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KS纤维化学成分与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云发 程鑫桥 +2 位作者 郭威 孙建科 张海煊 《合成纤维》 CAS 2016年第8期46-49,共4页
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EKS纤维的化学成分;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含氮呈色法、着色法、红外光谱法、回潮率法等方法对EKS纤维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KS纤维主要由C、H、O、N、Mg五种... 通过红外光谱、热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EKS纤维的化学成分;采用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含氮呈色法、着色法、红外光谱法、回潮率法等方法对EKS纤维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KS纤维主要由C、H、O、N、Mg五种元素组成,纤维中无机元素质量分数为12.56%,Mg元素质量分数为7.24%,纤维主要功能基团为—NH_2、—COOH,是一种Mg盐型交联聚丙烯酸酯系纤维;EKS纤维的燃烧性能、溶解性能等与芳纶1313非常相似,且EKS纤维标准回潮率特别大,红外光谱唯一,根据纤维的这些特性,可准确地鉴别纤维,达到定性分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S纤维 化学成分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法定量分析蚕丝与动物毛纤维混合物时d值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云发 梁海保 程鑫桥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解决硫酸法定量分析蚕丝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混合物时蚕丝溶解不完全的问题,采用了改变试验条件的方法,通过溶解试验,推导出动物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并验证d值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试验条件,试验误差≤1%,符合FZ... 为解决硫酸法定量分析蚕丝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混合物时蚕丝溶解不完全的问题,采用了改变试验条件的方法,通过溶解试验,推导出动物毛纤维质量修正系数,并验证d值的准确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试验条件,试验误差≤1%,符合FZ/T01053中规定的允许偏差≤5%的要求。该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羊毛 羊绒 动物毛纤维 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蚕丝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探讨
3
作者 王云发 程鑫桥 +1 位作者 孟云 张海煊 《中国纤检》 2014年第9期76-79,共4页
本文通过溶解试验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解决纺织品中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和蚕丝混纺时,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中的牛奶蛋白和聚丙烯腈比例未知情况下的定量化学分析检测问题。试验表明:硫酸法定量分析牛奶蛋白改性聚... 本文通过溶解试验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和试验条件,解决纺织品中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和蚕丝混纺时,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中的牛奶蛋白和聚丙烯腈比例未知情况下的定量化学分析检测问题。试验表明:硫酸法定量分析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蚕丝的混纺产品,蚕丝能够完全溶解,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质量损失相对较小且稳定,可以满足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柞蚕丝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 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羊毛/腈纶混合物纤维含量 被引量:13
4
作者 程鑫桥 王云发 +2 位作者 黎海洋 陈开江 张海煊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23,共5页
研究红外光谱法在羊毛/腈纶混合物纤维含量定量分析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羊毛、腈纶及其混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选取合适的光谱分析区域,在TQ 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中,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羊毛/腈纶混合物定量分析数学模型。试验表明... 研究红外光谱法在羊毛/腈纶混合物纤维含量定量分析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羊毛、腈纶及其混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选取合适的光谱分析区域,在TQ 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中,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羊毛/腈纶混合物定量分析数学模型。试验表明:在混合物定量分析数学模型的拟合曲线中标准值和拟合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均方根误差为1.07,偏差范围-1.82~1.85。实际样品的回收率92.7%~102.8%,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0%,定量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强;实验误差在-2.17%~1.70%之间,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毛 腈纶 混合物 红外光谱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 105 X18:2007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试验方法解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董晶泊 梁海保 +2 位作者 杨志敏 王云发 李业赞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2-54,共3页
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是浅色纺织品的重要性能指标,ISO 105 X18:2007测试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和评价纺织品的酚黄变性能,解析了该标准的内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酚黄变现象不是由自然环境引起,而是材料加工中广泛使用了相关化学... 纺织品酚黄变色牢度是浅色纺织品的重要性能指标,ISO 105 X18:2007测试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和评价纺织品的酚黄变性能,解析了该标准的内容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酚黄变现象不是由自然环境引起,而是材料加工中广泛使用了相关化学物质;(2)酚黄变过程具有时温等效性,可通过试验条件掌控试验时间和黄变程度;(3)压力对结果影响微弱,密封程度则影响明显,测试后试样短时间放置对评级影响较小.因此,在使用相同标物的前提下,该标准方法试验准确程度主要把握温度、保温时间和密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黄变 色牢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制品DNA属性鉴定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赖心田 陈国培 +7 位作者 洪晓明 何永盛 林霖 杨志敏 胡科新 赖晓芳 王云发 杨国武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12,共4页
研究开发适用于牛革、绵羊革、山羊革、马革的荧光PCR鉴定方法,优化了皮革DNA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皮革制品的DNA检出限为1ng DNA,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样品检测试验表明:方法稳定性强,优于已有检测方法,适用于动物性皮革制品的鉴别,对于甄... 研究开发适用于牛革、绵羊革、山羊革、马革的荧光PCR鉴定方法,优化了皮革DNA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皮革制品的DNA检出限为1ng DNA,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样品检测试验表明:方法稳定性强,优于已有检测方法,适用于动物性皮革制品的鉴别,对于甄别市面上动物性纤维制品的制假造假现象,规范动物性纤维制品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DNA鉴定 DNA提取 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定量分析人造革基布纤维含量 被引量:6
7
作者 程鑫桥 张海煊 +3 位作者 王云发 梁海保 黎海洋 赵玄熙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1-64,共4页
研究了红外光谱法在人造革基布纤维含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粘纤、涤纶及其混合物红外光谱特征,在TQ 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中,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粘纤/涤纶混合物定量分析模型。试验表明:在混合物定量分析模型中实测值... 研究了红外光谱法在人造革基布纤维含量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粘纤、涤纶及其混合物红外光谱特征,在TQ Analyst光谱分析软件中,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粘纤/涤纶混合物定量分析模型。试验表明:在混合物定量分析模型中实测值和预测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c)为0.9995,校正标准偏差(RMSEC)为0.97,偏差范围为-1.9-2.0。实际样品的回收率在97.0%-102.6%之间,重复测量结果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最大为7.03%,定量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强;试验误差在-0.9%-1.9%之间,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革基布 纤维含量 红外光谱法 定量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鉴别PVC革和PU革 被引量:25
8
作者 杨友红 王云发 闻春香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47,共4页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直接采集PU革和PVC革涂层的红外光谱,比较了两种革的红外光谱特征,明确了各自主要特征峰的归属。通过检索标准谱库与标准谱图进行对照,对两种革进行了定性鉴定。该鉴定方法快速、方便、准确。
关键词 红外光谱 PU革 PVC革 鉴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纺织纤维的鉴别与定量分析(一)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志敏 梁海保 +2 位作者 杨友红 王云发 陈国强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介绍了鉴别Lyocell纤维、Modal纤维、聚乳酸纤维、竹浆粘胶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几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方法,如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并就其定量分析提出了较... 介绍了鉴别Lyocell纤维、Modal纤维、聚乳酸纤维、竹浆粘胶纤维、牛奶蛋白复合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等几种新型纺织纤维的方法,如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并就其定量分析提出了较为实用、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纺织纤维 纤维鉴别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分析方法在棉/麻混合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海煊 程鑫桥 +3 位作者 杜静 黄飞 王云发 楼品琪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57,共4页
研究了自动化分析方法在棉麻混合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棉、麻及其混合样品的定量分析,分析了自动化分析方法的识别准确性、重复性,以及混合纤维定量测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原因及解决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棉麻混... 研究了自动化分析方法在棉麻混合物定量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棉、麻及其混合样品的定量分析,分析了自动化分析方法的识别准确性、重复性,以及混合纤维定量测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试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原因及解决方法,探讨了该方法在棉麻混合物定量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试验表明:自动化分析方法对棉的识别率为98.89%,对亚麻的识别率为98.15%;重复性试验纤维质量分数的极差均<3.50%,混合样品定量分析纤维质量分数差≤3.0%的占比为92.1%;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原因包含纤维根数统计不准确、直径测量不准确、纤维根数统计和直径测量错误3种情况。对于大部分样品自动化分析方法能满足定量分析误差<3%的要求,但与显微投影法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可作为一种辅助检测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亚麻 自动化分析方法 人工显微投影法
原文传递
基于酶联免疫分析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鉴定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世伟 王云发 +3 位作者 王士峰 姚添淇 冯荣虎 杨国武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7-51,共5页
不同蛋白来源的改性纤维成本差异较大,为区分纤维的蛋白来源,建立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鉴定方法。根据大豆蛋白现有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交联的位点设计一段特征肽半抗原,将该特征肽段偶联载体蛋白,免疫实验动物,并制备得... 不同蛋白来源的改性纤维成本差异较大,为区分纤维的蛋白来源,建立了一种简单、准确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鉴定方法。根据大豆蛋白现有的氨基酸序列和蛋白交联的位点设计一段特征肽半抗原,将该特征肽段偶联载体蛋白,免疫实验动物,并制备得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优化浓度的抗原包被于酶标版,抗体偶联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针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该方法采用7M尿素作为提取剂,检出限为1.8%氨基酸含量的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检测时间不超过70 min(含前处理)。该方法对常见的纤维无非特异性识别,纤维染色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复合纤维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纤维鉴定 特征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纺织纤维的鉴别与定量分析(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志敏 梁海保 +2 位作者 杨友红 王云发 陈国强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8,共4页
4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是人造纤维开发史上唯一由中国人完全自主开发、率先研制成功并工业化应用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品种。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 4大豆蛋白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是人造纤维开发史上唯一由中国人完全自主开发、率先研制成功并工业化应用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纤维品种。大豆蛋白纤维属于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类,是以榨过油的大豆豆粕为原料,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豆粕中的球蛋白,通过添加功能性助剂,与腈基、羟基等高聚物接枝、共聚、共混,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质纺丝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分析 纺织纤维 大豆蛋白纤维 鉴别 生物工程技术 大豆豆粕 工业化应用 功能性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法定量分析桑蚕丝/柞蚕丝混纺产品的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建科 王云发 +1 位作者 程鑫桥 张海煊 《中国纤检》 2017年第6期92-94,共3页
为了探讨硫酸法定量分析桑蚕丝/柞蚕丝混纺产品的可行性,采用试剂溶解纤维的方法分析桑蚕丝、柞蚕丝的溶解性能,通过改变试剂浓度、温度和时间的方法优选试验条件,用溶解法推导柞蚕丝d值,采用重复性试验统计分析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和偏差... 为了探讨硫酸法定量分析桑蚕丝/柞蚕丝混纺产品的可行性,采用试剂溶解纤维的方法分析桑蚕丝、柞蚕丝的溶解性能,通过改变试剂浓度、温度和时间的方法优选试验条件,用溶解法推导柞蚕丝d值,采用重复性试验统计分析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和偏差。试验结果表明,溶解试验过程中柞蚕丝的损伤较小,d值的标准偏差为0.0018,在95%置信度下测试结果落在较窄的置信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蚕丝 柞蚕丝 硫酸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法定量分析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蚕丝混纺产品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鑫桥 王云发 +2 位作者 张海煊 梁海保 杜静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探讨采用硫酸法定量分析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蚕丝混纺产品的可行性,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化学结构,采用溶解法推导了该纤维的d值,对比分析了混合纤维测试结果间的误差,统计分析了试验的精密度... 为探讨采用硫酸法定量分析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蚕丝混纺产品的可行性,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化学结构,采用溶解法推导了该纤维的d值,对比分析了混合纤维测试结果间的误差,统计分析了试验的精密度和偏差。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前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红外光谱特征峰没有明显变化,d值的标准偏差为0.0037,在95%置信度下的测试结果落在较窄的置信区间内。该试验表明:采用硫酸法定量分析该混纺产品具有很好的准确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满足实际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丝 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睛纤维 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蛋白改性纤维免疫层析快速鉴定方法
15
作者 张世伟 王云发 +3 位作者 王士峰 姚添淇 冯荣虎 杨国武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49,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准确的牛奶蛋白改性纤维鉴定方法。使用ESI(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TOF(Time of Flight)质谱对牛奶蛋白改性纤维胰蛋白酶解肽进行分析,确定了牛奶蛋白改性纤维特征肽段,使用该特征肽段制备得到特异性单克隆... 建立了一种快速、简单、准确的牛奶蛋白改性纤维鉴定方法。使用ESI(Electron Spray Ionization)/TOF(Time of Flight)质谱对牛奶蛋白改性纤维胰蛋白酶解肽进行分析,确定了牛奶蛋白改性纤维特征肽段,使用该特征肽段制备得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将酪蛋白包被于T线,建立了针对牛奶蛋白改性纤维的免疫层析快速鉴定方法。该方法以7M尿素为提取剂,检出限为氨基酸质量分数为1.00%的牛奶蛋白改性纤维(相当于混纺4.00%牛奶蛋白改性纤维的纱线),检测时间不超过20min(含前处理)。该方法无需使用分析仪器,对常见的纤维没有非特异性识别,纤维的染色不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蛋白改性纤维 免疫层析法 纤维鉴定 特征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素干燥法在纤维成分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16
作者 张海煊 程鑫桥 +2 位作者 江敏 王云发 张瑜 《纺织标准与质量》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为了探讨卤素干燥法用于快速检测纤维成分的可行性,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卤素干燥法对测试结果和测试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样质量的变化对卤素干燥法测量纤维含量误差的影响小于0.1%、环境湿度的变化对卤素干燥法测量纤... 为了探讨卤素干燥法用于快速检测纤维成分的可行性,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卤素干燥法对测试结果和测试时间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样质量的变化对卤素干燥法测量纤维含量误差的影响小于0.1%、环境湿度的变化对卤素干燥法测量纤维质量误差的影响小于0.0010g;卤素干燥法和烘箱干燥法的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值小于l%;卤素干燥法的重复性标准偏差(Sr)为0.016,再现性标准偏差(SR)为0.053,测试结果没有出现离群值;卤素干燥法测试两组分纤维样品,纤维含量测试差值在-0.1%~0.2%之间,节省时间最多达718.3min。该试验表明,卤素干燥法的测试结果受试样质量、环境湿度变化影响小,测试方法的精密度、一致性与重复性高,可替代烘箱干燥法快速测试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素干燥法 烘箱干燥法 纤维成分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技术处理服装的功能性
17
作者 杨友红 董晶泊 王云发 《纺织服装科技》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千分之一微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材料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千分之一微米,大约是三四个原子的宽度。纳米材料称为超微颗粒材料,由纳米粒子组成。纳米粒子也叫超微颗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间的粒子,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中介观系统,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技术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超微颗粒材料 小尺寸效应 微观系统 功能 服装 纳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中cAMP、cGMP的正常昼夜节律变化的探讨
18
作者 王云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68-69,共2页
本文通过探索了小鼠肝中cAMP和cGMP的昼夜节律变化,并将其变化与中医昼夜阴阳清长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内经》中对阴阳消长昼夜节律曾有这样的描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天至鸡呜天之阴,阴... 本文通过探索了小鼠肝中cAMP和cGMP的昼夜节律变化,并将其变化与中医昼夜阴阳清长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内经》中对阴阳消长昼夜节律曾有这样的描述;“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天至鸡呜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呜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变化 阴阳消长 阳中之阴 阴中之阴 阳中之阳 阴中之阳 谷值 对比分析 至日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动物模型的血糖浓度变化及胰岛素不同时间给药降糖值差异的观察
19
作者 王云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67-68,共2页
本实验利用肾上腺素造成家兔急性高血糖模型,并在不同时相内给家兔注射胰岛素观察其降糖值的差异(△X±S·Dmg/dl全血)。肾上腺素升糖的峰值在注射之后1.5小时出现,腺岛素的降糖谷值在注射之后0.5小时出现。
关键词 高血糖动物模型 血糖浓度 高血糖模型 降糖作用 谷值 水代谢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例健康成人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昼夜节律变化
20
作者 王云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68-68,共1页
20例健康成人,年龄20—40,男女各10人,均为本院职工,临检未见异常。按早(6:00)、午(12:00)、晚(18:00)、半夜(24:00)次昼(6:00)五个时相取血,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测定三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LDH<sub>2</sub>、LD... 20例健康成人,年龄20—40,男女各10人,均为本院职工,临检未见异常。按早(6:00)、午(12:00)、晚(18:00)、半夜(24:00)次昼(6:00)五个时相取血,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测定三种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LDH<sub>2</sub>、LDH<sub>3</sub>)的百分比。按时相顺序测得结果如下:1.LDH<sub>1</sub>——29.55±5.37、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变化 LDH 血清乳酸脱氢酶 同工酶 谷值 临检 聚丙烯酞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