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万华学术年表
1
作者 王勋鸿(整理) 《华文文学》 2025年第1期71-86,共16页
黄万华,浙江上虞人,1948年6月生于上海。1977年就读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调任华侨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所所长,其间主持华侨大学中文系和对外汉语教育部等工作。1996年调入山东大学,2001年起招... 黄万华,浙江上虞人,1948年6月生于上海。1977年就读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1980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92年调任华侨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所所长,其间主持华侨大学中文系和对外汉语教育部等工作。1996年调入山东大学,2001年起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人文学研究方向博士生。曾为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头人,山东省级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负责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年评为山东大学关键岗教授,2009年评为山东大学二级教授,2015—2020年为山东大学威海校区特聘教授,现为山东大学文学院特约研究员。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多次评为省市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学9000多课时,主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课程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多项国家、省教学成果,指导的博士生多次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江师范学院 新闻传播学院 华侨大学 世界华文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教学名师 学术委员会委员 特殊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图情领域用户画像研究现状及主题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勋鸿 马建春 《图书馆学刊》 2022年第4期104-111,共8页
用户画像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图情领域用户画像的研究和应用,对智慧化图书馆建设及图书馆服务创新有重要的价值。以中国知网收录的“用户画像”图情学科论文为数据分析对象,借助NoteExpress、Gephi等软件建立矩阵,构建图谱,进... 用户画像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图情领域用户画像的研究和应用,对智慧化图书馆建设及图书馆服务创新有重要的价值。以中国知网收录的“用户画像”图情学科论文为数据分析对象,借助NoteExpress、Gephi等软件建立矩阵,构建图谱,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和主题演化分析,系统地分析图情学科用户画像研究现状、研究主题及主题演化,为后续用户画像相关主题研究和智慧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画像 研究现状 主题聚类 主题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族认同与女性主体建构——於梨华及其留学生文学论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勋鸿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3-16,24,共5页
作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言人,於梨华及其留学生小说在台湾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於梨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呈现五六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无根、离散的漂泊的主题审美内涵,反映出该时期无根漂泊的游子... 作为"留学生文学"的代言人,於梨华及其留学生小说在台湾文学史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於梨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小说,呈现五六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无根、离散的漂泊的主题审美内涵,反映出该时期无根漂泊的游子,尤其是留学女性在异乡情绪下,国族身份认同的焦虑/迷茫和女性主体建构的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文学 离散 国族认同 女性主体建构 於梨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高频词阈值计算方法的实证研究——以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数据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勋鸿 《晋图学刊》 2023年第3期30-38,共9页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关键词分析及共现分析是文献计量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而高频词选取是共词分析的前提,高频词选取结果直接影响共词分析的效果,因此,高频词阈值计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文章以近二十年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 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关键词分析及共现分析是文献计量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而高频词选取是共词分析的前提,高频词选取结果直接影响共词分析的效果,因此,高频词阈值计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文章以近二十年国内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为样本数据,进行基于齐普夫定律的高低频词界分法、普赖斯定律公式法、二八定律法、自定义法、词频g指数法等五种高频词阈值方法的计算,并对高频词聚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五种高频词阈值计算方法中,词频g指数法聚类效果最好,其他几种方法均不具有普及性和通用性,但在实际的关键词分析中,还应根据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高频词取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词 阈值计算 聚类分析 信息素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公益物品理论的社区图书馆管理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勋鸿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5-87,91,共4页
公益物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提出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析理论,是近10年政治经济学最热门的管理理论之一。社区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物品范畴,因此可以借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关于公益物... 公益物品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Elinor Ostrom)提出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分析理论,是近10年政治经济学最热门的管理理论之一。社区图书馆属于社会公益物品范畴,因此可以借鉴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关于公益物品的管理模式,分析每种模式用于社区图书馆的优势、弊端及可行性,并结合社区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以便更好地发挥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公共服务 公益物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台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小说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勋鸿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93-98,共6页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该时期女性作家正是经由"私领域"的琐碎书写,在男性家国大叙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自我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一片天空。她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突围了家国政治下传统温婉女性的定位,并解构了该时期男性笔下的家国图景,具有鲜明的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国叙述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台湾五六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曲线——以林海音人文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勋鸿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6年第5期173-175,共3页
作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作家在大陆文学史中的代表林海音,其人其作品一直是大陆方面于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林海音人文价位评价是台湾文学在大陆当代文学史上的定位窗口。
关键词 林海音 台湾文学 作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赏析-实践”——高校图书馆美育功能实现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勋鸿 徐芹 《兰台内外》 2021年第10期64-66,共3页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在高校美育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建构“学习-赏析-实践”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利用自身资源和空间,拓展服务内容,在资源建设、资源服务、阅读推广、人文素养教育等... 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在高校美育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建构“学习-赏析-实践”三位一体的美育体系,利用自身资源和空间,拓展服务内容,在资源建设、资源服务、阅读推广、人文素养教育等服务工作中,将美学理念考虑其中,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实践,将图书馆打造成美育的学习基地和实践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高校图书馆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年哲学学科CSSCI论文CASHL文献保障率实证研究——以8所高校引文数据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勋鸿 张越 谢瑶 《情报探索》 2021年第11期89-95,共7页
[目的/意义]旨在为学科建设及CASHL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以8所高校哲学学科2015—2019年CSSCI收录论文及其外文引文为数据源,匹配CASHL资源,从引文文献类型、语种及年代分布等维度,对CASHL资源保... [目的/意义]旨在为学科建设及CASHL资源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计量法和引文分析法,以8所高校哲学学科2015—2019年CSSCI收录论文及其外文引文为数据源,匹配CASHL资源,从引文文献类型、语种及年代分布等维度,对CASHL资源保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论]CASHL资源体系中哲学学科资源存在语种及类型分布、平台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扩展文献覆盖类型,进行学科专业化建设;加大小语种保障力度,搭建多语种共享平台;优化平台服务质量,提升平台易用性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保障 CASHL 哲学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参考工具书及其检索技巧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勋鸿 孙红玉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09-111,共3页
本文着重阐述了网络虚拟参考工具书的特点、获取途径和查询技巧 ,并对部分参考工具书加以介绍。。
关键词 参考工具书 检索技能 网络虚拟参考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族寓言与女性主体建构:聂华苓《桑青与桃红》的离散和流亡主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勋鸿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6-19,共4页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的离散流亡主题书写中,聂华苓是最受瞩目的一位。她将漂泊流亡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的变迁相结合,在小说创作中始终不渝地关注"流浪的中国人"的创作主题,《桑青与桃红》就是其代表之作。小说中,...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的离散流亡主题书写中,聂华苓是最受瞩目的一位。她将漂泊流亡的个人遭际与家国命运的变迁相结合,在小说创作中始终不渝地关注"流浪的中国人"的创作主题,《桑青与桃红》就是其代表之作。小说中,作者融合了自身"逃亡"的经验,将主人公的流离命运和人格分裂融入了民族国家政治斗争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凸显了该时期文学的离散美学品格,另一方面,以寓言的形式,表现了作者身份认同的多重焦虑,既有国族认同的纠结,又有女性自身主体地位建构的迷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族认同 女性身份认同 离散 聂华苓 《桑青与桃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端与终结——写在世纪初文学史分期大讨论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勋鸿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99-102,共4页
鉴于本世纪初关于文学史分期的大讨论的初衷及最后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上个世纪初5、0年代有关文学史分期的方法和观点加以梳理,期望为文学史建构范式及文学史的编纂提供可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 文学史编纂 分期依据 近代文学 新文学 现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新故乡——五六十年代台湾迁台女作家的在地化书写
13
作者 王勋鸿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攻复国回故乡"的官方主流论述的聒噪中,台湾文学出现了制式的"反共文学"和"怀乡文学"高潮。然而处于其中的迁台女作家却不同于男性的"政治怀乡",她们有别于同时期男性作家的时间叙述,特有的空间意识,使她们最早开始建构自己的第二故乡。文章分析该时期迁台女作家的散文和小说的在地化书写,分析女作家们如何藉由台湾人事物的叙述体现的"家台湾"意识和"台湾新故乡"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文学 迁台女作家 家台湾 在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儿”的余音不断——论析徐钟佩的长篇小说《余音》
14
作者 王勋鸿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2期246-249,共4页
生于五四时期的台湾五六十年代重要女作家徐钟佩,其写作风格却迥异于同时期其他闺秀文学女作家,她以"中性文体"见长,开掘了五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研究的书写特质,本文以其唯一的小说《余音》为研究文本,从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角... 生于五四时期的台湾五六十年代重要女作家徐钟佩,其写作风格却迥异于同时期其他闺秀文学女作家,她以"中性文体"见长,开掘了五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研究的书写特质,本文以其唯一的小说《余音》为研究文本,从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角度定位徐钟佩及其文学作品,还原五十年代女作家书写的多元丰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钟佩 余音 台湾文学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爱下的小我——潘人木及其《莲漪表妹》和《马兰的故事》
15
作者 王勋鸿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1年第3期47-51,共5页
本文尝试抛弃意识形态的拘囿,从女性成长小说的视角,解析潘人木的《莲漪表妹》和《马兰自传》,力图重新诠释50、60年代台湾"反共文学"思潮下,女性作家如何经由爱情婚姻等私叙述参入家国的宏大主题。
关键词 潘人木 莲漪表妹 马兰的故事 女性成长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16
作者 王勋鸿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6年第3期53-56,共4页
台湾50、60年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处于台湾文学的盲点,本文试图从该时期女性作家的研究入手,探寻二十多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脉络,分三个时期细梳了大陆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状况。
关键词 台湾文学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山外,水长流”——聂华苓作品中的原乡书写
17
作者 王勋鸿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4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聂华苓 代表作品 女性作家 台湾省 中国 现当代文学研究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乡的孤云:“文学女人”吉铮及其小说
18
作者 王勋鸿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1年第6期68-69,共2页
吉铮,作为台湾五六十年代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她以《孤云》、《拾乡》、《海那边》三本小说集在台湾文学史中留下了青春不老的记忆。其小说典型地体现了五六十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的审美内涵,小说主题中体现了留学生... 吉铮,作为台湾五六十年代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家,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她以《孤云》、《拾乡》、《海那边》三本小说集在台湾文学史中留下了青春不老的记忆。其小说典型地体现了五六十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的审美内涵,小说主题中体现了留学生以及海外华人的苦闷、彷徨、迷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文学 无根 主妇病 吉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