和四肢伸侧散在分布黄豆大凹陷性瘢痕,下肢可见数个暗紫红色浸润性斑块,压痛不明显,未见明显水疱。血清病毒学检测:EB(Epstein-Barr)病毒IgG抗体(EBV-CA-IgG Ab)(+)。3年前曾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水肿,水疱形成,真皮及皮下可见大量淋巴样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见血管炎改变。皮损组织EBER原位杂交(+)。诊断:非典型种痘样水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疱病 种痘样 病毒 Epstein—Ba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过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卫华 王昌媛 +4 位作者 信芳杰 宋文 杨镇翠 赵鹏 宗金宝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3期476-482,504,共8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NLRP3过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两种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探索NLRP3成为药物开发新靶点或潜在调节因子的可能性。方法设计并构建NLRP3过表达慢...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NLRP3过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和NCI-H460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两种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差异,探索NLRP3成为药物开发新靶点或潜在调节因子的可能性。方法设计并构建NLRP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用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和阴性对照慢病毒载体分别感染人NSCLC A549和NCI-H460细胞,获得NLRP3过表达细胞组(O/E组)和阴性对照细胞组(CON组)。采用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情况。结果NLRP3过表达对A549细胞的增殖起促进作用,抑制NCI-H460细胞的增殖,其过表达促进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抑制A549细胞的早期凋亡。NLRP3过表达对NCI-H460细胞的迁移、侵袭、凋亡均无明显影响。结论NLRP3过表达促进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早期凋亡,其过表达对NCI-H460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由此可以推断NLRP3可能成为NSCLC治疗药物开发的新靶标或潜在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LRP3 过表达 非小细胞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例
13
作者 邓琪 王昌媛 +4 位作者 李春霞 熊娟娟 王艳菊 张吕亚 毕健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58-459,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儿女,3个月26天,因右侧头面部大片鲜红色斑,躯干、双下肢大片蓝色斑、鲜红色斑3个月余,于2016年12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家长诉患儿出生时发现右侧头面部分布大片鲜红色斑疹,
关键词 先天性 血管形成异常 色素异常 鲜红斑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昌媛 章平肇 +3 位作者 张福仁 刘杰 田洪青 余龙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59-661,共3页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 目的研究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的细胞外基质蛋白1(ECM1)基因突变。方法采用 DNA双向测序法直接检测类脂质蛋白沉积症一家系中患者及其父母、同胞、子女的ECM1基因。结果直接测序检测出本家系新的突变位点,患者为遗传复合体,ECM1的两个等位基因分别存在错义突变 (C220G)和无义突变(R476X)。在50个正常汉族人的ECM1基因中未发现有突变。患者父亲为突变 C220G的携带者,而母亲为突变R476X的携带者。患者的子女、同胞及同胞子女中大部分为突变C220G 或R476X的携带者。结论本类脂质蛋白沉积症家系存在新的ECM1基因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蛋白累积病 细胞外基质蛋白质类 突变 基因突变检测 蛋白沉积症 家系 脂质 基因突变位点 细胞外基质蛋白 M1基因
原文传递
皮肌炎合并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昌媛 张福仁 +3 位作者 施仲香 周桂芝 田洪青 吴梅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3-353,共1页
关键词 坏疽性脓皮病 皮肌炎 2004年2月 肌肉酸痛 糖皮质激素 饮水呛咳 长期服用 甲氨蝶呤 控制症状 出现 肌无力 水肿性 双眼睑 不适感 上胸部 泼尼松 高剂量 累积量 患者 红斑 面部
原文传递
Peutz—Jeghers综合征STK11基因突变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昌媛 刘华 +2 位作者 宗金宝 刘世国 史同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STK11基因突变情况,为该病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JS1个家系(2例患者)及1例散发病例,3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皮肤黏膜黑褐斑和消化道多发息肉,提取PJS家系中2例患者、6名健康亲属及... 目的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STK11基因突变情况,为该病基因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PJS1个家系(2例患者)及1例散发病例,3例患者均有典型的皮肤黏膜黑褐斑和消化道多发息肉,提取PJS家系中2例患者、6名健康亲属及1例散发病例、10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STK11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临近的内含子,对PCR结果进行DNA直接测序,测序结果与基因库中的STK11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家系中2例患者及1例散发患者STK11基因的9个外显子及临近内含子所有碱基未发现任何突变,家系中健康亲属及100例健康对照的STK11基因未发现突变。结论PJS存在遗传异质性,可能存在新的位点和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utz—Jeghers综合征 基因 STK11 突变
原文传递
泛发性硬化性苔藓1例
17
作者 王昌媛 曲才杰 +3 位作者 李永喜 于海洋 于文强 金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57-357,359,共2页
患者女,55岁,躯干、四肢出现硬化性浅色斑1年,加重伴痒3个月。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冈腰部皮肤出现浅色斑.
关键词 硬化性苔藓 泛发性 患者 色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口愈合处硬化萎缩性苔藓一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盛基 王昌媛 +2 位作者 周桂芝 王广进 潘富堂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0-310,共1页
患者女,55岁。因躯干、四肢散在淡黄、白色萎缩斑片1年就诊。患者4年前曾行子宫肌瘤摘除术,于下腹部正中遗留-15cm愈合良好的纵行切口.无感染。1年前,无明显诱因,切口愈合处皮肤发白,脱屑,微痒。自涂皮炎平软膏后,脱皮现象减轻... 患者女,55岁。因躯干、四肢散在淡黄、白色萎缩斑片1年就诊。患者4年前曾行子宫肌瘤摘除术,于下腹部正中遗留-15cm愈合良好的纵行切口.无感染。1年前,无明显诱因,切口愈合处皮肤发白,脱屑,微痒。自涂皮炎平软膏后,脱皮现象减轻。6个月前发现腹部、双前臂、手背、双下肢皮肤出现散在的粟粒至绿豆大淡红色、白色斑丘疹及大小不等的淡黄、白色萎缩性硬化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增多,遂来我院就诊。曾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经药物治疗,现血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内。于4年前绝经,无其他妇科疾病。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疾病。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腹部沿切口愈合处成条状白色萎缩斑片,双手背及双前臂见淡红色、白色米粒至绿豆大扁平丘疹,腹部、双前臂、双下肢数个2cm×2cm~3cm×4cm大小不等的白色或淡黄色萎缩性斑片,部分萎缩斑片上见毛囊口扩大及毛囊角栓,周围绕以淡紫红色细线状边缘,边界清楚,触之较硬。普通病理:表皮萎缩,基底细胞空泡变,真皮浅层胶原纤维均一化变,散在少许色素颗粒,真皮中层血管周围轻度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硬化萎缩性苔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萎缩性苔藓 手术切口愈合 子宫肌瘤摘除术 白色萎缩 下肢皮肤 妇科疾病 血管周围 真皮中层 皮炎平软膏 下腹部
原文传递
黏液水肿性苔藓一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广进 王昌媛 +2 位作者 周桂芝 亓兴亮 单晓峰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2-352,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肩背部,手臂皮肤发硬,起丘疹1月余,于2005年7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肩部发现片状皮肤发硬,在其基础上有成簇皮色,或白色小丘疹,丘疹周围皮肤微发墨。皮损逐渐增多,累及背部及双前臂伸侧,部分丘... 患者男,60岁。因肩背部,手臂皮肤发硬,起丘疹1月余,于2005年7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左肩部发现片状皮肤发硬,在其基础上有成簇皮色,或白色小丘疹,丘疹周围皮肤微发墨。皮损逐渐增多,累及背部及双前臂伸侧,部分丘疹融合,未进行任何治疗来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水肿性苔藓 周围皮肤 肩背部 丘疹 60岁 左肩部 双前臂 患者 就诊
原文传递
阿维A有效治疗芽生菌病样脓皮病2例
20
作者 刘宁 王昌媛 +1 位作者 史同新 曲才杰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60-1163,共4页
病例1:患者男,51岁,左胫前增生性斑块2年。皮肤科情况:左胫前见3 cm×5 cm大小暗红色增生性斑块,边缘清楚并隆起,较厚褐色痂皮下可见糜烂面及脓性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中层弥漫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真菌... 病例1:患者男,51岁,左胫前增生性斑块2年。皮肤科情况:左胫前见3 cm×5 cm大小暗红色增生性斑块,边缘清楚并隆起,较厚褐色痂皮下可见糜烂面及脓性分泌物。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中层弥漫淋巴细胞浸润。组织真菌及分枝杆菌培养(-),分泌物细菌培养示产气肠杆菌。诊断:芽生菌样脓皮病。治疗口服阿维A 20 mg,1次/d,1.5个月,头孢呋辛0.25 g,2次/d,2周,斑块消退,遗留淡红斑。病例2:患者男,53岁,右足跟上方斑块2年。皮肤科情况:右足跟上方见约4 cm×5 cm大小类圆形疣状斑块,局部见少量脓性分泌物及痂皮。组织真菌及分枝杆菌培养示(-),分泌物细菌培养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织病理示: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真皮浅层见少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诊断:芽生菌病样脓皮病。治疗:口服阿维A 20 mg,1次/d,2个月后皮疹基本消退,留有褐色色素沉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 阿维A 疣状斑块 细菌培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