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的羧甲基化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文烈 梁晖 +1 位作者 卢江 王少如 《中国胶粘剂》 CAS 2001年第5期25-28,共4页
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 (淀粉、CH2 ClCOOH及NaOH的用量 )、反应介质以及反应时间等对淀粉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 1)当NaOH用量不大时 ,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 ,取代度 (DS)和CH2 ClCOOH的反应效率(RE)亦增加 ,当... 研究了不同原料配比 (淀粉、CH2 ClCOOH及NaOH的用量 )、反应介质以及反应时间等对淀粉羧甲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其它条件不变时 ,( 1)当NaOH用量不大时 ,随着NaOH用量的增加 ,取代度 (DS)和CH2 ClCOOH的反应效率(RE)亦增加 ,当NaOH与CH2 ClCOOH的摩尔比为 2 .5∶1时 ,达到最大值 ,其后随着NaOH的增加 ,DS和RE急剧下降 ;( 2 )随着CH2 ClCOOH用量的增加 ,DS和RE增加 ,其中DS在CH2 ClCOOH与淀粉中葡萄糖基的摩尔比增大到 1∶1时达到最大值 ,而RE在CH2 ClCOOH与淀粉中葡萄糖基的摩尔比为 0 .75∶1时达到最高 ;异丙醇作为反应介质优于乙醇 ;在本实验的时间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羧甲基化 羧甲基淀粉钠 反应条件 CMS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周期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少如 李鹏飞 钱慧芳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9年第4期64-66,72,共4页
引进灰度共生矩阵(GLCM)对纺织布纹理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实验对GLCM中14个特征参量进行筛选,选出能反映周期方向的5个特征参量和周期大小的4个特征参量,运用这两组特征参量对纺织布的纹理进行周期大小和方向的描述。实验过程中,对原始纺... 引进灰度共生矩阵(GLCM)对纺织布纹理进行特征分析,通过实验对GLCM中14个特征参量进行筛选,选出能反映周期方向的5个特征参量和周期大小的4个特征参量,运用这两组特征参量对纺织布的纹理进行周期大小和方向的描述。实验过程中,对原始纺织布纹理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使得共生矩阵的计算变成二值型,极大地降低了计算量。结果表明:对于含有一定周期的纹理图像,采用本文纹理周期描述和分析方法,能够实现比较全面的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度共生矩阵 纹理周期 特征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少如 罗云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4-1172,共9页
壳寡糖(COS)作为天然多糖壳聚糖(CS)的降解产物,既保留了CS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同时由于糖链缩短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其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均得到提高且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 壳寡糖(COS)作为天然多糖壳聚糖(CS)的降解产物,既保留了CS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同时由于糖链缩短使相对分子质量降低,其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均得到提高且更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利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对CS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报道较多,但对COS功能及其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现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COS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抗炎、抗肿瘤、抗菌和促组织再生等)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阐述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COS的深入研究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壳聚糖 生物学功能 生物医学应用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MC/PVP温控收缩性纳米纤维膜与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大鼠皮肤全层缺损的修复作用
4
作者 刘丽萍 李驰宇 +6 位作者 杨韬 王少如 刘昀 刘国民 程志强 罗云纲 刘志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39-946,共8页
目的:探讨温控收缩性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膜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选用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 目的:探讨温控收缩性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纳米纤维膜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实验选用小鼠成纤维L92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采用PTMC/PVP纳米纤维膜处理),CCK-8法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活/死细胞染色实验观察2组细胞中活/死细胞数量,细胞骨架染色实验观察2组细胞形态表现。体内实验选用12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实验组大鼠采用PTMC/PVP纳米纤维膜治疗,术后拍照观察,第0、3、6和12天时计算2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术后第6和12天切取2组大鼠皮肤创面和周围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皮肤创面和周围组织病理形态表现,Masson三色染色观察2组大鼠皮肤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沉积情况,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组大鼠皮肤创面组织中血管形成数量。结果:CCK-8实验,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在第1、3和5天均呈升高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死细胞染色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密度和数量无明显变化且以活细胞为主。细胞骨架染色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均呈梭形且细胞伸展。体内实验,第3、6和12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升高(P<0.01),12 d时实验组大鼠创面愈合率为95.45%,创面基本愈合。HE染色,与对照组比较,第12天实验组大鼠创面皮肤结构更接近正常皮肤,有丰富的肉芽组织、规则的表皮结构和新血管生成。Masson三色染色,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创面组织中胶原蛋白沉积量更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创面组织中CD31表达增多,表明血管形成数量增加。结论:PTMC/PVP温控收缩性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能促进大鼠皮肤全层缺损的修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基底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敷料 机械力学 温控收缩性 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乙烯吡咯烷酮 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多次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5
作者 赵晓梅 万莉 +5 位作者 郭庆圆 赵开 盛善桂 王少如 李文健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8期874-876,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2例(患牙116颗)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性和常规多次根管... 目的观察分析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2例(患牙116颗)为研究对象,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一次性和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术,观察并比较术后7d疼痛情况及术后7d、1年和2年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7d疼痛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2212,P=0.67),术后7d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χ^2=0.0106,P=0.66),术后1年和2年的远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χ^2=0.587,P=0.44)。结论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术后疼痛和近远期疗效与多次法的根管治疗术相比无差异,疗效相当,可缩短疗程、减少患者就诊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正岗 杜兴莉 +8 位作者 迟增鹏 王少如 王莹 赵开 周男 童磊 王奇民 韩红钰 李文健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8期913-916,共4页
目的评价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控制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需要翻瓣、去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评价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对控制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需要翻瓣、去骨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塞米松组(28例)、甲泼尼龙组(25例)、对照组(27例),前两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于下颌阻生智齿颊侧前庭沟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8mg、甲泼尼龙40mg,对照组不注射任何药物,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局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的发生情况。结果地塞米松组7d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3天地塞米松组VAS评分低于其他两组,术后第4天地塞米松组VAS评分低于甲泼尼龙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地塞米松组与其他两组比较,肿胀程度较轻,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2天地塞米松组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第7天三组患者开口度基本恢复至术前正常状态,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前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8mg可安全、有效地减轻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黏膜下注射 下颌阻生智齿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儿童舌系带矫正术中消除恐惧心理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崔倩 苟丽娟 +6 位作者 陈正岗 王少如 郭庆圆 赵开 盛善桂 李文健 展浩程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11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儿童舌系带矫正术中消除恐惧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0例舌系带过短进行舌系带矫正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儿童舌系带矫正术中消除恐惧心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50例舌系带过短进行舌系带矫正术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给予对应护理方法。采取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价量表(modified behavioral pain scale,MBPS)及Frankl行为分级量表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行为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BP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BPS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过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对治疗完全抵触和抵触的患儿例数均低于对照组,而接受和绝对接受治疗的患儿例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儿童舌系带矫正术中对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有明显的效果,在改善患儿的就诊态度及治疗前后的表现上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舌系带矫正术 舌系带过短 恐惧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改良曲线切口对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颈部功能和美观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童磊 吕娜珺 +4 位作者 盛善桂 王奇民 王少如 赵开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比较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颈部改良曲线切口与经典切口对术后颈部功能和美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复查就诊的患者20例,均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6个月以上... 目的比较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颈部改良曲线切口与经典切口对术后颈部功能和美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复查就诊的患者20例,均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并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术后6个月以上。其中改良曲线切口和类矩形切口各10例,测量并评估其面颈部皮肤感觉丧失、瘢痕及颈部运动度。结果改良曲线切口面颈部皮肤感觉丧失5例,类矩形切口面颈部皮肤感觉丧失6例,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改良曲线切口的瘢痕评分为(3.30±1.42)分,类矩形切口为(6.00±2.67)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曲线切口患者向健侧转动角度为(61.29±6.69)°,类矩形切口为(51.11±10.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改良曲线切口患者后仰角度为(38.27±3.06)°,类矩形切口为(33.62±5.6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曲线切口较类矩形切口具有更好的美学效应及颈部运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清扫术 颈部切口 颈部运动度 皮肤感觉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极管激光与手术刀切除口腔软组织肿物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少如 陶匀雅 +5 位作者 盛善桂 赵开 李文健 王奇民 童磊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19年第9期1039-1042,共4页
目的 比较分析二极管激光和常规手术刀切除口腔软组织肿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100例诊断为口腔软组织肿物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进行二极管激光和手术切除治疗,记... 目的 比较分析二极管激光和常规手术刀切除口腔软组织肿物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青岛市市立医院的100例诊断为口腔软组织肿物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分别进行二极管激光和手术切除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愈合时间和术后3个月瘢痕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手术刀切除组比较,二极管激光组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疼痛持续时间明显减短且疼痛强度更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伤口愈合时间方面,二极管激光组较手术刀切除组时间略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术后3个月的瘢痕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二极管激光切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传统手术刀,术后疼痛强度也小于手术刀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激光 口腔软组织肿物 传统手术 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注意力法对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崔倩 路靖 +4 位作者 盛善桂 李文健 迟增鹏 王少如 苟丽娟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1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8例接受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分析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对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疼痛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68例接受牙源性颌骨囊肿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治疗的同时增加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和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转移注意力的心理干预方法可以减少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焦虑情绪,缓解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注意力法 颌骨囊肿 心理护理 疼痛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11
作者 王少如 孙伟 +9 位作者 周男 赵开 李文健 迟增鹏 王莹 王奇民 童磊 何宗轩 韩红钰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技术体外沉默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cmt)基因,探讨体外沉默Icmt对舌鳞状细胞癌(TSCC)细胞增殖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siRNA,经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抑制TSCC细胞系CAL-27和SCC-4细胞Icmt表达,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只加入转染试剂,不加入siRNA)和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应用荧光组(荧光基团Cy3标记siRNA)检测siRNA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沉默Icmt后各组细胞的Icmt、RhoA mRNA表达,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组作为实验组进行后续实验。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Icmt、RhoA的蛋白表达及RhoA膜蛋白的表达、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p21蛋白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APC/碘化丙啶(PI)荧光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能力。采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Icmt 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RhoA mRNA和总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0.05),但RhoA膜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下降,p21表达升高;同时检测到实验组ERK蛋白相对表达量较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ERK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5)。CAL-27及SCC-4细胞周期发生改变,细胞比例在G1期增加,S期降低,G2期无明显改变,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0.05);细胞增殖活性下降、凋亡能力增加。结论体外沉默TSCC细胞Icmt基因,可降低RhoA膜靶向定位,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提示Icmt在TSCC增殖和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TSCC基因治疗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 RHOA 舌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Icmt基因对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12
作者 陈正岗 王奇民 +6 位作者 童磊 王云英 徐晓娜 王莹 韩红钰 盛善桂 王少如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97-104,共8页
目的 :探讨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soprenylcysteine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Icmt)对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 目的 :探讨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isoprenylcysteine carboxyl methyltransferase,Icmt)对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人Icmt基因序列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Icmt-siRNA抑制舌鳞癌CAL-27和SCC-4细胞Icmt表达,将实验组分为Icmt-siRNA-1组、Icmt-siRNA-2组、Icmt-siRNA-3组;同时将脂质体转染NC-siRNA作为阴性对照组,只加转染试剂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Icmt、K-Ras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K-Ras膜蛋白的表达;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Cyclin D1、p21、Akt、p-Akt蛋白表达;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周期变化和凋亡能力。应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q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cmt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K-Ras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K-Ras膜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表达显著下调,p21表达显著上调(P<0.05);Ras/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kt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p-Akt表达显著下降(P<0.05)。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凋亡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1/S期(P<0.05)。结论:体外沉默Icmt基因可有效抑制CAL-27和SCC-4细胞增殖且诱导凋亡,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K-Ras膜蛋白靶向膜定位,负性调控细胞周期和下调Ras/PI3K/Akt/mTOR信号通路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二烯基半胱氨酸羧基甲基转移酶 K-RAS 舌鳞状细胞癌 CAL-27 SCC-4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囊内镜用于诊断和治疗11例阻塞性唾液腺疾病的效果评价
13
作者 王少如 高健刚 +5 位作者 徐竹青 陈正岗 郑建金 邱建忠 袁荣涛 周建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精囊内镜用于阻塞性唾液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1例阻塞性唾液腺疾病患者,其中腮腺3例,下颌下腺8例。术前通过CT检查判断有无结石及... 目的:探讨精囊内镜用于阻塞性唾液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1例阻塞性唾液腺疾病患者,其中腮腺3例,下颌下腺8例。术前通过CT检查判断有无结石及其数目、位置和大小。全麻下应用精囊内镜在直视下观察导管壁及导管内的变化,明确发病原因,并进行相应治疗和评价疗效。结果:术前CT检查3例腮腺和1例下颌下腺未见明显结石影像;7例下颌下腺可见导管内单发或多发性高密度结石影。10例患者成功应用精囊内镜取出结石,或利用导管扩张、灌洗,去除黏液栓子后,阻塞症状消失;1例因导管口狭窄明显,附加口底小切口,引入腔镜进行取石。术后6~12个月随访均无阻塞症状复发。结论:精囊内镜可用于阻塞性唾液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可部分替代涎腺镜的功能,属于一种创新性微创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唾液腺疾病 精囊内镜 涎腺镜 涎石症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Rce1对舌鳞状细胞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君君 陶匀雅 +7 位作者 周元 何宗轩 盛善桂 王奇民 童磊 赵开 王少如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 RNA不同,将实验组分...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沉默Rce1基因,探讨Rce1对舌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设计合成Rce1基因的小干扰RNA(si RNA),采用脂质体载体瞬时转染沉默Rce1基因。根据转染的si RNA不同,将实验组分为Rce1-si RNA-1组、Rce1-si RNA-2组、Rce1-si RNA-3组,脂质体载体分别转染相对应序列的si RNA。脂质体转染si CON作为阴性对照组,不转染si RNA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Rce1、Rho A以及K-Ras基因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ce1、Rho A、K-Ras、金属基质蛋白酶(MMP)-2及MMP-9的表达,采用体外侵袭实验检测Cal-27和SCC-4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结果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Rce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Rho A、K-Ras基因及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MP-2、MMP-9表达下降(P<0.05)。体外侵袭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聚碳酯膜上的细胞总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划痕实验表明,实验组划痕处细胞闭合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沉默Rce1可以有效下调其在舌癌细胞Cal-27和SCC-4中的表达水平,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1 鳞状细胞癌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外提升术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迟增鹏 宋玉波 +8 位作者 李文健 王少如 赵开 杨杰 王莹 童磊 王奇民 韩红钰 陈正岗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比较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与采用无植骨帐篷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在术后骨增量、骨密度以及种植体稳定性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 目的比较在上颌窦外提升术中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与采用无植骨帐篷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在术后骨增量、骨密度以及种植体稳定性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的80例上颌后牙缺失拟进行种植修复的患者,将其按照平行对照实验随机方法分为纳米组(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和帐篷组(采用无植骨帐篷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各40例。术后6个月通过拍摄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测量种植体稳定系数对成骨情况以及种植体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结果术中共有3个上颌窦膜发生穿孔(帐篷组2个,纳米组1个),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其余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创口裂开、血肿、水肿等,随访期间种植体未发生松动。术后6个月纳米组平均骨增量、平均骨密度高于帐篷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种植体稳定系数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种植体稳定性方面,两种方法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而在术后骨增量以及骨密度方面,放置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优于无植骨帐篷技术并同期植入种植体的方法,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植骨 临床研究 上颌窦外提升 种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用药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干槽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盛善桂 姜明 +7 位作者 赵开 王少如 李文健 周男 童磊 王奇民 薛娇 陈正岗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0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处理方法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拔除符合诊断标准41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按拔牙后处理方式共分为三组:A组142例,采用派丽奥明胶... 目的评价不同处理方法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拔除符合诊断标准416颗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按拔牙后处理方式共分为三组:A组142例,采用派丽奥明胶海绵填充拔牙窝;B组140例,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含漱;C组(对照组)134例,不予用药。分析三组拔牙术后干槽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A组干槽症的发生率为2.11%,B组为3.57%,对照组为9.70%;其中,A组干槽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167),B组干槽症发生率低于C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167)。结论派丽奥明胶海绵是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干槽症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术后干槽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用药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干槽症 明胶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法尼基转移酶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盛善桂 王亚男 +6 位作者 王少如 赵开 王云英 徐晓娜 王奇民 童磊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7-184,共8页
目的通过RNA干扰沉默法尼基转移酶(FTase),探讨沉默FTase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FTase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实验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 目的通过RNA干扰沉默法尼基转移酶(FTase),探讨沉默FTase对舌鳞状细胞癌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针对FTase设计并构建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人舌鳞状细胞癌CAL27和SCC-4细胞(实验组),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组(转染NC-siRNA)和空白对照组(不转染si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FTase、HRAS的mRNA表达,根据FTase mRNA的表达量,选取沉默效率最高的FTase-siRNA转染组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实验组。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FTase、HRAS、p65、p-p65(S53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蛋白表达,Transwell侵袭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FTase的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P<0.05),HRAS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p-p65(S536)、MMP-9、HIF-1α、VEGF蛋白表达下降(P<0.05),p65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P<0.05)。结论体外沉默舌鳞状细胞癌细胞FTase,可以抑制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FTase可能作为舌癌治疗的分子靶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尼基转移酶 舌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对灼口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永平 李文健 +5 位作者 迟增鹏 周男 盛善桂 王少如 陈正岗 赵开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4期449-451,共3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治疗对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于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能量激光治疗组和谷维素-维生素B2-维生素E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治疗对灼口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于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2例灼口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能量激光治疗组和谷维素-维生素B2-维生素E联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填写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比较治疗前后疼痛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低能量激光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P<0.05),患者痛感下降。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能量激光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灼口综合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低能量激光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E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开 袁文红 +3 位作者 李文健 迟增鹏 王少如 陈正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0-517,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RhoE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外科2017—2019年手术切除的TSCC原发灶4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TSCC... 目的初步探讨RhoE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TSCC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在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市立医院口腔医学中心颌面外科2017—2019年手术切除的TSCC原发灶4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TSCC组织、癌旁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并提取标本的RhoE mRNA和蛋白进一步检测RhoE的表达水平。选取TSCC SCC-4和CAL-27细胞系进行体外实验,采用瞬时转染法过表达RhoE,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过表达效率;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检测T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记法检测相关蛋白Rho关联含卷曲螺旋结合蛋白激酶1(ROCK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采用GraphPad Prism 8.2.1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SCC组织中RhoE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在体外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过表达实验组TSC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实验组ROCK1、MMP-2及MMP-9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RhoE在TSCC组织中低表达,上调TSCC细胞中RhoE表达可显著抑制其迁移和侵袭能力,提示RhoE可能在调控TSCC转移、侵袭等恶性生物学行为过程中发挥作用,为TSCC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E 舌鳞状细胞癌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舌鳞癌细胞系Cal-27侵袭作用的影响
20
作者 徐竹青 张馨予 +6 位作者 王少如 李涛 董刚 李凤梅 郑建金 王云英 徐晓娜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对舌鳞癌细胞系Cal-27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培养hBM-MSCs和Cal-2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hBM-MSCs和Cal-27共培养,获得共培养后的Cal...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对舌鳞癌细胞系Cal-27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培养hBM-MSCs和Cal-27,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hBM-MSCs和Cal-27共培养,获得共培养后的Cal-27细胞。划痕实验观察Cal-27的迁移面积;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观察Cal-27的迁移及侵袭细胞数目,绘制条形图。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观察hBM-MSCs对Cal-27侵袭相关肿瘤标志物E-cadherin、twist、slug、snail、MMP-2、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使用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观察hBM-MSCs对Cal-27侵袭相关肿瘤标志物MMP-2、MMP-9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BM-MSCs可促进Cal-27的侵袭,伴随E-cadherin下调,twist、slug、snail、MMP-2、MMP-9基因表达上调及MMP-2、MMP-9蛋白表达上调。结论:hBM-MSCs促进Cal-27细胞的侵袭作用,可能与其上调Cal-27细胞侵袭作用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舌鳞癌细胞 侵袭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