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远场记录反演2023年甘肃积石山M6.2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安简
高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发生了M6.2地震,地震发震断层推测为此前尚未充分认知的积石山东缘断裂。本文利用远场地震记录反演分析了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表明,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8 s,主要破裂长度为20~25...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发生了M6.2地震,地震发震断层推测为此前尚未充分认知的积石山东缘断裂。本文利用远场地震记录反演分析了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表明,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8 s,主要破裂长度为20~25 km,宽度约25 km。在走向为164°的节面Ⅰ上,整个破裂过程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46×10^(18)N·m,相当于矩震级MW6.05,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25 m,估计矩心深度为9.5 km,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SSE向扩展;在走向为303°的节面Ⅱ上,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38×10^(18)N·m,相当于矩震级MW6.03,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19 m,矩心深度为11.1 km。破裂呈现双侧形态,主要沿SE方向,并存在NW向的拓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波形反演
同震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种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安简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2-3451,共10页
应用国内外24个具有“X”形或“L”形(不完整的“X”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资料,以及云南鲁甸、盈江两次共轭破裂地震的详细重定位数据,运用库仑破坏准则揭示的脆性破裂的共轭破裂角与介质的内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测定与计算了地震共轭...
应用国内外24个具有“X”形或“L”形(不完整的“X”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资料,以及云南鲁甸、盈江两次共轭破裂地震的详细重定位数据,运用库仑破坏准则揭示的脆性破裂的共轭破裂角与介质的内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测定与计算了地震共轭角与地壳的内摩擦系数,探讨了库仑破坏准则与安德逊破裂理论应用于宏观尺度破裂即天然地震问题.结果表明,在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多次共轭破裂地震中,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的优势分布分别为65°~75°与0.27~0.47.在同一地区或相近地区发生的地震,其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在数值上也相近.库仑破坏准则与破裂的安德逊理论,不但适用于实验室的小样本岩石破裂实验结果,而且适用于宏观尺度破裂即天然地震.通过共轭角的测定,可以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系数,是一种增进对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认识的简易、直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地震
库仑破坏准则
内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反演2022年泸定M_(s)6.8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安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1,共9页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_(s)6.8地震.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SSE方向传播,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_(s)6.8地震.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SSE方向传播,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整个过程持续约13 s,释放标量地震矩为1.2×10^(19)N·m,相当于Mw6.6.破裂长度约18 km,宽度约14 km,最大同震滑动量为2.7 m,估计的矩心深度为6.2 km.与远震波形数据反演结果相比,此次地震主要破裂区位于震中SSE一侧,在震中NNW一侧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破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波形反演
同震滑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共轭地震与地壳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4
作者
王安简
陈运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0-997,共18页
安德逊理论表明地震的共轭破裂现象可以用库仑准则解释,断层面夹角与地下岩石内摩擦系数之间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基于本文提出的通过共轭地震计算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方法,对国内外19个具有X形或不完整的X形(L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进行...
安德逊理论表明地震的共轭破裂现象可以用库仑准则解释,断层面夹角与地下岩石内摩擦系数之间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基于本文提出的通过共轭地震计算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方法,对国内外19个具有X形或不完整的X形(L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震源机制、区域应力轴方向等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共轭断层面,进而确定共轭面夹角并计算岩石的内摩擦系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天然地震的共轭破裂与实验室岩石破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给出了库仑准则与安德逊理论在大尺度下也成立的证据,表明通过共轭角确定地下介质的内摩擦系数是对地下介质特性认知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地震
库仑破裂准则
内摩擦系数
地壳介质
震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远场记录反演2023年甘肃积石山M6.2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安简
高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5-20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244402)。
文摘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发生了M6.2地震,地震发震断层推测为此前尚未充分认知的积石山东缘断裂。本文利用远场地震记录反演分析了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表明,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8 s,主要破裂长度为20~25 km,宽度约25 km。在走向为164°的节面Ⅰ上,整个破裂过程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46×10^(18)N·m,相当于矩震级MW6.05,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25 m,估计矩心深度为9.5 km,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SSE向扩展;在走向为303°的节面Ⅱ上,释放的标量地震矩为1.38×10^(18)N·m,相当于矩震级MW6.03,最大同震滑动量约为0.19 m,矩心深度为11.1 km。破裂呈现双侧形态,主要沿SE方向,并存在NW向的拓展趋势。
关键词
2023年积石山M6.2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波形反演
同震滑动
Keywords
The 2023 Jishishan M6.2 earthquake
Source rupture process
Waveform inversion
Coseismic slip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种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方法
被引量:
3
2
作者
王安简
陈运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2-345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对称地震矩张量反演与旋转地震波研究”(41374069)资助.
文摘
应用国内外24个具有“X”形或“L”形(不完整的“X”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资料,以及云南鲁甸、盈江两次共轭破裂地震的详细重定位数据,运用库仑破坏准则揭示的脆性破裂的共轭破裂角与介质的内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测定与计算了地震共轭角与地壳的内摩擦系数,探讨了库仑破坏准则与安德逊破裂理论应用于宏观尺度破裂即天然地震问题.结果表明,在国际、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多次共轭破裂地震中,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的优势分布分别为65°~75°与0.27~0.47.在同一地区或相近地区发生的地震,其共轭角与内摩擦系数在数值上也相近.库仑破坏准则与破裂的安德逊理论,不但适用于实验室的小样本岩石破裂实验结果,而且适用于宏观尺度破裂即天然地震.通过共轭角的测定,可以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系数,是一种增进对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认识的简易、直接的方法.
关键词
共轭地震
库仑破坏准则
内摩擦系数
Keywords
Conjugate earthquakes
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Internal friction coefficien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反演2022年泸定M_(s)6.8地震破裂过程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安简
李国辉
高原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重点实验室(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4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039207,42074065)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实验室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IEF0103)。
文摘
2022年9月5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一次M_(s)6.8地震.基于区域地震波形数据,对主震震源破裂过程进行反演,结果表明:这次地震发震断层为鲜水河断裂,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破裂主要沿断层走向向SSE方向传播,并由起始破裂点向浅部扩展,整个过程持续约13 s,释放标量地震矩为1.2×10^(19)N·m,相当于Mw6.6.破裂长度约18 km,宽度约14 km,最大同震滑动量为2.7 m,估计的矩心深度为6.2 km.与远震波形数据反演结果相比,此次地震主要破裂区位于震中SSE一侧,在震中NNW一侧没有发现较为明显的破裂区.
关键词
2022年泸定M_(s)6.8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波形反演
同震滑动
Keywords
The 2022 Luding M_(s)6.8 earthquake
Source rupture process
Waveform inversion
Coseismic slip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共轭地震与地壳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4
作者
王安简
陈运泰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0-997,共1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4069)资助.
文摘
安德逊理论表明地震的共轭破裂现象可以用库仑准则解释,断层面夹角与地下岩石内摩擦系数之间存在简单的定量关系。基于本文提出的通过共轭地震计算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方法,对国内外19个具有X形或不完整的X形(L形)共轭破裂特征的地震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震源机制、区域应力轴方向等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共轭断层面,进而确定共轭面夹角并计算岩石的内摩擦系数。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天然地震的共轭破裂与实验室岩石破裂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给出了库仑准则与安德逊理论在大尺度下也成立的证据,表明通过共轭角确定地下介质的内摩擦系数是对地下介质特性认知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
共轭地震
库仑破裂准则
内摩擦系数
地壳介质
震源机制
Keywords
conjugate earthquake
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inner friction coefficient
crustal medium
focal mechanism
分类号
P315.3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远场记录反演2023年甘肃积石山M6.2地震破裂过程
王安简
高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种通过共轭地震确定地壳的内摩擦特性的方法
王安简
陈运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利用区域地震记录反演2022年泸定M_(s)6.8地震破裂过程
王安简
李国辉
高原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共轭地震与地壳介质内摩擦系数的测定
王安简
陈运泰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