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对黄芪幼苗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1
作者 王圆梦 刘霄 +5 位作者 杜艳 李雪虎 李萍 王富胜 晋玲 周利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9-2269,共11页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对中药材黄芪幼苗的生物学效应以及黄芪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的推荐剂量,利用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辐射7日苗龄的黄芪幼苗,在辐射后第10天测定了存活率、幼苗高度、叶片数、茎秆直径、鲜根重和叶形态参数... 为了探讨不同剂量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对中药材黄芪幼苗的生物学效应以及黄芪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的推荐剂量,利用不同剂量的重离子束辐射7日苗龄的黄芪幼苗,在辐射后第10天测定了存活率、幼苗高度、叶片数、茎秆直径、鲜根重和叶形态参数;辐射后第20天起,每隔20 d测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和氧化指数。结果表明,随辐射剂量的增加,黄芪幼苗的存活率、株高和鲜根重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所下降。5和10 Gy辐射后,鲜根重量分别减少31.80%和49.99%。辐射组幼苗的第1和第2分枝的叶片出现畸形、萎缩和形态损伤。辐射后第20天,辐射组的活性氧、膜质过氧化物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而辐射后第60天,与对照组相当。辐射后,除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略有增加外,黄芪幼苗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所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随重离子束辐射剂量的增加,黄芪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辐射后随着植株的生长,辐射对生长的抑制作用有所缓解;推荐的诱变剂量区间为10 Gy左右。本研究结果为黄芪高能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重离子束 辐射 光合特性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圆梦 王伟康 +5 位作者 李拓凡 万志敏 邵红霞 秦爱建 叶建强 谢泉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9,共9页
为建立特异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试验将FAdV-4纤突蛋白基因fiber-2克隆至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Fiber-2,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His-Fiber-2,以纯化的His-Fiber-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Fiber-2抗... 为建立特异的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血清学抗体检测技术,试验将FAdV-4纤突蛋白基因fiber-2克隆至载体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Fiber-2,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His-Fiber-2,以纯化的His-Fiber-2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Fiber-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重复性、稳定性、灵敏性试验,并与BioChek FAdV商品化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ELISA仅与抗FAdV-4阳性鸡血清发生反应,与检测的抗其他病原的血清以及SPF鸡血清均无反应性,批间重复性与批内重复性良好,其变异系数分别在4.345%~6.983%和4.326%~9.391%之间,包被酶标板保存12个月后,变异系数为4.4%~10.0%,其检测灵敏度是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技术的8~32倍,是基于包被GST-Fiber-2蛋白ELISA的2倍;建立的ELISA对FAdV-4灭活疫苗免疫的鸡血清检出率高于BioChek试剂盒,两者对临床感染FAdV-4的鸡血清的检测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试验构建的基于重组蛋白His-Fiber-2的检测FAdV-4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为临床上FAdV-4感染监测以及疫苗的免疫评价提供了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4型禽腺病毒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辐照育种对西蓝花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曼 刘霄 +6 位作者 杜艳 康桂森 丁佳宁 隆静 王圆梦 杨明俊 周利斌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1-84,共14页
西蓝花(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子主要源于进口,亟需开发属于我国的创新型品种。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对西蓝花的当代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采用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种子,检测其幼苗期的生长指标、抗氧... 西蓝花(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其种子主要源于进口,亟需开发属于我国的创新型品种。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对西蓝花的当代生物学效应,本研究采用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种子,检测其幼苗期的生长指标、抗氧化酶活性、光合指标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表明:100~500 Gy的辐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显著影响,600 Gy显著抑制其萌发。100~600 Gy辐照后根长、芽长、苗高、叶面积总体上随剂量增加而降低。碳离子束辐照西蓝花的半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为415.89 Gy,使根长减半的剂量为495.12 Gy。辐照后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高于对照,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低于对照,400 Gy辐照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显著升高。随吸收剂量的增加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300 Gy处。净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与吸收剂量负相关,辐照后非光合淬灭系数显著升高。结果表明,重离子束辐照抑制了西蓝花植株的生长,影响了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作用。本研究为西蓝花的重离子束辐照诱变育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蓝花 重离子束 辐照 诱变育种 生理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atEMO的铸件分拣机器人轨迹优化
4
作者 陈旭贵 王成军 王圆梦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88-92,共5页
针对铸件分拣机器人工作时轨迹优化中低耗时、低耗能、平滑弱冲击的性能需求,采用七次B样条曲线构造端点运动参数均可指定的关节轨迹,基于多目标优化平台PlatEMO,运用优化算法NSGA-Ⅲ以时间、能量、平滑性为目标对铸件分拣机器人进行轨... 针对铸件分拣机器人工作时轨迹优化中低耗时、低耗能、平滑弱冲击的性能需求,采用七次B样条曲线构造端点运动参数均可指定的关节轨迹,基于多目标优化平台PlatEMO,运用优化算法NSGA-Ⅲ以时间、能量、平滑性为目标对铸件分拣机器人进行轨迹优化,得到最优解集。仿真结果表明,NSGA-Ⅲ算法可以对铸件分拣轨迹实现多目标寻优,得到理想的Pareto分布,获得均衡且高阶连续的优化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件分拣机器人 七次B样条曲线 多目标优化平台 轨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7的高垄草莓成熟度实时检测研究
5
作者 吴仁愿 王圆梦 +3 位作者 陈心怡 唐文超 赵家国 王双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1期1-7,共7页
针对光照、遮挡、果实密集以及分布不均衡等复杂环境造成草莓识别不准确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模型为YOLOv7-SCC,制作草莓样本数据集建立真实采摘的复杂环境数据,首先,使用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ShuffleNetv2替换YOLOv7主干网... 针对光照、遮挡、果实密集以及分布不均衡等复杂环境造成草莓识别不准确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7的改进模型为YOLOv7-SCC,制作草莓样本数据集建立真实采摘的复杂环境数据,首先,使用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ShuffleNetv2替换YOLOv7主干网络,实现轻量化的同时有效减少模型参数量;其次,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模块,从而增强特征网络对草莓区域的识别;最后,选用内容感知特征重组(CARAFE)上采样来扩展特征融合网络中的感受野并充分利用语义信息。经实验,改进后的模型参数量降低59%,浮点数降低68.2%,准确率为99.6%。结果证明,改进后的YOLOv7-SCC可以实现草莓成熟度的准确识别,同时保持高精度,使其成为与其他算法相比更适合高垄草莓成熟度检测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垄草莓 成熟度检测 YOLOv7 ShuffleNetv2 CBAM CARAF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束和X射线辐射水稻幼苗的当代生物学效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许超丽 刘霄 +5 位作者 任维宾 杜艳 王圆梦 李燕 司怀军 周利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97-1906,共10页
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和X射线辐射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使用5~40 Gy的高能碳离子束和10~80 Gy的X射线辐射处理粳稻Kitaake幼苗,测定根长、芽长、苗高、株高、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遗传物质多... 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和X射线辐射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使用5~40 Gy的高能碳离子束和10~80 Gy的X射线辐射处理粳稻Kitaake幼苗,测定根长、芽长、苗高、株高、分蘖数、结实率、千粒重、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及遗传物质多态性指标。结果表明,高能重离子束或X射线辐射水稻幼苗后,其根长和芽长均呈现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的趋势,但存活植株成熟期的株高与未辐射组相比差异不显著;M_(1)植株结实率及种子千粒重随剂量升高呈下降趋势,在较高剂量下表现为显著降低。辐射处理后相对根长约为69%时,两种辐射对幼苗的根及芽在较短时间内的抗氧化系统存在显著影响。与未辐射组相比高能碳离子束辐射组的叶绿素含量和F_(v)/F_(m)值均无显著差异,而X射线辐射处理组的叶绿素含量较高、F_(v)/F_(m)值降低。20 Gy高能碳离子束辐射处理水稻幼苗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多态率为29.31%,40 Gy X射线辐射处理水稻幼苗ISSR多态率为37.76%。本研究结果为不同电离辐射处理水稻幼苗提供了推荐的诱变剂量区间:高能碳离子束20~30 Gy,X射线30~40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辐射 碳离子束 X射线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药用牙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圆梦 王姿杨 +3 位作者 高国香 刘广义 张小荣 邵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77-179,183,共4页
[目的]筛选出大黄提取物制备药用牙膏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所加蒸馏水温度、搅拌总时长、大黄提取物加入先后顺序为制备工艺主要影响因素,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大黄提取物牙膏感官性状的影... [目的]筛选出大黄提取物制备药用牙膏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大黄提取物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以所加蒸馏水温度、搅拌总时长、大黄提取物加入先后顺序为制备工艺主要影响因素,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大黄提取物牙膏感官性状的影响。[结果]所测蒽醌类成分符合试验要求。最终确定水温50℃、搅拌15 min、大黄提取物预先与丙三醇混合的试验工艺,方可使得膏体长时期稳定不变色。[结论]制备所得的大黄提取物药用牙膏膏体细腻光亮、气味清凉、黏稠度适中,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提取物 药用牙膏 制备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界面结构与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董龙龙 王圆梦 +5 位作者 崔文芳 孙国栋 徐俊杰 李明佳 周廉 张于胜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42-958,984,共18页
钛及钛合金材料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等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10年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力学特性和独特的二维结构,广泛用作钛或钛合金基体的增强体。然而... 钛及钛合金材料因其密度低、比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等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军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10年来,以石墨烯为代表的碳纳米材料由于具有超高的力学特性和独特的二维结构,广泛用作钛或钛合金基体的增强体。然而,纳米碳源的团聚现象以及严重的界面反应使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升有限。随着对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和工艺的深入探索,在其界面-组织-性能关系和强化机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在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必须从各个方面(如工艺特点、适用范围和应用要求等)衡量,选择合适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界面结构设计优化来进一步改善基体组织,提高钛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因此,系统性介绍近年来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纳米碳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应用,并对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调控和强化机制进行分析讨论,指出现阶段其制备、性能优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对以后纳米碳强化钛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基复合材料 纳米碳材料 制备方法 界面调控 强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区政务短视频传播困境与策略研究--基于西藏自治区的调查与思考
9
作者 王圆梦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第24期60-62,共3页
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为政务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渠道,这条渠道将各级政府部门连接起来,实现政务信息的交流互通和官方与民间的有效对话。西藏各地区政务短视频建设力度和水平不一,在运维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角色定位模糊、人才队伍... 短视频的异军突起为政务信息传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渠道,这条渠道将各级政府部门连接起来,实现政务信息的交流互通和官方与民间的有效对话。西藏各地区政务短视频建设力度和水平不一,在运维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角色定位模糊、人才队伍紧缺、层级差距明显等,对其进行改进需要在盘活运维人才的基础上强化内容建设、注重本地特色的表达以及多元化账号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 短视频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Carbon Ion Beam Radiation on the Accumulation of Flavonoids in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10
作者 Wang Yuanmeng Zhou LibinJin Ling +4 位作者 Ge Linghui Liu Xiao Du Yan Jin Wenjie Xin Zhijun 《IMP & HIRFL Annual Report》 2022年第1期155-155,共1页
Astragali Radix from the dried roo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A.membranaceus),as a medicinal and edi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s cruci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in China.... Astragali Radix from the dried roo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A.membranaceus),as a medicinal and edi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s crucial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VID-19 in China.Among them^([1]),avonoids are one of the main compounds of astragali radix to exert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and therapeutic effects^([2]).However,the meager germplasm and uneven quality of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VENTION RADIX FLAVONO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名方中秦艽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圆梦 黄得栋 +6 位作者 葛灵辉 胡慧芳 马晓辉 林丽 朱田田 詹志来 晋玲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0-149,共10页
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及方书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载经典名方中秦艽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进行系统梳理与本草考证,以期为包含秦艽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考证后... 笔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及方书相关记载并结合现代文献资料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所载经典名方中秦艽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进行系统梳理与本草考证,以期为包含秦艽药材的经典名方开发提供依据。考证后发现历代皆以秦艽为正名,此外尚有秦胶、秦瓜、秦爪、左拧根等别称。历代本草所述秦艽基原植物主要有4种,即秦艽、麻花秦艽、小秦艽和管花秦艽,其中以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为主流。南北朝时期推崇以四川北部所产麻花秦艽、秦艽为最佳;唐代初期以陕西、甘肃交界六盘山一带所产秦艽为主流;北宋时期,形成了以管花秦艽为主的甘肃临夏、祁连山一带和以秦艽为主的陕西东部2个新产区;明清时期,秦艽逐步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基原及产区。历代采收以春秋两季采挖,经曝干或阴干处理储藏为主;炮制方式以净选切制干燥后的生品为主,此外还有炒制、酒制及牛乳制等方法。对经典名方中秦艽药材建议首选秦艽G.macrophylla,其中以甘肃、陕西所产野生品为佳,建议生品入药。同时建议后续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增加管花秦艽基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名方 秦艽 本草考证 基原 品质评价 炮制方法 管花秦艽
原文传递
基于辨状论质的蛇床子商品等级质量评价 被引量:9
12
作者 胡慧芳 席少阳 +6 位作者 曹后康 郭延秀 王圆梦 葛灵辉 马晓辉 詹志来 晋玲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00-907,共8页
从蛇床子市场分级的角度,揭示外观性状评定蛇床子质量等级的科学内涵,为蛇床子运用外观性状进行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以30批不同等级的蛇床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等统计方法,对15项外观性状与内在... 从蛇床子市场分级的角度,揭示外观性状评定蛇床子质量等级的科学内涵,为蛇床子运用外观性状进行等级标准的制定提供实验依据。以30批不同等级的蛇床子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等统计方法,对15项外观性状与内在含量指标测量值进行探索。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长宽比外,5项外观性状类指标(长、宽、千粒重、碎粒质量占比、色度)与9项内在含量类指标(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蛇床子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异虎耳草素、花椒毒素、花椒毒酚)间,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性。且外观性状类指标构成的第一典型变量U1与内在含量类指标构成的第一典型变量V1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CR1=0.963,P<0.01)。PCA结果显示,外观性状指标对30批蛇床子的等级划分结果与样品的实际信息相符合。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通过9组内在含量指标重新对30批蛇床子进行等级划分,分析结果保持一致。性状分级标准研究发现,蛇床子6项外观性状的统计呈现出与统货和选货的相关性,且2个等级间的外观性状与内在含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外观性状的优劣可以有效地预测内在含量的高低,通过主要的性状特征对蛇床子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外观分级能够代替质量分级,实现蛇床子药材的辨状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辨状论质 外观性状 内在含量 商品规格 等级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高能碳离子束辐射黄芩幼苗的生物学效应
13
作者 葛灵辉 王圆梦 +8 位作者 刘霄 杜艳 陈婧敏 李雪虎 王曼 张一凡 王富胜 晋玲 周利斌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07-618,共12页
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对黄芩幼苗生理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总能量为967 MeV的碳离子束辐射黄芩幼苗,测定了不同剂量辐射后的存活率、苗高、叶片数、分枝数、生物量、根冠比、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特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对黄芩幼苗生理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总能量为967 MeV的碳离子束辐射黄芩幼苗,测定了不同剂量辐射后的存活率、苗高、叶片数、分枝数、生物量、根冠比、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特性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黄芩幼苗的半致死剂量为32.82 Gy。5和10 Gy的重离子束辐射后黄芩的苗高、叶片数、分枝数和生物量均有增加,而30 Gy辐射均为降低。各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增加以减轻辐射造成的活性氧损伤。辐照后6周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剂量呈下降趋势。辐照后第9周,5和10 Gy辐照提高了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10 Gy辐射促进了黄芩根中总黄酮和黄芩素的积累。研究发现,10 Gy的重离子束辐射促进了黄芩幼苗的生长,并且提高了其药用成分含量。本工作探究了重离子束辐射黄芩的当代生物学效应,为后续开展黄芩的辐射刺激效应及辐射育种研究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碳离子束 辐射 生物学效应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央视开年大戏的发展分期研究
14
作者 王丽萍 王圆梦 《当代电视》 CSSCI 2023年第5期49-54,共6页
自1998年央视开播开年大戏至今,开年大戏可分为三个时期。央视开年大戏是国家意识形态的大众艺术表达,是主流叙事的风向标、社会心态的回音壁、艺术殿堂中的经典力作。
关键词 开年大戏 央视 开端 发展 繁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