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全胃切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1 位作者 彭俊生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60-761,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全胃切除患者 ,2 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 (对照组 ) ,2 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 (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P <0 0 5 )。治疗前两组...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全胃切除患者 ,2 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 (对照组 ) ,2 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 (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P <0 0 5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 (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术 胃癌 肿瘤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中晚期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及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王志度 蔡观福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108-2109,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其可行性、近期临床疗效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同期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4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 目的:分析应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技术特点,比较分析其可行性、近期临床疗效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同期收治的中晚期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组(47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该腹腔镜手术的技术特点。结果:腹腔镜组3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6.4%。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195.2±57.2)min vs (165.3±56.1)min,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失血量明显较开腹组少[(61.2±26.3)mL vs (281.3±187.4)mL,P<0.00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195.2±57.2)min vs (165.3±56.1)min,P<0.05];腹腔镜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短[(2.3±0.7)d vs (4.0±0.8)d,P<0.05]。手术后并发症且平均收获的淋巴结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具有专有的技术特点,安全可行,具有出血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手术 根治性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与肠外营养支持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度 杜嘉林 +1 位作者 姚远 万进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030-1031,共2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和肠外营养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2 0例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 (PN)和rhGH(实验组 ) ,2 0例患者接受与实验组同样的肠外营养 (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 (白蛋白、前白... 目的 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和肠外营养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2 0例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 (PN)和rhGH(实验组 ) ,2 0例患者接受与实验组同样的肠外营养 (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 (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显著。术后第1 0天实验组疲劳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应用rhGH和肠外营养有利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轻患者的疲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肠外营养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1 位作者 彭俊生 林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9期1091-109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肠内营养支持(EN)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19例患者接受。EN和rhGH(试验组),21例患者接受与试验组同样的EN(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纽患者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和肠内营养支持(EN)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19例患者接受。EN和rhGH(试验组),21例患者接受与试验组同样的EN(对照组)。结果:治疗前两纽患者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升高,而试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异显著。术后第10天试验组疲劳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应用rhGH和EN有利于促进蛋白质合成和减轻患者的疲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EN 胃肠道肿瘤 术后 肠内营养支持 重组人生长激素 对照组 试验 应用效果 G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评价(附103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度 刘全芳 +1 位作者 蔡观福 林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62-864,共3页
目的:评价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同期收治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组(54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其中3例中转开... 目的:评价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的安全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同期收治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组(54例)和传统开腹手术组(4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其中3例中转开腹手术,中转率为5.6%。腹腔镜组的手术失血量明显较开腹组少(83.1mL±25.7mL vs 276.3mL±187.2mL,P<0.00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稍长(193.1min±58.2min vs160.1min±54.3min,P<0.05);腹腔镜组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开腹组短(2.5d±0.7d vs 4.3d±0.8d,P<0.05),腹腔镜组手术后住院天数较短。手术后并发症且平均收获的淋巴结数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老年人结直肠癌的较好选择。细致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熟练的腹腔镜手术经验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肠内营养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1 位作者 彭俊生 林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病人,16例术后肠外营养(PN)(对照组),16例术后行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治疗(实验组)。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目的探讨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32例病人,16例术后肠外营养(PN)(对照组),16例术后行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治疗(实验组)。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P<0.05)。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升高,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差异显著。结论导管空肠造口术(NCJ)肠内营养(EN)应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比肠外营养(PN)具有更多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导管空肠造口术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肠内营养 血蛋白指标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外科治疗
7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891-892,共2页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8年收治并确诊的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临床表现为上腹痛10例,消化道出血4例,腹部触及包块4例。术前胃镜检查11例,4...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1998年收治并确诊的12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临床表现为上腹痛10例,消化道出血4例,腹部触及包块4例。术前胃镜检查11例,4例诊断为胃癌,4例诊断为胃淋巴瘤,3例示慢性胃炎,胃镜确诊率37%。12例均行手术治疗,单纯性远端胃大部切除1例,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6例,根治性胃全部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3例。术后辅以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方案化疗9例。10例术后随访3年,Ⅰ期2例均生存,Ⅱ期6例生存4例,Ⅲ期1例生存,Ⅳ期1例无生存。结论:提高胃镜活检技术是提高术前确诊率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治疗是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首要选择。术中切缘须行冰冻活检以确定切除范围。不能轻易放弃切除肿物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胃肿瘤 存活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泽宇 卢晓裕 +4 位作者 杜嘉林 赵刚 王志度 林锋 彭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50-1452,共3页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5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9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中... 目的:比较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0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5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49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中2例(3.8%)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90±40)mL,明显少于开腹手术组的(270±140)mL(P=0.023)。腹腔镜手术组48h肛门排气的患者占46.2%(24/52),明显高于开腹手术组的18.4%(9/49)(P=0.003)。开腹手术组需要使用止痛药止痛的患者占55.1%(27/49),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17.3%(9/52)(P=0.000)。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8.7±5.5)d,明显短于开腹手术组(12.5±7.3)d(P=0.028)。两组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性别、年龄、收获淋巴结的数目、TNM分期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较开腹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痛苦少和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能达到根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自发性胃穿孔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全芳 黄炽明 +6 位作者 万进 杜嘉林 姚远 王志度 吴泽宇 林锋 陈仕荣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22-1822,共1页
关键词 胃穿孔 自发性 新生儿 APGAR评分 出生时体重 腹部X线平片 腹部膨隆 体格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预防 被引量:11
10
作者 欧卫权 汤照峰 王志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2期2627-2628,共2页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欲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同期常规用药组为对照与早期使用抗凝、祛聚药物预防组... 目的:研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对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02年4月至2006年4月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欲接受脾切除术的患者67例分为两组,同期常规用药组为对照与早期使用抗凝、祛聚药物预防组进行对比研究,利用彩超监测门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62例完成随访6个月以上,随访率92.5%,其中预防组39例,对照组23例。术后对照组发生门静脉血栓6例(26.1%),1例为复发血栓。预防组发生门静脉血栓3例(7.7%),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7),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早期接受抗血栓治疗是防治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肝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理灵疝装置在局麻下疝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林 王志度 万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77-1778,共2页
目的总结我院使用普理灵疝装置开展门诊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经验,探讨局部麻醉下使用这一装置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行普理灵疝装置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共112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进行的硬膜外麻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手术12... 目的总结我院使用普理灵疝装置开展门诊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经验,探讨局部麻醉下使用这一装置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进行普理灵疝装置的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共112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进行的硬膜外麻下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手术120例。观察内容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费用、疼痛评分、复发情况、患者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局麻下普理灵疝装置修补手术在住院时间、患者费用、并发症方面具有优势,使用普理灵疝装置的病例仅1例复发,为股疝修补时下片放置不到位所致。在手术时间、疼痛评分方面两组病例没有明显区别。结论局麻下使用普理灵疝装置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张力修补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炽明 万进 +4 位作者 杜嘉林 刘全芳 姚远 王志度 吴泽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22-1223,共2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中行联合脏器切除占74.7%,姑息癌肿切除占25.3%;联合脏器切除组手术并发症较少,生存率较高。结论进展期胃癌目前仍是以...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患者中行联合脏器切除占74.7%,姑息癌肿切除占25.3%;联合脏器切除组手术并发症较少,生存率较高。结论进展期胃癌目前仍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联合脏器切除更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进展期胃癌 联合脏器切除术 营养支持 白蛋白 胰腺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刚 万进 +6 位作者 吴泽宇 杜嘉林 彭林 刘全芳 姚远 王志度 杨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6年8月至2006年8月60岁以上的166例老年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有并存疾病、血红蛋白...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6年8月至2006年8月60岁以上的166例老年胃癌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有并存疾病、血红蛋白≤80g/L、白蛋白≤35g/L、体重指数≤18.5kg/m2、术中失血量≥1000mL、手术时间≥5h、联合脏器切除(脾/胰体尾切除)是老年胃癌患者根治性全胃切除的危险因素,发生死亡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59、1.84、3.17、4.33、2.31、2.18、3.80,发生并发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62、1.99、2.33、2.12、2.45、1.56、3.71。结论:老年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时应综合考虑上述危险因素,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老年人 全胃切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泽宇 万进 +7 位作者 杜嘉林 赵刚 姚远 刘全芳 彭林 王志度 黄炽明 杨珏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分析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中661枚淋巴结微转移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观察肿瘤组织中E-钙黏附素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检测出29例中的190枚... 目的:分析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E-cadherin)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K-20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中下段直肠癌中661枚淋巴结微转移状况进行检测,同时观察肿瘤组织中E-钙黏附素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检测出29例中的190枚淋巴结呈转移,其CK-20免疫组化检测均呈阳性,后者在该29例中另检出12例55枚淋巴结呈阳性;在27例HE染色未检出淋巴结转移者中,有8例12枚淋巴结免疫组化检测呈阳性。20例(36%)67枚(10%)淋巴结检出微转移。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率为44.6%(25/56)。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与浸润深度(P=0.028)、分化程度(P=0.012)和淋巴结转移(P=0.007)密切相关。20例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14例(70%)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而36例未检测出淋巴结微转移的癌组织中仅有11例(30.6%)E-钙黏附素表达阴性;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中下段直肠癌E-钙黏附素表达下调参与了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钙黏着糖蛋白类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E琥珀酸酯对人肝癌细胞凋亡和侵袭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林 王志度 吴泽宇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7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7月,体外培养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在培养液中加入VES共育,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培养6、24、48h后采用流式细...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诱导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凋亡以及对肝癌细胞侵袭性的抑制作用。方法自2004年至2005年7月,体外培养SMMC7721人肝癌细胞系,在培养液中加入VES共育,用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培养6、24、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的凋亡,小孔趋化试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体外侵袭性变化。结果在加入VES后肝癌细胞的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在48h加入VES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肝癌细胞的小孔趋化试验明显受到抑制。结论VES具有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系凋亡以及抑制肝癌细胞体外侵袭性的作用,是潜在的抗肿瘤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维生素E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卫权 王志度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S1期502-503,共2页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经验,旨在提高该病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43.78%)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式吻合14例(17.28... 目的:总结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经验,旨在提高该病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资料,其中81例(43.78%)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式吻合14例(17.28%),Billroth式吻合67例(82.72%),其中Billroth式结肠前吻合41例(61.19%),结肠后吻合26例(38.80%)。结果:81例中,1例Billroth式吻合术后发生胃瘫,经保守治疗1个月余治愈,其余病例术后恢复均顺利,随访1~5年以上预后良好。结论: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期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既解决了穿孔单纯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粘连、溃疡恶变等问题,又缩短了治愈周期,提高了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急性穿孔 胃大部切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类癌1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炽明 姚远 王志度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85年-2005年收治的15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采用阑尾切除术11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右...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85年-2005年收治的15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采用阑尾切除术11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肿瘤直径〈1cm12例,1~2cm2例,〉2cm1例。10例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或肌层,3例侵及浆膜,2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其中1例患者肿瘤直径〉2cm伴局部淋巴结转移。随访15例,13例无复发及转移;2例局部复发,均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类癌少见且症状不典型,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决定术式和切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肿瘤 类癌瘤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内痔的疗效
18
作者 黄炽明 刘全芳 王志度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研究直肠黏膜保护剂(复方角莱酸酯)治疗内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对比的研究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含有直肠黏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对照组使用无黏膜保护成分的栓剂。结果①治疗2d后... 目的研究直肠黏膜保护剂(复方角莱酸酯)治疗内痔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对比的研究方法,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含有直肠黏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对照组使用无黏膜保护成分的栓剂。结果①治疗2d后,观察组出血、瘙痒、疼痛、糜烂等症状减轻程度较对照组佳(P<0.05);②治疗7d后,观察组出血、疼痛、瘙痒、糜烂等症状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黏膜保护剂治疗内痔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肛栓剂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患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志度 彭俊生 +2 位作者 陈盛 黄炽明 黄亮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410-1413,共4页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瑞能及谷胺酰胺)对患者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60岁以上营养不良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免疫营养组37例(瑞能及谷胺酰胺)(实验组)和标... 目的观察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肠内免疫营养(瑞能及谷胺酰胺)对患者的营养、免疫和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60岁以上营养不良行根治手术的消化道肿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免疫营养组37例(瑞能及谷胺酰胺)(实验组)和标准营养组43例(能全素)(对照组)。两组使用等热量肠内营养,125·4kJ·kg-1·d-1。营养素经口服或经鼻肠管使用,术前营养支持5d。术中均置鼻肠管或穿刺空肠造口(NCJ),术后第2天开始经空肠输注肠内营养,连续7d。术前第5、1天,术后第1、9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N)、T细胞分化亚群3(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C反应蛋白(CRP)各指标。结果实验组在术后第9天血清TFN为2·18g/L±0·29g/L、PA:0·23g/L±0·09g/L、CD4:33·8%±5·4%、CD4/CD8为1·17±0·12、IgG:13·2g/L±1·8g/L均比对照组术后第9天的相应指标显著增高(P<0·05),CRP则显著下降,由对照组的41·3mg/L±19·0mg/L,降为31·2mg/L±16·3mg/L(P<0·05)。结论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较标准肠内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下调急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老年人 肠道营养 免疫
原文传递
中晚期结直肠癌191例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20
作者 王志度 吴泽宇 +2 位作者 李勇 吴伍林 林锋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腹腔镜下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91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9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93例接受... 目的比较分析应用腹腔镜下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91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9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93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中5例(5.1%)中转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为(87.2±27.1)ml,明显少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279.5±189.4)ml(P=0.011)。腹腔镜手术组48h内肛门排气和离床活动的患者分别占37.8%(37/98)和30.6%(30/98),明显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的6.5%(6/93,P=0.000)和3.2%(3/93,P=0.000)。传统开腹手术组术后需要使用麻醉性止痛药止痛的患者占133%(13/98).明显高于腹腔镜手术组的61.3%(57/93)(P=-0.000)。腹腔镜手术组平均总住院时间为(8.9±5.9)d.明显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12.1±7.6)d(P=0.036)。两组其他临床因素(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TNM分期、手术切除方式、收获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行腹腔镜根治术安全可行.能达到与开腹同样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外科手术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