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nseti方法对6个月以上婴幼儿与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延宙 王卫红 王爱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311-1313,共3页
[目的]比较Ponseti方法对6个月以上婴幼儿(大龄组)与6个月以内婴儿(小龄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不同。[方法]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组患儿157例227足,小龄组患儿221例317足。对所有患足进行Pirani评分,将0~0.5分判为优良... [目的]比较Ponseti方法对6个月以上婴幼儿(大龄组)与6个月以内婴儿(小龄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的不同。[方法]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大龄组患儿157例227足,小龄组患儿221例317足。对所有患足进行Pirani评分,将0~0.5分判为优良,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应用石膏次数及跟腱切断的病足数,并进行随访。[结果]两组患儿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龄组应用石膏次数及行跟腱切断的百分比较大龄组多,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平均随访2年5个月,两组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onseti方法对6个月以上婴幼儿及小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均可取得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PONSETI方法 年龄 聚酯绷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延宙 张敏刚 +1 位作者 王恒冰 王继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本院共收治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21例41足。其中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8.3个月(3d至5岁6个月)。对初次治疗和经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1月至2007年6月本院共收治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21例41足。其中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龄8.3个月(3d至5岁6个月)。对初次治疗和经治疗复发的病例均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结果20例获随访,1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2个月至4年7个月)。其中32足复发,16足第2次复发,10足第3次复发,1例2足第3次复发后行手术治疗。随访时Pirani评分:0~1分32足;1.5~3分8足。结论Ponseti方法可作为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的马蹄内翻足的一种保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挛缩 先天性 马蹄足畸形 外科学 PONSETI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vlik吊带治疗新生儿股骨干骨折13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延宙 王兴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股骨干骨折 吊带治疗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内、外髁骨折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延宙 张培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小儿 肘部骨折 X线检查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nseti方法在6个月以上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中的应用(英文)
5
作者 王延宙 王晓雯 +1 位作者 张鹏 王兴山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2-455,共4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nseti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 (CTE) in children older than 6 months. Methods:Ponseti method was used to treat 157 cases (227 feet) of CTE ...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nseti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talipes equinovarus (CTE) in children older than 6 months. Methods:Ponseti method was used to treat 157 cases (227 feet) of CTE in children older than 6 months. All cases were classified by age and by the degree of deformity severity. The age group classification was:(1)ⅠGroup (6 months to 12 months),113 feet in 81 cases; (2)Ⅱ Group (1 to 3 years old),78 feet in 52 cases; (3) Ⅲ Group (>3 years old),36 feet in 24 cases. The degree of deformity of CTE was evaluated with Pirani scoring system. The cas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eformity degree:(1) Mild Group (scoring 1-2.5),85 feet in 56 cases; (2) Moderate Group (scoring 3-4.5),104 feet in 71 cases; (3) Severe Group (scoring 5-6),38 feet in 30 cases. A Pirani score of 0-0.5 is regarded as an excellent result. For each group,we evaluated the number of casts used,the percentage of excellent result according to the Pirani score,and the percentage of percutaneous achillotenotomy. The result was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groups. Results:The overall percentage of excellent result among all cases was 96.92%. Among the age groups,the percentage of excell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betweenⅠGroup andⅡGroup (P>0.05). The percentage of excellence was lower in the Ⅲ group than the other groups (P>0.01). Among the groups classified by deformity degree,the percentage of excellence was the lowest in severe group (P<0.05),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ild group and moderate group was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0.05). The number of casts used among different groups were different (P<0.01). Among different groups,the percentages of percutaneous achillotenotomy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 209 feet in 148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average time duration of 3 years and 11 months. Relapse was observed in 40 feet in 29 cases. The percentages of relaps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groups (P>0.05). Conclusion:Using Ponseti method to treat CTE for children older than 6 months can achieve excellent result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PONSETI方法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gg-Calvè-Perthes综合征
6
作者 王延宙 赵逢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Legg—Calvè—Perthes综合征 小儿 髋部异常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流行病学 病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手术治疗
7
作者 王延宙 房庆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青少年 特色性脊柱侧凸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5
8
作者 鲁艳芹 任秀智 +1 位作者 王延宙 韩金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1-518,共8页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 成骨不全作为罕见性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具有临床异质性与遗传异质性,迄今已经分为15个亚型.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Ⅰ型胶原蛋白结构基因COL1A1、COL1A2突变为主.非Ⅰ型胶原蛋白突变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成骨不全患者数量少,但致病基因种类多,涉及到胶原合成后异常修饰,胶原蛋白分子伴侣及羧基端前肽剪切酶缺陷、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分化及转录因子异常、钙离子通道与Wnt信号通路分子等诸多方面.致病基因及其机制的研究,对于成骨不全的基因确诊及个体化药物治疗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I型胶原蛋白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与骨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健 韩金祥 +1 位作者 王延宙 鲁艳芹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2,403,共6页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基因数量超过人体基因数量的100倍,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库",这些基因赋予各种细菌不同的功能,产生极其复杂多样的代谢产物,对于调节人体消化、免疫、内分泌、乃至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处于稳态... 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基因数量超过人体基因数量的100倍,被称为"人体第二基因库",这些基因赋予各种细菌不同的功能,产生极其复杂多样的代谢产物,对于调节人体消化、免疫、内分泌、乃至神经系统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处于稳态的肠道微生物不但能依附于肠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屏障,阻止致病菌的生长、繁殖和入侵,还能通过黏膜系统促进免疫系统成熟,有助于机体有效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如果肠道菌群平衡被打破,那么宿主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就会随之升高。宿主健康与否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发生变化,进而通过间接刺激或抑制成骨细胞和激活破骨细胞而打破骨矿化平衡,影响骨健康。除此之外,它们还可以通过维持免疫系统稳态参与调控骨代谢,通过影响生长因子调节、营养物质吸收和宿主代谢通路等参与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相关骨病的发生。目前关于肠道微生物菌群与骨病的研究较少,且多集中于菌群差异性对骨病的影响,而肠道菌群影响骨病的分子机制亟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肠道微生物与骨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 骨病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不全环状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翔 鲁艳芹 +6 位作者 王延宙 刘军龙 苏学利 张遥 左清利 任秀智 韩金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1-436,共6页
目的对成骨不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21、miR-26a、miR-29a、miR-29b、miR-30e、miR-34c、miR-133a、miR-145、miR-210、miR-489与miR-1297等共11种miRNAs进行circ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同时分析其与circRNAs及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方... 目的对成骨不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miR-21、miR-26a、miR-29a、miR-29b、miR-30e、miR-34c、miR-133a、miR-145、miR-210、miR-489与miR-1297等共11种miRNAs进行circRNAs及其靶基因的预测,同时分析其与circRNAs及靶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starbase软件对11种差异性表达miRNAs相关circRNAs进行预测,将得到的miRNA-circRNA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并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分析寻找核心分子。采用miRWALK软件对11种差异性表达miRNAs相关靶基因进行预测,将得到的miRWALK-靶基因进行频数分布分析并通过cytoscape,DAVID软件进行网络分析寻找核心分子。结果 Starbase软件对11种不同miRNAs所预测的靶circRNAs的总数量为222个,非重叠circRNAs为141个。其中MIB1_hsa_circ_000886,MIB1_hsa_circ_002013,CPNE1_hsa_circ_000657,CYP4F3_hsa_circ_001395,KIAA1586_hsa_circ_001439与其中4种miRNA相互作用。另有14个circRNAs与3种miRNA相互作用。miRWALK软件对11种不同miRNAs所预测的靶基因中CNOT6、ELF2、NAV3等基因在不同数量级数据库中与相应不同种miRNAs作用密切。通过对11种miRNA相应circRNA以及靶基因生物学预测分析得到YES1基因与miR-133a、miR-145以及FAT1_hsa_circ_000713与LMNB2_hsa_circ_001499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PP2CA与miR-29a、miR-29b、miR-133a以及KIAA1586_hsa_circ_001439之间存在相互作用。NTN4和SRGAP1与miR-26a、miR-145以及RFC1_hsa_circ_001649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对成骨不全血清中差异表达的11种miRNAs及其相互作用的circRNAs、靶基因与相关信号通路进行了网络分析与预测,为进一步分析之间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MIRNA circRNA 靶基因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敏刚 王恒冰 +3 位作者 王延宙 王兴山 张鹏 王继孟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5期535-537,共3页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骨折43例,35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8例配合小切口复位固定。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时间4~24周。参照Flynn提出... 目的评价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骨折43例,35例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针固定,8例配合小切口复位固定。结果4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4~24个月。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时间4~24周。参照Flynn提出的髓内针治疗骨折的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优41例,良2例,优良率100%。其中股骨干骨折延迟愈合1例,针尾刺激症状3例;无骨不连、畸形愈合和骨骺损伤。结论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是治疗儿童长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适用于3~13岁儿童骨折,具有微创、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髓内针 长骨骨折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敏刚 王恒冰 +1 位作者 王延宙 王继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02-504,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收治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2例,术中均采用超声乳化切除脂肪瘤,临床上采用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前及随访时均行电生理检查,对15例尿失禁患儿行尿动...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3月收治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32例,术中均采用超声乳化切除脂肪瘤,临床上采用Hoffman功能性分级,术前及随访时均行电生理检查,对15例尿失禁患儿行尿动力学检查,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 ̄53个月,平均27个月。临床上Hoffman分级无加重,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EP)明显改善(P<0.05),伴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主要参数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应用超声乳化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拴系综合征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拴系综合征 脂肪瘤 超声外科吸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脊髓栓系松解术前后脑脊液中自由基的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恒冰 郭宗远 +4 位作者 吴荣德 王继孟 王延宙 张敏刚 吕晓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脑脊液 自由基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儿童 脊髓栓系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继孟 王恒冰 +2 位作者 王延宙 张敏刚 刘桂海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6-27,79,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桡骨头脱位临床及X线检查的特征。 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5年收治的8例确诊为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桡骨缩短或尺骨延长术、环状韧带重建术。结果8例10侧肢体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桡骨头复位满意,前臂旋... 目的 探讨先天性桡骨头脱位临床及X线检查的特征。 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5年收治的8例确诊为先天性桡骨头脱位的手术治疗,包括切开复位、桡骨缩短或尺骨延长术、环状韧带重建术。结果8例10侧肢体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桡骨头复位满意,前臂旋转功能获得明显改善。结论 先天性比外伤性桡骨头脱位少见。本组病例绝大多数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畸形。术中发现二者的组织病理改变有明显差异。前者诊断后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位/诊断 脱位/治疗 桡骨/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rnese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天友 郭锋 +3 位作者 李龙 田凯旋 贾伟伟 王延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34-38,49,共6页
目的探讨Bernese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Bernese三联截骨治疗DDH 29例(33髋),平均年龄8岁8个月(3... 目的探讨Bernese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采用Bernese三联截骨治疗DDH 29例(33髋),平均年龄8岁8个月(3~16岁),其中男童8例,女童21例;左侧18髋,右侧15髋;髋臼发育不良14髋,半脱位14髋,全脱位5髋。29例患儿中11例(13髋)曾行保守治疗(石膏和/或支架),7例(7髋)曾行切开复位联合骨盆截骨和(或)股骨截骨术。所有患儿术后定期随访,按照Mckay临床功能评分和改良Severin影像学评分进行疗效评估,分析临床功能分类和影像学分级与手术年龄、病理类型、既往治疗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 26例(30髋)获得中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年6个月(4年5个月至7年6个月)。按照McKay临床功能评分,优12髋(40. 0%)、良14髋(46. 7%)、中1髋(3. 3%)、差3髋(10. 0%)。按照改良Severin影像学评分,Ⅰ级9髋(30. 0%)、Ⅱ级18髋(60. 0%)、Ⅲ级0髋、Ⅳ级1髋(3. 3%)、Ⅴ级2髋(6. 7%)。临床功能优秀率在不同手术年龄、病理类型、既往有无治疗方面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年龄≤8岁、髋臼发育不良和既往治疗者影像学优秀率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Bernese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DDH中期临床效果良好,年龄≤8岁和髋臼发育不良者影像学结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生长和发育 骨盆 截骨术 股骨头坏死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器械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敏刚 王延宙 +1 位作者 王恒冰 王继孟 《临床骨科杂志》 2007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评价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器械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12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均行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器械内固定术。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个月)。脊柱侧凸Cobb角由42.5... 目的评价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器械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12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病例均行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器械内固定术。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18个月)。脊柱侧凸Cobb角由42.5°±6.7°纠正到16.2°±3.2°,纠正率64.7%。5例明显后凸的Cobb角由33.5°±5.2°纠正到13.3°±5.6°,纠正率53.2%。最后随访时侧凸和后凸分别为15.6°±5.8°和14.2°±3.3°,与术后相比无纠正丢失。无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后路半椎体切除椎弓根器械内固定是早期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术式,能够通过较短节段的融合获得满意的矫正,并且对小儿是一种相对简单、安全、微创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外科学 脊柱侧凸/先天性 半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坐骨重叠征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后再脱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凯旋 李天友 +2 位作者 朱立超 张敏刚 王延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 目的提出坐骨重叠征(ischium overlap sign,IOS)的概念,并分析其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手术后再脱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7年5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治疗的88例(105髋)DDH患儿病例资料,其中男童16例、女童72例;平均年龄12(5~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15~59)个月;双侧17例,左侧63髋,右侧42髋;1髋为髋臼发育不良,11髋半脱位,93髋全脱位。术中行髋关节造影检查,按照Bowen标准选择闭合或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IOS是指在人类位髋关节造影平片上股骨头软骨内缘与坐骨外缘的重叠关系,二者重叠为Ⅰ度,相接为Ⅱ度,分离为Ⅲ度。将93髋全脱位按照IOS分度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再脱位发生率。结果 1髋髋臼发育不良和11髋半脱位者IOS均为Ⅰ度。93髋全脱位中IOSⅠ度14髋,Ⅱ度39髋,此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无再脱位病例;Ⅲ度40髋中,闭合复位石膏固定17髋,6髋再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23髋,1髋再脱位。本研究发现Ⅲ度组的再脱位发生率(7/40,17.5%)高于其他两组(P=0.006)。IOS为Ⅲ度的40髋中,闭合复位的再脱位发生率(6/17,35.3%)高于切开复位(1/2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8,P=0.034)。结论 IOS与DDH术后再脱位有一定的关系,IOS为Ⅲ度的髋关节如行闭合复位,再脱位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疾病 发育性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后并发症 坐骨重叠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vier骨化沟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天友 刘振兴 王延宙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6期30-31,共2页
Ranvier骨化沟是环绕长骨骺板外周的特殊区域,同时与软骨膜、干骺端骨皮质、骺板软骨相接触。Ranvier骨化沟参与正常的软骨内成骨过程,当其受到损伤会导致骨桥形成进而引起关节畸形。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与骨软骨瘤可能起源于该部位的异... Ranvier骨化沟是环绕长骨骺板外周的特殊区域,同时与软骨膜、干骺端骨皮质、骺板软骨相接触。Ranvier骨化沟参与正常的软骨内成骨过程,当其受到损伤会导致骨桥形成进而引起关节畸形。多发性内生软骨瘤病与骨软骨瘤可能起源于该部位的异常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vier骨化沟 骺板 FG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附5例报告)
19
作者 王恒冰 王继孟 +2 位作者 张伟 王延宙 张敏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儿童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例行关节镜检查 ,完全型 4例 ,不完全型 1例 ;单纯水平裂 3例 ,纵裂 2例。 1例开放式全切 ,1例镜下全切 ,3例在关节镜下行部分切除或成形术。结果 ... 目的 探讨儿童膝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在关节镜下行半月板成形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例行关节镜检查 ,完全型 4例 ,不完全型 1例 ;单纯水平裂 3例 ,纵裂 2例。 1例开放式全切 ,1例镜下全切 ,3例在关节镜下行部分切除或成形术。结果 术后均获 3个月以上随访 ,根据 Ikeuchi膝关节评分标准 ,疗效优 3例 ,良 2例。结论 半月板成形术对保留半月板的生理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生物力学状态、防止晚期关节退行变具有重要价值 ,但需不断总结并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状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 治疗 半月板成形术 疗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前脱位的三维CT评价
20
作者 王继孟 王恒冰 +3 位作者 王延宙 张敏刚 倪庆宾 郭宗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46-47,共2页
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进行三维CT(3D-CT)观察。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探讨髋关节前脱位的发病机制。发现本组156例(186髋)中,前脱位(ADH)26例32髋,外侧脱位(LDH)127例150髋,后脱位(PDH)3例4髋,这与术中所见相符。ADH在临床表现、病理... 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进行三维CT(3D-CT)观察。结合临床、病理特点、探讨髋关节前脱位的发病机制。发现本组156例(186髋)中,前脱位(ADH)26例32髋,外侧脱位(LDH)127例150髋,后脱位(PDH)3例4髋,这与术中所见相符。ADH在临床表现、病理改变等方面具有不同于LDH及PDH的特点,说明ADH是存在的。推测ADH的发生可能与宫内胎儿的体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髋臼发育不良 计算机X线断层照像术 三维重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