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技术鉴别丹参及其混伪品
1
作者 赵景莹 张玉娟 +9 位作者 柳展基 赵方洲 汤慧丽 王宪昌 朱彦威 田北京 韩金龙 邬爽 高春华 单成钢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3,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高效鉴别丹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研究采用硅胶吸附柱法纯化基因组DNA,并针对鼠尾草rDNA ITS2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依次对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退火温...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技术高效鉴别丹参及其混伪品的方法。研究采用硅胶吸附柱法纯化基因组DNA,并针对鼠尾草rDNA ITS2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依次对引物浓度、DNA模板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次数进行系统优化,建立了ITS2熔解曲线模型,并采用HRM技术对不同来源丹参及其混伪品(甘西鼠尾草、云南丹参和鼠尾草)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在最适引物浓度为2.5~10.0μmol/L,DNA模板浓度为26.95~53.90 ng/μL,退火温度为58℃,循环数为35~45时可获得稳定、均一、特异的PCR扩增曲线。该方法通过对比熔解温度(Tm)即可实现对丹参与甘西鼠尾草、云南丹参及鼠尾草的真伪鉴别,在丹参及其伪品的快速检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分子鉴定 丹参 伪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茎蔓多糖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宪昌 呼晓姝 王建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53,60,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甘薯茎蔓多糖水提过程中提取温度、时间和提取用水量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选出了较为理想的提取条件,即加40倍水,在100℃下浸提25min,得率4 82%。通过棕色环法、蒽酮—硫酸法、Fe 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甘薯茎蔓多糖水提过程中提取温度、时间和提取用水量对提取物得率的影响,选出了较为理想的提取条件,即加40倍水,在100℃下浸提25min,得率4 82%。通过棕色环法、蒽酮—硫酸法、Fe 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蔓 多糖 提取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胶束法提取核桃粕中蛋白的前萃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宪昌 虎海防 +3 位作者 赵晓燕 刘凤兰 陈锋亮 孙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4,共4页
研究了AOT/正己烷反胶束体系萃取脱脂核桃蛋白的前萃工艺,第1步正交试验,研究了含水量、KCl浓度和pH值对反胶束前萃取核桃蛋白的影响;第2步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粒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核桃蛋白前萃率的影响。通过2步正交试验,对反胶... 研究了AOT/正己烷反胶束体系萃取脱脂核桃蛋白的前萃工艺,第1步正交试验,研究了含水量、KCl浓度和pH值对反胶束前萃取核桃蛋白的影响;第2步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粒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核桃蛋白前萃率的影响。通过2步正交试验,对反胶束体系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优萃取条件为:含水量为20、KCl浓度0.1 mol/L、pH值8.0的反胶束体系,原料粒度80目、提取时间90 min和料液比1∶30,蛋白提取率68.7%,与传统提取方法即碱提酸沉法相比,提取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胶束 前萃 正交试验 核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兼与张楚廷先生、黄秦安先生商榷 被引量:44
4
作者 王宪昌 刘银萍 《数学教育学报》 2002年第3期36-39,共4页
中西数学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有关数学文化的研究忽略了数学文化观研究的理论特性.数学文化应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关于数学文化的中西方差异的研究及关于中西方数学教育存在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的研究.数学文化的研究至少在... 中西数学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目前国内一些有关数学文化的研究忽略了数学文化观研究的理论特性.数学文化应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关于数学文化的中西方差异的研究及关于中西方数学教育存在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的研究.数学文化的研究至少在以下3方面对我国数学教育具有启示作用:中国数学教育的技艺型文化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数学价值观与现代西方数学教育方式共存;数学文化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数学教育 文化传统 教育研究 价值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茎蔓多糖提取技术及不同时期多糖含量比较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宪昌 呼晓姝 王建中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7,210,共5页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了甘薯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加30倍水,在100℃下浸提25m in。并通过棕色环试验、蒽酮-硫酸法、Fe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多糖。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对甘薯生长期茎蔓、成熟茎蔓、收获期茎蔓和甘薯根颈多糖...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选出了甘薯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加30倍水,在100℃下浸提25m in。并通过棕色环试验、蒽酮-硫酸法、Fehling试剂法、双缩脲法证实提取物为多糖。利用这一方法分别对甘薯生长期茎蔓、成熟茎蔓、收获期茎蔓和甘薯根颈多糖进行了提取,发现甘薯茎蔓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茎蔓 多糖 提取方法 含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数学教育学研究的问题探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宪昌 王文友 《数学教育学报》 2004年第1期27-30,共4页
中国数学教育学的研究,表现了中西数学观念的交流.中国数学教育学研究者群体的知识结构和中国传统数学的价值观念在中国数学教育学的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数学教育学研究者群体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思辨能力.
关键词 中国 数学教育学 知识结构 价值观念 数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兼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内容的设置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宪昌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7,共4页
数学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可划分为3类:数学家群体乃至整个民族的数学文化心理的变迁;数学知识、方法及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分析;数学作为文化传播(数学教育形式)演变的文化学层面上的分析.数学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历史溯源法... 数学文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大体可划分为3类:数学家群体乃至整个民族的数学文化心理的变迁;数学知识、方法及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文化分析;数学作为文化传播(数学教育形式)演变的文化学层面上的分析.数学文化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历史溯源法和跨文化比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文化 研究方法 文化比较 高中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色荔枝干护色工艺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宪昌 王建中 关裕宓 《经济林研究》 2005年第3期49-50,共2页
研究了荔枝干制过程中的护色工艺与果干色泽的关系,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漂烫时间、漂烫液酸含量、V c含量、ZnC l2含量对果干色泽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组合方案,即用含有2%酸液、0.3%ZnC l2的漂烫液漂烫10 s。
关键词 荔枝 干制 护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数学与珠算的比较评价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宪昌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7年第1期21-27,共7页
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是一种技艺型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数学在经历宋元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之后走向明代实用的珠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的研究评价多是暗用了西方古代数学的欧几里得模式的评价准则,因而过低地评价... 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器型的算法体系,是一种技艺型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数学在经历宋元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之后走向明代实用的珠算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目前的研究评价多是暗用了西方古代数学的欧几里得模式的评价准则,因而过低地评价了珠算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的历史地位。中国古代数学的研究评价应从中国文化系统的特定氛围出发,运用没有西方古代数学价值观念的评价准则,给予珠算客观的历史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器型算法 评价准则 古代数学 珠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学史研究中某些矛盾结论的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宪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1997年第6期43-47,共5页
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结论中,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造、珠等评价等方面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既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也有中西古代数学比较标准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应当在运演工具、建构模式、价值走向方... 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结论中,在数学的思维方式、理论构造、珠等评价等方面存在互相矛盾的结论,造成这些矛盾的原因既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问题,也有中西古代数学比较标准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数学应当在运演工具、建构模式、价值走向方面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数学 运演工具 数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宪昌 刘银萍 王文友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中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在经济改革中人才培养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创业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教育改革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的有效性与数学文化观──兼与郝宁湘同志商榷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宪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5年第1期57-59,共3页
本文批评了以数学本性、地位及数学与现实世界“同构”的关系论述数学有效性的观点,同时从数学文化史的角度对数学有效性的获得及其发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数学 有效性 数学文化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数学的评价准则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宪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5年第5期15-18,共4页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国前存在的相互矛盾论点的评述,表明了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存在的某些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中,常常把对史实第一层次的发展流变的分析考证主观地、随意地转化为对史实第二层次...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国前存在的相互矛盾论点的评述,表明了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存在的某些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当前中国古代数学史的研究中,常常把对史实第一层次的发展流变的分析考证主观地、随意地转化为对史实第二层次的比较评价,这其中主要缺乏对史料比较评判层次的那种价值体系在先的方法论应用及其相关的理论思维。本文在数学哲学意义上分析了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讨论了传统数学价值观在中西数学史中的差异,进而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比较评价应依数学哲学为其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数学 数学史 评价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学哲学的兴起──评《数学模式论》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宪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7年第1期57-61,共5页
本文介绍了模式论数学观的主要论点,同时讨论并指出了模式论数学真理的层次理论、数学的语言观和数学的文化观存在的某些问题。
关键词 模式论 数学哲学 层次真理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文化观与中国数学史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宪昌 王淑杰 陈慧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2-63,共2页
中国数学史研究缺乏文化层面的思考.数学文化观的研究可以区分中西古代数学文化层面的差异,从而使人们在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的方面去思考中国古代数学的规律.
关键词 数学文化观 中国 数学史 古代数学 思维方式 理论构造 数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意进取铸华章 奖掖新人谱新曲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宪昌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学术期刊 《自然辩证法通讯》 科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约瑟难题的数学诠释——数学文化史研究的一个尝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宪昌 《大自然探索》 1996年第4期108-112,共5页
本文从数学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国古代数学所处的实用技艺的文化层次及其价值取向,以及它与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数学的文化层次、价值取向的差异。
关键词 数学诠释 李约瑟 数学文化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数学教育理论思维的某些思考——兼与黄光荣、黄秦安、郝一江、顾泠沅四位学者商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宪昌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2-75,共4页
数学教育研究的群体应注重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数学教育研究应当关注数学的本质特征、数学的基本方法及数学教育的目标作为理论建构的意义.某些数学教育研究学者在理论思维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应当引起我们对数学教育理论思维的重视.
关键词 数学 教育 理论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价值观的新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宪昌 王玉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1期71-75,共5页
本文介绍并评述Ⅰ.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理论,结合东西方数学发展的历史,分析传统的数学观的片面性.
关键词 哲学 公理 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数学史的某些评价观点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宪昌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2年第2期6-8,62,共3页
本文从数学价值观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的某些观点。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某些评价缺乏理论上的价值标准,而且评价的程序往往也缺乏科学的方法。本文指出,古代数学的评价本质上是对文化传统的评价,数学... 本文从数学价值观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讨论了当前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中的某些观点。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某些评价缺乏理论上的价值标准,而且评价的程序往往也缺乏科学的方法。本文指出,古代数学的评价本质上是对文化传统的评价,数学的评价及其价值观念应当是对数学进行哲学思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数学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