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7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脾相关”探讨特应性皮炎与睡眠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广山 段行武 +1 位作者 李小婷 王文颖 《北京中医药》 2024年第4期421-423,共3页
现代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AD)与睡眠障碍有显著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肝脾相关”理论贯穿AD和睡眠障碍发病始终,肝脾不调是二者发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对于AD的治疗应考虑心身同治,在肝脾同调的基础上多角度、全... 现代研究表明,特应性皮炎(AD)与睡眠障碍有显著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并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肝脾相关”理论贯穿AD和睡眠障碍发病始终,肝脾不调是二者发病的共同病理机制。对于AD的治疗应考虑心身同治,在肝脾同调的基础上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治疗,注重对患者睡眠情况的关注和评价,将其纳入AD的治疗和预防调护中,可有效改善AD患者的身心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肝脾相关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正念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李璐 王文颖 +1 位作者 郭梦洁 刘亚琪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究癌症正念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究癌症正念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癌症正念康复训练。比较2组癌因性疲乏量表(CRF)、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出院前1 d,观察组CRF评分[躯体(16.19±2.68)分、情感(17.26±3.38)分、认知(17.46±3.62)分]低于对照组[(17.82±2.79)分、(19.87±3.55)分、(19.87±3.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GL评分[人际关系(78.69±1.54)分、精神改变(83.65±3.35)分、欣赏生活(88.87±4.39)分、个人能力(90.87±5.54)分]高于对照组[(74.72±4.12)分、(81.22±3.12)分、(86.65±4.78)分、(87.65±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HAMA评分分别为(5.85±1.22)分、(7.58±1.3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89±1.43)分、(10.55±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癌症正念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期患者癌因性疲乏,降低其负性情绪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症正念康复训练 术后化疗期 癌因性疲乏 创伤后成长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护理效果观察
3
作者 李媛 王文颖 李喜朦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3期346-34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输液港...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针对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分析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原因及不同护理效果。结果126例行输液港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中,100例(79.37%)未形成血栓,26例(20.63%)形成血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输液港以及操作相关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流缓慢为乳腺癌患者化疗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OR=5.987,P<0.001;OR=5.622,P<0.001;OR=5.638,P<0.001;OR=5.645,P<0.001)。观察组乳腺癌患者化疗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率11.11%,低于对照组的30.16%(χ^(2)=6.978,P<0.001)。观察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624,P<0.001;t=5.395,P<0.001)。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躯体疼痛、精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6.501,P<0.001;t=6.005,P<0.001;t=8.547,P<0.001;t=6.971,P<0.001;t=6.497,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29,P=0.031)。结论输液港以及操作相关因素、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壁受损以及血流缓慢为影响乳腺癌患者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性护理能够显著减少输液港相关血栓形成,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输液港 血栓形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典型植被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垂直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白丽丽 王文颖 +2 位作者 德却拉姆 刘艳方 邓艳芳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4-455,共12页
本研究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山体沿海拔(2700~4043 m)自下而上出现的针叶林、草甸化草原、高寒灌丛、高寒草甸、流石滩稀疏植被5种典型植被,研究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垂直分异规律,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生物... 本研究针对祁连山国家公园山体沿海拔(2700~4043 m)自下而上出现的针叶林、草甸化草原、高寒灌丛、高寒草甸、流石滩稀疏植被5种典型植被,研究土壤碳、氮、磷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比垂直分异规律,为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系统土壤碳氮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提供数据参考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祁连山山体垂直带上0~40 cm土壤总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分别为15.33~83.46 g·kg^(−1)、1.63~7.76 g·kg^(−1)、0.41~0.66 g·kg^(−1)。土壤总碳和总氮含量均表现为针叶林>草甸化草原>高寒灌丛>高寒草甸>流石滩稀疏植被,都是沿着海拔的升高显著降低。土壤全磷含量表现为高寒灌丛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其余植被间差异不显著。(2)0~40 cm土壤铵态氮、硝态氮、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1.01~14.73 mg·kg^(−1)、2.78~12.46 mg·kg^(−1)和4.35~13.57 mg·kg^(−1)。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各植被类型间差异不显著,土壤硝态氮含量沿着海拔的升高而显著降低,土壤速效磷在流石滩稀疏植被中含量较高。(3)0~40 cm土壤C:N、C:P和N:P含量分别为9.52~10.11、29.89~320.24和3.18~29.63,土壤C:N沿着海拔升高逐渐降低,土壤C:P和N:P在流石滩稀疏植被中显著低于其他植被,潜在指示碳和氮是流石滩限制性养分元素,但相对于碳和氮,流石滩是一个富磷的环境。海拔综合多种环境因子变化,显著影响土壤碳、氮、磷的生物化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海拔 土壤理化性质 生态化学计量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草畜平衡动态变化过程及预警
5
作者 魏迁 赵新全 +5 位作者 王军邦 周秉荣 校瑞香 段迎珠 贾科 王文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0-487,共8页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 运用CASA模型模拟研究青海省县域尺度1982-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分析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畜牧承载力,选取理论载畜量作为畜牧承载力评价指标,结合现实载畜量,确定畜牧超载程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青海省县域尺度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整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1990、2000、2010和2018年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单位面积年平均理论载畜量由1982年的0.420 SHU/hm^(2)(SHU:羊单位)分别上升到0.456、0.497、0.570和0.555 SHU/hm^(2).1982-2018年整体上处于超载状态,截至2018年,整体超载34.5%.红色预警区严重超载县域24个,亟需及时调整现实载畜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理论载畜量 现实载畜量 CAS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增温作用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曹铭 王文颖 +4 位作者 徐进 周华坤 刘艳方 德却拉姆 杨玉青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2-817,共6页
蘑菇圈是广泛存在于草地和森林的大型真菌子实体环状群落。有些蘑菇圈如马勃蘑菇圈会显著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其蘑菇圈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一直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海北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从2023年6月15日至7月15日,... 蘑菇圈是广泛存在于草地和森林的大型真菌子实体环状群落。有些蘑菇圈如马勃蘑菇圈会显著促进周围植物生长,其蘑菇圈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一直是一个热点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青海海北高寒草甸马勃蘑菇圈,从2023年6月15日至7月15日,对蘑菇圈土壤温度进行连续监测,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蘑菇圈子实体进行拍照,同时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检验蘑菇圈真菌生长对土壤温度和土壤酶活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蘑菇圈圈上土壤温度变化与圈内、圈外有明显差异,在当日23时后至次日凌晨5时,蘑菇圈上土壤温度高于圈外与圈内0.3℃~1.6℃,红外影像显示蘑菇圈真菌子实体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4℃。蘑菇圈圈上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圈内圈外(P<0.05)。蘑菇圈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圈内和圈外。因此马勃蘑菇圈真菌的生长增加了土壤环境温度、提高土壤酶活,通过增加土壤速效养分促进了蘑菇圈上植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圈 高寒草甸 土壤增温 土壤酶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藜麦幼苗对氮铁营养的生理生化响应
7
作者 白丽丽 胡华伟 +2 位作者 周华坤 王世雄 王文颖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39-1848,共10页
本研究选取2种优势藜麦品种(红藜和黑藜),分析2个氮水平(N1,4 mmol·L^(-1);N2,12 mmol·L^(-1))和3个铁水平(Fe1,10μmol·L^(-1);Fe2,100μmol·L^(-1)和Fe3,300μmol·L^(-1))组合下的藜麦幼苗生理生化反应,旨... 本研究选取2种优势藜麦品种(红藜和黑藜),分析2个氮水平(N1,4 mmol·L^(-1);N2,12 mmol·L^(-1))和3个铁水平(Fe1,10μmol·L^(-1);Fe2,100μmol·L^(-1)和Fe3,300μmol·L^(-1))组合下的藜麦幼苗生理生化反应,旨在为滇中苗期藜麦合理补充氮、铁营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红藜麦单株鲜质量大于黑藜麦。叶绿素含量在两藜麦中均为,在N1供应下配施Fe2最高,在N2供应下则配施Fe3最高。(2)MDA含量在两藜麦不同器官中均呈现叶>根。在同一铁供应下,两藜麦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表现为N2>N1。在两种氮供应下,红藜麦配施Fe1时叶片MDA含量较高;黑藜麦则在配施Fe2时最高。对于叶片各抗氧化酶活性,红藜麦在两种氮供应下均配施Fe3时SOD、APX活性最强;黑藜麦在N1供应下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SOD活性为Fe2>Fe3>Fe1,在N2供应下配施Fe3时CAT、APX活性最高。(3)在同一铁供应下,两藜麦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表现为N2>N1。在两种氮供养下,红藜麦在配施Fe3时根部脯氨酸含量累积较多;黑藜麦则在配施Fe2时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两种氮供养下,红藜麦在配施Fe1时含量最高,黑藜麦则在Fe3时达到最大值。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红藜麦为缺铁敏感型,黑藜麦则为耐逆型品种。在藜麦苗期合理配施氮铁营养,在N1供应下当配施Fe2较佳,在N2供应下当配施Fe3最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幼苗 氮营养 铁营养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地植物和土壤线虫群落对模拟放牧的响应
8
作者 杨玉青 刘艳方 +4 位作者 熊有才 李文龙 胡华伟 白丽丽 王文颖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以青海海北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8 a的模拟放牧和围栏封育野外试验,研究模拟放牧和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地地上植物群落和地下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营养类群的影响,揭示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线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 以青海海北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连续8 a的模拟放牧和围栏封育野外试验,研究模拟放牧和围栏封育对高寒草地地上植物群落和地下土壤线虫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营养类群的影响,揭示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线虫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较,模拟放牧使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升高,禾草类重要值显著下降而杂类草重要值显著上升.模拟放牧会显著降低食细菌线虫和杂食-捕食线虫的密度,对植物寄生线虫和食真菌线虫密度没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模拟放牧会显著降低土壤0~10 cm表层线虫群落组成和数量,但对线虫优势属没有产生影响.模拟放牧管理措施通过影响植物群落间接影响土壤线虫群落多样性,对土壤线虫与植物群落的相关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干扰 植物群落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蘑菇的生长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2 位作者 姜文波 王刚 马继雄 《草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34-38,共5页
研究了黄蘑菇的生长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着生黄蘑菇的区域植被具有明显的圈带状分布特点,圈上植物群落各类群分盖度总和明显高出圈外,且圈上禾本科植物增长特别明显。2)蘑菇圈上共由27种植物组成,对照组由19种植物组... 研究了黄蘑菇的生长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的影响,其结果表明:1)着生黄蘑菇的区域植被具有明显的圈带状分布特点,圈上植物群落各类群分盖度总和明显高出圈外,且圈上禾本科植物增长特别明显。2)蘑菇圈上共由27种植物组成,对照组由19种植物组成。圈上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圈外,但黄蘑菇的生长对群落均匀度的影响不大。3)蘑菇圈0~10cm土壤土层中水分、速效磷、硝态氮和氨态氮的含量明显高于圈外,但交换性Ca2+、Mg2+和pH值的变化不明显,10~20cm土层中,圈上、圈外各土壤成分均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蘑菇 生长发育 草地植被 土壤 影响因素 草地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植被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10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1 位作者 王刚 景增春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73-1078,共6页
以青海省达日县高寒草甸原生高寒嵩草(Kobresia)草甸封育系统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两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HB)、翻耕单播(DBF)和1个退化草地封育自然恢复处理(NR)及1个退化草地自然状态(SD... 以青海省达日县高寒草甸原生高寒嵩草(Kobresia)草甸封育系统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两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HB)、翻耕单播(DBF)和1个退化草地封育自然恢复处理(NR)及1个退化草地自然状态(SDL))对植被生产力的相对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原生植被封育处理(YF)地上总生物量为265.1g.m-2,混播(HB)和翻耕单播(DBF)处理中地上总生物量分别为原生植被封育处理的116%和68%。退化草地封育自然恢复处理(NR)和重度退化自然状态下地上总生物量分别为原生植被封育的76%和53%。YF处理根系生物量远大于其它处理。原生植被封育系统中植被地上部分碳储量为110.14g.m-2,地下根系(0~30cm)碳储量为2957g.m-2,植被总碳储量为3067.14g.m-2;重度退化草地系统中植被地上部分碳储量为57.07g.m-2,地下根系(0~30cm)碳储量为357g.m-2,植被总碳储量为414.07g.m-2。由此可见,高寒草甸严重退化后,通过植物组织流失的碳达到2653.35g.m-2,即86.5%的碳损失;原生植被封育系统植被总氮储量为56.85g.m-2,而重度退化草地植被总氮储量为18.02g.m-2,高寒草甸严重退化使植物组织68.30%氮损失。与重度退化地相比,由于恢复重建措施增加了植物的生物量输入和群落组成,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恢复系统植被的碳氮储量。这些恢复重建措施将会逐步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最终使这些生态系统逐步由碳源向碳汇方向的转变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草场退化 恢复重建 植被碳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河源区高山嵩草草甸覆被变化对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2 位作者 景增春 李世雄 史惠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本研究是在青海省达日县青珍乡进行的,分析了高山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覆被变化与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物种数分别占研究区物种数的58.93%、73.21%、66.07%。原生植被... 本研究是在青海省达日县青珍乡进行的,分析了高山嵩草草甸不同退化演替阶段覆被变化与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物种数分别占研究区物种数的58.93%、73.21%、66.07%。原生植被的优势种高山嵩草随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逐渐减少,其优势度分别为27.13%、12.37%、1.82%。物种多样性指数依次为中度退化演替阶段(3.41)>重度退化演替阶段(3.39)>轻度退化演替阶段(2.99);均匀度指数依次为重度退化演替阶段(0.94)>中度退化演替阶段(0.92)>轻度退化演替阶段(0.86)。地上生物量中度退化草地最大,轻度退化草地居中,重度退化草地最低。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禾草类和莎草类植物的生物量减少,而杂类草增加。轻度退化草地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退化草地。相关分析表明,植被盖度与土壤含水量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源区 覆被变化 植物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青南地区植物群落生态梯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文颖 王春燕 +3 位作者 王启基 王刚 王长庭 史惠兰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0-65,共6页
依据对青藏高原青南地区26个群落的样地调查和环境因子原始数据,用主分量分析(PCA)排序技术和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植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格局,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类型分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驱动下... 依据对青藏高原青南地区26个群落的样地调查和环境因子原始数据,用主分量分析(PCA)排序技术和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植物群落在空间的分布格局,以及群落结构特征和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的类型分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驱动下的水热条件,其次还受制于土壤养分.代表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分别与环境梯度有显著的相关性,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减少,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南地区 植物群落 PCA技术 生态梯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海北地区高山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 被引量:24
13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邓自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36-343,共8页
对高山草甸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最大,隶属18科,43属45种,呈多优势种植物群落;小嵩草草甸居中,隶属11科,30属35种,小嵩草(Kobresiapygmaea... 对高山草甸主要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分布格局的研究结果表明,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的丰富度最大,隶属18科,43属45种,呈多优势种植物群落;小嵩草草甸居中,隶属11科,30属35种,小嵩草(Kobresiapygmaea)为优势种;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最小,隶属9科,21属23种,藏嵩草(K.tibetica)为优势种。其中,有9个种群为3个群落中的共有种,分别占矮嵩草草甸、小嵩草草甸和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总种数的20.00%、25.71%和39.13%。它们在水分资源位上的生态位宽度较大。3个植物群落类型的种-面积关系呈对数曲线分布,群落的最小样方面积为0.25m2或0.5m2较适宜。种-多度分布呈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草甸 结构特征 分布格局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技术干预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
14
作者 熊长霞 龙永香 王文颖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第9期82-90,共9页
慢性荨麻疹是较为常见的皮肤性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体质、饮食、心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从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现状、膳食调养以及情绪调节4个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建立... 慢性荨麻疹是较为常见的皮肤性疾病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患者的体质、饮食、心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从慢性荨麻疹的中医病因病机认识、中医护理技术在慢性荨麻疹中的应用现状、膳食调养以及情绪调节4个方面进行总结,旨在为建立一套针对性强、独具特色的慢性荨麻疹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中医护理 艾灸 八段锦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石墨-Zn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原油的性能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文颖 王丽琴 +3 位作者 张瑞军 王维海 高发明 杨育林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采用化学氧化—浸渍法制备出膨胀石墨-ZnO(EG-Zn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水面原油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G-ZnO... 采用化学氧化—浸渍法制备出膨胀石墨-ZnO(EG-ZnO)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表征手段对该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水面原油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G-ZnO复合材料保持了膨胀石墨疏松多孔的蠕虫形貌,六方晶系结构的ZnO晶体均匀地分布于膨胀石墨的层间和表面。经紫外光照射72h后,吸附于EG-ZnO复合材料中的原油发生了显著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当该复合材料中ZnO的质量分数为80%时,原油的降解率可达35%,降解产物中有酮、醛及醇类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氧化锌 复合材料 光催化降解 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人工草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和无机氮库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文颖 李文全 +4 位作者 周华坤 康清 马晓玲 刘攀 王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35,共6页
以青海省高寒区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和无机氮库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过程,确定牧草不同发育期土壤供氮能力,为研究高寒区人工牧草吸收土壤氮素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同德暗栗钙土种植禾本科牧草第1 年... 以青海省高寒区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和无机氮库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过程,确定牧草不同发育期土壤供氮能力,为研究高寒区人工牧草吸收土壤氮素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青海同德暗栗钙土种植禾本科牧草第1 年土壤以硝态氮为主,占54%-59%,其次为可溶性有机氮,占22%-29%,铵态氮最低,仅占17%.1 年人工草地土壤铵态氮含量随生长季延长逐渐增多,9 月最高;土壤硝态氮在6 月返青期最高,随生长季延长下降显著;土壤可溶性总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在返青期和枯黄期较高,生长旺盛期较低.(2)青海果洛州退化高寒草甸土种植禾本科牧草的人工草地土壤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占优势,分别占49%和43%,铵态氮仅占8%.1 年人工草地随生长季土壤铵态氮含量逐渐升高,9 月最高;土壤硝态氮在7 月初期最高,随生长季延长显著下降;土壤可溶性总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在生长季初期(7 月)最高,随生长季延长而降低.表明高寒区人工草地土壤可溶性有机氮是植物可利用氮的重要组成成分,其含量仅次于硝态氮且远高于铵态氮.(3)与1 年人工草地相比较,同德单播禾本科牧草生长3 年后,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氮素迅速下降,尤其是硝态氮含量下降近80%,其次铵态氮下降近67%,可溶性总氮下降近60%2.5 倍,仅可溶性有机氮下降不显著.说明单播模式下人工草地土壤有效养分下降是人工草地生产力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4)在1 年人工草地种植的不同牧草种类的土壤各类氮素均无显著差异;而在3 年草地,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和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单播人工草地土壤表层硝态氮显著高于其他种单播人工草地,星星草和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单播人工草地土壤可溶性总氮显著高于其他种类人工草地.初步推断:种植不同牧草可对不同形态土壤氮素产生影响,暗示不同牧草对不同形态氮素的需求存在-定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人工草地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库 土壤无机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6
17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王刚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2-366,共5页
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最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 针对我国青藏高原草地大面积退化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从土壤生态功能恢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原生高寒嵩草草甸封育系统作为对照,研究了土地退化对土壤碳氮含最的影响,检验了不同人工重建措施(3个人工种植处理:混播、松耙单播、翻耕单播和1个自然恢复处理)对土壤碳含量的相对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如下:原生植被封育处理每平方米土壤平均碳、氮含量分别为7.47kg和0.647kg,而重度退化地碳、氮含量分别为3.67和0.448kg·m^-2.可以推算,由于土地退化而造成的土壤(0-20cm层)碳氮丢失量分别为3.80kg·m^-2和0.199kg·m^-2,即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导致0~20cm土壤层中50.87%的有机碳和30.75%的氮流失,可以看出高寒草甸土壤退化后流失的碳比氮多;混播处理、松耙单播处理、翻耕单播处理和自然恢复处理土壤单位面积有机碳含量分别是原牛植被土壤有机碳的70.5%,69.0%,49.0%和80%,单位面积氮含量分别是原生植被土壤全氮的86.9%,88.7%,71.1%和91.7%。但是,与重度退化地相比,除翻耕单播处理外,其它恢复重建措施均能部分恢复系统的碳氮含量,因此,将重度退化地进行自然恢复或松耙混播重建多年生植被可以作为系统固定碳(碳汇)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土地退化 恢复重建 土壤碳氮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化学特征及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文颖 苏克 +2 位作者 高桂梅 甘树才 刘招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973,共5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ICP MS)测定了吉林省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含量,并对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化学特征、与无机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分布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和中国东部出露地壳中铂族元素...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质谱仪(ICP MS)测定了吉林省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含量,并对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化学特征、与无机组分的相关性及其分布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通过油页岩中铂族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和中国东部出露地壳中铂族元素丰度的比较表明,Rh、RuI、r等元素相对富集,其中松原油页岩中RhI、r的含量约为地壳平均值的10倍。研究区油页岩中铂族元素以Pt Pd分配模式为典型特征,一般Pt的丰度大于Pd。油页岩中铂族元素与无机组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油页岩中铂族元素可能呈吸附态存在于高岭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铂族元素 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8
19
作者 王文颖 王启基 《草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8-14,共7页
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 以高寒嵩草草甸退化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 ,研究了不同退化演替阶段植物群落的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分析了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超载过牧、鼠虫危害、人为干扰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地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 ,从 11个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样地数据的 PCA排序结果可归为4个类型 ,按群落阶段依次为原生植被 ( )、轻度退化 ( )、重度退化 ( )和极度退化 ( )。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依次为 > > > ;物种多样性指数 (H′和 N2 )同丰富度指数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即原生植被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不同退化程度的群落类型 ;高寒嵩草草甸生态系统的退化 ,不仅使群落物种组成发生巨大变化 ,而且导致物种多样性发生改变 ,它随着干扰和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 ;江河源区的植被保护不仅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而且还具有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 ,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加强和保护江河源区的生态环境势在必行 ,有必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进行长期的生态工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生态系统 群落结构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预处理对中华羊茅热胁迫下幼苗生长和氧化损伤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文颖 殷恒霞 +5 位作者 徐进 刘小京 米琴 杜军华 马玲玲 周华坤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对降低中华羊茅幼苗热胁迫的保护性作用.甘氨酸预处理降低了活性氧水平,保护了热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降低了植株根系细胞的死亡率.研究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可以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 研究了甘氨酸预处理对降低中华羊茅幼苗热胁迫的保护性作用.甘氨酸预处理降低了活性氧水平,保护了热胁迫下幼苗细胞膜的完整性,因而降低了植株根系细胞的死亡率.研究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可以提高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甘氨酸预处理幼苗中CAT基因的表达比对照高.讨论了抗氧化酶活性在甘氨酸调节热胁迫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羊茅 甘氨酸 热胁迫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