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院校公益创业+思政教育资助模式育人功能探究——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奕舒 李小龙 +4 位作者 王冰 谷云月 余戈 王新新 李志轩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24-27,共4页
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中医药院校不可缺少的课程。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医药院校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建立完善的育人体系。由此,将“公益创业”与“思政... 公益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中医药院校不可缺少的课程。为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中医药院校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积极探索、不断尝试,建立完善的育人体系。由此,将“公益创业”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资助模式应运而生。文章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例,研究“公益创业+思政教育”资助模式的育人功能,结合其中的不足,提出解决措施,并不断进行完善,为中医药院校发挥育人功能提供实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院校 公益创业 思政教育 育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美玉教授柴桂龙骨牡蛎汤合栀子豉汤治疗新冠后状态围绝经期女性焦虑
2
作者 王奕舒 姚美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6期884-890,共7页
对于围绝经期女性新冠康复人群出现的焦虑及相关症状,姚美玉教授根据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及新冠康复后的病机特点,运用柴桂龙骨牡蛎汤合栀子豉汤对其进行治疗的理论依据及经验总结。
关键词 新冠后状态 围绝经期焦虑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蓬莱明清时期近海出土铁锚锈蚀产物与锈层结构研究
3
作者 刘莉 王奕舒 +3 位作者 马清林 雷雨声 龙莎莎 袁素珍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53,共13页
蓬莱近海出土明清时期铁锚受海洋环境影响,表面锈蚀严重、多处见锈层剥落现象,不仅影响铁锚外观,对铁锚结构和稳定性也产生不利影响,亟待采取适宜方法和技术保护处理。为了解铁锚锈蚀情况、评估文物保存状况,本研究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 蓬莱近海出土明清时期铁锚受海洋环境影响,表面锈蚀严重、多处见锈层剥落现象,不仅影响铁锚外观,对铁锚结构和稳定性也产生不利影响,亟待采取适宜方法和技术保护处理。为了解铁锚锈蚀情况、评估文物保存状况,本研究采用超景深三维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铁锚表面锈蚀物组成、锈层结构和锈层稳定性。结果表明,部分铁锚表面锈蚀物以铁氢氧化物和铁氧化物为主,铁锚表面锈蚀物存在明显分层现象,内层致密黑色锈层主要成分为Fe_(3)O_(4)和α-FeOOH;外层质地疏松锈层主要由α-FeOOH、β-FeOOH和α-Fe_(2)O_(3)等成分组成;锈层与基体剥离面存在不稳定锈γ-FeOOH。所有铁锚锈蚀样品中均检测出氯元素,可溶氯含量分布范围在0.66~35.46 mg/g,不同样品可溶氯含量差异较大。馆内保存的铁锚锈层可溶氯含量高于露天环境中铁锚锈层可溶氯含量。铁锚锈层PAI值分布在1.16~13.34,内部锈层PAI值均小于外部锈层,内部锈层稳定性应小于外部锈层。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铁锚文物,在后续保护工作中需要对含氯铁锚针对性脱氯处理;在日常工作中,需监测、调节铁锚保存状态并控制环境温湿度,避免铁锚进一步腐蚀。本研究为蓬莱铁锚的进一步保护与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对海洋出土/出水铁器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文物 锈蚀产物 锈层结构 PAI值 保存状况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关中监狱战国秦墓出土人骨的碳氮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凌雪 王奕舒 +3 位作者 岳起 谢高文 陈靓 兰栋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3,共5页
本文以陕西关中监狱秦墓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来阐释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生活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等历史信息。所取的人骨样品均可用于食谱分析;所有样品的δ13C值分布在-7.58‰~10.11‰的... 本文以陕西关中监狱秦墓出土的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中的碳、氮同位素比值,来阐释该地区古代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生活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等历史信息。所取的人骨样品均可用于食谱分析;所有样品的δ13C值分布在-7.58‰~10.11‰的范围内,δ15N值均分布在9.43‰~11.36‰之间。结合其他考古资料及文献,显示关中监狱地区先民的食物结构中主食为黍、粟等C4类植物,并包含一定量的肉食。男性和女性之间食性没有明显差异。与同一地区时代略有差异的宝鸡建河墓地、凤翔孙家南头秦墓相比较,C4植物比例与δ15N发生变化可能与当时历史变迁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监狱秦墓 C、N稳定同位素 食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谷毛家坪遗址秦人骨的碳氮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奕舒 凌雪 +3 位作者 梁云 侯宏伟 洪秀媛 陈靓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9-735,共7页
以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沟东墓葬区出土的秦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骨化学分析揭示该地区早期秦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等历史信息。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人骨样品的δ13 C值、δ15 N值分别分布在-15.... 以甘肃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沟东墓葬区出土的秦人骨为研究对象,通过骨化学分析揭示该地区早期秦先民的饮食结构,探索其生产方式、经济模式等历史信息。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发现人骨样品的δ13 C值、δ15 N值分别分布在-15.4‰^-7.6‰及8.1‰~13.2‰范围内。由此可得出所分析的甘肃毛家坪遗址人骨中约2/3的先民食物结构中肉类食物占较大比例,约1/3的先民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并辅以肉食。结合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动植物遗存,肉类的获取主要来源于驯养的家畜和部分狩猎物、植物性食物主要来源于C 4类作物,这与其生活的环境及以农牧兼营的经济模式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也为早期秦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家坪遗址 C N同位素 食谱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巴什佛寺遗址出土两枚金属制品功能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冉万里 吴昊泽 +3 位作者 王奕舒 苗闻文 刘成 凌雪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5-143,共9页
苏巴什佛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外的重要节点,对其出土遗物的研究为分析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贸易的流通与繁荣提供重要借鉴。本工作采用X光照相、X射线荧光、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科技分析... 苏巴什佛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连接中外的重要节点,对其出土遗物的研究为分析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贸易的流通与繁荣提供重要借鉴。本工作采用X光照相、X射线荧光、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观察、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科技分析手段,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苏巴什佛寺发现的两枚金属制品的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初步确定一枚样品为西突厥打戳铜币,一枚样品为仿银金属制品,表面使用了自然铝。文章的分析结果对于研究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上西域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中原与西方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巴什佛寺 丝绸之路 突厥打戳铜币 自然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陵贺家战国秦墓出土紫色八棱柱的科学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奕舒 凌雪 +5 位作者 许卫红 耿庆刚 杨露雅 孙凤 周嘉藤 周宏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37,共10页
目前,对我国出土的紫色八棱柱形文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材质和制作工艺上,对其形制来源、功能用途等方面的系统论述相对较少。为探究周陵贺家战国秦墓出土的一件紫色八棱柱器物的表面特征、颗粒形态、材质成分、制作工艺等信息,利用... 目前,对我国出土的紫色八棱柱形文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材质和制作工艺上,对其形制来源、功能用途等方面的系统论述相对较少。为探究周陵贺家战国秦墓出土的一件紫色八棱柱器物的表面特征、颗粒形态、材质成分、制作工艺等信息,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系统、偏光显微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等分析方法进行了检测。并在此基础上对八棱柱形制的来源与演变、材质的来源、功能用途等方面进行初步推测,结果表明该紫色八棱柱微观形态为紫色和黄色晶体颗粒夹杂分布,主要成分为中国紫(硅酸铜钡),推测为二到三次烧制而成。通过文献查阅及梳理,推测八棱柱的形制受中国本土道家文化的影响较大,其主要功能为口含或窍塞。本工作对于我国出土紫色八棱柱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陵贺家秦墓 紫色八棱柱 硅酸铜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矿固化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万禄 何明渝 +6 位作者 王光进 王孟来 宋宁思 周汉民 韩亚兵 王奕舒 周大伟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2年第7期33-36,47,共5页
传统的固化材料一般以水泥为主,但因其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且排放大量的CO_(2)等问题,逐渐被一些新型胶凝材料所取代。将尾矿固化材料大致分为水泥、高水固结材料、HAS土壤固化剂、地聚物固化材料等4类,分析了不同固化材料的特点和应... 传统的固化材料一般以水泥为主,但因其存在成本高、工艺复杂且排放大量的CO_(2)等问题,逐渐被一些新型胶凝材料所取代。将尾矿固化材料大致分为水泥、高水固结材料、HAS土壤固化剂、地聚物固化材料等4类,分析了不同固化材料的特点和应用局限性。通过统计2000-2020年我国金属矿尾矿固化材料各组分的使用频次发现,水泥占22.18%、矿渣占11.69%、粉煤灰占11.29%、石灰占10.89%。未来,应针对不同尾矿的性质,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固化材料,并加强重金属离子的固化研究,在提高尾砂抗压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重金属离子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 固化材料 水泥 固化剂 重金属离子 抗压强度 工业固体废弃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甘泉县阎家沟墓地出土晚商青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
9
作者 刘成 吴昊泽 +3 位作者 徐兴彬 王奕舒 李延丽 梁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8,共8页
阎家沟墓地处于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边界地带,文化因素较为复杂。为探究晚商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陕北地区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首次对阎家沟墓葬出土的十二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 阎家沟墓地处于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边界地带,文化因素较为复杂。为探究晚商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陕北地区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首次对阎家沟墓葬出土的十二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十二件青铜器中有五件为红铜材质、四件为铅砷青铜材质、两件为砷青铜材质及一件铅青铜材质,十二件青铜器均为铸造,部分青铜器铸造后经过了热处理。结合文献分析,阎家沟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无锡高铅高砷”材质不同于中原地区青铜器和北方地区青铜器。其自身的重食传统比陕北地区其他李家崖文化遗址更为突出,表明阎家沟地区在某些方面其自身文化传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现象具有特异性,其本质上仍是属于李家崖文化遗址中的一员。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商晚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阎家沟墓地 晚商 铅砷青铜 砷青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旧冶炼废水污灌区野豌豆对土壤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金华 王奕舒 +4 位作者 余浪 宗世荣 肖亚楠 施矞 李云驹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6期46-50,共5页
为探究冶炼废水灌区重金属植物富集修复的可行性,选择在污染区域大量生长的乡土植物野豌豆,研究其对Cd、As、Cr、Cu、Pb、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含量和积累特征。结果表明:野豌豆对不同重金属积累的含量不同,不同重金属在野豌豆体内... 为探究冶炼废水灌区重金属植物富集修复的可行性,选择在污染区域大量生长的乡土植物野豌豆,研究其对Cd、As、Cr、Cu、Pb、Zn等7种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含量和积累特征。结果表明:野豌豆对不同重金属积累的含量不同,不同重金属在野豌豆体内积累部位均在叶部积累的含量最大,分别为2.92、22.18、9.8、22.66、18.19、62.31mg/g。野豌豆能从土壤中将Cd、Cu、Zn大量富集至植株,富集系数分别达到了0.52、0.23、0.54。不同重金属在野豌豆体内从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转移能力均较强,生物转移系数分别为10.28、31.48、18.38、7.98、32.18、13.84,其中As、Pb转移能力最强。野豌豆能够大量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并转移至野豌豆叶部等地上部分富集,具有良好的重金属植物富集转运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 土壤重金属 富集转移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大数据应用之道
11
作者 王奕舒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1年第2期8-9,共2页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以及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两年来,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帮助企业提升业务管理,而且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时代...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以及日常办公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近两年来,大数据以及云计算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帮助企业提升业务管理,而且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利用大数据进行人力资源分析,能够更好的帮助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人员的招聘、人才的测评以及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培训、管理、薪酬的配比以及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计算机技术 大数据 日常办公 云计算 业务管理 职业生涯 人力资源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化学实验莫尔法测定云南某磷肥厂锅炉水中氯
12
作者 聂鹏飞 彭桦 +6 位作者 龚丽 姜威 王奕舒 张慧 王学文 黄永丽 余慧茹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23期90-92,共3页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仪器中进行的一种实验,试剂用量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现尝试用微型化学实验莫尔法测定云南某磷肥厂锅炉水中氯离子含量,其具备易观察、现场可直接报样、方法简单、安全、高效、便于携带...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仪器中进行的一种实验,试剂用量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千分之一。现尝试用微型化学实验莫尔法测定云南某磷肥厂锅炉水中氯离子含量,其具备易观察、现场可直接报样、方法简单、安全、高效、便于携带和避免破坏环境等特点,提高了分析效率,与《工业循环冷却水和锅炉用水中氯离子的测定》(GB/T 15453-2008)方法测定结果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 莫尔法 氯离子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个旧冶炼废水灌区7种植物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金华 余浪 +4 位作者 宗世荣 王奕舒 肖亚楠 施矞 李云驹 《环境科学导刊》 2021年第5期60-67,共8页
云南省个旧市乍甸镇牛奶小镇因冶炼废水灌溉导致土壤中砷、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为研究试验区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选取试验地块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7种乡土植物灰藜(Chenopodium album L.)、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苜蓿(M... 云南省个旧市乍甸镇牛奶小镇因冶炼废水灌溉导致土壤中砷、镉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为研究试验区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性,选取试验地块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7种乡土植物灰藜(Chenopodium album L.)、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续断菊(Sonchus asper L.)、燕麦(Avena sativa L.)、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和油菜(Brassica napus L.),对植株体内的重金属元素(砷、镉、铬、铅)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7种植物均能富集重金属元素,萝卜、续断菊和油菜叶部对Cd的富集系数>1,可作为Cd的富集植物用于重金属植物修复,救荒野豌豆因其强大的生物转移能力,可将重金属由地下部分转移至地上部分,以达到对重金属的修复。因此,对于该重金属污染地块,野豌豆和续断菊可作为优良的重金属修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乡土植物 植物富集 生物修复 个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年限多花木蓝对磷矿山边坡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14
作者 周金华 余浪 +3 位作者 王奕舒 肖亚楠 朱尤龙 李云驹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4期38-41,共4页
为探究多花木蓝的生长对磷矿山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及机理,以同一坡位未生长多花木蓝的土壤为对照,测定了生长年限为1、2、3、4、5 a的多花木蓝根区土壤的性质指标(pH值、电导率、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水解性... 为探究多花木蓝的生长对磷矿山土壤环境的改善作用及机理,以同一坡位未生长多花木蓝的土壤为对照,测定了生长年限为1、2、3、4、5 a的多花木蓝根区土壤的性质指标(pH值、电导率、含水量、阳离子交换量)及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结果显示:多花木蓝的生长可稳定土壤pH值和电导率至中性,生长年限为5 a的多花木蓝使土壤有机质增加148.6%,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提高216.6%,并且促进了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提高。因此,多花木蓝可作为磷矿山排土场边坡修复的优选先锋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木蓝 根瘤固氮 土壤改良 保水保肥 磷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析陶身体剧场动作编创中“重复”技法的运用
15
作者 王奕舒 《尚舞》 2023年第13期75-77,共3页
“重复”普遍而又容易被忽视,它以独特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文明之中。于艺术世界,它也在持续地开花结果,日渐展现为一派勃勃生机。于舞蹈创作,“重复”从最初的无意识行为,发展为有意识的修饰方式,后成为编舞技法的主要构成之一。... “重复”普遍而又容易被忽视,它以独特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与人类文明之中。于艺术世界,它也在持续地开花结果,日渐展现为一派勃勃生机。于舞蹈创作,“重复”从最初的无意识行为,发展为有意识的修饰方式,后成为编舞技法的主要构成之一。“重复性”是我国现代舞团“陶身体剧场”极为典型的特征之一,陶身体剧场以极简、重复为创作理念追求突破身体的局限,这打破了舞蹈艺术浮光掠影的璀璨表面,在简约而不简陋的现代性表达中传递着当代艺术的主旨。文章从舞蹈编创的角度出发,以我国现代舞团“陶身体剧场”为研究对象,从陶身体剧场的代表性作品入手,聚焦于肢体动作的物理性重复现象,厘清陶身体剧场对于编舞技法“重复”的运用规律,并对此特质与意义进行探究与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 陶身体剧场 舞蹈创作
原文传递
去农村玩
16
作者 王奕舒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版)》 2007年第Z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敬老院 气象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