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铝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中的扩散 被引量:48
1
作者 王兴庆 隋永江 吕海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61-667,共7页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属间化合物FeAl3;而在高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则在铁-铝界面上,通过铁、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2Al5,并随时间向两旁生长.两种化合物均为多孔体.研究发现铁、铝原子的扩散首先沿晶界扩散,在晶界上发生反应并生成化合物,然后由晶界向晶内扩散并进行化合反应.研究测得铁铝的互扩散系数和扩散活化能.本文讨论了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反应烧结 扩散偶 铁原子 铝原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含量对WC-Co硬质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兴庆 李晓东 +1 位作者 郭海亮 何宝山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6年第4期219-224,共6页
研究了Al对WC-Co硬质合金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C-Co中加入的Al与Co形成Co-Al金属间化合物,使粘结相的结构和性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溶液腐蚀、极化曲线测试以及高温氧化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Al含量可以提... 研究了Al对WC-Co硬质合金耐腐蚀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C-Co中加入的Al与Co形成Co-Al金属间化合物,使粘结相的结构和性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溶液腐蚀、极化曲线测试以及高温氧化实验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Al含量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粘结相中w(Al)为8%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达到最佳,w(Al)为6%时抗高温氧化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腐蚀硬质合金 Al的影响 溶液腐蚀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硬质合金烧结中WC晶粒长大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兴庆 郭海亮 何宝山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1-326,共6页
该文选择了VC和Cr3C2作为WC-Co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研究两种抑制剂加入量对合金组织、WC晶粒度和性能的影响以及抑制晶粒长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VC和Cr3C2的加入十分有效地抑制了基体合金WC晶粒的长大,合金中的WC晶粒度随抑制剂... 该文选择了VC和Cr3C2作为WC-Co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研究两种抑制剂加入量对合金组织、WC晶粒度和性能的影响以及抑制晶粒长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VC和Cr3C2的加入十分有效地抑制了基体合金WC晶粒的长大,合金中的WC晶粒度随抑制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可达到最小的WC晶粒度接近100nm.合金的硬度随抑制剂加入量增加而增加,但强度则下降.同时也会增加孔隙度,结果增加了脆性,降低了合金的强度.VC的有害影响比Cr3C2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硬质合金 抑制晶粒长大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氧化铁粉低温还原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兴庆 钟军华 洪新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8年第3期150-154,共5页
研究低温还原超细氧化铁粉的还原热力学。用高能球磨法获得的超细氧化铁粉,在280~400℃的温度范围内用氢气还原。对还原后的粉末进行氧含量测定并计算氧化铁粉末的还原率,研究氧化铁粉粒度、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等参数对还原率的影响。... 研究低温还原超细氧化铁粉的还原热力学。用高能球磨法获得的超细氧化铁粉,在280~400℃的温度范围内用氢气还原。对还原后的粉末进行氧含量测定并计算氧化铁粉末的还原率,研究氧化铁粉粒度、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等参数对还原率的影响。从热力学的角度,计算不同温度下的反应自由能,分析和求证400℃以下低温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Fe2O3向Fe3O4还原反应的自由能在标准状态下为负值,因此还原反应有很大的自发驱动力,反应很容易进行;而Fe3O4向Fe的还原反应的自由能为正值,说明在标准状态下不能进行,要通过调节还原气体的分压比才能使还原反应进行,因此Fe3O4向Fe的还原反应是制约氧化铁粉还原的主要环节,它与非平衡状态下的温度、气体压力和反应物的状态存在紧密的联系。超细氧化铁粉处于非常高的能量状态,可以促使Fe3O4向Fe的还原反应在400℃以下的低还原温度下得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还原 还原反应热力学 微纳米氧化铁粉 高能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冶金法制取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兴庆 吕海波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11-515,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反应烧结法可直接制得金属间化合物制品,但在反应烧结中易产生孔隙,严重影响了烧结制品的机械性能.作者研究了轧制粉末反应烧结制取Fe_s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新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工艺并结合添加第三元素Ni可获... 采用粉末冶金反应烧结法可直接制得金属间化合物制品,但在反应烧结中易产生孔隙,严重影响了烧结制品的机械性能.作者研究了轧制粉末反应烧结制取Fe_sAl金属间化合物的新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工艺并结合添加第三元素Ni可获得理论密度98%的烧结制品.轧制增加了铁铝粉末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破坏了粉末颗粒表面氧化膜,有利于反应烧结致密化.该文对轧制件反应烧结工艺、粉末轧制对反应烧结的影响以及反应烧结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AL金属间化合物 粉末轧制 粉末冶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还原制取超细铁粉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兴庆 钟军华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8,共5页
探索了超细氧化铁粉低温还原制取超细铁粉的研究。采用高能球磨,制得不同粒度的超细氧化铁粉末,然后,分别在不同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下,进行氢气还原。对还原后的粉末进行氧含量的测定,并计算出氧化铁粉末的还原率,对还原铁粉进行粒度和... 探索了超细氧化铁粉低温还原制取超细铁粉的研究。采用高能球磨,制得不同粒度的超细氧化铁粉末,然后,分别在不同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下,进行氢气还原。对还原后的粉末进行氧含量的测定,并计算出氧化铁粉末的还原率,对还原铁粉进行粒度和粒度分布的分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还原铁粉的形貌。找出超细氧化铁粉粒度、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参数对氧化铁粉还原率、铁粉粒度、粒度分布和铁粉形貌等的影响。由于采用了高能球磨的方式破碎粉末,显著地增加了氧化铁粉末的比表面积、表面能及提高了粉末的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较大地降低了还原温度,即使在280℃温度下,仍然可以被氢气还原。由于还原反应是在很低的温度下进行,粉末颗粒长大的动力被极大降低,所以能够制得超细铁粉。采用0.35μm氧化铁粉,在400℃的还原温度下,可以制取到粒度小于0.4μm的超细铁粉,并且还原率接近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氧化铁粉还原 超细氧化铁超细铁粉 粒度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对TiC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兴庆 贺小祥 郭海亮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8年第5期274-277,共4页
通过对8种成分各异的试样进行强度、硬度测试以及全相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Mo、WC、Co及Cr3C2对TiC基金属陶瓷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Mo,可提高液相对固相的润湿性,促进烧结致密化和细化晶粒,有利于合金强度和硬度的提... 通过对8种成分各异的试样进行强度、硬度测试以及全相和扫描电镜分析,研究Mo、WC、Co及Cr3C2对TiC基金属陶瓷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Mo,可提高液相对固相的润湿性,促进烧结致密化和细化晶粒,有利于合金强度和硬度的提高;但将在硬质相外缘形成一种比较脆的环形相(Ti,Mo,W)C组织,对合金强度带来不利影响。WC、Cr3C2和Co的加入可一定程度地降低环形相脆性的影响,改善TiC基金属陶瓷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基金属陶瓷 环形相结构 烧结致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间化合物对高温合金强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兴庆 隋永江 +1 位作者 何宝山 郭海亮 《上海金属》 CAS 2001年第1期11-13,44,共4页
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对高温合金材料的强化作用。在CrWMoV合金中添加Al和Ni可以形成Ni—Al、Fe—Al和W—Al系等金属间化合物 ,在合金中起到弥散强化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能提高合金的高温强度和冲击韧性 ,实验发现以 2
关键词 高温合金 弥散强化 金属间化合物 强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组成对TiC基金属陶瓷组织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兴庆 贺小祥 《上海金属》 CAS 2008年第5期39-43,共5页
对TiC基金属陶瓷合金(TiC-WC-Ni-Co-Mo-Cr3C2)成分变化对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合金性能最大的合金成分是钼,其次是镍、钴的相对含量,硬质相成分变化影响不大。加入Mo,在硬质相外缘可以形成固溶体(Ti,Mo,W)... 对TiC基金属陶瓷合金(TiC-WC-Ni-Co-Mo-Cr3C2)成分变化对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合金性能最大的合金成分是钼,其次是镍、钴的相对含量,硬质相成分变化影响不大。加入Mo,在硬质相外缘可以形成固溶体(Ti,Mo,W)C环形相结构,有利于提高液相对固相的润湿性,有利于烧结致密化和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还可以降低孔隙率和细化晶粒,有利于合金硬度的提高,但环形相的厚度随Mo含量增加而变厚,这会对合金的强度带来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基金属陶瓷 合金成分 环形相结构 烧结致密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Nb_2O_5片制备条件对其显微结构及电脱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兴庆 王振颖 谢大海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20,共5页
以烧结Nb2O5片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在共熔CaCl2-NaCl电解质中进行电脱氧反应制备金属铌。研究了制备Nb2O5片过程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对其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压制压力(12MPa)和适中的烧结温度(1 200℃)有利于获得开孔孔... 以烧结Nb2O5片为阴极、石墨棒为阳极,在共熔CaCl2-NaCl电解质中进行电脱氧反应制备金属铌。研究了制备Nb2O5片过程压制压力和烧结温度对其电脱氧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低的压制压力(12MPa)和适中的烧结温度(1 200℃)有利于获得开孔孔隙度较高、粒度较细的Nb2O5片结构,从而保证较高的Nb2O5片阴极电脱氧效率及产品金属铌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Nb2O5片 阴极电脱氧 熔盐电解 铌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氧化铁粉低温还原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兴庆 钟军华 《中国冶金》 CAS 2007年第8期23-28,共6页
研究了低温还原微纳米氧化铁粉的还原特性与机理。用高能球磨法获得的微纳米氧化铁粉在280~400℃内用氢气还原,并测定还原后粉末中氧、计算氧化铁粉末的还原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还原铁粉的形貌;找出了氧化铁粒度、还原温度和... 研究了低温还原微纳米氧化铁粉的还原特性与机理。用高能球磨法获得的微纳米氧化铁粉在280~400℃内用氢气还原,并测定还原后粉末中氧、计算氧化铁粉末的还原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还原铁粉的形貌;找出了氧化铁粒度、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等参数对氧化铁还原率、铁粉粒度和粒度分布、铁粉形貌等的影响。从动力学的角度,探讨了粉末细化对低温氢气还原氧化铁活化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指出,微纳米氧化铁粉的还原反应遵循吸附自动催化理论,反应动力学遵循界面化学反应理论,研究获得了反应所对应的反应机制函数和相应的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铁还原 超细铁粉粒度 还原反应动力学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脱氧法制取金属铌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兴庆 谢大海 陈伟 《上海有色金属》 CAS 2010年第2期53-56,共4页
以Nb2O5粉末烧结片为阴极、石墨坩埚为阳极,在CaCl2-NaCl熔盐电解质中对Nb2O5阴极进行电脱氧,以制取金属铌。研究了Nb2O5粉末烧结阴极的制取,以及在熔盐电解质中电脱氧Nb2O5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熔盐电解质中电脱氧是通过熔盐电解质... 以Nb2O5粉末烧结片为阴极、石墨坩埚为阳极,在CaCl2-NaCl熔盐电解质中对Nb2O5阴极进行电脱氧,以制取金属铌。研究了Nb2O5粉末烧结阴极的制取,以及在熔盐电解质中电脱氧Nb2O5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在熔盐电解质中电脱氧是通过熔盐电解质渗透到阴极片孔隙中,使Nb2O5粉末烧结片阴极形成良好的导电体,氧化铌被电离,氧离子通过熔盐电解质传导至石墨阳极坩埚,发生反应并以氧气析出。而阴极本身则发生铌离子还原,形成金属铌。研究表明,电脱氧速度和电脱氧效率与电解质与氧化铌接触面大小和电解温度有关,渗透性好、孔隙度高即接触面大的阴极片和高的电解温度将有较高的电脱氧速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氧 氧化铌还原 金属铌制取 熔盐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脱氧Nb_2O_5制取金属铌
13
作者 王兴庆 谢大海 陈伟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761,共5页
以Nb2O5粉末烧结片为阴极,以石墨为阳极,在CaC12-NaCl熔盐电解质中对Nb2O5进行电脱氧,获得金属铌.对不同密度的Nb2O5粉末烧结阴极的制取以及烧结阴极密度对电脱氧Nb2O5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阴极片的烧结密度对Nb2O5在CaC12-NaCl熔... 以Nb2O5粉末烧结片为阴极,以石墨为阳极,在CaC12-NaCl熔盐电解质中对Nb2O5进行电脱氧,获得金属铌.对不同密度的Nb2O5粉末烧结阴极的制取以及烧结阴极密度对电脱氧Nb2O5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阴极片的烧结密度对Nb2O5在CaC12-NaCl熔盐中的电脱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烧结密度越低,电解起始电流越大,并且在电脱氧过程中电流也越大;在相同电解时间内,阴极产物中残余氧化物化合价随阴极片密度的降低而降低;Nb2 O5粉末在8 MPa压力下成型,1 150℃下烧结8 h,所得的阴极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在850℃下电解150 min,Nb2 O5可完全被还原;电脱氧反应速度会随电解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慢.实验结果表明,电脱氧是氧化物粉末颗粒与熔盐电解质接触、反应和电离的过程,Nb2O5的电脱氧过程是分步进行的,其中间产物是铌的一系列低价氧化物,即Nb5+→Nb4+→Nb2+→N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脱氧 铌的制备 NB2O5 还原 熔盐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纳米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钱开友 王兴庆 +2 位作者 何宝山 郭海亮 白佳声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33-436,共4页
该文研究碳含量对纳米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添加不同碳含量合金的组织观察和机械性能比较 ,发现碳对硬质合金的 WC晶粒度、相组织和机械性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碳的含量可以控制 WC晶粒在烧结过... 该文研究碳含量对纳米硬质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通过对添加不同碳含量合金的组织观察和机械性能比较 ,发现碳对硬质合金的 WC晶粒度、相组织和机械性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碳的含量可以控制 WC晶粒在烧结过程中的长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含量 纳米硬质合金 晶粒长大 晶粒度 相组织 机械性能 碳化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合金烧结方法的新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黄英华 王兴庆 +2 位作者 杨逸斐 何宝山 郭海亮 《上海金属》 CAS 2005年第1期40-44,共5页
介绍硬质合金的烧结方法 ,特别是最新发展的纳米硬质合金的烧结方法 ,并对这些烧结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硬质合金 烧结方法 热等静压 微波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硬质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钱开友 王兴庆 +1 位作者 何宝山 郭海亮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综述了纳米硬质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比较了生产纳米粉末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重点介绍了喷雾转化法 .实验数据表明 ,晶粒长大抑制剂的种类、加入方法对晶粒长大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阐述了目前较流行的烧结工艺以及适用于纳米... 综述了纳米硬质合金制备工艺的研究与发展 .比较了生产纳米粉末的两种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重点介绍了喷雾转化法 .实验数据表明 ,晶粒长大抑制剂的种类、加入方法对晶粒长大有很大的影响 .最后阐述了目前较流行的烧结工艺以及适用于纳米硬质合金烧结的等离子活化烧结和微波烧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硬质合金 粉末制备 晶粒长大抑制剂 制备工艺 喷雾转化法 等离子活化烧结 微波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硬质合金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晓东 王兴庆 +2 位作者 解迎芳 何宝山 郭海亮 《上海金属》 CAS 2004年第3期52-56,共5页
主要对纳米晶硬质合金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领域 :纳米粉体制备 ,晶粒长大控制 ,低温烧结新型粘结剂等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 ,同时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发展趋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晶 硬质合金 粘结剂 纳米粉体 低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Co-Al)硬质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晓东 王兴庆 +2 位作者 解迎芳 郭海亮 何宝山 《粉末冶金工业》 CAS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研究采用反应烧结制备以Co3 Al代Co作为粘结金属的硬质合金技术。对制得的硬质合金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观察及性能测定。结果表明 ,铝的加入有助于烧结过程中WC晶粒的细化和均匀化 ,制得了WC晶粒均匀的超细硬质合金。与相同粘结剂含量的钴... 研究采用反应烧结制备以Co3 Al代Co作为粘结金属的硬质合金技术。对制得的硬质合金进行了组织结构的观察及性能测定。结果表明 ,铝的加入有助于烧结过程中WC晶粒的细化和均匀化 ,制得了WC晶粒均匀的超细硬质合金。与相同粘结剂含量的钴粘结硬质合金相比 ,在耐腐蚀和高温抗氧化性方面 ,Co Al硬质合金表现出明显的优异性能。研究发现 ,在烧结中由于发生Co Al的激烈化合反应而导致孔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质合金 反应烧结 孔隙 粉末冶金 粘结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主要的纳米粉末制备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解迎芳 李晓东 +2 位作者 王兴庆 何宝山 郭海亮 《上海金属》 CAS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介绍了机械法、液相合成法和气相合成法三类纳米粉末制备技术,并对这些制备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状况及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纳米粉末 制备 机械法 液相合成法 气相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铁粉制取微细铁粉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钟军华 王兴庆 +1 位作者 马均耀 李悦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22,共4页
本文探讨了用纳米氧化铁粉末还原来制取微细铁粉的工艺。用纳米氧化铁粉末作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还原时间下,用氢气还原来制备微细铁粉。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铁粉活性高,还原温度低,可获得微细铁粉;测量了各个温度和时间下反应的... 本文探讨了用纳米氧化铁粉末还原来制取微细铁粉的工艺。用纳米氧化铁粉末作原料,分别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还原时间下,用氢气还原来制备微细铁粉。研究表明纳米氧化铁粉活性高,还原温度低,可获得微细铁粉;测量了各个温度和时间下反应的还原率和所得粉末的比表面积,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铁粉 纳米氧化铁 还原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