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慈善募捐事业:发展历程、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王勤瑶 江俊伟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46-48,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募捐体制不断发展、创新,在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慈善募捐存在募捐法制不完善、募捐活动不透明、募捐专员不稳定、募捐意识不强烈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慈善募捐体制不断发展、创新,在社会主义慈善事业、社会保障事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国慈善募捐存在募捐法制不完善、募捐活动不透明、募捐专员不稳定、募捐意识不强烈等问题,需要采取有效对策加以完善。要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走依法募捐之路;加强信息公开建设,走透明募捐之路;保障人才队伍建设,走良性募捐之路;推进募捐意识建设,走中国特色募捐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募捐体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党引领社会思潮工作的能力
2
作者 王勤瑶 《党政论坛》 2016年第13期25-27,共3页
面对社会思潮的涌动与嬗变,在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过程中,在新任务、新目标提出的过程中,需要中国共产党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多元化社会思潮引领保障机制。
关键词 社会思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 能力 国际国内形势 主流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执政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宗教问题之“本”“位”“术”
3
作者 王勤瑶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第4期91-96,共6页
宗教是一个古老复杂而又常新多变的社会现象,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又具备意识形态的内容,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的相关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必要、有可能借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观... 宗教是一个古老复杂而又常新多变的社会现象,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又具备意识形态的内容,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的相关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必要、有可能借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观点,对中国宗教问题进行理论探"本",全面、客观认清宗教的本质、现状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应对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之要"位",进而从旗帜、根本、主流和关键四方面探究应对、解决我国宗教问题之战"术",攻坚克难、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
4
作者 王勤瑶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5期11-16,共6页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讨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两方面,其中,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中心任务。创作生产社会主义文艺作品,首先要理清学界关于文艺生产和市... 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讨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和"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两方面,其中,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问题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中心任务。创作生产社会主义文艺作品,首先要理清学界关于文艺生产和市场关系的辨析,其次在明确"生产"和"消费"关系的基础上,从创作生产的基本立场、依靠力量、原则方法以及终极目标等多维层面进行探讨,最终使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有方向、有力量、有方法、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文艺作品 创作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蕤核多糖脱色素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勤瑶 王慧 +1 位作者 张强 魏学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0-114,共5页
对蕤核多糖脱色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法U5(54),对多糖溶液p H、树脂添加量、吸附时间、震荡转速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以脱色率和多糖回收率为衡量指标,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多糖溶液p H=... 对蕤核多糖脱色素工艺进行优化研究。通过均匀设计试验法U5(54),对多糖溶液p H、树脂添加量、吸附时间、震荡转速4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以脱色率和多糖回收率为衡量指标,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多糖溶液p H=4.0、树脂添加量4 g、吸附时间4 h、振荡频率100 r/min,在此条件下,蕤核果实多糖溶液的脱色率和多糖回收率可达82.7%、8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蕤核多糖 大孔树脂 脱色素 均匀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路线对地方政府救灾工作的影响——以山西省平陆县为对象的考察
6
作者 王勤瑶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3-55,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的救灾工作做到了充分发动群众,突出表现在深入灾区调查研究,评估灾情;发动群众生产自救,社会互助;组织群众民主评议,阳光施救这三方面。然而群众路线在地方政府的救灾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地方自然状...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的救灾工作做到了充分发动群众,突出表现在深入灾区调查研究,评估灾情;发动群众生产自救,社会互助;组织群众民主评议,阳光施救这三方面。然而群众路线在地方政府的救灾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地方自然状况和经济实力等现象,需地方政府做出从一般到特殊的制度设计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路线 地方政府 救灾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的特色
7
作者 王勤瑶 冀震茂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7,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现代化的形式,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实践奋斗的结果,其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有着自身的发展追求,体现出人民价值的主导要素、全面协调的发展目标、和谐共生的价值引领... 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现代化的形式,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实践奋斗的结果,其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有着自身的发展追求,体现出人民价值的主导要素、全面协调的发展目标、和谐共生的价值引领、合作共赢的交往原则、阶梯发展的前行节奏等中国特色。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场景,梳理总结人的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能够为新时代人的思想进步提供理论指导,为人的价值追求提供实践指引,为守护全人类利益树立共同价值,为促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同频共振、同步发展提供目标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 人民价值 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新人”的历史主动精神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勤瑶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64,共6页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新人”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时代新人的历史主动精神,既生成于自觉能动的理论依据、崇尚精神的文化涵养、主动作为的历史经...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新人”赢得伟大斗争、开创伟大事业的重要法宝,也是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时代新人的历史主动精神,既生成于自觉能动的理论依据、崇尚精神的文化涵养、主动作为的历史经验,又源自胸怀“两个大局”战略的现实呼唤、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要求应对“内外矛盾”交织的风险挑战。鉴于此,可从树立历史思维、学习历史知识,掌握历史经验、认清历史方位,运用历史方法、洞察历史大势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提升主动坚定历史自信的主体精神、主动承担历史使命的担当精神、主动进行历史变革的创造精神,进而提升历史主动精神,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历史主动精神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家文化的时代变迁及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勤瑶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42-47,共6页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家庭、家训、家风等丰富的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发生着变革,与之相应,家庭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个体家庭的演变;家训经历了产生、定型、成熟、繁荣、衰落到新的发展...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着家庭、家训、家风等丰富的家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类社会发生着变革,与之相应,家庭经历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个体家庭的演变;家训经历了产生、定型、成熟、繁荣、衰落到新的发展阶段的过程;家风在形式和内容、价值与功能及文化内涵等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表现为家风的界定逐步明确化,家风在形式上趋于平民化,家风的内容逐步多样化,在价值上转向世俗化等。当今,我们倡导新时代家风建设,有必要了解家庭、家训、家风等“家文化”元素从传统、现代再到新时代的历史流变,进而有针对性地回应现实问题,构筑新时代家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 家训 家风
原文传递
从五四启蒙到马克思主义启蒙——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启蒙转向与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勤瑶 《甘肃理论学刊》 2020年第4期48-55,共8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转向,是在继承五四启蒙理念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最终目标,探索而得的启蒙新路。《新青年》同人的分化打破了“不议政治”的困局,在近代中国诸多社会思潮相博弈与西方...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启蒙转向,是在继承五四启蒙理念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最终目标,探索而得的启蒙新路。《新青年》同人的分化打破了“不议政治”的困局,在近代中国诸多社会思潮相博弈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介入过程中,五四启蒙实现了从文化立人到革命救国的内涵转变,促使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创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爱国救亡运动与思想启蒙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启蒙新篇章。从五四时期到新时代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启蒙经验也必然助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启蒙理念的现代转化及话语重塑
11
作者 王勤瑶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5期24-33,共10页
五四启蒙理念以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为目标,以民主科学、破旧立新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为内涵,与新时代"中国梦"的话语表达一脉相承,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段的理论创新成果。两者在... 五四启蒙理念以个人意识的觉醒和思想解放为目标,以民主科学、破旧立新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为内涵,与新时代"中国梦"的话语表达一脉相承,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时段的理论创新成果。两者在价值理念取向、责任担当意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以及对中国精神的时代延续等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这就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启蒙话语的现代转化,继续以民主、科学、爱国、进取、创新的启蒙理念解放思想、凝聚共识,重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启蒙理念 中国梦 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唱”响“四史”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为例
12
作者 王勤瑶 《教育评论》 2023年第4期92-96,共5页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在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活的呈现手段下,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背景下,进一步创新实践课教学模式,从知识学习、形式探寻、成果再现、效果评价四个层面,按照“回应... 实践教学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是在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活的呈现手段下,以实践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的背景下,进一步创新实践课教学模式,从知识学习、形式探寻、成果再现、效果评价四个层面,按照“回应教学痛点问题——思考实践教学的目的——探索实践教学的实施举措——打造实践教学的品牌特色——分析实践教学的拓展空间”的逻辑进路,通过“唱”响“四史”,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核心深化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史 “纲要”课 实践教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时代新人的“担当”精神及其培养路径
13
作者 王勤瑶 刘文通 《教育评论》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诉求。新时代应把握"担当"精神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位置,以青年大学生为着眼对象,明确"担当"精神的生成逻辑,把握"担当&... "担当"精神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动力,也是培育时代新人的核心诉求。新时代应把握"担当"精神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关键位置,以青年大学生为着眼对象,明确"担当"精神的生成逻辑,把握"担当"精神的内涵要求,探求"担当"精神的培养路径,进而助力造就一批甘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新人 担当精神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中“赶考”概念的话语建构、出场语境和当代价值
14
作者 王勤瑶 刘文通 《理论与评论》 2023年第1期79-89,共11页
“赶考”原是指古时举人参加科举会考的通俗表达术语,但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构建当中,“赶考”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实践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双重表征。中国共产党将“赶考”从传统文化用语引申为政党政治用语,并对其传统意义... “赶考”原是指古时举人参加科举会考的通俗表达术语,但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构建当中,“赶考”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实践形态和精神形态的双重表征。中国共产党将“赶考”从传统文化用语引申为政党政治用语,并对其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阐释进行政治赋值,在不同历史语境中丰富其政治旨趣。通过概念史的研究方法对“赶考”概念进行爬梳,探析其所蕴含的忧患意识、自我革命和人民立场的语境意蕴,对于中国共产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回答好人民满意的时代发展“新考题”之问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考 中国共产党 概念 自我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贸易格局重塑干散货航运后市如何走?
15
作者 王勤瑶 《中国远洋海运》 2022年第9期66-69,共4页
关键提示综合考虑多家主流研究机构的预测数据,预计2022年干散货运输需求将达55.12亿吨,同比增长1%,增速比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订单情况,到2022年年底,全球干散货运力规模将达到9.68亿吨,同比增长2.5%,较去年下降1.1个百分... 关键提示综合考虑多家主流研究机构的预测数据,预计2022年干散货运输需求将达55.12亿吨,同比增长1%,增速比去年下降2.4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订单情况,到2022年年底,全球干散货运力规模将达到9.68亿吨,同比增长2.5%,较去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三、四季度是传统需求旺季,预计国际干散货航运市场将呈震荡反弹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散货运输 增速比 运力规模 预测数据 干散货航运 格局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察冀边区的文化启蒙与建设——以《晋察冀日报》社论为对象的考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勤瑶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争取民族独立的救亡运动与思想启蒙相融合,不仅在物质上保障人民的生存要求,更给予了群众精神的满足和生活的希望。在承接新启蒙运动"民族性、民主性、大众化"的理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根据...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争取民族独立的救亡运动与思想启蒙相融合,不仅在物质上保障人民的生存要求,更给予了群众精神的满足和生活的希望。在承接新启蒙运动"民族性、民主性、大众化"的理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结合革命根据地的具体实践,通过多种文化传播方式,实现了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内核的抗战文化启蒙、以劳动人民主体地位为内核的群众文化启蒙。而作为晋察冀边区文化启蒙的重要传播媒介,《晋察冀日报》社论在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军事思想、战略方针以及文化建设方面扛起了敌后抗战的一面大旗,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启蒙的重要推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察冀边区 《晋察冀日报》社论 文化启蒙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视角下中国宗教问题之“本”“位”“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勤瑶 《科学与无神论》 CSSCI 2017年第3期16-23,共8页
宗教是一个古老复杂而又常新多变的社会现象,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又具备意识形态的内容,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的相关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必要、有可能借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 宗教是一个古老复杂而又常新多变的社会现象,基于意识形态的视角,宗教既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又具备意识形态的内容,并且具有意识形态的相关功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必要、有可能借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观点,对中国宗教问题进行理论探“本”,全面、客观认清宗教的本质、现状以及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应对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之要“位”,进而从旗帜、根本、主流和关键四方面探究应对、解决我国宗教问题之战“术”,攻坚克难、凝聚共识、团结力量,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宗教
原文传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办法的地方实践——以山西省平陆县为中心的考察
18
作者 王勤瑶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55,共7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办法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一方面与国家财政体制的变革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山西省平陆县对国家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政策作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变通与创新,探索出&qu...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办法不断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这一方面与国家财政体制的变革紧密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山西省平陆县对国家救灾款物使用管理政策作了符合地方实际的变通与创新,探索出"四五二五"救灾款物使用操作法,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民政机关的肯定。平陆县"四五二五"救灾款物使用操作法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良性互动的结果,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政府宏观政策具有权威性和延续性,中国地方实践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救灾款物使用管理办法 地方实践 体制创新 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化”概念的源流考释与话语演进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勤瑶 冀震茂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8,共8页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的现代化”的概念阐释和话语塑造经历了萌芽孕育、理路发展以及语义形塑的复杂过程,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人的现代化”的概念阐释和话语塑造经历了萌芽孕育、理路发展以及语义形塑的复杂过程,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话语体系。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推进“人的现代化”的政策主张、指导思想、实践方式,能够为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支撑,为进一步完善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治启蒙与法治建设
20
作者 王勤瑶 《党史文汇》 2015年第7期23-28,共6页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特区政府,9月20日又改名为边区政府,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局部执政时期。其间,边区政府从对民众的法治启蒙入手,致力于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特区政府,9月20日又改名为边区政府,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局部执政时期。其间,边区政府从对民众的法治启蒙入手,致力于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助推了边区在宪政、政权、司法等方面法治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区政府 宪政建设 局部执政 法治体系 国共合作 法律意识 华南抗日根据地 政权建设 黄克功 关中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