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配体蛋白聚糖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1
作者 王建丁 王婷 +4 位作者 肖登 张雪玲 马超 王俊玲 李成云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2期9-17,共9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胃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细胞系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与GEPIA数据库分析SDC-1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中的差异化表达水平,TIMER数据库分析胃癌肿...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在胃癌患者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细胞系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与GEPIA数据库分析SDC-1在胃癌组织与正常胃组织中的差异化表达水平,TIMER数据库分析胃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浸润与SDC-1表达的关系,蛋白印迹法验证SDC-1在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通过质粒转染构建SDC-1敲除/过表达的胃癌细胞系,应用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EdU)、集落形成、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观察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EdU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共培养后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IHC结果显示,胃癌患者癌组织中SDC-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对照正常组织(P<0.05);GEPIA数据库中分析结果显示,相比正常胃黏膜组织,SDC-1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TIMER数据库分析提示,SDC-1的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CD4^(+)幼稚T细胞、效应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M1巨噬细胞呈负相关关系,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呈正相关关系(P<0.05);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相比GES-1细胞,SDC-1在胃癌细胞中呈高表达;CCK8、EdU、集落形成、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干扰SDC-1后胃癌HGC-27细胞的增殖、迁移、集落形成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MKN-45胃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而过表达SDC-1后胃癌AGS细胞的增殖、迁移、集落形成和侵袭能力提高(P<0.05);与过表达SDC-1的AGS细胞共培养后,AGS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加(P<0.05)。结论SDC-1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的SDC-1与胃癌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相关;干扰SDC-1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功能的发挥,过表达及共培养体系脱落型SDC-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生长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胃癌 细胞功能 生物靶标 肿瘤微环境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川草乌合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肖登 王建丁 +4 位作者 赵多明 王晓怀 张雪玲 王俊玲 李成云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9期16-20,共5页
目的:探究复方川草乌合剂对小鼠的肝肾毒性及其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方川草乌合剂低(0.33 g/mL)、中(0.66 g/mL)、高(1.32 g/mL)剂量组与正常+复方川草乌合剂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 目的:探究复方川草乌合剂对小鼠的肝肾毒性及其镇痛抗炎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复方川草乌合剂低(0.33 g/mL)、中(0.66 g/mL)、高(1.32 g/mL)剂量组与正常+复方川草乌合剂高剂量组,每组8只。正常组小鼠不造模,其余各组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于小鼠足底皮下注射染毒造模,复方川草乌合剂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复方川草乌合剂,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双蒸水。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小鼠机械刺激痛阈值和热辐射痛阈值;干预7天后观察各组小鼠肝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胱甘肽氨基转移酶(glutathione aminotransferase,AST)、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肌酐(creatinine,CRE)、尿酸(uric acid,UA)、尿素氮(UREA)含量以及足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川草乌合剂以剂量依赖性提高CFA诱导小鼠的机械痛阈值和热辐射潜伏时间(P<0.05);正常组及正常+复方川草乌合剂高剂量组小鼠肝细胞呈放射状排列,未见明显异常,肝小叶结构清晰,肾小管整体结构完整;各组小鼠血清ALT、AST、DB、TB及CRE、UA、URE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川草乌合剂中、高剂量组小鼠足组织IL-1β含量降低(P<0.05)。结论:复方川草乌合剂对CFA致慢性炎症性疼痛小鼠具有镇痛抗炎作用,且无耐受性,无明显肝肾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川草乌合剂 肝肾毒性 镇痛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LINC02859介导Wnt通路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诱发胃癌中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雪玲 曾勇 +4 位作者 王婷 王建丁 肖登 王俊玲 李成云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6-1143,共8页
[背景]胃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进程中可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lncRNA LINC0285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相关,同时在环境致癌物甲基硝基亚硝基... [背景]胃癌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胃癌进程中可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lncRNA LINC0285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病理分期相关,同时在环境致癌物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发细胞恶性转化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胃癌相关lncRNA LINC02859基因在MNNG诱导人正常胃黏膜细胞(GES-1)恶性转化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选取甘肃省胃癌高发区110例胃癌患者作为生物标本来源,由医院专业病理医师采集患者癌组织及距肿瘤边缘5 cm以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LINC02859的表达水平。通过高通量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与LINC02859共表达关系的基因潜在调控的信号通路。取细胞代数较低且形态正常的GES-1,待细胞融合达到70%~80%时,分别加入0、0.25和0.5μmol·L^(–1)的MNNG染毒液培养48 h后检测LINC02859基因表达水平,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平板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评估MNNG染毒对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采用RT-qPCR及免疫印记实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T-qPCR结果显示,与癌旁组织比较,LINC02859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thway富集分析显示,LINC02859潜在调控Wnt通路。体外恶性转化实验提示,MNNG暴露后,恶性转化第五代细胞(MC-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其形态发生改变、集落形成数量增加、增殖和迁移能力高于GES-1细胞;与正常GES-1细胞比较,0.25和0.5μmol·L^(–1)MNNG暴露的GES-1细胞,LINC02859基因表达量均降低,0.5μmol·L^(–1)MNNG暴露后,Wnt通路关键蛋白转录因子7(TCF7)、Axis抑制剂(Axin1)、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Beta(p-GSK-3β)、酪蛋白激酶-1(CK1)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表达水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过表达LINC02859可抑制MNNG对Wnt通路的激活作用。[结论]LINC02859基因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呈低表达。MNNG暴露可引起GES-1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LINC02859基因表达异常下调,同时激活Wnt信号通路;过表达LINC02859可抑制MNNG暴露诱导胃癌进程中的Wnt信号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lncRNA LINC02859 甲基硝基亚硝基胍 恶性转化 WNT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