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对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丽娟 王改琳 朱芬英 《食管疾病》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 目的探讨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治疗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肿瘤科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6例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ull法组和Introducer法组各48例,分别用Pull法或Introducer法行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通路,对比两组患者造瘘管更换率、营养状况、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期间造瘘管更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患者TSF、上臂肌围、FFMI、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ull法组(P<0.05);治疗后,Introducer法组IL-6水平、TNF-α水平均低于Pull法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可以改善食管癌伴吞咽困难患者的自身营养水平,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oducer法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 食管癌 吞咽困难 营养指标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护理配合在超声胃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改琳 金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2期2743-2745,共3页
超声胃镜是将内镜及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其操作方法是将微型探头安置在胃镜前端,通过体腔插入患者胃附近,利用胃镜的超声实行扫面,可确切获得患者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组织学特征以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1],从而可准确提高临... 超声胃镜是将内镜及超声相结合的消化道检查技术,其操作方法是将微型探头安置在胃镜前端,通过体腔插入患者胃附近,利用胃镜的超声实行扫面,可确切获得患者胃肠道的层次结构、组织学特征以及周围临近脏器的超声图像[1],从而可准确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在此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配合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文就通过对40例患者做对照试验,分析全程配合护理的作用及影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配合 胃镜引导 超声胃镜 细针穿刺活检术 组织学特征 护理满意度 检查技术 微型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扩张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改琳 《全科护理》 2018年第35期4398-4399,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采取食管扩张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病人均予以食管扩张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病...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采取食管扩张支架置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食管癌性狭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两组病人均予以食管扩张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食管癌性狭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对照组的25.93%,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6.29%,高于对照组的70.37%,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扩张支架置入治疗食管癌性狭窄病人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性狭窄 并发症 食管扩张支架置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营养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丽娟 王改琳 《全科护理》 2023年第29期4136-413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营养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5例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营养状态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6月收治的105例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为研究对象,依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病人给予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营养状态、肠黏膜屏障功能、胃肠道功能。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1周末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营养风险筛查下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食管癌光动力治疗后病人胃肠道功能,调节营养状态,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风险筛查 早期肠内营养 食管癌 光动力治疗 肠黏膜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与护理干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改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第24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究临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方式及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41例,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 目的探究临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方式及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4月于我院接受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患者41例,患者均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患者社会功能、心理状态、身体机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后,两者差异明显(P <0.05)。内镜黏膜下剥离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患者病灶区域均得以完整切除,未发生不良反应问题。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安全性较高,通过较强剥离术后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改善患者术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治疗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