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土种植杏鲍菇营养评价与效益分析
1
作者 肖自添 何焕清 +4 位作者 彭洋洋 刘明 邱远辉 徐江 王剑豪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8期30-36,共7页
以工厂化种植杏鲍菇为对照,检测覆土种植不同采收期杏鲍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和种植前后土壤养分含量,根据覆土种植投入产出计算效益,探讨冬闲田杏鲍菇覆土种植-菌渣还田-粮食/水果/蔬菜轮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以工厂化种植杏鲍菇为对照,检测覆土种植不同采收期杏鲍菇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营养成分和种植前后土壤养分含量,根据覆土种植投入产出计算效益,探讨冬闲田杏鲍菇覆土种植-菌渣还田-粮食/水果/蔬菜轮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覆土种植杏鲍菇鲜品子实体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含量均高于工厂化种植,采收期对覆土种植杏鲍菇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成熟初期含量最高,达4.19 g/100 g,是成熟期的1.3倍、孢子释放期的1.6倍、工厂化种植的1.9倍。覆土种植杏鲍菇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工厂化种植,E/T值接近FAO/WHO提出的优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值。菌渣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16%,杏鲍菇从覆土到采收完毕共34 d,生物转化率可达136%,投入产出比达1:1.8。冬闲田覆土种植杏鲍菇子实体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经济效益好,菌渣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适合在南方水稻主产区、荔枝等果园的林下冬春季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冬闲田 营养成分 经济效益 轮作 覆土种植 轮作种植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PVD制备ZrO_2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研究
2
作者 李江财 陶李洋 +3 位作者 潘海蛟 王剑豪 李陈平 马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002-5005,5011,共5页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涂层。利用XRD、XPS、SEM、AFM对涂层的相结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锆涂层为四方相氧化锆,并不同程度存在织构现象。随着基体温度... 采用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制备了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涂层。利用XRD、XPS、SEM、AFM对涂层的相结构、化学成分、表面形貌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氧化锆涂层为四方相氧化锆,并不同程度存在织构现象。随着基体温度的升高,涂层中的晶粒尺寸在逐渐长大。涂层表面的小颗粒为柱状晶的上表面,涂层表面的粗糙度随着靶基距的升高而变小。涂层表面Zr-O结合态为Zr4+,而涂层内部存在少量的缺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微观组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_(1-x)N_x燃烧合成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3
作者 林晶晶 章倩倩 +3 位作者 田能超 王剑豪 周晓 马李 《台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7-12,26,共7页
基于差热测试、淬熄实验、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TiO2-Mg-C-N2体系燃烧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经由多个中间反应直至最后完成,Mg在650℃时开始熔化,TiO2和Mg在750℃左右开始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Ti和C、N2在1100℃发... 基于差热测试、淬熄实验、微观组织及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TiO2-Mg-C-N2体系燃烧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反应过程经由多个中间反应直至最后完成,Mg在650℃时开始熔化,TiO2和Mg在750℃左右开始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Ti和C、N2在1100℃发生反应,TiC和TiN在1300℃固溶合成TiC1-xNx。TiO2-Mg-C-N2体系燃烧反应为复杂的固-液-气反应,其过程为:TiO2颗粒与Mg熔体以溶解-析出机制反应生成Ti和MgO;反应放出的强热诱发Ti-C-N2之间的反应,以扩散反应机制生成TiC和TiN;TiC和TiN连续固溶生成TiC1-xNx固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TiC1-xNx粉末 淬熄实验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颗粒增强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剑豪 薛松柏 +2 位作者 吕兆萍 王刘珏 刘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133-2145,共13页
电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封装材料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器件集成度逐渐提高,引脚尺寸和间距不断减小,而电子产品的服役条件也日趋复杂,因此对钎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苛。与无铅钎料相比,传统的SnPb钎料因为成本低廉、性能优异,... 电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封装材料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器件集成度逐渐提高,引脚尺寸和间距不断减小,而电子产品的服役条件也日趋复杂,因此对钎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苛。与无铅钎料相比,传统的SnPb钎料因为成本低廉、性能优异,得到了电子工业的青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有毒元素铅在电子产业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推动了电子封装材料朝着无铅化发展。但是目前,无铅钎料合金体系均存在成本高、润湿性差、可靠性不足、熔化特性与生产体系不匹配等问题,难以满足电子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改善无铅钎料性能的方法,研发性能优异的无铅钎料以替代SnPb钎料成为电子封装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无铅钎料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合金化和纳米颗粒增强两个方面。微合金化就是向钎料中添加微量的合金元素,通过改变钎料合金成分来改善钎料的组织性能。无铅钎料微合金化的研究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添加如Ag、In等元素均可以显著改善钎料的力学性能和可靠性,其中稀土元素由于活性较高,被视为无铅钎料合金化的理想合金元素。但是微合金化只能部分地提高钎料的性能,还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纳米材料以其特殊的尺寸效应和优异的理化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同时纳米颗粒作为增强材料,在改善金属材料组织性能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将细小的纳米颗粒弥散地分布于钎料基体中,能够显著影响无铅钎料的性能,这也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常见的纳米增强颗粒主要有金属纳米颗粒、氧化物纳米颗粒、陶瓷纳米颗粒和碳基材料纳米颗粒等。本文综合评述了纳米颗粒增强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首先对目前纳米颗粒复合无铅钎料的三种制备方法的工艺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纳米颗粒对SnAgCu、SnZn、SnBi和SnCu几种应用广泛的无铅钎料组织性能的影响,如微观组织、力学性能、润湿性能、熔化特性和可靠性等,同时对纳米颗粒增强无铅钎料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整理了目前纳米颗粒增强无铅钎料存在的不足,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以期能够为未来无铅钎料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无铅钎料 直接混合法 电化学沉积法 原位生成法 微观组织 润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环境用无铅钎料可靠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剑豪 薛松柏 +2 位作者 马超力 龙伟民 钟素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99-2511,共13页
随着无铅钎料性能的提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无铅钎料也逐渐被应用在特殊环境中。介绍特殊环境用无铅钎料可靠性的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特殊环境中无铅钎料焊点失效的原因,探讨各种特殊环境中提高无铅钎料可靠性的方法和机理,如微合金... 随着无铅钎料性能的提升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无铅钎料也逐渐被应用在特殊环境中。介绍特殊环境用无铅钎料可靠性的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特殊环境中无铅钎料焊点失效的原因,探讨各种特殊环境中提高无铅钎料可靠性的方法和机理,如微合金化、颗粒强化和基板改善,总结目前无铅钎料可靠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对无铅钎料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环境 无铅钎料 微合金化 颗粒强化 基板改善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织构形貌参数影响润滑性能的三维CFD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剑豪 严志军 +1 位作者 申子玉 潘新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43,60,共8页
为研究在流体润滑条件下,表面微织构形貌参数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单织构三维计算模型。用CFD方法模拟织构在不同深度、面积密度和表面形状条件下,油膜承载力、摩擦因数和压力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织构深度(面... 为研究在流体润滑条件下,表面微织构形貌参数对润滑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单织构三维计算模型。用CFD方法模拟织构在不同深度、面积密度和表面形状条件下,油膜承载力、摩擦因数和压力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织构深度(面积密度)的增加,油膜的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摩擦因数先减小后增大,即织构存在最优的深度和面积密度使得流体动压润滑性能最优;随着上壁面滑移速度的增大,织构的最优深度有减小的趋势,而最优面积密度趋于稳定;设计具有汇流作用的织构表面形状可以提高油膜的承载力,且速度越大,改善润滑的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织构 润滑性能 空化效应 形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合金元素改善Au-Ge钎料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子伊 薛松柏 +2 位作者 王剑豪 刘晗 温丽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3145-23153,23164,共10页
现如今电子行业纷纷开展了无铅钎料的研究工作,但是对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无铅钎料的研究十分有限。对于熔化温度在280~400℃范围内的无铅钎料,Au-Sn、Au-Ge、Au-Si等金基钎料已逐步代替传统的高铅钎料,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的耐高温封装领... 现如今电子行业纷纷开展了无铅钎料的研究工作,但是对用于高温环境下的无铅钎料的研究十分有限。对于熔化温度在280~400℃范围内的无铅钎料,Au-Sn、Au-Ge、Au-Si等金基钎料已逐步代替传统的高铅钎料,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的耐高温封装领域。其中,Au-Ge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耐腐蚀性和高抗拉强度等优点,其耐高温性能明显优于Au-Sn、Au-Si钎料,尤其适用于高温环境。然而,Au-Ge钎料固有的缺点严重影响了其生产应用:一方面,由于Ge元素的存在,Au-Ge合金脆性较大,导致其难以加工成型,产品性能差、成品率低,严重影响了该钎料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Au-Ge钎料中Au含量较高,使得其成本高昂。因此,除了寻找最佳的Au-Ge钎料的加工方法外,研究者们也纷纷向Au-Ge钎料中加入适当的合金元素进行改性,开发出多种金锗基多元合金体系。对于Au-Ge合金很脆,难以加工成型的问题,研究人员发现水平连铸的方法可以省去加工过程,直接连铸出所需的直径,降低损耗,保证钎料质量。研究者们除了研究Au-Ge二元合金外,还纷纷开展了Au-Ge-X三元合金体系的研究。研究表明,一些低熔点的元素,如Sn、Sb、In等,可以有效降低钎料的熔点。与Au-12Ge合金相比,Sn、Sb元素的加入不仅可以降低钎料合金熔化温度,保持良好的润湿性能,还可抑制界面层的过度生长,从而避免对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其中,添加适量的Sn元素还可以抑制Ge相的长大粗化,提高其高温性能。添加适量的Sb元素能改善Au-Ge钎料的延展性能。Au-Ge-Ni合金可以和GaAs材料形成欧姆连接,提高钎料的电阻率,在钎缝和母材之间形成“等电阻率”过渡,提高钎焊接头强度。但是,在Au-12Ge合金中加入过量的Ni元素会形成粗大的GeNi化合物,该化合物集聚后颗粒变大且分布不均匀,严重降低钎焊接头的强度。在Au-Ge钎料中加入In、Sb元素还可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目前,对Au-Ge系三元合金的研究十分有限,在润湿性能、力学性能、焊点可靠性等方面需做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Au-Ge基钎料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Sn、Ni、In、Sb元素对Au-Ge钎料组织及性能的影响。此外,本文分析总结了Au-Ge基钎料在生产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的解决方法,展望了该钎料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Au-Ge基钎料在高温封装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Ge钎料 微观组织 润湿性能 细化晶粒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效果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剑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4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19-03郏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术的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41例。常规组行额颞顶... 目的探讨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2—2019-03郏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开颅术的8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各41例。常规组行额颞顶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观察组行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前与术后第15天、第30天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第15天、第30天的NIHSS评分和GOS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骨瓣复位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能有效清除血肿、安全性高,有助于缩短康复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切口小骨瓣开颅术 骨瓣复位术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脑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空化效应的表面微凸体织构摩擦副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方勋 严志军 +1 位作者 王剑豪 申子玉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41,51,共11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不同速度和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微凸体织构的摩擦副润滑过程,研究在流体润滑条件下摩擦副表面的微凸体织构诱导空化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表面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微凸体织构的宽度或高度、微织构前段和后端...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不同速度和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微凸体织构的摩擦副润滑过程,研究在流体润滑条件下摩擦副表面的微凸体织构诱导空化效应的规律。结果表明:增加表面之间相对运动速度、微凸体织构的宽度或高度、微织构前段和后端的角度,均能导致空化区域面积增加,使诱导空化现象更加明显;空化效应的出现抑制了微凸体后端负压区压力的降低,使得摩擦副的承载能力提高;空化效应可使界面之间由液体润滑转变为局部的气体润滑,使得界面之间摩擦因数的数值明显减小;考虑空化效应时,具有微凸体织构的摩擦副的承载力比不考虑空化效应时提高了35~74倍,摩擦因数降低了97.5%~98.7%。微凸体织构诱导产生的空化效应对提升承载力与降低摩擦因数的作用,明显大于微织构形成的流体动压作用,因此可以认为微织构诱导产生空化效应是微织构摩擦表面的一种重要承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副表面 微凸体织构 空化效应 织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材料表面织构对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子玉 严志军 +2 位作者 张盛为 姜渊源 王剑豪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2-61,共10页
为了研究弹性材料表面微织构对摩擦副空化现象和润滑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二维弹性织构计算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润滑流场与材料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比刚性材料表面微织构,从弹性模量、滑动速度、微织构深度以及织构... 为了研究弹性材料表面微织构对摩擦副空化现象和润滑特性的影响,建立考虑空化效应的二维弹性织构计算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润滑流场与材料变形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比刚性材料表面微织构,从弹性模量、滑动速度、微织构深度以及织构间距等方面分析弹性材料表面织构对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弹性织构摩擦副比刚性织构摩擦副摩擦因数更小,润滑性能更好;存在最优织构深度,使得弹性织构摩擦副的摩擦力最小且承载力最大;适当增大滑动速度以及织构间距可以提高弹性摩擦副的润滑性能;随着弹性模量的降低,弹性变形和油膜厚度增加,空化现象更为显著,摩擦副的润滑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空化现象 润滑性能 弹性变形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因子在植物发育过程的功能
11
作者 彭锈玲 王剑豪 杨松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5-579,共15页
染色质重塑复合体(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es)通过具有ATPase活性的亚基水解ATP释放能量,通过改变核小体“构象”(包括核小体重定位、核小体滑动和核小体替换等)而改变DNA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进而影响特定的生理、... 染色质重塑复合体(chromatin remodeling complexes)通过具有ATPase活性的亚基水解ATP释放能量,通过改变核小体“构象”(包括核小体重定位、核小体滑动和核小体替换等)而改变DNA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进而影响特定的生理、生化过程。染色质重塑复合体最早在酵母中发现,生化分析表明其至少含有13个亚基。目前植物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组成还未完全解析,但通过对其酵母同源亚基(染色质重塑因子)的研究可从侧面探究植物染色质重塑复合体的功能。同时,还着重讨论了近年来在植物染色质重塑因子研究上取得的结果,以期为植物染色质重塑的作用机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质重塑因子 表观调控 功能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润 王剑豪 叶焕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随着中国步入新型经济时期,如何为行业培养全方位、高水平、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缓解就业压力... 随着中国步入新型经济时期,如何为行业培养全方位、高水平、专业化的技能型人才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缓解就业压力的形势下,存在着一些短板。所以本文通过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策略进行研究分析,以新时代为背景,对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并在对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提出具体的促进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驱动轴头磨损问题分析及改进
13
作者 王红丽 郝勇刚 +1 位作者 孙皓奇 王剑豪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3年第20期143-144,共2页
某直列三缸发动机在性能试验中,机油泵由曲轴后端U形键槽直接驱动,由于传动板上机油泵安装位置存在加工误差,导致安装时机油泵轴与曲轴同轴度超差,连续多次出现轴头键槽磨损现象。针对轴端磨损问题,优化设计了浮动式双U形槽轴头,连接曲... 某直列三缸发动机在性能试验中,机油泵由曲轴后端U形键槽直接驱动,由于传动板上机油泵安装位置存在加工误差,导致安装时机油泵轴与曲轴同轴度超差,连续多次出现轴头键槽磨损现象。针对轴端磨损问题,优化设计了浮动式双U形槽轴头,连接曲轴和机油泵,将二者同轴度由Φ0.1~0.24 mm提高至Φ0.2~0.4 mm。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浮动式双U形槽轴头进行仿真计算,确定其传递力矩的可靠性。该轴头解决了轴头磨损问题,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头 磨损 曲轴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平台的分析
14
作者 叶焕然 周润 王剑豪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6期213-215,共3页
目的:根据当前的医疗服务需求和现状,研究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的系统建设,重点解决距离等现实问题,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提高智慧医疗的服务满意度和方便程度。方法:通过对智能医院业务系统的建设价值、技术要求以及理想目标的研究,形... 目的:根据当前的医疗服务需求和现状,研究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的系统建设,重点解决距离等现实问题,降低患者的医疗成本,提高智慧医疗的服务满意度和方便程度。方法:通过对智能医院业务系统的建设价值、技术要求以及理想目标的研究,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公立医院智慧医疗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需求 医疗成本 公立医院 服务满意度 智慧医疗 智能医院 理想目标 方便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5
作者 周润 叶焕然 王剑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2年第11期216-218,共3页
在现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计算机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一个学科。通过计算机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代的信息化知识,也能够更加灵活地去利用计算机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在之前的计算机教育实施环节中,仍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整体的... 在现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计算机成为了非常热门的一个学科。通过计算机教学,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现代的信息化知识,也能够更加灵活地去利用计算机解决不同的问题,但是在之前的计算机教育实施环节中,仍然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整体的教育效果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改变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许多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其中,任务驱动法就是非常典型的一种。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之后,能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自己所学去解决问题,保证其学习质量。但部分教师可能在教学中没有充分发挥任务驱动法的实际优势,整体的教学现状还不够理想,所以下文就围绕着任务驱动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 高职 计算机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环境对共晶SnPb钎料焊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剑豪 薛松柏 吕兆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346-3351,共6页
为了探索空间辐射环境下电子器件焊点组织和性能变化的规律,满足未来微小型深空探测器对电子器件焊点可靠性的要求,采用^60Co-γ源部分模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了空间辐射对SnPb共晶钎料焊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索空间辐射环境下电子器件焊点组织和性能变化的规律,满足未来微小型深空探测器对电子器件焊点可靠性的要求,采用^60Co-γ源部分模拟空间辐射环境,研究了空间辐射对SnPb共晶钎料焊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断口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Gy(Si)/s的剂量率下,γ射线辐照会对SnPb/Cu焊点形成辐照损伤,焊点内的Pb基固溶体中有微孔洞和微裂纹产生,恶化了焊点的力学性能。经过964kGy剂量的γ射线辐照后,焊点拉伸力降低了14.12%。断口组织分析表明,辐照后焊点的断裂方式仍为韧性断裂,但其塑性较未辐照的焊点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辐射 共晶SnPb钎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剑豪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1期43-43,共1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n=41)与延期组(n=41),早期组于发病7~12h内进行治疗,延期组于发病8~24h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的手术时机将其分为早期组(n=41)与延期组(n=41),早期组于发病7~12h内进行治疗,延期组于发病8~24h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CS)、生活质量评分(BI)、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期组的治疗优良率、GCS评分、BI评分明显较低,并发症发生率与CCS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患者患病早期便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并发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 早期 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