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允孚 《税务与经济》 1985年第4期39-43,共5页
目前,我国各级审计部门不仅普遍开展了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而且不少部门还同时抓住了经济效益审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审计的职能由传统的防护性、公证性,更加扩展到建设性,从而使... 目前,我国各级审计部门不仅普遍开展了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而且不少部门还同时抓住了经济效益审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审计的职能由传统的防护性、公证性,更加扩展到建设性,从而使审计工作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但经济效益审计毕竟是门新兴的科学,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不断探索,使之日臻完善。本文仅就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谈点个人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审计 提高经济效益 内容和方法 企业经济 财政财务审计 宏观经济效益 连锁替代法 指数分析法 微观经济 财经法纪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成本审计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允孚 《税务与经济》 1985年第1期63-72,共10页
一、成本审计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点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大量积累资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我们知道,降低产品成本的根本途径,诚然要依靠技术革新,依靠... 一、成本审计是当前审计工作的重点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还没有得到根本的好转,与企业管理现代化,提高经济效益,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大量积累资金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我们知道,降低产品成本的根本途径,诚然要依靠技术革新,依靠改善劳动组织,依靠减少资金占用等科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但是现在“浮财”仍然不少,到处可见。从1982年以来全国开展企业财务大检查的情况看,有章不循、管理不严、核算不实、纪律松驰、损失浪费的现象仍然相当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审计 在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 生产费用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任务 成本计算方法 本期产品成本 生产类型 降低率 商品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经济效益审计的內容和方法
3
作者 王允孚 《审计研究》 1985年第2期14-17,共4页
我国正在建立审计机构,实行审计制度虽然为时不久,但审计业务的开展却十分令人满意。目前各级审计部门不仅普遍开展了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而且不少部门还同时抓了经济效益审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审计的理论和实... 我国正在建立审计机构,实行审计制度虽然为时不久,但审计业务的开展却十分令人满意。目前各级审计部门不仅普遍开展了财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而且不少部门还同时抓了经济效益审计,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它标志着我国审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发展,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样就使得审计的职能由传统的防护性、公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益审计 管理审计 宏观经济效益 财政财务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 审计部门 提高经济效益 审计制度 审计业务 审计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成本管理与核算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4
作者 王允孚 《税务与经济》 1987年第4期37-42,共6页
近几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结合经济体制改革,对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讨。一些部门和企业在具体改革上也作了许多的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启发之下,我也想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关键词 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管理 核算改革 产品成本 成本概念 归纳成本法 期间成本 实际成本会计制度 经营管理费 若干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5
作者 王允孚 《税务与经济》 1979年第0期65-70,共6页
固定资产是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它的数量和质量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非常缓慢的,固定资产陈旧落后,而且少得可怜。解放后,在党的... 固定资产是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它的数量和质量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旧中国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下,生产力的发展一直是非常缓慢的,固定资产陈旧落后,而且少得可怜。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有计划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不断以新的、生产效率较高的机器设备装备企业。经过三十年的建设历程,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这是非常可贵的。但由于林彪、“四人帮”对企业管理的严重破坏以及我们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还缺乏成熟的经验,致使这些固定资产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华国锋同志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地指出:“今后八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单位 大修理费用 固定资产大修理 固定资产管理 大修理基金 几点建议 固定资金 个别折旧率 计提折旧 利用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成本核算改革的探讨
6
作者 王允孚 《会计研究》 1987年第6期18-18,共1页
成本核算是整个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按目前“被动式”、“报帐型”成本核算制度核算出来的资料,是“大锅饭”成本,这种情况必须扭转。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如过去的帐面成本指全部成本,期末要按存销比例分配为存货成本和销售成... 成本核算是整个成本管理体系的基础。按目前“被动式”、“报帐型”成本核算制度核算出来的资料,是“大锅饭”成本,这种情况必须扭转。首先,要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如过去的帐面成本指全部成本,期末要按存销比例分配为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这样核算既缺乏理论根据,又不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应当把工业企业产品的帐面成本改指为制造成本。其次,要严密、科学地组织成本核算的程序。将目前多数企业实行的一级成本核算都改为多层次的成本核算。当务之急是对企业成本核算状况进行普遍调查,针对问题帮助解决。此项工作应由各地财政部门、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会计咨询服务单位协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核算制度 核算改革 帐面成本 成本管理体系 理论根据 国际会计惯例 产品成本 地组织 传统观念 存货成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