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更新世末期白洋淀南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环境意义
1
作者 宗宇姮 毕志伟 +6 位作者 杨振京 赵志轩 马荣 宁凯 王利康 杨庆华 刘林敬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081-11091,共11页
为揭示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与未来演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白洋淀南部地区ZK02钻孔中的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特征,并且在测年的基础上,对晚更新世末期(26.9 ka B.P.)以来白洋淀的环境气候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6.... 为揭示白洋淀地区晚更新世末期气候环境变化特征与未来演化趋势,通过综合分析白洋淀南部地区ZK02钻孔中的湖泊沉积物粒度组分特征,并且在测年的基础上,对晚更新世末期(26.9 ka B.P.)以来白洋淀的环境气候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6.9~10.5 ka B.P.期间,该地区以洪冲积沉积为主,气候处于冰期向间冰期过渡阶段,但总体仍比较干燥;10.5~8.3 ka B.P期间,沉积环境以河流相沉积为主,气候比前一阶段温暖湿润;在8.3 ka B.P.至今期间,该地区沉积环境逐渐以湖相沉积为主,气候以温暖湿润的间冰期气候为主,并于全新世中期(约6.6 ka B.P.)达到晚更新世末期以来气候最温暖湿润的时期,随后于3.2 ka B.P.和1.8 ka B.P.前后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冷干波动,在地质构造与河流变迁的影响下,白洋淀开始萎缩解体,加之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最终形成了白洋淀湖泊的现代形态格局。综上所述,受季风演化的影响,华北地区末次冰期环境冷干,早全新世开始转湿,中全新世最湿,晚全新世环境转干。这一湖泊演化模式与东亚夏季风的演化模式相似,对于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未来季风演化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白洋淀 粒度 晚更新世 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阳原盆地井儿洼剖面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的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气候变化 被引量:12
2
作者 吉云平 杨振京 +3 位作者 赵华 王利康 杨劲松 董秋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7-496,共10页
阳原盆地发育一套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其中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存,是研究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地区之一。利用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研究了阳原盆地井儿洼剖面河湖相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以及阳原盆地近220ka以来的气候变化... 阳原盆地发育一套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其中分布着丰富的古人类遗存,是研究古人类生存环境的理想地区之一。利用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及其比值,研究了阳原盆地井儿洼剖面河湖相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以及阳原盆地近220ka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井儿洼剖面沉积物成分以Si O2、Al2O3和Ca O为主,含量范围分别为27.85%-53.23%、3.38%-12.97%和5.43%-28.36%;Fe2O3和Mg O含量也较高(变化范围分别为2.65%-7.67%和1.93%-14.42%),整体反映出半湿润—半干旱的沉积环境。(2)该区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气候表现为暖湿—偏冷偏湿—暖偏湿—凉偏湿—暖干的变化特征;各阶段水热组合特征以及内部明显的次级气候波动,显示了环境演化的复杂性。(3)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的对比表明,本区气候变化与全球变化具有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原盆地 井儿洼剖面 常量元素 古气候变化 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古河道剖面粒度参数特征及沉积环境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红梅 刘林敬 +5 位作者 赵华 毕志伟 王利康 宋磊 王成敏 杨劲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85-492,共8页
滹沱河平原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河道常年干涸断流,两岸土地沙化,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开展滹沱河浅埋古河道研究,对于研究区水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密度取样和详细测年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沉积物粒度频率... 滹沱河平原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河道常年干涸断流,两岸土地沙化,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开展滹沱河浅埋古河道研究,对于研究区水文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密度取样和详细测年数据的基础上,应用沉积物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概率累积曲线分析方法,结合剖面岩性特征,对滹沱河古河道剖面(GCA)进行沉积相分析,讨论了研究区3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GCA剖面地层由两个沉积阶段组成,以1060cm为界;下段为29.4~26.9kaB.P.(1240~1060cm)期间,研究区以浅湖沼相沉积环境为主,后期转变为河漫滩相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弱;上段为26.9kaB.P.至今(1060~0cm),发育了河床-心滩相沉积组合,共同构成一个较完整的辫状河道沉积序列,水动力条件强且变化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道 粒度 沉积环境 滹沱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滹沱河中游河道带150 ka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5
4
作者 赵红梅 刘林敬 +5 位作者 赵华 毕志伟 王成敏 杨劲松 王利康 芦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8-1417,共10页
古河道记载了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水系结构和沉积环境的演变信息,对复原古环境、水系变迁规律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依托滹沱河冲洪积扇扇中古河道带上的一个第四纪钻孔(L2),基于详细的岩性特征、粒度参数和光释光年龄数据,文章深入分析了... 古河道记载了地质历史时期区域水系结构和沉积环境的演变信息,对复原古环境、水系变迁规律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依托滹沱河冲洪积扇扇中古河道带上的一个第四纪钻孔(L2),基于详细的岩性特征、粒度参数和光释光年龄数据,文章深入分析了古河道发育的期次和时段,探讨了滹沱河中游古河道带150 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150 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化主要表现为三期古河道发育期与两期河流稳定期的交替,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及其指示的气候冷暖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中三期古河道发育期分别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第2、4、6阶段及其指示的气候冷期,两期河流稳定期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第3、5阶段及其指示的气候暖期。第三期古河道(118~151 ka)是由距今150 ka的共和运动引起的构造抬升与倒数第二次冰期冷干气候的共同作用形成;第二期古河道(36~76 ka)是区域间歇性构造抬升与气候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第一期古河道(5~26 ka)则是末次盛冰期气候变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古河道 气候变化 晚第四纪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滹沱河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阳原盆地中更新世湖相地层顶部文石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吉云平 王贵玲 +2 位作者 赵华 王利康 毛欣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8-185,共8页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阳原盆地在第四纪期间长期被泥河湾古湖所占据,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其中夹有多层化学沉积。文中对广泛分布于盆地西端河湖相地层顶部的白色化学沉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年代测试、电子显微镜扫... 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阳原盆地在第四纪期间长期被泥河湾古湖所占据,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其中夹有多层化学沉积。文中对广泛分布于盆地西端河湖相地层顶部的白色化学沉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年代测试、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X射线粉晶衍射、常量和微量元素分析,以及硅藻和介形类化石鉴定等一系列实验手段,确认北梁地区地层中的灰白色化学沉积主要由文石组成,其年龄大致在270ka前后,属中更新世晚期,是在当时比较温干的气候环境下,湖泊逐渐萎缩、湖水不断咸化、文石类矿物大量析出的结果。该地区的泥河湾古湖于中更新世晚期消亡。本研究首次发现了中更新世晚期的化学沉积,在时代上明显区别于以前发现的晚更新世晚期化学沉积。该化学沉积的发现为探讨泥河湾古湖消亡过程和原因提供了直接的沉积学证据,对于重建我国北方中更新世晚期的古环境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原盆地 中更新世晚期 化学沉积 古湖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易星辰 刘金亮 +2 位作者 刘昀泽 龚婉淇 王利康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32-34,38,共4页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较高,污染严重。地聚物混凝土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有望在建筑材料领域得到广阔应用。文中开展了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验研究,深分析了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破坏机理,并探究地聚物混凝土在抗压... 水泥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较高,污染严重。地聚物混凝土具有节能减排的特点,有望在建筑材料领域得到广阔应用。文中开展了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验研究,深分析了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之间的黏结破坏机理,并探究地聚物混凝土在抗压、劈裂抗拉强度以及黏结长度等方面对黏结破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钢筋直径14mm和黏结长度5d条件下,相对保护层厚度(cld)=4.86是钢筋-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破坏模式从拔出破坏到劈裂破坏的临界点;钢筋直径为14mm和黏结长度为7d的地聚物混凝土中心拉拔试件,会导致钢筋屈服早于钢筋拔出或者地聚物混凝土劈裂。研究可为地聚物混凝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经验,对后续钢筋与地聚物混凝土黏结性能起到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混凝土 钢筋 黏结性能 黏结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盆地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利康 杨振京 +2 位作者 毕志伟 杨庆华 付晓芬 《中国锰业》 2017年第3期54-57,共4页
太原盆地第四纪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地层,边缘区中更新世以来在湖相地层上部覆盖了数十米厚的黄土,是研究第四纪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化的良好载体。通过搜集前人第四纪地质相关资料,对前人成果从湖相地层、古湖泊变迁、新构造运动与地... 太原盆地第四纪以来沉积了巨厚的河湖相地层,边缘区中更新世以来在湖相地层上部覆盖了数十米厚的黄土,是研究第四纪地层和气候环境演化的良好载体。通过搜集前人第四纪地质相关资料,对前人成果从湖相地层、古湖泊变迁、新构造运动与地貌演化3个方面加以总结,确定下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地层 古湖泊变迁 新构造运动 地貌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河凹陷QK3钻孔220 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记录 被引量:2
8
作者 毕志伟 杨振京 +3 位作者 王利康 宁凯 杨庆华 刘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229-9235,共7页
临河凹陷是河套盆地的一部分,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其内发育了巨厚的沉积地层,是第四纪环境演变的理想场所。通过分析临河凹陷中QK3钻孔地层的粒度特征,结合年代地层重建了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189.9 ka.BP~220.26 ka... 临河凹陷是河套盆地的一部分,黄河由西向东流经,其内发育了巨厚的沉积地层,是第四纪环境演变的理想场所。通过分析临河凹陷中QK3钻孔地层的粒度特征,结合年代地层重建了研究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189.9 ka.BP~220.26 ka.BP表现为滨湖相沉积;117.47 ka.BP~189.9 ka.BP表现为河流边滩沉积;117.47 ka.BP~189.9 ka.BP表现为河流边滩沉积;38.5 ka.BP~117.47 ka.BP表现为河流边滩和河漫湖泊的交替沉积环境;13.49 ka.BP~38.5 ka.BP表现为河流边滩相沉积环境;13.49 ka.BP以来表现为河漫湖泊相沉积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古环境 临河凹陷 晚中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TC收费稽查区块链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宝会 王利康 +3 位作者 张鹤男 孟春雷 任倩 王宏丹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3年第1期53-61,共9页
由于全国不同省份的高速公路收费稽查系统涉及的投资运营机构不尽相同,且收费信息属于较为敏感的隐私数据,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收费数据难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安全的数据共享,进而无法开展更有效的跨省稽查。这将不利于发现、打击和惩罚偷... 由于全国不同省份的高速公路收费稽查系统涉及的投资运营机构不尽相同,且收费信息属于较为敏感的隐私数据,从而导致高速公路收费数据难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安全的数据共享,进而无法开展更有效的跨省稽查。这将不利于发现、打击和惩罚偷逃费现象。本文通过对ETC收费稽查业务需求进行分析,应用区块链技术来对全国范围内的收费稽查数据进行共享,采取Fabric框架以及通道设计模型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Fabric框架的应用将避免共享数据被篡改、数据丢失等问题的发生。提出的收费稽查区块链对收费稽查系统现有的管理区域性、数据安全性、收费透明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有效地开展跨省稽查业务。通过建立了一个区块链收费稽查原型系统验证了区块链技术在高速公路收费稽查业务场景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高速公路 收费稽查 数据共享 E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水温调整对冬夏季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利康 黄金阳 +3 位作者 李彭丽 翁金洋 俞静 牛庆良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5期51-58,共8页
针对长三角地区设施不结球白菜生产中冬夏季温度调节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以‘新夏青1号’为试材,通过调节喷灌水温(冬季升高水温,夏季降低水温),对不结球白菜根区及冠层进行短时热量调整,探究其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 针对长三角地区设施不结球白菜生产中冬夏季温度调节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以‘新夏青1号’为试材,通过调节喷灌水温(冬季升高水温,夏季降低水温),对不结球白菜根区及冠层进行短时热量调整,探究其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冬季补充热量400 kJ·m^(-2)·d^(-1)(W_(2)处理)的不结球白菜产量提高36.81%,夏季亏损热量400 kJ·m^(-2)·d^(-1)(S_(2)处理)的不结球白菜产量提高32.49%,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与维生素C(VC)含量差异不显著,同时缓解了夏季不结球白菜的午休现象并使其徒长状况得到控制。进一步探究表明,适度的灌溉水温调整主要通过缓解温度胁迫、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提高叶面积及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速率来促进不结球白菜生长。本研究可为不结球白菜工厂化生产中的节能高效温度调节提供有效策略及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产量 水温调整 温度胁迫 根区 冠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TM32的四足机器人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一鸣 罗唯源 +2 位作者 赵云龙 王利康 阚庆国 《机电信息》 2021年第26期56-59,共4页
四足机器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地位。鉴于此,在简单四足机器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自行走控制系统。首先对机器人进行结构分析,其次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模型机,然后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基于STM3... 四足机器人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地位。鉴于此,在简单四足机器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自行走控制系统。首先对机器人进行结构分析,其次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模型机,然后采用MATLAB软件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基于STM32单片机控制机器人自动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运动分析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原盆地QK1钻孔60 ka.B.P.以来气候环境演化的沉积记录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玮 王利康 +3 位作者 杨振京 毕志伟 宁凯 杨庆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9-496,共8页
通过对太原盆地QK1钻孔60 ka.B.P.以来的沉积物进行粒度、磁化率分析,探讨了太原盆地60 ka.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太原盆地60 ka.B.P.以来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59.6~40 ka.B.P.属滨湖相沉积;40~31.5 ka.B.P.属以河流相漫滩沉... 通过对太原盆地QK1钻孔60 ka.B.P.以来的沉积物进行粒度、磁化率分析,探讨了太原盆地60 ka.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太原盆地60 ka.B.P.以来主要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59.6~40 ka.B.P.属滨湖相沉积;40~31.5 ka.B.P.属以河流相漫滩沉积;31.5~14.58 ka.B.P.属河流相边滩沉积;14.58~12.5 ka.B.P.河流相漫滩沉积;12.5~9 ka.B.P.河漫湖泊沉积;9 ka.B.P.至今属河流相边滩沉积。60 ka.B.P.以来太原盆地的气候由温暖偏湿转为温暖湿润,在末次冰期表现为寒冷干燥,进入全新世大暖期以后,气候具有全球性特征的同时也兼具区域性特点。各指标分析表明太原盆地的气候环境演化主要受全球性气候变化及区域气候的影响,由于盆地沉降中心与边缘沉积速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区构造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盆地 河湖相 粒度特征 磁化率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ZK-1钻孔晚更新世以来的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亭亭 杨振京 +3 位作者 刘荣访 王利康 毕志伟 杨庆华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1-7,共7页
通过对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岩性特征和磁化率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上更新统(10 690~27 920 a BP)岩性主要为亚砂土,含少量粉砂和亚粘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范围5.7... 通过对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岩性特征和磁化率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碳十四测年数据,分析白洋淀ZK-1钻孔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上更新统(10 690~27 920 a BP)岩性主要为亚砂土,含少量粉砂和亚粘土。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范围5.74Φ~6.24Φ,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概率累积曲线以细二段式为主。晚更新世处于第四冰期,气候以干偏凉为主,沉积环境为沼泽相。全新统(5 710~10 690 a BP)岩性主要是亚砂土和粉砂,沉积物以粉砂为主,粒径平均值5.34Φ,频率曲线以单峰为主,概率累积曲线以细二段式为主,全新世处于冰后期,气候由干偏凉转向温凉略湿,沉积环境为浅湖相。晚更新世气候以干偏凉为主,水位较低;到全新世,气候以温凉略湿为主,气候变凉,水位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粒度 碳十四测年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苗基质、容器对毛桃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王利康 翁金洋 +1 位作者 李彭丽 牛庆良 《上海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79-81,共3页
为建立毛桃苗基质育苗技术体系,研究了以园田土、菇渣、泥炭为材料的9种育苗基质和3个规格的两种育苗容器对毛桃苗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理化性状显著影响毛桃苗的生长发育,酸性过强会降低株高、主干粗、侧枝发生数等,但对... 为建立毛桃苗基质育苗技术体系,研究了以园田土、菇渣、泥炭为材料的9种育苗基质和3个规格的两种育苗容器对毛桃苗主要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理化性状显著影响毛桃苗的生长发育,酸性过强会降低株高、主干粗、侧枝发生数等,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育苗容器规格达到一定大小后,规格增大对毛桃苗生长量的提升作用有限;其中,基质配方以园田土:菇渣=6:4或园田土:菇渣:泥炭=6:2:2较为适宜,容器可选用规格为11 cm×10 cm的塑料育苗钵或规格为10.8 cm×14.5 cm的美植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桃 容器育苗 基质 容器规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叶菜品质比较及硝酸盐累积规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杏 王利康 +3 位作者 翁金洋 李彭丽 俞静 牛庆良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2期50-57,共8页
以3种特色叶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特色叶菜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及生长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筛选出品质好、硝酸盐含量低的特色叶菜品种,并为硝酸盐含量的降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 以3种特色叶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特色叶菜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及生长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筛选出品质好、硝酸盐含量低的特色叶菜品种,并为硝酸盐含量的降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特色叶菜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硝酸盐累积存在显著差异。芝麻菜6个品种中,‘板叶芝麻菜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苦苣4个品种中,‘北京花叶苦苣’的含水量、VC、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京水菜3个品种中,‘白梗千筋京水菜’的单株鲜质量、叶片数、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3种特色叶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3种特色叶菜及其品种间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板叶芝麻菜1号’‘北京花叶苦苣’和‘白梗千筋京水菜’3个最优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菜 苦苣 京水菜 品质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冷热刺激对夏季和早春甜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琪 牛蕴华 +4 位作者 高杏 王利康 李彭丽 翁金洋 牛庆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8-46,共9页
以网纹甜瓜(Cucumis melo.L)品种‘网路’为试材,研究了以冷、温水灌溉和冷、热空气处理对夏季和早春甜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育苗时,短时的冷空气和冷水灌溉可以降低甜瓜幼苗株高,提高幼苗茎粗、根冠比和壮... 以网纹甜瓜(Cucumis melo.L)品种‘网路’为试材,研究了以冷、温水灌溉和冷、热空气处理对夏季和早春甜瓜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夏季育苗时,短时的冷空气和冷水灌溉可以降低甜瓜幼苗株高,提高幼苗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其中经15℃冷空气处理3次(10min/次)和10℃冷水处理9次的甜瓜苗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373%和105%。而在早春育苗时,短时的热空气和热水灌溉可有效提高幼苗的茎粗、根冠比和壮苗指数,且可提高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其中经30℃热空气处理6次(30min/次)、35℃热水处理6次、35℃热水处理9次和40℃热水处理9次的甜瓜苗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140%、82.3%、82.3%和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幼苗 冷热刺激 生长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卫河流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沉积物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诗淇 杨振京 王利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273-9281,共9页
通过漳卫河流域ZKD-3钻孔前78.6 m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和粒度、磁化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还原了漳卫河流域220 ka B.P.以来的古环境的演化历史。根据测试结果,可将漳卫河流域220 ka B.P.(距今220千年)以来古环境分为5个变化阶段:223.4... 通过漳卫河流域ZKD-3钻孔前78.6 m沉积物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和粒度、磁化率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还原了漳卫河流域220 ka B.P.以来的古环境的演化历史。根据测试结果,可将漳卫河流域220 ka B.P.(距今220千年)以来古环境分为5个变化阶段:223.4~196.5 ka B.P.气候温暖湿润;196.3~187.3 ka B.P.气候开始转向寒冷干燥;185.6~87.4 ka B.P.气候为寒冷干燥,并逐渐转向温暖湿润;84.5~12.6 ka B.P.气候整体为寒冷干燥;9.87~0.68 ka B.P.经历了温凉略干→温暖湿润→温凉偏干。漳卫河流域的气候演化既具有全球气候变化一致性特征,同时也受区域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卫河流域 沉积物 粒度 磁化率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淮阳龙湖省级地质公园主要景观资源及开发保护
18
作者 刘贤超 王利康 +2 位作者 方建华 杨振京 李琛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8年第5期1-2,共2页
通过对淮阳龙湖省级地质公园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分析,将地质遗迹进行分类,探讨各种地质遗迹的特征。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挖掘地质遗迹的旅游资源潜力,又要做好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使其不受破坏。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淮阳龙湖省级地... 通过对淮阳龙湖省级地质公园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分析,将地质遗迹进行分类,探讨各种地质遗迹的特征。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既要充分挖掘地质遗迹的旅游资源潜力,又要做好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使其不受破坏。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淮阳龙湖省级地质公园今后的开发建设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阳龙湖地质公园 景观资源 开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经NOSES手术后短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9
作者 王红鹏 麻福斌 +1 位作者 王利康 姚南 《甘肃科技》 2020年第6期88-90,共3页
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具体包括30例经NOSES手术治疗患者(A组)与3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B组),评... 探讨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在直肠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评价其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具体包括30例经NOSES手术治疗患者(A组)与30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B组),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指标以及治疗效果指标。(1)A组手术时间大于B组,A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24hVAS评分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无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患者术后感染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小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3)A组与B组患者在术后1年生存率方面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直肠癌患者经NOSES手术后短期疗效尚可,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术后疼痛小、肠功能恢复快,但是手术操作时间会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患者 NOSES手术 短期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丈量大地经纬 摸清资源家底——金华市奋力绘就“两个先行”发展底图
20
作者 许芸 张浩 王利康 《浙江国土资源》 2023年第2期48-50,共3页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在“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的“浙江之心”金华大地上,有这么一支队伍,3年多来,他们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科技调查山河。自国务院全面部署启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来...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在“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的“浙江之心”金华大地上,有这么一支队伍,3年多来,他们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科技调查山河。自国务院全面部署启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下简称“三调”)以来,金华市“三调”共投入5400多人参与调查,投入经费4400多万元,共完成87万个图斑的调查任务,全面摸清了全市国土利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利用 国土调查 三调 资源家底 三千里 金华市 丈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