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天芳主任医师临床诊治情志病的经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钟燕宇 王天芳 《广西中医药》 2017年第3期53-55,共3页
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并且社会功能良好的状态。现代人除了重视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现代医学的精神、心理疾病均属于中医情志病的范畴,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 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健康定义为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健康并且社会功能良好的状态。现代人除了重视身体健康外,对心理健康也越来越重视。现代医学的精神、心理疾病均属于中医情志病的范畴,是指发病与情志刺激有关,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病 三因 王天芳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指南
2
作者 王建新 孙明月 +15 位作者 吕行 郭曼萍 代欣玥 杨巧宁 申春悌 元唯安 王天芳 连凤梅 刘树林 张磊 谢雁鸣 王忠 王保和 黄宇虹 刘文娜 高蕊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2,共10页
量表是实现传统证候主观定性指标量化、客观化评价的重要工具。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可为证候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公认的研究证据,是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行业内尚无统一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构建方法... 量表是实现传统证候主观定性指标量化、客观化评价的重要工具。证候疗效评价量表可为证候疗效评价提供客观公认的研究证据,是构建符合中医药特色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行业内尚无统一的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构建方法与共识。本研究总结前期已研制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技术规范与流程,起草了《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研制指南》。本指南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了以“证候相关核心症状/体征”为主体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构建的关键技术与流程,为中西医临床医师、中医药临床研究工作者、中药研发相关人员及企业开展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提供方法学指导,实现中医证候疗效评价的科学化、客观量化与标准化,为开展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疗效 量表 指南
原文传递
王天芳教授从痰热论治焦虑症的经验 被引量:8
3
作者 史航 于晓飞 王天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6期5-6,共2页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2种。惊恐障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这种发作具有不可预测性。广泛性焦虑则是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心动...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主要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2种。惊恐障碍以反复的惊恐发作为主要原发症状,这种发作具有不可预测性。广泛性焦虑则是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要表现,并可伴有心动过速、胸闷气短、皮肤潮红或苍白、口干、便秘或腹泻、出汗、尿频、失眠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胸部、颈部、肩背部酸痛,紧张性头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痰热 疏肝清热 化痰安神
原文传递
基于临床文献中中医证候红外热图特征的研究
4
作者 王煜杰 张一勉 +1 位作者 王天芳 李宁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8期1531-1535,共5页
目的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临床报道数据,挖掘证候与其红外热图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 目的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中医证候研究的临床报道数据,挖掘证候与其红外热图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23年12月18日期间所有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并涉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型文献,使用Excel和SPSS统计学软件对文献信息进行整理与统计,以病性类证候要素为切入点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1篇文献,摘录证候与其红外热图数据137条。寒湿、阳虚、气虚、血瘀在红外热图中大多表现为温度低,气滞、阴虚、痰湿大多表现为温度高。将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以寒、热、虚、实进行归纳、分类后,寒证、虚证的热图温度多偏低,热证、实证的热图温度多偏高。结论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但目前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结论,在未来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推进临床研究,促进中医证候客观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图 证候 病性类证候要素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候要素及病证结合建立证候诊断标准的思路 被引量:69
5
作者 王天芳 杜彩凤 +10 位作者 王庆国 吴秀艳 王智瑜 赵燕 薛晓琳 邓华亮 岳宏 于丽丽 屈凯 于春光 徐雯洁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901-906,共6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建立科学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现有相关证候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将西医的疾病与中医的证候相结合,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证候诊断标准具有...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传统模式,建立科学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回顾了现有相关证候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将西医的疾病与中医的证候相结合,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病证结合证候诊断标准具有较大的优势。这种证候诊断标准,既考虑了病的特异性,又解决了辨证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且便于临床操作使用。同时,本文还阐述了该诊断标准的基本模式、结构组成及建立时应采用的流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辨证 诊断标准 疾病 西医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束缚致慢性疲劳动物模型的研制及其行为学观察 被引量:98
6
作者 王天芳 陈易新 +6 位作者 季绍良 刘雁峰 李峰 陈家旭 康纯洁 刘晓兰 刘燕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研制慢性疲劳动物模型,观测该模型动物的行为学变化以及中药的作用。方法首次运用非体力及病毒感染因素制造慢性疲劳动物模型以及运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治疗的研究。采用特制束缚筒造模,运用多种行为学方法检测判定。结果模型组表... 目的研制慢性疲劳动物模型,观测该模型动物的行为学变化以及中药的作用。方法首次运用非体力及病毒感染因素制造慢性疲劳动物模型以及运用中药复方制剂进行治疗的研究。采用特制束缚筒造模,运用多种行为学方法检测判定。结果模型组表现出活动减少、运动能力下降等典型的疲劳症状,记忆力下降。消疲怡神口服液与传统的强壮、抗疲劳药物人参(人参总甙),均能显著改善各项成绩。结论慢性束缚法能够制造出较为符合CFS诊断要求的慢性疲劳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疲劳 动物模型 行为学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疲怡神”配方颗粒干预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天芳 薛晓琳 +14 位作者 张雅静 韩萍 李真 王文萍 邢建民 王庆波 汤宇 李力 王佳佳 李冠儒 季绍良 武留信 赵燕 吴秀艳 赵润栓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15-524,共10页
背景:亚健康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及其高发生率使得对其有效干预措施的需求日益突显,而如何发挥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的优势及评价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效果,是今后亚健康干预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的:评价"消疲怡神"... 背景:亚健康对人们生活、工作的影响及其高发生率使得对其有效干预措施的需求日益突显,而如何发挥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的优势及评价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效果,是今后亚健康干预研究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的:评价"消疲怡神"配方颗粒干预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设计、场所、受试者和干预措施: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观测时间为18周,其中干预6周,随访12周。将来自北京小汤山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体检中心及门诊的200例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受试者随机分为"消疲怡神"配方颗粒组(简称消疲怡神组,n=100)和安慰剂组(n=100),分别给予"消疲怡神"配方颗粒和安慰剂干预6周。主要结局指标:运用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总分来判断疲劳状况,并进行中医证候(肝郁脾虚证)积分评价。结果:消疲怡神组有3例失访,最后200例进入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set,FAS),197例进入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PPS)。消疲怡神组与安慰剂组疲劳状态的疗效(FS-14分值)显示,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4.0%和9.0%(FAS)与14.4%和9.0%(PPS),显效率分别为19.0%和15.0%(FAS)与19.6%和15.0%(PPS),有效率分别为39.0%和26.0%(FAS)与39.2%和26.0%(PPS),总有效率分别为72.0%和50.0%(FAS)与73.2%和50.0%(PPS)。Ridit分析显示"消疲怡神"配方颗粒改善疲劳状态的疗效优于安慰剂(P<0.05)。消疲怡神组与安慰剂组肝郁脾虚证候的疗效比较显示,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0%和0.0%(FAS)与1.0%和0.0%(PPS),显效率分别为20.0%和7.0%(FAS)与19.6%和7.0%(PPS),有效率分别为29.0%和24.0%(FAS)与29.9%和24.0%(PPS),总有效率分别为50.0%和31.0%(FAS)与50.5%和31.0%(PPS)。Ridit分析显示"消疲怡神"配方颗粒改善肝郁脾虚证候的疗效优于安慰剂(P<0.05)。第12周和18周随访表明,消疲怡神组的FS-14分值明显低于安慰剂组。未发现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消疲怡神"配方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疲劳 亚健康 证候 随机对照试验 双盲法 安慰剂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天芳 吴秀艳 +7 位作者 赵燕 于春光 李志更 徐雯洁 杜彩凤 李力 王智瑜 王庆国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594-59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临床5种常见疾病(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总结出以文献为依据的常见疾病的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用EpiData3.0建立数... 目的:通过对临床5种常见疾病(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更年期综合征)的文献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总结出以文献为依据的常见疾病的证候要素分布规律。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进行二次录入,运用SPSS 12.0软件统计五种疾病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频率。结果:①肝、心、脾、肺、肾是临床常见的病位证候要素。②阴虚、阳虚、热、气滞、气虚、血瘀、湿、痰是临床常见的病性证候要素。③五种疾病出现的证候类型个数在62-148之间,主要证候类型出现频率之和覆盖的疾病信息基本不足50%;而证候要素出现的个数在19-47之间,不论是常见病位要素还是病性要素出现频率之和覆盖的疾病信息基本在80%以上。结论:从证候要素入手进行中医证候的研究可以达到执简驭繁的作用,很有必要继续深入开展证候要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证候要素 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证候规律探讨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天芳 张翠珍 +6 位作者 季绍良 贾忠武 孙珊玲 王琳 杨效华 薛晓琳 姬道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94-696,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基本证候入手,对CFS患者的常见证候及组合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联系。结果:130例患者的常见基本证候有6种,组合形态共41种,以肝郁与气虚、心虚组合的几...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从基本证候入手,对CFS患者的常见证候及组合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分析其与病情、病程的联系。结果:130例患者的常见基本证候有6种,组合形态共41种,以肝郁与气虚、心虚组合的几率最高,达45.4%,且无论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这3个证候所占比例均较高,其中肝郁一直居主要地位。结论:CFS是一种涉及多脏腑系统的疾病,证候表现虚实夹杂,且肝郁贯穿于疾病的不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证候 中医药疗法 病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大鼠血清游离氨基酸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天芳 杨维益 +11 位作者 胡加跃 李峰 梁嵘 陈家旭 董浩 康纯洁 刘晓兰 刘燕 高大安 吕丹云 周未艾 王启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6-319,共4页
本实验观察了经强化训练后的大鼠,在一次急性运动后的不同恢复时相血清中总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及AAA/BCAA比值的变化,以及“体复康软胶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运动大鼠的氨基酸代谢有积极的调... 本实验观察了经强化训练后的大鼠,在一次急性运动后的不同恢复时相血清中总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丙氨酸、酪氨酸浓度及AAA/BCAA比值的变化,以及“体复康软胶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运动大鼠的氨基酸代谢有积极的调整作用,对大鼠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动员和贮备,以及大鼠对运动刺激的适应和运动后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复康 理气扶正中药 运动 血清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天芳 王佳佳 +11 位作者 薛晓琳 韩萍 张雅静 李冠儒 吴秀艳 赵燕 唐利龙 刘豫玥 睢丛璐 付晨 尚永梅 周波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 目的:探讨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临床调查,运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符合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判定标准者的中医症状。参照《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等相关标准,由两名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根据每一位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表现进行辨证,并对辨证结果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495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辨证结果共计81种,经过拆分后共获得24个证候类型,其中排在前10位的分别为肝郁脾虚证、肝气郁结证、肝火炽盛证、肝胃不和证、脾虚湿阻证、心脾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胆郁痰扰证和痰热内扰证。提取证候要素共计17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7个,分别为肝、脾、肾、胃、心、胆、肺;病性类证候要素10个,分别为气滞、气虚、热(火)盛、湿阻、痰阻、阴虚、气逆、阳虚、血虚和血瘀。结论:疲劳性亚健康状态者的证候类型较多,涉及虚证、实证和虚实夹杂证;病位类证候要素涉及5个脏与2个腑,以涉及肝、脾的证候最为多见;病性类证候要素虚实均有涉及,实以气滞最多见,虚以气虚最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疲劳 证候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束缚对大鼠海马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中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天芳 陈易新 +4 位作者 张倩 季绍良 康纯洁 刘晓兰 刘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7期23-25,共3页
本研究观测了慢性束缚致疲劳动物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中药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①模型组动物的多数氨基酸水平有上调趋势,其中苏氨酸、缬氨酸、牛磺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服“消疲怡神口服液”后,可使多数升高... 本研究观测了慢性束缚致疲劳动物模型海马组织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中药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①模型组动物的多数氨基酸水平有上调趋势,其中苏氨酸、缬氨酸、牛磺酸及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服“消疲怡神口服液”后,可使多数升高的氨基酸水平下调,以苏氨酸、谷氨酸、牛磺酸及总氨基酸水平的下调最明显,其含量接近正常对照组;服用人参皂甙后,牛磺酸的水平也明显下调,但其余氨基酸水平的变化趋势与模型加中药组相反,其中苏氨酸明显高于模型加中药组;精氨酸明显低于模型加中药组,总氨基酸水平较中药组高,接近模型组,但无统计学差异;②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这一对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的比值明显升高,服“消疲怡神口服液”与人参皂甙后对升高的Glu/GABA比值无明显下调作用;比较5种兴奋性与抑制性氨基酸,发现模型组的兴/抑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模型加中药组及模型加人参皂甙组却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结合动物的行为改变,推测慢性束缚可能是影响了海马中氨基酸递质的水平及比例,使中枢以抑制占优势,使动物出现疲劳、记忆力下降及抑郁倾向。“消疲怡神口服液”与人参皂甙,则可能是通过调整兴奋性抑制性氨基酸水平及其比值而纠正模型动物的异常行为,而“消疲怡神口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 慢性疲劳综合征 氨基酸 中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与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4
13
作者 王天芳 张翠珍 +1 位作者 刘雁峰 焦扬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0年第2期84-86,共3页
目的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称 CFS)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的特点 ,并探讨其间相关性。方法 运用量表的形式 ,观察了 130例 CFS病人及 6 5例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状况。结果  1CF... 目的 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 (简称 CFS)病人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的特点 ,并探讨其间相关性。方法 运用量表的形式 ,观察了 130例 CFS病人及 6 5例年龄、性别均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疲劳、抑郁、焦虑及生活事件状况。结果  1CFS病人存在明显的脑力与躯体疲劳 ,其特点是 :存在明显的由于疲劳而出现的心理后果 ;疲劳具有明显的情境特异性 ;对于休息、睡眠的反应不明显。 2 CFS病人具有明显的抑郁与焦虑的情绪改变。 3CFS病人发病前的负性事件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主要表现在家庭生活及工作学习方面。 4CFS的疲劳总分、焦虑分值、抑郁指数、生活事件分值 (主要是负性事件 )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CFS病人疲劳、抑郁、焦虑的严重程度与发病前的生活事件刺激量有密切的关系 ,病人的情绪改变受疲劳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生活事件 抑郁 焦虑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4
作者 王天芳 王琳 张翠珍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006-1009,共4页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研究进展 发病原因 危险因素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的证候/证候要素提取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天芳 吴秀艳 +5 位作者 陈建新 于春光 赵燕 李志更 西广成 王庆国 《天津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度系数 信息熵 证候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与“治未病”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5
16
作者 王天芳 孙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9-933,共5页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及中医"治未病"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论述了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的关系,认为亚健康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可指导亚健康的临床辨识及干预,开展亚健康的研究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医"治未病"的内涵及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治未病 概念 范畴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疲劳综合征病人的疲劳特征及中药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天芳 张翠珍 +6 位作者 季绍良 刘雁峰 焦扬 张冰 王琳 郑君芳 姚俊清 《中国医药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58-60,共3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其临床特征的报道。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确,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疲劳量表,运用量表形式的量化方法,评定CFS病人的疲劳程度...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虚弱性疲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目前国内尚未见到有关其临床特征的报道。由于其发病原因不明确,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疲劳量表,运用量表形式的量化方法,评定CFS病人的疲劳程度及特点,并根据CFS病人服用中药前后量表中有关分值的变化,观察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对CFS患者疲劳状态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疲劳特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疲怡神口服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血中β—内啡肽含量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天芳 王琳 +7 位作者 刘雁峰 刘晓兰 刘燕 张翠珍 张冰 姚俊清 焦扬 康纯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14-415,共2页
观察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及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48例患者血浆β—EP含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FS病人血浆β—E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中药复方... 观察了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及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辨证为肝郁脾虚证的48例患者血浆β—EP含量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CFS病人血浆β—E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中药复方消疲怡神口服液对该变化有明显下调作用。结合CFS患者临床症状的明显改善,说明该药治疗CFS的作用机制与调节血浆β—EP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Β-内啡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健康状态与慢性疲劳综合征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天芳 薛晓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本文在阐述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的基础上,指出亚健康不能等同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并系统论述了目前关于疲劳、慢性疲劳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念认识及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 亚健康 疲劳 慢性疲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验辨证的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及慢性肾功能衰竭证候与证候要素分布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天芳 吴秀艳 +12 位作者 赵燕 于春光 李志更 袁世宏 邹小娟 杨关林 严惠芳 杨传华 张宁 于欣 唐启盛 张秋云 王庆国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3-20,共8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三种疾病基于经验辨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六个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临床调查,开放式采集调查医生的经验辨证并提取证候要素,建立... 目的:探讨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三种疾病基于经验辨证的证候及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在全国六个中心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临床调查,开放式采集调查医生的经验辨证并提取证候要素,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523例抑郁症中出现185个证候,573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出现112个证候,5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出现146个证候。出现频率在5%以上者:抑郁症为肝气郁结、肝郁脾虚;慢性乙型肝炎为肝郁脾虚、肝气郁结、湿热蕴结;慢性肾功能衰竭为脾肾两虚、脾肾阳虚。②三种疾病共提取病位类证候要素12个,病性类证候要素17个。出现频率在5%以上的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别为:抑郁症是肝、脾、心,气滞、气虚、痰、热(火);慢性乙型肝炎是肝、脾、肾,气滞、气虚、热(火)、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脾,虚、湿、气虚、血瘀、阴虚、阳虚、热(火)。③病位类和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地域分布不同。结论:临床医生对三种疾病的辨证分型的认识虽然有差异,但对证候要素的认识基本一致,提示从证候要素角度进行证候规范更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证候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