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超滤和改良超滤减少体外循环患儿体内的炎性因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安彪 刘高利 +3 位作者 范全心 郭巍 李德才 张文龙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术后 炎性因子 平衡超滤 改良超滤 超滤减少 肺功能损伤 体内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附44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安彪 厉向玲 +3 位作者 邹承伟 袁贵道 李德才 范全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1-2,共2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4例TAPVC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心上型29例,心内型13例,心下型2例。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上型早期行心脏上翻法吻合、中期行左右房联合切口法,近期改良为... 目的探讨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手术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对44例TAPVC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心上型29例,心内型13例,心下型2例。手术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心上型早期行心脏上翻法吻合、中期行左右房联合切口法,近期改良为心上吻合法。心下型采用心脏上翻纵切口吻合。结果手术死亡2例(心上型和心内型各1例);心律失常12例,出院时恢复窦性心律。结论TAPVC一经确诊,必须立即手术,以防止肺血管阻塞性病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安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婴幼儿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治疗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Rastelli手术 Lecompte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安彪 郭兰敏 +3 位作者 马家驹 吴树明 范全心 邹承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 :研究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 :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患者 36例 ,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2 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 ,其中 1例保留全部二尖瓣叶及其瓣下结构 ,4例保留部分前叶和全部后叶及其瓣下... 目的 :研究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的诊断、病理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 :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患者 36例 ,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 2 8例行二尖瓣置换术 ,其中 1例保留全部二尖瓣叶及其瓣下结构 ,4例保留部分前叶和全部后叶及其瓣下结构 ,2 0例保留部分后叶及其瓣下结构。 8例行二尖瓣成形术 ,其中 4例行Carpentier’s环成形术 ,2例行DeVega成形术 ,2例行腱索乳头肌缩短 +瓣叶折叠。 结果 :围术期因严重低心排死亡 1例。随访 5~ 84个月 ,1例因抗凝过量致脑出血死亡。其余 34例中 ,心功能Ⅰ级2 1例 ,心功能Ⅱ级 12例 ,心功能Ⅲ级 1例。二尖瓣成形 8例中 ,3~ 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多普勒 ,2例无返流 ,5例轻度返流 ,1例重度返流 ,二尖瓣瓣口面积均在 2 .5cm2 以上。结论 :本病确诊依靠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 ,结合病史、心脏超声检查。二尖瓣置换术是目前本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保留瓣下结构对术后左室功能的恢复极为重要。二尖瓣成形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粘液退行性变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与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安彪 《医学综述》 1997年第5期235-237,共3页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强效缩血管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近年来发现的由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强效缩血管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作用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参与了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对ET的生物学特性、作用机制及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kg以下小婴儿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6
作者 王安彪 郭兰敏 +2 位作者 范全心 邹承伟 李德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婴儿 室间隔缺损 外科治疗 体重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附18例报告)
7
作者 王安彪 刘辉 +2 位作者 郭兰敏 范全心 邹成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3期16-17,共2页
目的 总结以桡动脉为旁路移植物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桡动脉制备方法和早期结果。方法 对 18例患者以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以改良 Allen试验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术中上肢外展 90°,肘窝以远 3cm至腕关节线内 2... 目的 总结以桡动脉为旁路移植物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桡动脉制备方法和早期结果。方法 对 18例患者以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以改良 Allen试验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术中上肢外展 90°,肘窝以远 3cm至腕关节线内 2 cm做弧形皮肤切口 ,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和脂肪组织一并游离。分支以钛夹夹闭。严格避免夹镊桡动脉本身。离断后腔内注入肝素化罂粟碱 ,并置于该液中备用。共制取桡动脉 18根。远端吻合至后降支及钝缘支 ,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术后常规应用钙阻滞剂 12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心绞痛消失 ,心功能显著改善。无手臂缺血发生 ,未见围术期心肌梗死。结论 应用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简便、安全 ,手术效果好。严格的“免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方法 钙通道阻滞剂 心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先心病矫治术18例分析
8
作者 王安彪 吴树明 +2 位作者 袁贵道 李德才 李红昕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30-30,共1页
关键词 微创心脏手术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矫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
9
作者 王安彪 郭兰敏 +4 位作者 马家驹 吴树明 范全心 邹承伟 袁贵道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25-26,共2页
1995~1998年,我们对108例婴幼儿先心病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7~36个月,其中7~12个月32例,13~24个月37例,25~36个月39例,平均17.8个月;体重6.0~14.5kg,... 1995~1998年,我们对108例婴幼儿先心病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7~36个月,其中7~12个月32例,13~24个月37例,25~36个月39例,平均17.8个月;体重6.0~14.5kg,平均11.8kg。左向右分流型先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外科手术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外科治疗
10
作者 王安彪 郭兰敏 +3 位作者 马家驹 范全心 袁贵道 邹承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2-13,共2页
对32例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下称房缺)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直接缝合缺损。10例行自体心包修补,4例行涤纶补片修补。无手术死亡,术后1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3个月复查心功能均显著改善。认为本病一旦确诊,应尽... 对32例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下称房缺)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8例直接缝合缺损。10例行自体心包修补,4例行涤纶补片修补。无手术死亡,术后1周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4%;3个月复查心功能均显著改善。认为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年龄不应作为手术禁忌症),尽可能直接缝合缺损。用补片修补时宜选择自体心包。良好的三尖瓣成形和正确处理心律失常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外科手术 手术指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安彪 《医学综述》 1997年第6期282-284,共3页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心血管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74%.占瓣膜型心脏病的69%,其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直接关系到手术指征的选择及患者术后的恢复.近年来.随着电镜技术、细胞技术、分子...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心血管外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占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74%.占瓣膜型心脏病的69%,其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直接关系到手术指征的选择及患者术后的恢复.近年来.随着电镜技术、细胞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已由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水平上升到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细胞间相互联系的改变及分子水平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素诱导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c-fos、c-myc癌基因表达的研究
12
作者 王安彪 郭兰敏 +2 位作者 李德才 范全心 袁贵道 《医学综述》 1998年第12期664-666,共3页
肺小血管构型重建和肺动脉收缩反应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血管变化特点,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及其表型的改变。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强效缩血管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原。内皮素是否可以促... 肺小血管构型重建和肺动脉收缩反应增强是肺动脉高压的血管变化特点,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及其表型的改变。内皮素(Endothelin,ET)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释放的强效缩血管肽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丝分裂原。内皮素是否可以促进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增殖效应的信号传递途径目前还未见报道。我们以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浓度的内皮素-1(ET-1)对细胞增殖和c-fos、c-myc癌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并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C-FOS C-MYC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性起搏器除颤
13
作者 王安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09-109,共1页
关键词 起搏器 植入性 除颤器 心房颤动 消融治疗 临床效果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的体外循环管理
14
作者 王安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小儿 体外循环管理 氧合器 心电图 心肌保护 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心病术后心功能的监护与处理
15
作者 王安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3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术后监护 先天性心脏病 心功能 血流动力学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反义核酸对内皮素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王安彪 郭兰敏 +3 位作者 李德才 范全心 袁贵道 邹承伟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应用不同浓度的C-myc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经10-8mol/L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观察该反义核酸对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 应用不同浓度的C-myc反义寡核苷酸处理体外培养的经10-8mol/L内皮素-1(ET-1)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观察该反义核酸对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抑制作用,应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平滑肌细胞C-fos和C-myc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10、20、50μg/ml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计数和3H-TdR掺入值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分别为11.9%和12.3%(P<0.05),21.6%和14.7%(P<0.01),36.3%和27.2%(P<0.01);对C-mycmRNA表达抑制率分别为71.3%(P<0.05),80.7%(P<0.05),92.5%(P<0.01);50μg/ml反义核酸对C-fosmRNA表达抑制率是79.7%,10、20μg/ml组无抑制作用。C-myc反义核酸能显著抑制内皮素诱导的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作用系依赖反义核酸的序列特异性和剂量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原癌基因 反应寡核苷酸 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肺动脉瓣技术在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应用及中期随访
17
作者 王安彪 谭琦 +2 位作者 訾捷 于利 隋润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z1期-,共2页
目的:评价嵌合肺动脉瓣技术在法洛氏四联症患者手术应用及中期随访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K液与含血停搏液心肌保护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范全心 李德才 +4 位作者 王安彪 杜亮 訾捷 张文龙 邹承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5,共3页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复杂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HTK液组(16例)手术中采用HTK液保护心肌;对照组(24例)术中采用常规1:4含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h、24h、48h血... 目的比较HTK液和含血停搏液在复杂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重症复杂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HTK液组(16例)手术中采用HTK液保护心肌;对照组(24例)术中采用常规1:4含血停搏液保护心肌。测定术前、主动脉开放后8h、24h、48h血中肌钙蛋白I(cTn I)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 B)浓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机械通气支持时间、ICU监护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HTK组和对照组平均体外循环转流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分别为87.5%、64.6%(P<0.05)。主动脉开放后8h、24h对照组cTn I和CK-M B均明显高于HTK组(P<0.05)。两组其余观察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复杂重症心脏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略优于1:4含血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HTK心脏停搏液 含血心脏停搏液 心肌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巍 邹承伟 +3 位作者 王安彪 杜亮 范全心 李红昕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行心瓣膜置换术的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两组,西咪替丁组麻醉后切皮前至术后第5d静脉滴注西咪替丁 400 mg;对照组静脉滴注... 目的 探讨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行心瓣膜置换术的3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两组,西咪替丁组麻醉后切皮前至术后第5d静脉滴注西咪替丁 400 mg;对照组静脉滴注维生素C 2.0 g,并于术前1 d、术后1、3、5、7和14 d观察西咪替丁对术后患者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红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 西咪替丁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白细胞介素-2(IL-2)、RBC-C3bRR及RBC-ICR等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3~5 d开始回升,7 d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对照组于术后7 d开始回升,14 d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西咪替丁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体外循环 免疫保护 心脏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正军 李德才 +3 位作者 邹承伟 李红昕 王安彪 袁贵道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1988年9月~2004年1月共收治127例心脏肿瘤患者,占同期所有体外循环手术的2.48%(127/5128)。其中男性44例,女性83例。年...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例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结果。结果:1988年9月~2004年1月共收治127例心脏肿瘤患者,占同期所有体外循环手术的2.48%(127/5128)。其中男性44例,女性83例。年龄10个月~72岁,平均(39.89±16.75)岁。通过超声心动图了解肿瘤位置和瓣膜功能情况。围手术期总死亡率8.66%(11/127)。良性肿瘤组死亡率为6.03%(7/116),恶性肿瘤组死亡率为37.5%(3/8)。两组死亡率有明显差别(P<0.05)。60岁以下患者113例,死亡7例(6.19%),60岁以上(包括60岁)14例,死亡3例(21.43%)。两组患者死亡率无差别(P>0.01)。出院病人116例,随访97例(83.62%),随访时间3个月~15.3年。其中粘液瘤复发8例,复发次数为1~3次,复发时间间隔1年~15年,平均(4.77±4.57)年。结论:原发性心脏肿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超声心动图对其有独特的诊断价值和优越性,手术摘除肿瘤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其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肿瘤是否为多源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诊断 外科治疗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