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对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启繁 沈隽 +1 位作者 蒋利群 董华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6,共8页
为改善室内人居环境,解决家具制作材料的异味问题,使用"主客观相结合评价方法",探究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该评价法基于数字定量的手段以及主观感知的方法,能够全面有效的鉴定板材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通过... 为改善室内人居环境,解决家具制作材料的异味问题,使用"主客观相结合评价方法",探究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该评价法基于数字定量的手段以及主观感知的方法,能够全面有效的鉴定板材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在标准环境条件下(温度23℃、相对湿度40%),对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释放的VOCs和气味进行研究。确定特征气味物质的同时,探究板材TVOC和气味的释放特性,对板材释放的VOCs和气味进行主客观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1)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类为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物质来源,芳香族化合物多呈现植物芳香,酯类物质多呈现为果香;2)不同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强度和其浓度并没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是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的大小;3)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中呈现气味特征芳香族化合物的释放相对减弱,醛酮类和酯类的释放相对增强;4)通过对本实验使用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进行分析,发现酯类和醛酮类对人居环境影响较大;5)综合主客观因素,建议在使用前放置28 d以上的时间以减小对室内人居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气味 室内人居环境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L-SW微舱设计及对人造板VOCs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婉君 沈隽 王启繁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45,共6页
为了缩短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设计出新型DL-SW微舱。以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在设定条件下对3种板材释放的VOCs进行快速检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 为了缩短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的环保水平,设计出新型DL-SW微舱。以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在设定条件下对3种板材释放的VOCs进行快速检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VOCs的具体成分及各组分含量,对比分析DL-SW微舱法与气候箱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L-SW微舱法测得第1~3天3种板材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释放量下降最快,最终均在14 d内达到稳定状态。测得3种板材释放VOCs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烯烃及烷烃,占TVOCs总量50%以上,其次为醛类、醇类、酯类和酮类。高温和高相对湿度环境下,3种板材TVOC释放量有显著增加,中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刨花板TVOC初始释放量分别为970.56,3 954.49和658.00μg/m^3。DL-SW微舱法与1 m^3气候箱法测得的3种板材释放的VOCs物质种类相同,TVOC释放趋势一致,达到稳定状态时TVOC浓度相对偏差分别为13.95%,11.04%和9.06%。测得的TVOC稳态释放量拟合得到公式y=0.877 5x+0.344 7,拟合度R^2为0.996。DL-SW微舱法较1 m^3气候箱法检测时间缩短50%以上,且成本低、可靠性强,能同时调节温湿度及空气交换率,可作为1 m^3气候箱的比对产品,有助于提高人造板产品的环保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SW微舱 气候箱法 人造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试验微舱对人造板VOC释放检测的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启繁 沈隽 刘婉君 《森林工程》 2016年第1期37-42,58,共7页
【目的】为降低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产品的周转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VOC快速检测方法,即国产试验微舱法。【方法】实验使用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以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东北林业大学与升微公... 【目的】为降低人造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检测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产品的周转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VOC快速检测方法,即国产试验微舱法。【方法】实验使用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以及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利用东北林业大学与升微公司联合研发的国产试验微舱,在设定条件下检测这三种人造板VOC的释放情况,利用气相质谱色谱联用仪(GC-MS)对板材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具体成分进行分析,使用内标定量法分析板材释放VOC各组分质量。同时,利用传统环境舱法表征板材自然衰减过程中VOC释放值,对比两种方法所得的实验数据,探究国产试验微舱法与传统环境舱法的相关性。【结果】三种人造板释放的挥发性有机气体均以苯系物和烯烃类为主,除了部分烷烃、醛、酮、以及酯类物质外,还存在少量的其它类物质的释放。实验阶段,苯系物和烯烃类物质质量浓度变化趋势明显。适当的增加温度会增大初始速率,缩短实验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结论】国产试验微舱法与传统环境舱法测得三种人造板VOC释放水平基本一致,测得物质相同。国产试验微舱法的VOC释放速率快于传统环境舱法,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且国产试验微舱法操作简便、投入低,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功能,可以更逼真的模拟各种实验环境。综上,国产试验微舱法是一种可行的传统环境舱代替法,便于企业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提高产品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 国产试验微舱法 VOC 环境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饰贴面刨花板VOCs及气味释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启繁 沈隽 +3 位作者 曾彬 王慧玉 曹田雨 董华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0-142,共13页
【目的】探索漆饰贴面刨花板VOCs及气味释放特性,分析环境因素对板材VOCs和气味平衡状态释放组分的影响,为人造板气味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以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因素试验方案,使用... 【目的】探索漆饰贴面刨花板VOCs及气味释放特性,分析环境因素对板材VOCs和气味平衡状态释放组分的影响,为人造板气味研究提供基础性数据。【方法】以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因素试验方案,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对板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释放VOCs和气味情况进行分析,确定2种漆饰贴面刨花板特征气味物质和可能性来源的同时探索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对2种板材的VOCs和气味释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比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释放TVOC浓度低、气味化合物数量少且总气味强度低,2种板材均以芳香族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超标最为严重。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来源为芳香族化合物、酯类和醇类物质,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主要气味来源为芳香族化合物和醇类物质。不同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强度与其质量浓度没有直接相关性,但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大小。随着空气交换律与负载因子比增加,硝基涂料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降低。随着温度升高,硝基涂料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增大。随着湿度增加,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增大,而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TVOC释放量和总气味强度减小。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增加,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随温度和相对湿度升高而减小,空气交换律与负载因子比对气味物质浓度占TVOC浓度的比例影响不大。【结论】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测量技术可作为人造板及家具材料气味研究的手段。相比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更适宜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2种漆饰贴面刨花板的总气味强度和气味评级可通过高斯函数初步建立拟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涂料贴面刨花板 水性丙烯酸涂料贴面刨花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气味 环境因素 主客观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合板VOC释放特征及规律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7
5
作者 郑允玲 赵杨 +3 位作者 朱美潼 于敏 王启繁 沈隽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123,共4页
以胶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3种环境因素,探究一种快速检测的方法,分析各环境因素对胶合板VOC释放的影响以及胶合板VOC释放规律。研究发现:胶合板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芳香烃... 以胶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改变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3种环境因素,探究一种快速检测的方法,分析各环境因素对胶合板VOC释放的影响以及胶合板VOC释放规律。研究发现:胶合板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主要成分为芳香烃、烷烃和酯类化合物;提高温度、相对湿度,减小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都能够加速胶合板TVOC释放,且释放初期影响明显,温度对胶合板VOC释放影响明显;快速检测法测得胶合板VOC释放周期比常规方法快约一倍,由此可进一步探讨加速胶合板VOC释放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胶合板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气味释放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赵京 沈隽 +3 位作者 蒋利群 李新兵 董华君 王启繁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7-123,共7页
【目的】为了探究贴面处理对中纤板气味释放浓度和强度的影响,比较分析贴面处理后的中纤板与其素板的TVOC及各组分的气味浓度和强度的差异。【方法】采用1 m3气候箱法对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及其MDF素板进行气体采样,利用气相色谱-... 【目的】为了探究贴面处理对中纤板气味释放浓度和强度的影响,比较分析贴面处理后的中纤板与其素板的TVOC及各组分的气味浓度和强度的差异。【方法】采用1 m3气候箱法对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及其MDF素板进行气体采样,利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确定气味特征化合物。【结果】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的气味总质量浓度比其MDF素板降低了21. 06%;贴面处理后板材释放的芳香烃、醛酮类气味特征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增加了16. 88%、3. 08%,酯类、烯烃类、醇类和无气味化合物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7. 74%、4. 34%、0. 20%和7. 68%;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气味特征化合物释放的种类比其MDF素板增多,但其气味强度均比较弱;气味特征化合物的气味分为苦味、焦味糊味、清香味、烤甜味、芳香味、青草味这6种类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醛、2-乙基-1-己醇、苯在贴面与未贴面的板材气味释放中均被检测到,且在素板中的质量浓度、气味强度均要高于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中的质量浓度、气味强度; MDF素板经过贴面处理后,气味类型虽然增加,但气味强度均属于稍可察觉(气味等级≤2),对板材的整体气味强度贡献不大。【结论】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会抑制气味特征化合物的释放,降低其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且同一种气味特征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气味强度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浸渍纸贴面中纤板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 TVOC 气味特征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阴香木气味释放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曾彬 沈隽 +1 位作者 王启繁 董华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3-141,共9页
【目的】对木材气味进行研究,为解决木材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时所散发的异味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阴香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对不同含水率下心、边材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特征气味化合物... 【目的】对木材气味进行研究,为解决木材作为室内装饰材料使用时所散发的异味问题提供参考。【方法】以阴香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嗅闻(GC-MS/O)技术对不同含水率下心、边材释放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和特征气味化合物进行分析,探究含水率对阴香木TVOC和气味释放的影响。【结果】阴香木共释放25种特征气味化合物,其中包括苯(芳香味)、己醛(青草果香)、乙苯(芳香甜味)、苯甲醛(杏仁油味)、辛醛(甜香)、2-乙基-1-己醇(甜花香味)、壬醛(果酸香)和癸醛(柑橘气味)8种关键特征气味化合物。心、边材在初始含水率70%左右释放的气味物质浓度分别占TVOC的64%和72%,以醇、醛气味化合物为主;随着含水率下降,心、边材释放的气味物质和总气味强度呈下降趋势,果香味类化合物的气味强度在整个含水率下降过程中一直大于其他类化合物;含水率降至30%前,心、边材释放的TVOC和气味物质浓度随含水率变化下降最为显著;含水率降至30%时,心、边释放的气味物质浓度分别降低64%和68%,其所呈现的整体气味强度大大减弱;此后,含水率对心材的影响较小,但边材在含水率继续降至10%时气味物质浓度降低26%,随后几乎不受含水率影响。在整个含水率下降过程中,阴香木边材释放的TVOC远大于心材,其中,心材释放的化合物以芳香烃和酯类为主,边材释放的化合物以醇类和芳香烃类为主,烯烃类化合物在不同含水率下心、边材中的释放量保持稳定,受含水率影响较小。【结论】果香味是阴香木的主要特征气味。阴香木散发的气味物质种类和浓度随含水率下降而降低,整体气味强度也相应减弱。任一含水率下,边材的整体气味强度大于心材。心材在含水率降至纤维饱和点后释放的气味物质逐渐趋于稳定,边材在含水率到达平衡含水率后释放的特征气味化合物和整体气味强度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嗅闻 阴香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特征气味化合物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O技术分析环境条件对中纤板气味活性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曾彬 沈隽 +1 位作者 王启繁 董华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4-172,共9页
【目的】随着室内人造板的广泛使用,其所释放的气味活性物质产生的室内“异味”问题日益严重,旨在确定人造板的关键气味特征活性化合物,同时探究环境因素的改变对人造板释放TVOC和气味特征的影响。【方法】使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在... 【目的】随着室内人造板的广泛使用,其所释放的气味活性物质产生的室内“异味”问题日益严重,旨在确定人造板的关键气味特征活性化合物,同时探究环境因素的改变对人造板释放TVOC和气味特征的影响。【方法】使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中纤板释放VOC及气味活性组分进行研究。【结果】中纤板共释放4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包括24种特征气味活性化合物,其中芳香烃和醛类化合物对中纤板的整体气味形成有着重大的贡献作用,烷烃类化合物虽是中纤板释放的主要成分,但对中纤板的整体气味影响甚微,同时鉴定得到6种关键基本气味特征化合物--苯、乙苯、1,3二甲基苯、1-亚甲基-1H-茚、己醛和苯甲醛;温度对中纤板释放VOC组分的组成具有较大影响,升温会抑制烷烃类化合物的释放量,而对醛酯类化合物的释放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标准环境下,芳香气味类化合物是中纤板的主要气味贡献者,果香味与其它特殊气味起辅助作用。当温度升高后,中纤板气味强度增大且组分趋于复杂,此时以果香味类气味特征最为显著,芳香味、甜香味对中纤板整体气味也有着较为重要的贡献。当环境温度升至60℃时,检测得到2-茨醇(松木香)、辛酸(稻壳味)、叔丁基对甲酚(酸味)和氧化石竹烯(刺激味)4种特有的气味物质。【结论】温度对中纤板所释放的VOCs与气味活性化合物的影响最大。温度升高后中纤板所释放的TVOC浓度升高,整体气味以果香味为主,多种特征气味共同作用形成,且整体气味强度显著增强。环境相对湿度增加使中纤板释放的TVOC浓度升高,整体气味强度增强,但整体气味组成变化较小,仍以芳香味为主。空气交换率与负荷因子之比的增大使中纤板TVOC释放量下降,整体气味强度减弱,整体气味组成以果香味类气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O 中纤板 VOC 气味活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漆饰水曲柳木材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气味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慧玉 沈隽 +3 位作者 王启繁 王伟东 刘铭 许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10,共7页
以聚氨酯(PU)涂料涂饰水曲柳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TD-GC-MS-O)技术,分析不同环境条件时(温度、相对湿度、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漆饰水曲柳木材28 d释放周期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极易挥发性... 以聚氨酯(PU)涂料涂饰水曲柳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热脱附-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TD-GC-MS-O)技术,分析不同环境条件时(温度、相对湿度、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漆饰水曲柳木材28 d释放周期内,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VOC)及其气味释放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单一环境条件时,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相对湿度升高,会促使漆饰水曲柳木材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降低;温度升高,会促进漆饰水曲柳木材的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质量浓度和气味强度升高。漆饰水曲柳木材共释放出26种关键性气味特征化合物,其中,起关键性作用的有6种,其特征香型分别为芳香、果香、甜香、花香、留兰香糖、醋香。与温度、相对湿度相比,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是影响漆饰水曲柳木材关键气味释放的关键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创造高气体交换率与负载因子之比及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漆饰水曲柳木材挥发性、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气味释放处于较低水平,保证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漆 水曲柳木材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极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气味特征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VOC共存评估法对饰面刨花板的危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志刚 王启繁 +1 位作者 孙桂菊 吴丽娜 《森林工程》 2020年第2期49-54,80,共7页
为减少室内人居环境中多种木质装饰材料和家具释放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类身心造成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危害评估方法,以有效评价人造板等装饰材释放多种VOC共存条件下人类的受害指数。本研究基于危险等级化合物单体的... 为减少室内人居环境中多种木质装饰材料和家具释放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人类身心造成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的危害评估方法,以有效评价人造板等装饰材释放多种VOC共存条件下人类的受害指数。本研究基于危险等级化合物单体的空气浓度、单体职业接触限值和持续暴露时间因子等多种评价指标,建立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共存时定量风险分析的评估模型,根据相应评价指数(R),评估确定多种VOC共存状态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使用中国国家标准GB/T 18883-2002、美国绿色卫士空气质量标准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评价模型具有指导意义。基于该评估模型,对几种不同饰面刨花板在平衡状态下释放VOC的危害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3±0.5)℃,相对湿度为(50±5)%,装载率为1.0 m^2/m^3条件下,根据评估模型,得到PVC饰面刨花板、三聚氰胺饰面刨花板、水性漆饰面刨花板、刨花板素板的R分别为0.78、0.53、1.01、0.83。三聚氰胺饰面刨花板具有最优的环保性能,其次是PVC饰面刨花板,水性漆饰面刨花板的R超过接触限值,不符合卫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饰面刨花板 VOC IAQ 主要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聚类法对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气味的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鹿英爽 沈隽 王启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109,共5页
通过对板材气味综合评价来指导消费者对家具板材进行科学选取。以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素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嗅闻气味化合物种类及强度,构建灰色聚类模型用于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气味评价。贴面刨花板各灰类聚类系数分别为0.2553、0.3490... 通过对板材气味综合评价来指导消费者对家具板材进行科学选取。以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素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嗅闻气味化合物种类及强度,构建灰色聚类模型用于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气味评价。贴面刨花板各灰类聚类系数分别为0.2553、0.3490、0.0300、0、0,评价等级为二级,质量良好。素板各灰类聚类系数为0.2555、0.4688、0.4800、0.1108、0,评价等级为三级,质量合格。素板的评价等级低于贴面刨花板,其中有一定的危害物质释放,对刨花板进行适当的贴面处理能够降低板材危害性。灰色聚类法综合考虑了气味浓度、毒性、强度,使结果更加精准。它既具有模糊综合评判的优点,又克服了其不足,可以引导人们从另一全新角度评价板材质量,是一种可利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聚类 气味化合物 刨花板 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综合评判在板材气味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鹿英爽 沈隽 王启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5-152,共8页
【目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家具板材是否环保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对板材气味综合评价,指导消费者对家具板材进行科学选取。以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与中纤板及其素板为研究对象,用微池萃取仪采集气体,通过GC-MC-O嗅闻气... 【目的】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影响巨大,家具板材是否环保至关重要。【方法】通过对板材气味综合评价,指导消费者对家具板材进行科学选取。以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与中纤板及其素板为研究对象,用微池萃取仪采集气体,通过GC-MC-O嗅闻气味化合物种类及强度并分析其浓度,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以上板材的气味评价。【结果】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的模糊综合指数为2.885 0,各等级下的隶属度分别为0.208 7、0.225 6、0.207 4、0.188 6、0.169 7。刨花板素板的模糊综合指数为3.058 0,各等级下的隶属度为0.162 0、0.210 5、0.226 1、0.210 3、0.191 1。三聚氰胺贴面刨花板与三聚氰胺贴面中纤板气味评价等级为二级,质量良好,刨花板素板与中纤板素板气味评价等级为三级,质量合格。【结论】两种素板的模糊综合指数均偏高,其中含有危害性物质的释放,对板材进行贴面处理能够降低板材的危害性。本实验选用的中纤板的模糊综合指数稍高于刨花板。模糊综合评判法用科学的定量手段刻画板材气味评价中定性问题,使定性与定量分析融合。模糊综合评判在板材气味评价中考虑了多个气味化合物对板材的综合影响和各种气味化合物的毒性,它引导人们从另一角度客观评价板材质量,是一种可借鉴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气味化合物 刨花板 中纤板 危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室内环境释放舱设备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志刚 王启繁 +1 位作者 夏可瑜 侯建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0-137,共8页
装饰材料产品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使用合理有效的采样技术,准确测得材料释放化合物的释放量对改善室内人居环境、提高产品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模拟材料在室内环境下的释放状态,本试验研制... 装饰材料产品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对室内环境和人体健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使用合理有效的采样技术,准确测得材料释放化合物的释放量对改善室内人居环境、提高产品环保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模拟材料在室内环境下的释放状态,本试验研制一种新型室内环境释放舱,能够模拟材料在室内环境下的释放状态,从而有效测得人造板等装饰材料在不同室内环境条件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释放量。该释放舱采用空气套恒温方式,有效容积250 L,可调节温度范围为18~40℃,相对湿度范围为40%~70%,空气交换量范围为50~500 L/h,具有偏差、均匀性、波动性绝对值低的特点。环境空气经净化装置处理后,由流量控制器进入流量计,相对湿度调节装置调整相对湿度后进入恒温释放舱,舱内空气循环装置将样品释放有机物与舱内气体混合均匀后经舱空气出口排出,由舱出口管道采样。温度、相对湿度控制器通过温度、湿度传感器对舱内温度、相对湿度进行监测与控制。使用催化燃烧法与高效活性炭过滤结合法对进入释放舱空气净化,保证了释放舱低有机物背景浓度要求,内舱材料表面硅烷化处理方式,提高了C9之后化合物的回收率。测试试验表明,该环境舱系统背景单体质量浓度≤1.8μg/m3、TVOC质量浓度≤10μg/m3,对C4~C14范围内18种挥发性物质的24 h回收率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舱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背景浓度 回收率 人造板 装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