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S逆变器电压控制的Delta调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归新 张昌盛 +1 位作者 康勇 陈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2-187,共6页
当电流控制的delta调制控制策略应用于UPS逆变器控制时,存在负载变动引起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不稳定、负载为非线性时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等问题。为克服这些不利,该文提出一种电压控制的Delta调制的逆变器闭环控制策略:首先建立... 当电流控制的delta调制控制策略应用于UPS逆变器控制时,存在负载变动引起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不稳定、负载为非线性时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畸变严重等问题。为克服这些不利,该文提出一种电压控制的Delta调制的逆变器闭环控制策略:首先建立了系统控制结构并详细叙述了系统运行原理,然后根据控制结构建立了系统的解析模型,导出了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参数。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和MATLAB仿真,得出并分析了系统主要参数变动影响逆变器性能的各种特性曲线,以指导系统的工程设计。实验结果证明,电压控制的Delta调制逆变器控制策略具有抗扰动能力强、输出电胜波形畸变小、实现简单等优点,适合应用于UPS逆变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S 不间断电源 逆变器 电压控制 Delta调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单相逆变器控制建模 被引量:39
2
作者 王归新 康勇 陈坚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12,共4页
论述了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实质和一般步骤,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引出了一种线性时不变的、与负载扰动不相关的单相逆变器控制模型,指出了所得到的模型及其变种的用法特点。为验证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准确性,在一台单相全桥逆变器上进行了实... 论述了状态空间平均法的实质和一般步骤,应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引出了一种线性时不变的、与负载扰动不相关的单相逆变器控制模型,指出了所得到的模型及其变种的用法特点。为验证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准确性,在一台单相全桥逆变器上进行了实验。实验表明,所得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精确性和可用性可以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逆变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 功能模型 开环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能量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归新 刘小娟 +1 位作者 杨世凯 程俊翔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77-81,共5页
以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网侧变换器、直流负荷构成的小型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考虑孤岛和并网运行,设计系统4种工作模式,研究该小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提出分层的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和下层控制,上层控制主要完成4种工作模式之间... 以光伏发电、储能装置、网侧变换器、直流负荷构成的小型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考虑孤岛和并网运行,设计系统4种工作模式,研究该小型微电网的能量管理控制系统.提出分层的控制策略,上层控制和下层控制,上层控制主要完成4种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下层控制为各部分具体的控制策略,其包括了DC-AC整流/逆变控制算法、光伏MPPT升压DC-DC控制算法、蓄电池充放电控制算法.系统以STM32+FPGA控制板作为控制核心,实现了单位功率因数PWM整流、并网逆变发电、输入侧的MPPT最大功率跟踪、离网运行模式下的母线稳压功能以及系统数据在显示终端上的处理和实时刷新显示等功能.通过PSIM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光伏发电 分层控制 STM32+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软硬件结合的UPS切换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归新 段善旭 +1 位作者 康勇 陈坚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41,共3页
分析了引起UPS切换的几种市电电源异常现象;介绍了一种UPS快速切换技术。该技术采用硬件检测和软件判定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硬件检测的快速性和软件复杂逻辑处理能力的优点,能在几种市电异常时实现快速、可靠地切换。实验证明,该切... 分析了引起UPS切换的几种市电电源异常现象;介绍了一种UPS快速切换技术。该技术采用硬件检测和软件判定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了硬件检测的快速性和软件复杂逻辑处理能力的优点,能在几种市电异常时实现快速、可靠地切换。实验证明,该切换技术具有切换迅速可靠、切换逻辑软件可编程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间断电源 切换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归新 金申义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4-38,74,共6页
三相整流过程中,采用特定三相整流拓扑,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从而抑制三 相整流过程电网中产生的谐波,实现网侧电流跟踪电压正弦化波动。采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分析工作 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制定双闭环PI控制策略,... 三相整流过程中,采用特定三相整流拓扑,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从而抑制三 相整流过程电网中产生的谐波,实现网侧电流跟踪电压正弦化波动。采用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分析工作 原理,建立数学模型,制定双闭环PI控制策略,并对双闭环策略进行改进,即外环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内环采 用预测电流控制。对比2种控制策略,分析网侧电流波形和谐波含量。通过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 仿真模型,依据网侧电压、电流波形以及网侧电流谐波含量,验证该控制策略有助于抑制网侧电流谐波,实现 电流跟踪电压正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谐波 正弦化 数学模型 控制策略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传感器电流检测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归新 张昌盛 +1 位作者 康勇 陈坚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103,共3页
介绍一种用半导体电子线路取代电流传感器检测功率变换器主开关电流的技术,该技术根据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大小与其通态压降成正比的原理,用检测通态管压降的方法检测通态电流。分析了单相全控桥式逆变器在双极性、单极性、单极倍频等几种... 介绍一种用半导体电子线路取代电流传感器检测功率变换器主开关电流的技术,该技术根据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大小与其通态压降成正比的原理,用检测通态管压降的方法检测通态电流。分析了单相全控桥式逆变器在双极性、单极性、单极倍频等几种工作方式下开关管通态压降的表现形式及电流波形重构原理,实验结果证实该技术具有实现简单、经济实用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变换器 逆变器 电流检测/电流波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归新 杨斌 陈海东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48-57,共10页
为了解决变换器在单移相调制下回流功率较大的问题,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在双重移相控制下变换器的功率特性以及最小回流功率的控制方法;对内、外移相比最优参数进行设计,建立了双重移相控制下混合式隔离双向DC-D... 为了解决变换器在单移相调制下回流功率较大的问题,分析了双重移相控制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研究了在双重移相控制下变换器的功率特性以及最小回流功率的控制方法;对内、外移相比最优参数进行设计,建立了双重移相控制下混合式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的动态小信号模型。最后搭建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 双重移相控制 最优移相比 回流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锁相环和改进NTVLMS算法的i_p-i_q谐波电流检测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归新 程俊翔 +2 位作者 张鑫 李辉 汤大猷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_p-i_q的谐波检测法是一种有效的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但是传统的ip-iq法不仅受到锁相环(PLL)随电压波动导致的失锁、检测精度差的影响还受到检测环节中电流有功分量、电流无功分量分离速度和分离精度的影响....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i_p-i_q的谐波检测法是一种有效的电网谐波电流检测方法 .但是传统的ip-iq法不仅受到锁相环(PLL)随电压波动导致的失锁、检测精度差的影响还受到检测环节中电流有功分量、电流无功分量分离速度和分离精度的影响.对无锁相环结构,采用了基于基准正余弦法无锁相环基波电压检测法,并对直流分量提取方法的滑动积分器和低通滤波器(LPF)在电压稳定和电压突变时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滑动积分器无论在提取精度还是在响应速度上都优于LPF;对于检测环节中有无功分量的提取,对NTVLMS(New Time Varying LMS)算法和变步长LMS算法两者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的NTVLMS算法,并对3种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证明改进的NTVLMS算法在接入系统时和电流发生畸变时的响应速度均优于上述算法.最后对改进的ip-iq谐波电流检测法进行了谐波检测的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检测法 无锁相环 滑动积分器 NTVLMS算法 变步长LM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调光节能的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归新 刘炳正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9-90,93,共3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调光节能功能的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该电子镇流器包括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和控制系统。对镇流器各项功能的实现作了分析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镇流器具有较好的... 设计了一种具有调光节能功能的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该电子镇流器包括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和控制系统。对镇流器各项功能的实现作了分析并对系统参数进行了设计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子镇流器具有较好的启动、运行性能,整个实验过程没有发生声谐振现象。调光功能实现了数字化控制,调光范围宽,节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镇流器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调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斩波串级调速系统电机机械特性曲线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归新 裴合伟 +1 位作者 晓琼 鲜万春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共4页
绕线转子式交流电机转子回路串级调速系统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和节电效果,在中大功率领域应用较多。基于对三相整流电路电源等效内阻抗对桥路整流输出的影响分析,将整流桥及其后续电路等效为电机转子回路的电阻,推导出在有串级调速系统... 绕线转子式交流电机转子回路串级调速系统具有很好的调速性能和节电效果,在中大功率领域应用较多。基于对三相整流电路电源等效内阻抗对桥路整流输出的影响分析,将整流桥及其后续电路等效为电机转子回路的电阻,推导出在有串级调速系统下电机的机械特性,得出了影响电机机械特性的两方面因素,其中转子回路的等效阻抗对机械特性的影响相对于转子漏抗影响换相重叠角对机械特性的影响尤为严重的结论。仿真结果证实了理论推导的结论,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级控制 节能 绕线异步电动机 整流桥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归新 汤大猷 +1 位作者 陈海东 程俊翔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75-79,共5页
为满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要求,提出一种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引入惯性与阻尼特性,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采用近似同步发电机励磁无功调节、有功频率下垂特性调节,实现并网逆变器在孤岛运行时维持... 为满足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并网要求,提出一种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引入惯性与阻尼特性,建立了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采用近似同步发电机励磁无功调节、有功频率下垂特性调节,实现并网逆变器在孤岛运行时维持电网电压、频率稳定,在并网运行时实时跟踪有功、无功指令,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发电 并网逆变器 虚拟同步电机 调频调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的建模与解耦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归新 肖波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79,共9页
对于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稳态特性。通过列出变换器半周期内的状态方程,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由于系统在进行闭环控制时移相角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耦合会降低系统动态性能,因此... 对于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与稳态特性。通过列出变换器半周期内的状态方程,对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建模并推导出系统传递函数。由于系统在进行闭环控制时移相角与占空比之间的相互耦合会降低系统动态性能,因此需要采用解耦控制来解除二者之间的相互耦合,进而提出了一种稳态解耦控制策略。一方面通过建立相对增益矩阵来分析控制量与被控制量间的匹配关系来设计控制器,另一方面基于系统稳态过程增益矩阵得到系统稳态解耦矩阵,2个回路的相互影响通过加入系统稳态解耦矩阵而大大降低。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对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型双有源桥式双向DC-DC变换器 状态方程 小信号建模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节电的高压气体放电灯的电子镇流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归新 鲜万春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3期43-46,共4页
设计了一种高功率因数、可节电的高压钠灯电子镇流器,并阐述了系统的设计原则.该电子镇流器包括功率因数校正、半桥逆变、开关电源以及控制电路等.实验结果表明该镇流器性能优良,节能效果明显,功率因数大于0.98.
关键词 电子镇流器 节电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高频逆变器 ATMEGA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各拓扑结构输出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归新 郑启 《电子科技》 2019年第5期75-80,共6页
局部阴影条件下,不同拓扑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具有不同的功率输出特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阵列输出效率。文中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SP、TCT和BL 3种拓扑结构4×4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在各局部阴影情... 局部阴影条件下,不同拓扑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具有不同的功率输出特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光伏阵列输出效率。文中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搭建SP、TCT和BL 3种拓扑结构4×4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在各局部阴影情形下,对3种拓扑结构的最大输出功率进行仿真并对仿真数据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阴影移动模式中,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与拓扑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对光伏电池板拓扑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阴影 光伏阵列 数学建模 仿真 拓扑结构 最大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归新 李杨 +1 位作者 王元皓 彭发明 《电源技术应用》 2014年第7期31-34,共4页
介绍了微网的概念,组成结构、特征及其优点,讨论了微网的运行与控制以及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将其中关键技术加强应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大电网一起在负荷出现变化时发挥最大效应。
关键词 微网 分布式电源 控制技术 并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的联合控制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归新 司新放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0-54,共5页
由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直接与电网相连,容易受到电网电压故障的影响。主要的DFIG低电压穿越技术有灭磁控制和撬棒控制等。灭磁控制是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RSC)来获得适当的转子磁场,以抵消定子磁链中的暂态分量。由于RSC的容量... 由于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定子绕组直接与电网相连,容易受到电网电压故障的影响。主要的DFIG低电压穿越技术有灭磁控制和撬棒控制等。灭磁控制是通过控制转子侧变换器(RSC)来获得适当的转子磁场,以抵消定子磁链中的暂态分量。由于RSC的容量限制,灭磁控制只能穿越轻微的电压跌落故障。对于严重的电网电压跌落故障,更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撬棒电路将RSC旁路。但使用撬棒电路只能保证双馈风电系统的安全,无法协助电网电压恢复。提出一种灭磁控制与撬棒电路联合的LVRT方案,并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有助于提高双馈风电系统的LVRT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 低电压穿越 灭磁控制 撬棒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IC型并网逆变器及其直流分量抑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归新 彭艺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2-37,共6页
针对传统非隔离型逆变器并网时直流分量的注入问题,分析了典型单相全桥逆变器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进而介绍了一种HERIC型并网逆变器。HERIC型逆变器的自身结构具有一定的隔离性,能够在续流状态下将直流电源与电网进行隔离。为进一步消... 针对传统非隔离型逆变器并网时直流分量的注入问题,分析了典型单相全桥逆变器产生直流分量的原因,进而介绍了一种HERIC型并网逆变器。HERIC型逆变器的自身结构具有一定的隔离性,能够在续流状态下将直流电源与电网进行隔离。为进一步消除逆变器工作状态下的直流分量,提出了一种抑制直流分量的闭环控制策略,该策略通过在逆变器输出端口串联一个对直流分量具有无穷大增益的虚拟电阻,实现对直流分量的抑制。设计了一个400 V/20 A的逆变器并网系统,通过仿真实验对提出的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对直流分量的抑制上具有良好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IC 直流分量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峰值电流控制的单相Boost PFC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归新 叶青峰 司新放 《通信电源技术》 2017年第3期40-43,共4页
论文简要分析了电流峰值控制的单相Boost型在CCM下实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的工作原理,讨论了峰值电流控制电路的意义及实现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具体分析峰值电流控制的优缺点。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对该研究的正确性进行有效地验证。
关键词 BOOST型 电流峰值控制 CCM 功率因数校正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层混合灰狼-哈里斯鹰算法的水火电调度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归新 田中天 《电工材料》 CAS 2021年第3期58-62,共5页
短期水火电调度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火电系统中火电厂的发电成本,由于这一问题具有较多的复杂约束条件,带来了非线性、非凸特征等难题。采取分层结构将两种较新的群智能算法改进灰狼优化与哈里斯鹰优化相结合,从而获得二者易实现、... 短期水火电调度优化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火电系统中火电厂的发电成本,由于这一问题具有较多的复杂约束条件,带来了非线性、非凸特征等难题。采取分层结构将两种较新的群智能算法改进灰狼优化与哈里斯鹰优化相结合,从而获得二者易实现、收敛能力强、全局搜索能力好的优点。算例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此算法比传统的智能算法有明显的提升,取得了更优的结果,是针对这一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水火电调度 哈里斯鹰优化 灰狼优化 群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高增益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仿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归新 沈方健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7-81,共5页
双向DC/DC变换器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桥接功能,为了提高电压变换的带宽与转换性能,设计了混合高增益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变换器的电路拓扑采用半桥结构,较全桥降低了近一半的器件与损耗。拓扑中采用高频变压器,将输入与输出... 双向DC/DC变换器在分布式电源系统中具有重要的桥接功能,为了提高电压变换的带宽与转换性能,设计了混合高增益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变换器的电路拓扑采用半桥结构,较全桥降低了近一半的器件与损耗。拓扑中采用高频变压器,将输入与输出进行电气隔离,提升安全性。对于变压器引入的漏感能量,采用在输入与输出侧加电容方式进行过滤。在升压与降压模式中,分别对应了八种模态,利用驱动控制各模态下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其在任何一种模式下都有一组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通过搭建仿真系统,验证了设计的混合高增益隔离双向DC/DC变换器具有更好的增益可调性,零电压开通有效降低了电路中的开关损耗,从而显著提升了DC/DC变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增益 隔离双向变换器 高频变压器 滤波电容 零电压开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