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环境差异响应
1
作者 宋广军 宋伦 +3 位作者 吴金浩 王召会 胡超魁 刘桂英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
海洋浮游植物面临着与气候及环境变化相关的新挑战,种种迹象表明,海水营养盐浓度下降和失衡,以及海水升温、酸化会导致海洋浮游植物粒级结构趋向小型化,但在自然海域这一趋势缺乏直接的验证与深入研究。本文在黄海北部的鸭绿江口设置了1... 海洋浮游植物面临着与气候及环境变化相关的新挑战,种种迹象表明,海水营养盐浓度下降和失衡,以及海水升温、酸化会导致海洋浮游植物粒级结构趋向小型化,但在自然海域这一趋势缺乏直接的验证与深入研究。本文在黄海北部的鸭绿江口设置了16个采样点,2020年3−12月期间,每月采集一次样品(包括浮游植物环境DNA样品和海水样品),对鸭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和环境指标〔包括氮、磷、硅营养盐,水温、溶解氧(DO)、pH以及化学需氧量(COD)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利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筛选出各环境因子不同浓度梯度站位,结合高通量测序和实验室镜检手段对浮游植物粒级分级和定量,以验证鸭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粒级结构的环境差异响应。结果表明:鸭绿江口海域含氮营养盐平均浓度呈现出东西两侧河口区域较高、中部海域相对较低的分布特征,磷、硅营养盐的分布趋势与氮营养盐基本一致。同时,pH和DO浓度在西侧河口区域相对较低,而COD浓度在该区域相对较高。水温在3−12月期间呈倒U型变化趋势,7月达到最高值。验证结果表明,海水中氮、磷、硅营养盐浓度与小粒级浮游植物生物量均呈负相关,即营养盐浓度越低,小粒级浮游植物生物量占比越高。同时,水温的上升也促进了小粒级浮游植物的生长,使其生物量占比增加。此外,发现小粒级浮游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效率高于大粒级浮游植物,且对低氧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这表现为小粒级浮游植物生物量占比随着COD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DO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研究显示,近岸海域氮、磷、硅营养盐浓度下降以及水温上升、缺氧加剧,均可导致浮游植物粒级结构趋于小型化,这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海水贝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建议对河口区域陆源氮、磷等营养盐的调控政策进行实时调整,以利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高通量测序 粒级结构 环境差异 鸭绿江口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水体中石油类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召会 吴金浩 +5 位作者 胡超魁 刘桂英 王年斌 李爱 田甲申 马志强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7,共8页
根据2013-2014年春、夏、秋、冬季对辽东湾海域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石油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趋势,分析了其污染状况,探讨了其污染来源。结果显示,辽东湾海域海水石油类含量范围为(0.003–0.239)mg/L,平均为0.027 mg/L... 根据2013-2014年春、夏、秋、冬季对辽东湾海域8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了水体中石油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趋势,分析了其污染状况,探讨了其污染来源。结果显示,辽东湾海域海水石油类含量范围为(0.003–0.239)mg/L,平均为0.027 mg/L,随着季节周期性变化波动,整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春、秋、冬季各航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海水水质超标准现象,表底层石油类含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具有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季节变化趋势,石油类含量呈沿岸高于远岸,开放海域大于海洋保护区的平面分布特征。深入分析发现,石油类含量范围为0.030–0.032 mg/L,分布区域面积最广,为6960 km^2,占调查海域的27.0%;集中分布在辽东湾北部沿岸和西部近岸海域。石油类含量低于0.024 mg/L的区域分布面积为2806 km^2,占辽东湾调查面积的10.9%,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石油类含量高于0.032 mg/L,区域分布面积为1170 km^2,仅占辽东湾调查面积的4.5%,集中分布在辽东湾西部沿岸港口区海域。季节变化主要受机动渔船海上作业污染影响;陆源输入和人类海上活动的输入为辽东湾海域石油类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石油类 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体内石油烃污染状况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召会 田甲申 +1 位作者 王摆 吴金浩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5-248,共4页
为研究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体内石油烃污染状况,根据2012年3-4月对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体内石油烃荧光分光光度法监测结果,分析该海区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评估该海区动物体石油烃污染程度。结... 为研究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体内石油烃污染状况,根据2012年3-4月对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物体内石油烃荧光分光光度法监测结果,分析该海区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评估该海区动物体石油烃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动物体内石油烃含量为3.15~59.1 mg/kg ,平均20.5 mg/kg ;保护区内动物体石油烃含量略低于保护区外;对比国内其他海域,调查海域生物体石油烃处于较高含量水平,软体类生物体受石油烃污染严重,受测样品均有超标,表明调查海域存在明显的石油烃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污染 大连国家级斑海豹保护区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保护区溢油污染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召会 王摆 +1 位作者 吴金浩 周遵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1-165,共5页
通过分析溢油后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响应值改变大小来评价溢油对海洋保护区的污染程度,首先构建海洋保护区溢油污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因子基准值,然后确立保护区... 通过分析溢油后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服务功能指标响应值改变大小来评价溢油对海洋保护区的污染程度,首先构建海洋保护区溢油污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指标因子基准值,然后确立保护区溢油污染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快速确定溢油对海洋保护区污染程度大小。该评价模型为溢油保护区污染评价提供新方法,为决策部门采取应急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油污染 评价指标体系 海洋保护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领导班子情绪和心理环境恶化的表征与优化之策
5
作者 王召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18,共2页
建立良好的工作情绪和心理环境,对领导班子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非常关键。单位领导班子情绪和心理环境的常见类型有民主和谐型、求同存异型、暗中拆台型、争斗冲突型等。领导班子情绪和心理环境恶化,主要是由意见不同、用人分歧、缺乏民主... 建立良好的工作情绪和心理环境,对领导班子发挥领导核心作用非常关键。单位领导班子情绪和心理环境的常见类型有民主和谐型、求同存异型、暗中拆台型、争斗冲突型等。领导班子情绪和心理环境恶化,主要是由意见不同、用人分歧、缺乏民主、个人修养差等引发矛盾。优化单位领导班子情绪和心理环境,要心向相同、心力集中、心境平衡、心理相容。可以从建立和谐友爱的情绪、情感氛围,充分运用心理互补规律来帮助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情绪和心理环境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班子 情绪和心理环境 恶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干部与同级交往的原则与艺术
6
作者 王召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4-35,共2页
一、领导干部与同级相处的原则同级之间,由于在同一部门工作,既目标一致又有明确分工,既要互相支持又彼此存在着竞争,维系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才能身心愉悦地开展工作。因此,领导干部掌握一些与同级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领导干部与同级相处的原则同级之间,由于在同一部门工作,既目标一致又有明确分工,既要互相支持又彼此存在着竞争,维系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才能身心愉悦地开展工作。因此,领导干部掌握一些与同级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善"字当先,以诚待人每一个同级领导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身心愉悦 以诚 工作环境 同级关系 心理条件 要虚心 思想观念 文化素质 大是大非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轻领导干部增进对犯错下属批评效果之策
7
作者 王召会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17,共2页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批评也不例外。在不具备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进行批评,不但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
关键词 批评效果 年轻领导干部 下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苯系物 被引量:29
8
作者 吴金浩 王召会 +2 位作者 王摆 周遵春 王年斌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8-1223,共6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建立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以及苯乙烯等7种常见苯系物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无机盐的加入、平衡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建立了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以及苯乙烯等7种常见苯系物的检测分析方法。对无机盐的加入、平衡时间、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解吸温度和时间等多个固相微萃取条件以及色谱条件进行了优化,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0.500~20.0 ng/g范围内7种苯系物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5~0.999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81 8~0.175 ng/g(干重);日内和日间重现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3.6%(n=5)和0.4%~6.3%(n=3);在每1.00 g海洋沉积物样品中2.0和15.0 ng加标水平下,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61.7%~79.5%和77.1%~85.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4%~9.6%和3.9%~7.6%(n=5)。该方法快速、灵敏、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苯系物 海洋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物对海洋生物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宋伦 杨国军 +3 位作者 王年斌 李颖 王召会 赵海勃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44-448,共5页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作业日趋频繁,围填海、桥桩钻孔、疏浚、炸礁、爆破挤淤、管道排放和陆域吹填等作业环节产生的悬浮物,在重力、波浪、潮流、风力等因素作用下扩散、运动,对水质环境和海洋生物产生不良影响。
关键词 要:悬浮物 浮游生物 游泳生物 底栖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ssp.sunameri)食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鹿志创 田甲申 +3 位作者 王召会 马志强 韩家波 高天翔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6,共8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但在海洋哺乳动物食性方面应用较少。通过分析2012年4—6月在辽东湾沿岸海域搁浅而死亡的江豚样本和同时期(6月)取自辽东湾海域主要渔获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广泛地用于分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级关系,但在海洋哺乳动物食性方面应用较少。通过分析2012年4—6月在辽东湾沿岸海域搁浅而死亡的江豚样本和同时期(6月)取自辽东湾海域主要渔获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研究了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ssp.sunameri)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江豚δ13C值为(-18.4±0.3)‰,δ15N值为(13.8±0.4)‰。28种可能生物饵料的δ13C值的范围为-19.5‰—-17.0‰,δ^(15)N值的范围为11.4‰—14.0‰。江豚的营养级为4.5,高于传统胃含物分析法的研究结果。28种测试生物的营养级位于3.8—4.6之间。江豚的食物来源主要以鱼类为主,对食物种类的喜食顺序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头足类>虾类>蟹类,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3.9%、18.2%、13.1%、10.0%、8.8%、6.0%。江豚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与体长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碳营养源较为稳定,氮营养源复杂多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豚 碳氮稳定同位素 食性 贡献率 辽东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浮游动物多样性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宋伦 周遵春 +6 位作者 王年斌 马志强 薛克 田金 杨爽 王召会 吴金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2005年7~9月辽东湾浮游动物的调查数据为主,并结合以往的调查数据对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分布特征、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浮游动物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北部海区,而其生物多样性与均... 以2005年7~9月辽东湾浮游动物的调查数据为主,并结合以往的调查数据对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分布特征、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东湾浮游动物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北部海区,而其生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却明显低于西部和东南部海区,说明该海区水体、生态环境、生物群落不如西部和东南部海区稳定、成熟。浮游动物多样性主要受透明度(rH′=0.599>r0.01;rE=0.322>r0.05,n=40)、水温(rH′=0.469>r0.01,rE=0.432>r0.01,n=40)、COD(rH′=-0.389>r0.05;rE=-0.217<r0.05,n=40)、W(rH′=-0.461>r0.01;rE=-0.417>r0.01,n=40)、物种数(rH′=0.835>r0.01;rE=0.653>r0.01,n=40)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浮游动物 生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大凌河口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关晓燕 韩家波 +6 位作者 王摆 董颖 姜北 陈仲 杨爱馥 王召会 周遵春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63-1070,共8页
土壤微生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天然湿地的微生物资源及群落结构缺少研究。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辽东湾大凌河口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其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RDA)方法考察环境... 土壤微生物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天然湿地的微生物资源及群落结构缺少研究。应用PCR-DGGE技术研究辽东湾大凌河口湿地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并对其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结合冗余分析(RDA)方法考察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共设定7个站位采集土壤样品,直接提取样品中微生物的总DNA,以巢式PCR扩增细菌16S rDNA-V3区片段,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离片段,研究河口区湿地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辽东湾大凌河口区土壤具有较为丰富的细菌种群,主要包含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几大类门,且同一季节采集的样品在聚类分析图上聚类成簇。RDA分析表明,土壤的温度与盐度2个变量分别解释了6.5%、2.3%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表明大凌河口区土壤的群落结构变化是多种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温度的影响略大于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土壤 微生物群落 DGGE 聚类分析 R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7年夏季辽东湾北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金浩 李强 +4 位作者 宋广军 张玉凤 王召会 宋伦 王志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00-1008,共9页
基于2008-2017年辽东湾北部渔业水域历史监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评价模型,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轻污染,呈现东西两侧污染高,中部低,南部外海略高,北部... 基于2008-2017年辽东湾北部渔业水域历史监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指标权重评价模型,对该海域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湾北部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轻污染,呈现东西两侧污染高,中部低,南部外海略高,北部河口略低的特点。近10 a来,研究区域仅2016年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等级处于清洁,其他年份均表现为轻污染;2011年综合污染指数最高,综合污染指数总体保持稳定,并呈现略有好转、逐年改善的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可分为4类并呈现各自不同特点:第1类区域生物指标污染贡献率最高;第2类区域主要集中在双台子河口,水质污染明显;第3类区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显著;第4类区域分布范围更广,综合污染指数介于其他3类之间。辽东湾北部渔业水域主要受生物指标影响,其污染贡献率为60.9%,水质和沉积物指标贡献率相差不大;水质营养盐、沉积物重金属镉(Cd)、铜(Cu)、锌(Zn)、叶绿素a以及浮游动物为辽东湾北部主要污染指标,污染贡献率较大,需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渔业水域 生态环境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痕量苯系物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 被引量:19
14
作者 吴金浩 王摆 +1 位作者 王召会 周遵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1-1535,共5页
建立了海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以及苯乙烯7种苯系物的测定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法对海水中的苯系物进行富集,热解吸后导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并选用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00.0~2 000.0 ng/... 建立了海水中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以及苯乙烯7种苯系物的测定方法。采用吹扫捕集法对海水中的苯系物进行富集,热解吸后导入气相色谱-质谱仪,并选用选择离子模式(SIM)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100.0~2 000.0 ng/L范围内7种苯系物浓度与仪器响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0.999 8,方法检出限为5.9~10.7 ng/L;两种不同浓度加标水平(250.0、1000.0 ng/L)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4%~105%和96%~97%,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3.7%~6.5%和2.1%~3.3%。该方法准确、快速,且具有富集效率高、无试剂再污染等优点,适用于海水中痕量苯系物的分析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吹扫捕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东湾水体交换能力模拟及保守水质模型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昆 郭楠 +4 位作者 王年斌 冷传慧 王召会 李爱 徐晓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481,共7页
通过建立与垂向平均的二维非恒定和谐型水动力模式相耦合的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模拟了辽东湾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及无机磷和化学耗氧量的平面实时分布状况。给出不同典型时刻下辽东湾海域的潮流场、水体半交换时间及浓度场的计算结果... 通过建立与垂向平均的二维非恒定和谐型水动力模式相耦合的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模拟了辽东湾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及无机磷和化学耗氧量的平面实时分布状况。给出不同典型时刻下辽东湾海域的潮流场、水体半交换时间及浓度场的计算结果,据此对辽东湾的水体交换性能和污染物的对流输运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将其保守型水质预报模型应用于普兰店湾海域的典型渔业污染事故中,验证了该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海域 水体半交换时间 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 渔业污染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油田溢油对辽东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宋广军 李爱 +1 位作者 吴金浩 王召会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66,共7页
根据2012-2014年对辽东湾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了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辽东湾浮游植物种类、细胞丰度、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辽东湾浮游植物种类数在2012年有明显的降低,而在2013年和2014年浮游植物种... 根据2012-2014年对辽东湾浮游植物群落的调查,分析了19-3油田溢油事故发生后辽东湾浮游植物种类、细胞丰度、生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的变化以及影响因素。调查发现,辽东湾浮游植物种类数在2012年有明显的降低,而在2013年和2014年浮游植物种类数明显上升。辽东湾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夏季异常升高,中肋骨条藻(Skeletomema costatum)出现暴发性繁殖,这可能与海水中油类含量的升高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辽东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 被引量:12
17
作者 刘桂英 宋广军 +7 位作者 王召会 杜静 吴金浩 张瑜洋 王志松 宋伦 张雪 付韵涵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2240-2246,共7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Z)、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 SMZ)、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 SDM)、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SMM)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水产品中磺胺嘧啶(sulfadiazine, SDZ)、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 SMZ)、磺胺二甲嘧啶(sulfadimidine, SDM)、磺胺间甲氧嘧啶(sulfamonomethoxine, SMM)4种磺胺类药物残留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采用乙腈-0.2%甲酸溶液均质振荡提取,用CaptivaEMR-Lipid固相萃取柱净化,外标法定量。结果 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出限为0.08~0.12μg/kg,定量限为0.25~0.50μg/kg,回收率均为70.2%~103.4%之间。结论该方法具有基质干扰小、准确,易操作等优点,适用于水产品中4种磺胺类残留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类药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苯系物的衰减及其微生物降解的贡献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金浩 杜静 +4 位作者 张玉凤 吴景 王召会 田甲申 宋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3-1250,共8页
以海水中7种苯系物为研究目标,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海水中苯系物的含量,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的挥发、降解等衰减过程,探讨海洋微生物对苯系物降解贡献率。结果表明,7种苯系物性质相似,在不同保存条件... 以海水中7种苯系物为研究目标,利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准确测定海水中苯系物的含量,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的挥发、降解等衰减过程,探讨海洋微生物对苯系物降解贡献率。结果表明,7种苯系物性质相似,在不同保存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海水中苯系物的衰减过程受温度影响明显,室温23°C条件下比低温4°C条件下海水中苯系物衰减更快,低温4°C时苯系物衰减完毕时间约125h,而室温23°C时则为24h。天然海水中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相对更容易挥发或降解,而苯乙烯、苯则相对滞后。敞口保存下天然海水中苯系物浓度的降低更多是挥发造成的,微生物降解贡献率相对较小;密封保存下以微生物厌氧降解为主,其对苯系物降解贡献率明显高于敞口保存,累计可达83%,室温23°C下微生物降解苯系物时间更短,但低温4°C下微生物降解苯系物更完全。在适宜的温度和密封条件下天然海水中微生物降解对于海水中苯系物的去除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苯系物 衰减过程 微生物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苯并(a)芘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金浩 张玉凤 +4 位作者 杜静 李楠 王召会 宋伦 田甲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51-2056,共6页
本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对萃取溶剂、萃取温度、静态萃取时间的选择以及质谱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苯并(a)芘的残留。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2. 0~100. 0μg·L-1的标准曲线... 本文采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进行样品前处理,通过对萃取溶剂、萃取温度、静态萃取时间的选择以及质谱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产品中的苯并(a)芘的残留。结果表明:苯并(a)芘在2. 0~100. 0μg·L-1的标准曲线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 9994,方法检出限为0. 056 ng·g-1(干重),最低定量限为0. 18 ng·g-1(干重);两种添加量样品加标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3%和94%,相对标准偏差为12%和10%(n=7),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二级质谱可有效排除水产品复杂基质的干扰,对实际水产品样品的测定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本方法适合水产品中苯并(a)芘的痕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水产品 苯并(A)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海洋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固定化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关晓燕 董颖 +9 位作者 王摆 王召会 陈仲 杨爱馥 姜北 高杉 蒋经伟 周遵春 郭大立 张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400-405,共6页
从受石油污染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LHOD-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LHOD-2属于埃氏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espejiana).利用聚氯酯泡沫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菌... 从受石油污染的海洋沉积物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柴油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LHOD-2,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LHOD-2属于埃氏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espejiana).利用聚氯酯泡沫为载体制备固定化菌,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菌株LHOD-2的最佳生长降解条件为温度25~30℃,pH7.0~8.0,盐度(体积分数)3%~3.5%,转速150r/rain.在最佳条件下,LHO[Y2对800mg/L柴油在120h内的降解率达到85%(质量分数).聚氨酯泡沫载体具有大孔网状结构,利于菌株生长和传质,固定化菌降解柴油的速率明显高于游离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埃氏假交替单胞菌 固定化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