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究凤尾草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思依 张坤 +2 位作者 王小莺 刘霞 张雅燕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1-712,共12页
【目的】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PMP)治疗动物炎症性肠病(IBD)的活性物质、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后期研究凤尾草替代抗生素治疗动物IB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凤尾... 【目的】旨在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凤尾草Pteris multifida Poir(.PMP)治疗动物炎症性肠病(IBD)的活性物质、分子靶点及作用机制,为后期研究凤尾草替代抗生素治疗动物IB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凤尾草的有效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以“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为检索词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使用jvenn网站筛选出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凤尾草治疗IBD的药物-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并以凤尾草与IBD的交集靶点作为预测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前6个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利用AutoTools软件对活性物质与核心靶点进行对接,并使用PyMOL2.6可视化。【结果】凤尾草的活性成分共11种,利用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多个数据库得到活性成分对应靶点共计209个。PPI网络拓扑显示,凤尾草主要作用于AKT1、TNF、IL 6等多个靶点。GO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作用于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细胞外区等通路。KEGG通路分析表明其可能通过p53信号通路、癌症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共同发挥作用治疗IBD。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除芦丁外,凤尾草中关键活性成分槲皮素、芹菜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木犀草素与AKT1、TNF、IL6等核心靶点均表现出稳定的结合能力。【结论】研究结果初步预测了凤尾草主要通过木犀草素、槲皮素、芹菜素等多种活性成分,调控AKT1、TNF、IL6、INS、IL1B和TP53等关键靶点,共同调节p53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等通路共同治疗IB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尾草 分子对接 炎症性肠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丙酮铁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王小莺 廖凯荣 +1 位作者 全大萍 伍青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以乙酰丙酮铁 [Fe(acac) 3]为催化剂进行D ,L 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及在聚乙二醇 (PEG)存在下的开环共聚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PEG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了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 .结果表明 ,Fe(a... 以乙酰丙酮铁 [Fe(acac) 3]为催化剂进行D ,L 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及在聚乙二醇 (PEG)存在下的开环共聚 ,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以及PEG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并探讨了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 .结果表明 ,Fe(acac) 3是按配位 插入机理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 ;在本文的聚合条件下 ,大部分聚合的单体转化率都达 90 %以上 ,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最高可达 6 6 0 0 0 ,均显示出较好的催化性能 .在PEG存在下 ,PEG作为引发剂参入了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D ,L 丙交酯是沿着PEG分子两端开环聚合的 ,分子链的链端结构是以羟基为端基的乳酰基结构单元 ,Fe(acac) 3有促进PEG参与聚合成酯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环聚合 L-丙交酯 催化性能 聚合条件 单体转化率 聚乙二醇(PEG) 乙酰丙酮铁 配位 酰基 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铁化合物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小莺 廖凯荣 +1 位作者 全大萍 伍青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9-235,共7页
分别以乙醇铁、正丙醇铁、异丙醇铁、正丁醇铁为引发剂进行D,L-丙交酯和L-丙交酯的本体开环聚合,研究了在130℃的聚合温度下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醇铁化合物对丙交酯开环聚合都有较好的引发作用;聚合36h,... 分别以乙醇铁、正丙醇铁、异丙醇铁、正丁醇铁为引发剂进行D,L-丙交酯和L-丙交酯的本体开环聚合,研究了在130℃的聚合温度下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醇铁化合物对丙交酯开环聚合都有较好的引发作用;聚合36h,单体转化率可达90%以上.单体转化率在引发剂/单体摩尔比为1/1000时最高,然后随引发剂用量增加和聚合时间延长而降低.乙醇铁表现出最高的引发活性,聚合产物的相对粘均分子量最高可达7·28×104[聚(D,L-丙交酯)]和19·00×104[聚(L-丙交酯)].醇盐配体对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影响显著,随醇铁配体体积增大,聚合产物的分子量逐渐降低,分子量分布也逐渐加宽.1H和13C-NMR分析表明醇铁对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没有发生消旋化,对D,L-丙交酯的开环聚合有一定的等规加成选择性.MALDI-TOF MS分析指出D,L-丙交酯在开环聚合过程中发生了分子间的酯交换反应,用13C-NMR评价了各醇铁引发体系在聚合过程中的酯交换程度.但基于谱峰分辨原因,醇铁配体对立构加成选择性和酯交换的影响的规律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铁 丙交酯 开环聚合 酯交换反应 等规立构加成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铁化合物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小莺 廖凯荣 +1 位作者 全大萍 伍青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45,共4页
1H NMR和MALDI-TOF MS分析显示,丙交酯分别在乙醇铁和正丁醇铁合作用下开环聚合,聚合产物分子链的端基分别为相应醇铁分子的烷氧基;ICP-AES测试结果提示醇铁分子的铁原子是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聚合物链相键合的。由此认为醇铁化合物是通过... 1H NMR和MALDI-TOF MS分析显示,丙交酯分别在乙醇铁和正丁醇铁合作用下开环聚合,聚合产物分子链的端基分别为相应醇铁分子的烷氧基;ICP-AES测试结果提示醇铁分子的铁原子是以共价键的形式与聚合物链相键合的。由此认为醇铁化合物是通过配位-插入机理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的,链增长的过程涉及到丙交酯酰氧键的断裂并不断插入到Fe-O键中。测试聚合产物在经过1 mol/L HCl处理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结果表明醇盐的3个配体都参与了引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铁 丙交酯 开环聚合 配位-插入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化合物存在下醇铁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机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小莺 全大萍 +1 位作者 廖凯荣 伍青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3,共5页
以乙醇铁、正丁醇铁为催化剂,研究了在丙交酯/醇铁的聚合体系中引入羟基化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机理。羟基化合物为苄醇时,聚合产物分子是以苄氧基和乳酰基为端基的聚乳酸(PLA),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受丙交酯/苄醇摩尔投料比控制;当羟... 以乙醇铁、正丁醇铁为催化剂,研究了在丙交酯/醇铁的聚合体系中引入羟基化合物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的机理。羟基化合物为苄醇时,聚合产物分子是以苄氧基和乳酰基为端基的聚乳酸(PLA),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受丙交酯/苄醇摩尔投料比控制;当羟基化合物为聚乙二醇(PEG)时,聚合产物的分子结构为PLA-PEG-PLA的三嵌段共聚物,分子链的端基结构均为乳酰基结构单元,聚合产物的LA/PEG摩尔比与投料比基本一致,醇铁在其中起促进PEG参与聚合成酯的作用。这些结果表明在含羟基化合物的丙交酯/醇铁聚合体系中,羟基化合物作为共引发剂参与了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在聚合过程中,羟基化合物首先与醇铁作用形成一种复合物,在这种复合物作用下,丙交酯的酰氧键断裂,按配位-插入机理进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铁 丙交酯 含羟基化合物 开环聚合 引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检测饲料中的恩拉霉素 被引量:9
6
作者 王小莺 杨海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8-209,共2页
为了建立饲料中恩拉霉素薄层色谱的检测方法,试验用50%甲醇溶液对饲料中的药物进行提取,提取物旋转蒸干后用氯仿洗涤去杂后再用甲醇溶解。以高效硅胶G板为固定相,石油醚-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将风干好的展板浸入5%磷钼酸钠的乙醇溶液... 为了建立饲料中恩拉霉素薄层色谱的检测方法,试验用50%甲醇溶液对饲料中的药物进行提取,提取物旋转蒸干后用氯仿洗涤去杂后再用甲醇溶解。以高效硅胶G板为固定相,石油醚-乙酸乙酯(3∶1)为展开剂,将风干好的展板浸入5%磷钼酸钠的乙醇溶液中,迅速取出风干,置于电炉上稍加热使其显色。结果表明:斑点显色清晰且无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恩拉霉素 薄层色谱法 检测 展开剂
原文传递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小莺 施燕 +3 位作者 王立琦 李浩棠 鲍光明 郭小权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年第5期66-67,73,共3页
兽医药理学实验是兽医药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为适应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在江西省教改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兽医药... 兽医药理学实验是兽医药理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日后临床课程的学习。为适应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在江西省教改项目的支持下,针对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特点,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使学生在素质、能力和创新方面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药理学实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杜霉素的中毒及防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莺 邓衔柏 金钟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马杜霉素 中毒 防制 毒性剂量 病因 抗球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小莺 胡国良 +2 位作者 张彩英 何新 章和文 《中兽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0-11,共2页
目的:观察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ml/kg.bw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保肝护脾液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 目的:观察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ml/kg.bw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保肝护脾液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该药物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升高,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肝护脾液(BCHFY) 四氯化碳(CCl4) 急性肝损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体外抗菌作用及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小莺 李麟 +2 位作者 韩晓萍 胡路峰 陈勤云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13-14,共2页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TC);采用小鼠肌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测定半数致死量。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TC);采用小鼠肌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测定半数致死量。结果: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8μg/ml、0.4μg/ml、1250μg/ml;小鼠肌肉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测定半数致死量为34.67mg/kg,95%置信区间为26.27mg/kg到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最低抑菌浓度(MIC)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毒霉形体病的防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小莺 邓衔柏 +1 位作者 张雅燕 张彩英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4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鸡毒霉形体病 流行病学 症状 免疫接种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宠物犬感冒的中西药治疗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小莺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3-44,共2页
冬春季节气候骤变容易引发宠物犬的感冒,症状多以发热、怕冷、咳嗽甚至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一例宠物犬重感冒,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犬,串串,15日龄,未接种疫苗,2013年2月分从赣州乘车到南昌后,... 冬春季节气候骤变容易引发宠物犬的感冒,症状多以发热、怕冷、咳嗽甚至气喘等为主要特征,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一例宠物犬重感冒,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病因犬,串串,15日龄,未接种疫苗,2013年2月分从赣州乘车到南昌后,由于南昌天气寒冷,未开空调保温,导致犬感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药治疗 气候骤变 中西药结合 通宣理肺胶囊 复方丹参滴丸 上呼吸道炎症 第三天 食欲减退 诺氟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甲砜霉素对鸭疫里氏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
13
作者 王小莺 何后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81-583,共3页
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甲砜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SMZ、氟哌酸对鸭疫里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88.1为1μg/mL、2μg/mL、4μg/mL、32μg/mL、64μg/mL、8μg/mL。180只健康本地麻鸭分成6组,每组30只,除1组作健康对照外... 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甲砜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SMZ、氟哌酸对鸭疫里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88.1为1μg/mL、2μg/mL、4μg/mL、32μg/mL、64μg/mL、8μg/mL。180只健康本地麻鸭分成6组,每组30只,除1组作健康对照外,其它5组按2.5mL/kg.bw皮下注射鸭疫里氏杆菌培养物(3.8×109cfu/mL)。感染鸭用氟甲砜霉素内服治疗,给药剂量分别为30mg/kg、20mg/kg、10mg/kg,以氯霉素作对照(30mg/kg),1d1次,连续用药3d,给药结束15d后,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3.3%,90.0%,80.7%和82.1%,感染对照组死亡率为5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甲砜霉素 鸭疫里氏杆菌病 药效学 体外最小抑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兽药现代化的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小莺 《中兽医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7-39,共3页
1 中兽药现代化的重要性 1.1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中兽医应用历史 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08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有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850万吨左右,常年栽培的药... 1 中兽药现代化的重要性 1.1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有着深厚的中兽医应用历史 我国现有中药资源种类已达1208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有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850万吨左右,常年栽培的药达200余种〔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 中兽药 资源丰富 资源种类 药用植物 药用动物 药用矿物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
15
作者 王小莺 温小杨 +1 位作者 刘小兰 李芳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2年第6期33-34,共2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雏鸡免疫缺陷病,属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疫病.
关键词 流行病学 传染性法氏囊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蛙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朱芝秀 何后军 +3 位作者 邓舜洲 王小莺 闵嗣璠 傅光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98-400,共3页
从丰城某养殖场发病蛙苗中分离出两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试验 ,对健康鲫鱼、小白鼠产生同蛙苗相一致的病症。经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试验 ,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AH)。药敏试验表明 ,两株细菌对痢... 从丰城某养殖场发病蛙苗中分离出两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试验 ,对健康鲫鱼、小白鼠产生同蛙苗相一致的病症。经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试验 ,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AH)。药敏试验表明 ,两株细菌对痢特灵、多粘菌素、阿米卡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症状 病理变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的修饰及其抗凝血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梅天笑 王小莺 +2 位作者 万根 聂海静 鲍光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08-1113,共6页
多糖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廉价易得。少数天然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和免疫调节活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大多数多糖需进行特定结构修饰后才会表现显著的药理活性。很多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抗凝血活性与肝素相似,并且无... 多糖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廉价易得。少数天然多糖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和免疫调节活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大多数多糖需进行特定结构修饰后才会表现显著的药理活性。很多多糖经硫酸化修饰后抗凝血活性与肝素相似,并且无抗血小板活性,故可避免肝素引起的副作用。修饰后多糖衍生物的抗凝血活性主要受其分子侧链上的磺酸、羧酸等基团影响。多糖的修饰方法包括硫酸化等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重点阐述多糖的硫酸化和氧化及对生物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结构修饰 生物活性 抗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发情剂四烯雌酮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忠 王立琦 +4 位作者 林埴 黄菲娥 鲍光明 王小莺 刘宝生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5-99,共5页
四烯雌酮是一种具有口服活性的合成孕激素,可有效调控母畜发情周期,促进其同期发情。论文对四烯雌酮的药理学和毒理学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和展望了其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该药的合理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四烯雌酮 孕激素 同期发情 药理学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常见厌氧菌病及药物治疗
19
作者 王小莺 吴云辉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4年第2期26-27,共2页
厌氧菌是正常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引起动物体任何组织和器官感染。厌氧菌(anaerobes)是指一类只能在低氧分压的条件下生长,而不能在空气(18%氧气)和(或)10%二氧化碳浓度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的细菌。
关键词 厌氧菌 药物治疗 二氧化碳浓度 表面生长 固体培养基 组成部分 正常菌群 低氧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键之素”对仔猪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20
作者 王小莺 《兽药市场指南》 2012年第11期49-49,共1页
近年来,我国多数猪场中哺乳仔猪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猪生产带巨大的经济损失。 常见的引起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等,而临床上发生的猪... 近年来,我国多数猪场中哺乳仔猪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猪生产带巨大的经济损失。 常见的引起猪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轮状病毒、致病性大肠杆菌、C型产气荚膜梭菌等,而临床上发生的猪腹泻,又往往是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仔猪 急性腹泻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C型产气荚膜梭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 病原微生物 猪轮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