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3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美好生活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机理路径分析
1
作者
王前军
葛思雨
《大连干部学刊》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构成,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彰显了国家对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关怀。农民生活方式与理性生活逻辑直接导致了自利性行动策略,从而与美好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与...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构成,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彰显了国家对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关怀。农民生活方式与理性生活逻辑直接导致了自利性行动策略,从而与美好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在乡村生活领域整体性转型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立足生活秩序的整体视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特定领域和具体问题,通过政府引导的嵌入式治理、民间精英的协同式治理、农民群众的参与式治理以及生活观念的内生式治理,重建农民生活秩序的内在均衡,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2
作者
王前军
谢进
《创新》
2024年第5期9-18,共10页
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主动中明确前进方向,在立场主动中坚守价值旨归,在实践主动中承担历史使命、创造历史成就,淬炼出伟大的历史主动。从价值逻辑来...
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主动中明确前进方向,在立场主动中坚守价值旨归,在实践主动中承担历史使命、创造历史成就,淬炼出伟大的历史主动。从价值逻辑来看,历史主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使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坚强的领导核心,用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历史主动为引领,坚定历史自信,主动进行伟大斗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品格
3
作者
王前军
谢进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人民性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理论,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吸收与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
人民性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理论,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吸收与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人类解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以宏大的人类视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视界,彰显出社会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
价值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探赜
4
作者
王前军
彭雪芹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2-17,共6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方式,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从个体角度肯定了人的个体性发展,也从群体角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更...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方式,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从个体角度肯定了人的个体性发展,也从群体角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更站在世界意义上为世界人民的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要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实现人的现代化,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领导
以人民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
5
作者
王前军
张雨淅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达,既契合了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衡量标准,又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生存的核心关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人的时代书写,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个人道德的...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达,既契合了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衡量标准,又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生存的核心关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人的时代书写,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个人道德的完善以及社会公平与秩序的实现,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好生活的伦理向度主要表现为在人的现实需要中刻画美好生活的伦理现实性,在社会有机体中描绘美好生活的伦理整体性,在历史演变中凸显美好生活的伦理具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
伦理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好生活视域下居宅的伦理价值探析
6
作者
王
德勋
王前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作为人类活动展开的核心物质要素,居宅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求索和希冀,与人类建立了最持久、稳定和密切的伦理关系。居宅伦理内含着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其中,居有定所为人之本始性需求,是人们建构生活及...
作为人类活动展开的核心物质要素,居宅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求索和希冀,与人类建立了最持久、稳定和密切的伦理关系。居宅伦理内含着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其中,居有定所为人之本始性需求,是人们建构生活及其伦理的基础和根本;居有所安为人之生活性要义,是塑造丰富人性和构筑美好生活的基础;居有所乐为人之幸福性目标,确证着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并形成幸福的生活品质。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相互贯通和相互连接的伦理体系。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建构起符合居宅伦理要义的价值框架,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居宅伦理
居有定所
居有所安
居有所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社会理想个体化到个体理想社会化——理想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向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前军
王
南方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理想是人的发展的结果,又反作用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是理想教育的本质规定性。理想教育促进人的发展,通过促使受教育者完成从社会理想个体化到个体理想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关键词
社会理想
个体理想
社会化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转型期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政策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前军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31-36,共6页
环境问题在客观上对俄罗斯国家形成了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环境立法、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实施生态鉴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有效地减少了国内...
环境问题在客观上对俄罗斯国家形成了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环境立法、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实施生态鉴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有效地减少了国内环境问题造成的安全威胁;对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环境威胁,俄罗斯通过国际环境安全机制,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国内环境保护
国际环境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王前军
卞学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11,共6页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制度结构松散、价值观念滞后、人才...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制度结构松散、价值观念滞后、人才队伍短缺、市场培育不足等问题,这使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挑战。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激发农民主体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市场,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发展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前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7,共4页
发展的本质问题是价值问题,传统发展观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从而导致发展的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产生了发展的诸多价值困境。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中人的价值的实现,实现了价值论的历史性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
发展的本质问题是价值问题,传统发展观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从而导致发展的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产生了发展的诸多价值困境。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中人的价值的实现,实现了价值论的历史性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社会协调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尺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价值论
科学发展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标准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前军
唐莉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1-33,50,共4页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以价值主体的价值共识为出发点,以生产力标准、制度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标准和社会协调发展标准为主要内容。其中生产力标准是基础;制度标准是中介;人的全面发展标准是核心;社会协调发展标准居于最高地位。四种标准...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以价值主体的价值共识为出发点,以生产力标准、制度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标准和社会协调发展标准为主要内容。其中生产力标准是基础;制度标准是中介;人的全面发展标准是核心;社会协调发展标准居于最高地位。四种标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具体、历史的科学评价标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发展观
价值共识
社会协调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标准
价值评价
制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境信息公开化与政府形象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前军
《实事求是》
2007年第1期25-26,共2页
环境信息公开化是保障公众对环境状况知情权的体现。环境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改善政府行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环境信息公开化的政府形象必须通过立法确认、执法自律、司法救济和舆论监督等途径进行有效的构建。
关键词
环境信息公开
政府形象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颖超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前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在中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积极开展的对台工作中, 邓颖超是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领导人, 她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工作艺术, 以身作则, 殚精竭虑, 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成为中央对台工作和祖国统一大业领导工作的典范。
关键词
祖国统一
对台工作
中共
中央
领导人
邓颖超
历史贡献
以身作则
工作艺术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性及其运行转化方式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前军
程光福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立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域,我们可以指认,生活和观念的疏离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现实的个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主题。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良性对接,并生发出潜...
立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域,我们可以指认,生活和观念的疏离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现实的个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主题。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良性对接,并生发出潜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力量,需要本源性的实践生发与证实、现实性的制度指引与规约、终极性的文化觉醒与自觉三个维度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本性
运化
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网络人际交往
被引量:
2
15
作者
王前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人们可以藉此建构一种新的跨越时空制约的社会关系,以改善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它在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人们可以藉此建构一种新的跨越时空制约的社会关系,以改善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它在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伦理方面的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人际交往
伦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欧盟的环境外交政策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前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22-24,共3页
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环境外交已成为其共同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全球性、区域性环境外交的同时,欧盟还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有效的环境合作,并与工业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对话,从而在国际范围内拓展...
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环境外交已成为其共同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全球性、区域性环境外交的同时,欧盟还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有效的环境合作,并与工业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对话,从而在国际范围内拓展了其环境政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盟
环境外交
环境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政策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前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20-22,共3页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立法上,除《宪法》外,俄罗斯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保护环境的专门性联邦法律;管理体制上,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负...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立法上,除《宪法》外,俄罗斯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保护环境的专门性联邦法律;管理体制上,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负责在相应的区域内保护环境;生态监督上,俄罗斯实行严格的生态鉴定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立法
环境管理
生态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邓小平与安徽农村改革——纪念安徽农村改革30周年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前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激发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在改革面临危险的关键时刻,他发表重要谈话,对安徽农村改革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保证了改革成果的最终实现。党的十二大以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安徽农村改革...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激发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在改革面临危险的关键时刻,他发表重要谈话,对安徽农村改革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保证了改革成果的最终实现。党的十二大以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安徽农村改革不断走向深化,谱写出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安徽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个体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3
19
作者
王前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道德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它是个体解决自身道德发展矛盾,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径。当前,个体道德选择存在着道德认知模糊、道德信念不坚定、道德意志薄弱、价值标准不稳定等问题,因而必须有效提升其选择能力,使之能够...
道德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它是个体解决自身道德发展矛盾,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径。当前,个体道德选择存在着道德认知模糊、道德信念不坚定、道德意志薄弱、价值标准不稳定等问题,因而必须有效提升其选择能力,使之能够正确地处理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应对不同的道德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
道德选择能力
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契合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前军
杨昕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4-77,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样式,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性,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内在的生成规律与文化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样式,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性,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内在的生成规律与文化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滋养”和“哺养”,两者是融通互动的关系,携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梦成真,其有机统一和内在契合是历史逻辑的发展必然,既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生长,又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升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逻辑契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好生活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机理路径分析
1
作者
王前军
葛思雨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大连干部学刊》
2025年第1期92-98,共7页
文摘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构成,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彰显了国家对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关怀。农民生活方式与理性生活逻辑直接导致了自利性行动策略,从而与美好生活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在乡村生活领域整体性转型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要立足生活秩序的整体视野,超越日常生活的特定领域和具体问题,通过政府引导的嵌入式治理、民间精英的协同式治理、农民群众的参与式治理以及生活观念的内生式治理,重建农民生活秩序的内在均衡,形成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农村人居环境
乡村治理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2
作者
王前军
谢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创新》
2024年第5期9-1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论研究”(19BKS136)。
文摘
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厚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与实践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在战略主动中明确前进方向,在立场主动中坚守价值旨归,在实践主动中承担历史使命、创造历史成就,淬炼出伟大的历史主动。从价值逻辑来看,历史主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力量,使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坚强的领导核心,用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的指导思想,从实际出发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实践逻辑来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历史主动为引领,坚定历史自信,主动进行伟大斗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的成就。
关键词
历史主动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品格
3
作者
王前军
谢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论研究”(编号:19BKS136)。
文摘
人民性贯通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品格。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理论,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吸收与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追求人类解放,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以宏大的人类视野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拓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视界,彰显出社会主义相较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
价值品格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探赜
4
作者
王前军
彭雪芹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2-17,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论研究”(项目编号:19BKS136)。
文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方式,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最终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从个体角度肯定了人的个体性发展,也从群体角度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主体地位,更站在世界意义上为世界人民的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为了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要在全社会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观念,实现人的现代化,弘扬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党的领导
以人民为中心
Keywords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people’s need for a better lif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ership
people-centered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
5
作者
王前军
张雨淅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论研究”(19BKS136)。
文摘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达,既契合了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方式的衡量标准,又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主体生存的核心关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人的时代书写,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现实生活,个人道德的完善以及社会公平与秩序的实现,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好生活的伦理向度主要表现为在人的现实需要中刻画美好生活的伦理现实性,在社会有机体中描绘美好生活的伦理整体性,在历史演变中凸显美好生活的伦理具体性。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历史唯物主义
伦理意蕴
Keywords
Good lif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thical implications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好生活视域下居宅的伦理价值探析
6
作者
王
德勋
王前军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28-35,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KS136)。
文摘
作为人类活动展开的核心物质要素,居宅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求索和希冀,与人类建立了最持久、稳定和密切的伦理关系。居宅伦理内含着居有定所、居有所安、居有所乐等进阶或要素。其中,居有定所为人之本始性需求,是人们建构生活及其伦理的基础和根本;居有所安为人之生活性要义,是塑造丰富人性和构筑美好生活的基础;居有所乐为人之幸福性目标,确证着人对生活美好的感受并形成幸福的生活品质。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一个相互贯通和相互连接的伦理体系。新时代,我们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建构起符合居宅伦理要义的价值框架,以更好地满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关键词
美好生活
居宅伦理
居有定所
居有所安
居有所乐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社会理想个体化到个体理想社会化——理想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向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前军
王
南方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87,共3页
文摘
理想是人的发展的结果,又反作用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是理想教育的本质规定性。理想教育促进人的发展,通过促使受教育者完成从社会理想个体化到个体理想社会化的过程来实现。
关键词
社会理想
个体理想
社会化
个体化
分类号
B82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转型期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政策
被引量:
3
8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
出处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31-36,共6页
文摘
环境问题在客观上对俄罗斯国家形成了威胁,主观上俄罗斯已经把环境问题确认为安全问题,环境安全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环境立法、改革环境管理体制、实施生态鉴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俄罗斯有效地减少了国内环境问题造成的安全威胁;对于外部因素造成的环境威胁,俄罗斯通过国际环境安全机制,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环境合作。
关键词
环境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国内环境保护
国际环境合作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王前军
卞学为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11,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19BKS136)。
文摘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三农”发展的重要战略,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制度结构松散、价值观念滞后、人才队伍短缺、市场培育不足等问题,这使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还存在一定的现实挑战。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乡村产业经济、强化政府职能作用、激发农民主体动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市场,对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easants’spiritual life
common prosperity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发展
被引量:
2
10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7,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研究"(10BKS008)
文摘
发展的本质问题是价值问题,传统发展观把人的价值归结为物的价值,从而导致发展的价值理性的缺失及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产生了发展的诸多价值困境。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中人的价值的实现,实现了价值论的历史性升华。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是以生产力尺度、制度尺度和社会协调发展尺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尺度体系。
关键词
马克思
价值论
科学发展观
分类号
A849.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标准
被引量:
1
11
作者
王前军
唐莉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1-33,50,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研究>(10BKS008)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以价值主体的价值共识为出发点,以生产力标准、制度标准、人的全面发展标准和社会协调发展标准为主要内容。其中生产力标准是基础;制度标准是中介;人的全面发展标准是核心;社会协调发展标准居于最高地位。四种标准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具体、历史的科学评价标准体系。
关键词
评价标准体系
科学发展观
价值共识
社会协调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
生产力标准
价值评价
制度标准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境信息公开化与政府形象
被引量:
3
12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实事求是》
2007年第1期25-26,共2页
文摘
环境信息公开化是保障公众对环境状况知情权的体现。环境信息公开化有助于改善政府行为,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环境信息公开化的政府形象必须通过立法确认、执法自律、司法救济和舆论监督等途径进行有效的构建。
关键词
环境信息公开
政府形象
构建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颖超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贡献
被引量:
1
13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文摘
在中共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积极开展的对台工作中, 邓颖超是开展具体工作的重要领导人, 她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高超的工作艺术, 以身作则, 殚精竭虑, 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成为中央对台工作和祖国统一大业领导工作的典范。
关键词
祖国统一
对台工作
中共
中央
领导人
邓颖超
历史贡献
以身作则
工作艺术
实践经验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性及其运行转化方式
被引量:
1
14
作者
王前军
程光福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4-117,共4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HGXJ0253)
安徽省教育厅教研项目(2013szxm102)
文摘
立足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视域,我们可以指认,生活和观念的疏离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现实的个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主题。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良性对接,并生发出潜在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力量,需要本源性的实践生发与证实、现实性的制度指引与规约、终极性的文化觉醒与自觉三个维度的协同作用。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本性
运化
方式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网络人际交往
被引量:
2
15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
出处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文摘
网络空间为人际交往提供了不同于物理空间的虚拟场所,人们可以藉此建构一种新的跨越时空制约的社会关系,以改善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相比,网络人际交往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色,它在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伦理方面的困境。
关键词
网络
人际交往
伦理困境
Keywords
Intem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
ethic predicament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欧盟的环境外交政策
被引量:
1
16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9期22-24,共3页
文摘
欧盟在一体化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环境外交已成为其共同安全和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全球性、区域性环境外交的同时,欧盟还与发展中国家进行了有效的环境合作,并与工业发达国家进行环境对话,从而在国际范围内拓展了其环境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
欧盟
环境外交
环境安全
Keywords
the EU
environmental diplomacy
environmental security
分类号
X197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政策
被引量:
1
17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年第12期20-22,共3页
文摘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立法上,除《宪法》外,俄罗斯还制定和颁布了大量保护环境的专门性联邦法律;管理体制上,俄罗斯联邦国家权力机关、联邦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关,负责在相应的区域内保护环境;生态监督上,俄罗斯实行严格的生态鉴定制度。
关键词
环境立法
环境管理
生态鉴定
Keywords
environmental legisla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dentification of ecological
分类号
X019 [环境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邓小平与安徽农村改革——纪念安徽农村改革30周年
被引量:
1
18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0-74,共5页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发展战略研究"
文摘
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激发了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在改革面临危险的关键时刻,他发表重要谈话,对安徽农村改革表示了坚决的支持,保证了改革成果的最终实现。党的十二大以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安徽农村改革不断走向深化,谱写出新的篇章。
关键词
邓小平
安徽
农村改革
分类号
A849.1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个体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
3
19
作者
王前军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基金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AHSKY2015D04
文摘
道德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个体的道德选择能力,它是个体解决自身道德发展矛盾,实现自我超越的有效途径。当前,个体道德选择存在着道德认知模糊、道德信念不坚定、道德意志薄弱、价值标准不稳定等问题,因而必须有效提升其选择能力,使之能够正确地处理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应对不同的道德情境。
关键词
个体
道德选择能力
偏差
Keywords
individual
competence of making moral choice
deviation
分类号
B82-4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契合
被引量:
2
20
作者
王前军
杨昕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74-77,共4页
基金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理工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项目编号:2020szjyxm110)。
文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文化样式,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时代性,又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它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内在的生成规律与文化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滋养”和“哺养”,两者是融通互动的关系,携手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梦成真,其有机统一和内在契合是历史逻辑的发展必然,既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性生长,又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升华创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逻辑契合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美好生活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机理路径分析
王前军
葛思雨
《大连干部学刊》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以历史主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
王前军
谢进
《创新》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价值品格
王前军
谢进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探赜
王前军
彭雪芹
《宜春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美好生活的伦理意蕴
王前军
张雨淅
《河西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美好生活视域下居宅的伦理价值探析
王
德勋
王前军
《郑州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社会理想个体化到个体理想社会化——理想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基本路向
王前军
王
南方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转型期俄罗斯的环境安全政策
王前军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路径研究
王前军
卞学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论发展
王前军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评价标准
王前军
唐莉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环境信息公开化与政府形象
王前军
《实事求是》
200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邓颖超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贡献
王前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性及其运行转化方式
王前军
程光福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论网络人际交往
王前军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欧盟的环境外交政策
王前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俄罗斯的环境保护政策
王前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邓小平与安徽农村改革——纪念安徽农村改革30周年
王前军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论个体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王前军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契合
王前军
杨昕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