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在预测肝移植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及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朱铭力 严玉澄 +4 位作者 夏强 王思岳 仇一骏 钱家麒 倪兆慧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5-200,共6页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预测尸体肝移植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次接受原位经典尸体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193例,收集患者的MELD评分等围术期资料。应用AKI... 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预测尸体肝移植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次接受原位经典尸体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193例,收集患者的MELD评分等围术期资料。应用AKI网络工作组标准评估患者术后AKI的发生情况,观察MELD评分对AKI发生的影响。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ELD评分预测术后各期AKI的准确性。观察AKI患者的28 d及1年预后,运用ROC曲线评价术前MELD评分预测术后患者死亡的准确性。结果193例肝移植患者中共有116例(60.1%)发生术后AKI,其中AKI 1、2、3期分别占AKI患者的50.0%、21.6%和28.5%。术前MELD评分≥16.87分的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为71.6%,显著高于术前MELD评分<16.87分的患者(51.8%,P<0.05)。AKI患者的术前MELD评分为(19.53±12.08)分,显著高于非AKI患者的(12.86±9.71)分(P<0.05)。术前MELD评分预测术后AK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术前MELD评分预测术后AKI 1、2、3期发生的AUC分别为0.469、0.575和0.775。以MELD评分18.50分作为诊断截点时,预测术后AKI 3期发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7%和71.2%。生存分析显示,AKI患者术后28 d的病死率为15.5%,死亡患者的术前MELD评分为(30.99±11.00)分,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的(15.42±10.74)分(P<0.05),MELD评分预测肝移植术后AKI患者术后28 d死亡的AUC为0.842。以MELD评分24.84分作为诊断截点时,预测术后早期死亡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8%和72.2%。术后1年AKI患者的病死率为25.9%,死亡患者的术前MELD评分为(23.22±14.08)分,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的(15.65±10.78)分(P<0.05),MELD评分预测肝移植术后AKI患者1年死亡的AUC为0.651。结论肝移植术后AKI患者的术前MELD评分较高,术前MELD评分是术后发生AKI 3期的一种较为敏感的预测指标,是术后AKI患者早期死亡的非常敏感的预测指标,其在预测患者术后1年预后中的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肾损伤 预后 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及其对术后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之琦 万燕萍 +5 位作者 张晓敏 吴颖洁 陆丽萍 宋艳艳 王思岳 夏强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8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及其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81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前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评估术前营养状况,并对术后是否并发感染进行随访,探讨营养状况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根据体质指数结果肝...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及其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收集81例行经典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前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评估术前营养状况,并对术后是否并发感染进行随访,探讨营养状况与感染并发症的关系。结果根据体质指数结果肝移植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44.9%,主观营养评价营养不良发生率69.1%,低白蛋白营养不良发生率80.2%,低前白蛋白营养不良发生率96.1%,腹水发生率44.4%。单因素分析主观评价法营养不良分级(P<0.01)、腹水分级(P(0.001)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主观评价法营养不良分级对术后感染OR=10.057,95%可信区间(低/高)为2.810-35.997。白蛋白营养不良分级对术后感染OR=0.324,95%可信区间(低/高)为0.112-0.938。结论肝移植患者术前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应采用全面综合营养评估法进行营养评价。相对而言,主观营养评价较有价值,主观评价法评定的营养不良是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营养不良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对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3
作者 郦忆 朱铭力 +8 位作者 钱家麒 夏强 王思岳 陆任华 车妙琳 戴慧莉 吴青伟 倪兆慧 严玉澄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823,共6页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7至2008年间25例肝移植患者术前、门静脉开放后2、4、6、12、24、48、72和120 h的... 目的 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在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07至2008年间25例肝移植患者术前、门静脉开放后2、4、6、12、24、48、72和120 h的血液和尿液标本,检测Scr和尿NGAL及L-FABP水平.根据急性肾损伤网(AKIN)标准中的Scr标准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观察两组各时间点尿NGAL、尿L-FABP和Scr水平的动态变化;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尿NGAL和L-FABP诊断A KI的精确性.结果 25例患者中11例发生了术后AKI,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AKI组与非AKI组的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48±50.32)比(59.84±14.72)μmol/L,P<0.05].AKI组与非AKI组术后2~120 h尿L-FABP均显著升高,4 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61.41(1036.89~4048.93)ng/mgCr比5246.97(2406.33~7688.21)ng/mgCr,P<0.05].AKI组术后2、4、6 h尿NGAL均显著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02(29.79~237.29)比22.94(8.69~46.23)ng/mgCr,29.34(16.06~536.91)比12.66(8.91~22.78)ng/mgCr和34.23(11.47~81.26)比11.84(6.57~20.10)ng/mgCr,均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显示,与尿L-FABP相比(当4 h截断点为3451.75 ng/mgC时,AUC为0.760),尿NGAL对早期诊断AK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4、6 h的截断点分别为43.02、26.97和17.19 ng/mgCr时,AUC分别为0.766、0.773和0.773).结论 尿NGAL在肝移植术后早期AKI的诊断上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也许能作为肝移植术后AKI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但仍需要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急性 肝移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诊断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朱铭力 郦忆 +7 位作者 钱家麒 夏强 王思岳 仇一骏 车妙琳 戴慧莉 倪兆慧 严玉澄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92,共7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以及AK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在上海仁济医院行原位经典肝移植手术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定义的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患者术... 目的了解肝移植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以及AKI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6年在上海仁济医院行原位经典肝移植手术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定义的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28d和1年的肾脏和患者预后。分析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共193例,平均年龄(48.07-+10.02)岁,男女比例4:1。术后共有116例(60.1%)患者发生了118例次AKI,1、2、3期分别占50.0%、21.6%和28.4%。10例患者术后需行肾替代治疗,占术后AKI患者的8.6%。AKI患者术后28d(15.5%比0)和1年(25.9%比3.9%)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术后非AKI患者(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术后AKI1、2、3期和非AKI患者1年存活率分别为84.0%、81.0%、42.4%和90.9%,后者显著高于前3者;AKI3期的1年存活率显著低于1、2期患者;而AKI 1期和2期的1年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1年的Scr显著高于基础Scr【(88.35±7.15)比(73.70±33.88)μmol/L,P〈0.05】。1年前后Scr差值在AKI和非AK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KI2期和3期患者的上述差值显著高于1期患者。结论AKI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常见,且与患者的近期和长期预后有关。肝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逐渐减退,术后AKI发生的程度与术后长期肾功能减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急性 肝移植 发生率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朱铭力 郦忆 +7 位作者 钱家麒 夏强 王思岳 陆任华 车妙琳 戴慧莉 倪兆慧 严玉澄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了解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并阐明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次接受原位经典尸体肝移植手术成人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运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定义的... 目的了解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并阐明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次接受原位经典尸体肝移植手术成人患者,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运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定义的急性肾损伤(AKI)诊断和分期标准观察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28d和1年的预后情况,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重点观察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共193例,年龄(48.07±10.02)岁,男女比例4:1,术后共有116例(占60.1%)患者发生了AKI。AKI患者术后28d病死率明显高于非AKI患者[15.5%(18/116)比0,P〈0.053,1年存活率明显低于非AKI患者(70.7%(82/116)比90.9%(70/77),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非AKI患者(77例)和术后AKI1、2、3期(分别为58、25、33例)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1.0%、84.0%、42.4%,术后28d死亡患者均发生术后AKI,Cox回归显示,术前高血压及术后AKI、感染、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10分是术后1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高血压死亡危险度(HR)为4.398,95%可信区间(CI)为1.535~12.604;术后AKI的HR为12.100,95%CI为1.565~93.540;术后感染的HR为4.709,95%CI为1.813~12.226;术后APACHEⅡ评分的HR为3.627,95%CI为1.244~10.573(P〈0.05或P〈0.01)。结论AKI是肝移植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预防AKI的发生可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肾损伤 急性 病死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缓释胶囊对肝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安全性和临床疗效评估 被引量:3
6
作者 薛峰 张建军 +7 位作者 李齐根 张明 宋玉 徐宁 周韬 邓维 王思岳 夏强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目的通过他克莫司缓释胶囊(MR4)的Ⅲ期临床试验(MR4LTxCN02)评价MR4在肝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受试者随机分配入MR4或他克莫司(FK506)组,MR4组药物剂量按1∶1进行药物转换,每日口服1次;FK506组维持每12h服药1次... 目的通过他克莫司缓释胶囊(MR4)的Ⅲ期临床试验(MR4LTxCN02)评价MR4在肝移植术后稳定期受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受试者随机分配入MR4或他克莫司(FK506)组,MR4组药物剂量按1∶1进行药物转换,每日口服1次;FK506组维持每12h服药1次至试验结束。在为期3个月的临床试验阶段,随访了受试者生命体征、不良事件、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及FK506的谷值浓度。随访结果采用SAS8.0统计软件进行了Fisher精确卡方检验及t检验分析。结果MR4组按1∶1药物转换后与FK506组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与FK506组比较,MR4组具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减少倾向,没有增加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转换药物后的剂量和血药浓度与换药前未发生显著变化;药代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MR4具备缓释剂型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与FK506具有良好的生物等效性。结论MR4与FK506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同时简化了服药次数,在提高受者长期依从性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缓释剂 肝移植 疗效
原文传递
活体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郦忆 朱铭力 +8 位作者 杨钱华 陆任华 车妙琳 夏强 王思岳 钱家麒 戴慧莉 倪兆慧 严玉澄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5-171,共7页
目的观察活体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行活体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标准诊断AKI。应用Logistic... 目的观察活体肝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情况及预后,探讨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AK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次行活体肝移植手术的成人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标准诊断AKI。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活体肝移植患者术后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1年的预后,观察AK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同期220例肝移植患者中,94例为活体肝移植,术后56例出现AKI,发生率为59.6%,其中AKI1期占31.9%,AKI2期占12.8%,AKI3期占14.9%;另其中2例接受肾替代治疗(2/56,3.6%)。AKI患者的1年存活率显著低于非AKI患者(65.0%比96.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PACHEII评分(优势比OR=5.126)、术中胶体用量(OR=1.650)、无肝期平均动脉压差值(AMAP)(OR=5.564)是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1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OR=4.940)、术前蛋白尿(OR=3.385)和术中输RBC量(OR=1.752)是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2-3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活体肝移植患者术后AKI发生率高,AKI患者预后较差。关注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预防活体肝移植术后AKI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活体供者 肾功能衰竭 急性 发病率 危险因素 预后
原文传递
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夏雷 夏强 +5 位作者 张建军 李齐根 邢天宇 朱建军 薛峰 王思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受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95例首次接受成人肝移植,且术后规律随访超过6个月受者的临床资料,将受者分研究组(153例)和对照组(142例),研究组受者采用他克莫司(Tac)...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对受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95例首次接受成人肝移植,且术后规律随访超过6个月受者的临床资料,将受者分研究组(153例)和对照组(142例),研究组受者采用他克莫司(Tac)+吗替麦考酚酯(MMF)的免疫抑制方案,对照组受者采用Tac+MMF+皮质激素方案。分别于术前1周及术后第1、2、4、8、12、16、20和24周为观察时间点,检测两组受者的血糖水平变化,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及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受者性别、年龄、体重等基本资料,尤其是术前空腹血糖水平和高血糖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者术后早期血糖水平均显著升高,术后1周时达到峰值,并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时间点研究组的受者空腹血糖水平及高血糖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术后4周以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高血糖者的比例分别为52.9%和76.8%(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高血糖的风险是研究组的2.94倍。随访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0%(13/153)和7.75%(11/1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受者出现组织愈合延迟、感染及高脂血症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肝移植术后应用不含皮质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的,并可降低术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减少高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免疫抑制法 糖皮质激素类 血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