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万华学术年表 |
王勋鸿(整理)
|
《华文文学》
|
2025 |
0 |
|
2
|
国内图情领域用户画像研究现状及主题分析 |
王勋鸿
马建春
|
《图书馆学刊》
|
2022 |
2
|
|
3
|
国族认同与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及其留学生文学论析 |
王勋鸿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4
|
|
4
|
几种高频词阈值计算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数据为例 |
王勋鸿
|
《晋图学刊》
|
2023 |
5
|
|
5
|
基于公益物品理论的社区图书馆管理模式 |
王勋鸿
|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台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小说 |
王勋鸿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7
|
扫描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曲线——以林海音人文为例 |
王勋鸿
|
《社会科学家》
CSSCI
|
2006 |
1
|
|
8
|
“学习-赏析-实践”——高校图书馆美育功能实现路径 |
王勋鸿
徐芹
|
《兰台内外》
|
2021 |
3
|
|
9
|
2015—2019年哲学学科CSSCI论文CASHL文献保障率实证研究——以8所高校引文数据为例 |
王勋鸿
张越
谢瑶
|
《情报探索》
|
2021 |
3
|
|
10
|
网络虚拟参考工具书及其检索技巧 |
王勋鸿
孙红玉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1
|
国族寓言与女性主体建构: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离散和流亡主题 |
王勋鸿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1
|
|
12
|
开端与终结——写在世纪初文学史分期大讨论后 |
王勋鸿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6 |
1
|
|
13
|
台湾新故乡——五六十年代台湾迁台女作家的在地化书写 |
王勋鸿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4
|
“女儿”的余音不断——论析徐钟佩的长篇小说《余音》 |
王勋鸿
|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
2011 |
0 |
|
15
|
大爱下的小我——潘人木及其《莲漪表妹》和《马兰的故事》 |
王勋鸿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11 |
0 |
|
16
|
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
王勋鸿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06 |
0 |
|
17
|
“千山外,水长流”——聂华苓作品中的原乡书写 |
王勋鸿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8
|
失乡的孤云:“文学女人”吉铮及其小说 |
王勋鸿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