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细胞病毒感染致骨髓象异常1例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九菊 张红梅 余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64-3064,共1页
患者男,59岁,2012年5月29日.因“咳嗽、咳痰1周,发热3d”入住我院血液科。既往史:约20年前肩外伤输注过“O”型血,无其他。体征:心率78次/min.体温38℃(连续4d〉37.8℃),无皮疹、出血点,咽稍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 患者男,59岁,2012年5月29日.因“咳嗽、咳痰1周,发热3d”入住我院血液科。既往史:约20年前肩外伤输注过“O”型血,无其他。体征:心率78次/min.体温38℃(连续4d〉37.8℃),无皮疹、出血点,咽稍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无明显干湿性哕音,肝脾肋下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骨髓象 肺呼吸音 血液科 肩外伤 既往史 出血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隐性缺铁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九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3205-3205,共1页
目的:讨论网织红细胞(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低荧光网织红细胞(LFR)在隐性缺铁孕妇中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隐性缺铁的38例孕妇进行Ret参数检测;同时对非缺铁50例孕妇和健康育龄妇女80例进行相... 目的:讨论网织红细胞(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低荧光网织红细胞(LFR)在隐性缺铁孕妇中的变化。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对隐性缺铁的38例孕妇进行Ret参数检测;同时对非缺铁50例孕妇和健康育龄妇女80例进行相同项目检测,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隐性缺铁孕妇组IRF比非缺铁孕妇组和健康育龄妇女两组显著增高;隐性缺铁孕妇组的LFR比此两组显著减低。结论:IRF、LFR可作为孕妇隐性缺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缺铁 网织红细胞(Ret)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 低荧光网织红细胞(L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常规和血液流变性分析
3
作者 王九菊 张红梅 余洁 《微循环学杂志》 2008年第3期68-68,71,共2页
关键词 阿司匹林抵抗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液流变性分析 血常规 抑制血小板聚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流变学指标 临床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肝硬化患者白细胞结果比较
4
作者 王九菊 张红梅 汪慧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42-542,共1页
目的:比较肝硬化患者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差异。方法:仪器和手工法测定250例肝硬化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250例肝硬化患者,仪器法比手工法计数的白细胞总数高(P<0.01)。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15例完全不分类... 目的:比较肝硬化患者仪器法与手工法计数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差异。方法:仪器和手工法测定250例肝硬化患者白细胞总数及分类。结果:250例肝硬化患者,仪器法比手工法计数的白细胞总数高(P<0.01)。仪器法白细胞分类结果:15例完全不分类;26例部分不分类;209例全部分类,与手工法分类结果比较,符合程度各不相同。结论:对肝硬化患者,仪器法计数白细胞总数假性增高,手工分类很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计数/方法 肝硬化/血液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1例血小板计数的观察与分析
5
作者 王九菊 李运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496-2497,共2页
关键词 尿道肿瘤/血液 血小板计数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因子、免疫因子构建老年脓毒症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九菊 闫杜娟 +4 位作者 曹楠婧 李娜 武红梅 吕海丽 张哲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607-611,627,共6页
目的基于细胞因子、免疫因子构建老年脓毒症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西安大兴医院35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统计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死亡患者纳入死亡组,存活患者纳入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存活组临床资料,通... 目的基于细胞因子、免疫因子构建老年脓毒症预后的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6月西安大兴医院35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统计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死亡患者纳入死亡组,存活患者纳入存活组。比较死亡组、存活组临床资料,通过全变量Logistic回归、逐步Logistic回归和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为死亡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预后为死亡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和临床效用。结果不同预后患者年龄、机械通气、入院当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外周血TNF-α、CD3^(+)、IL-6、CD4^(+)、CRP、CD4^(+)/CD8^(+)、IL-10、CD19^(+)B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筛选表1中P<0.05的指标,得出预测因素:机械通气、年龄、入院当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外周血TNF-α、CD3^(+)、IL-6、CD4^(+)、CD4^(+)/CD8^(+)、CD19^(+)B细胞水平;全变量Logistic回归、逐步Logistic回归和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机械通气、年龄、入院当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外周血TNF-α、CD3^(+)、IL-6、CD4^(+)、CD4^(+)/CD8^(+)、CD19^(+)B细胞水平因素均为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因素(P<0.05),其中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并构建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ROC曲线、DCA曲线证实该模型具有良好预测效能和正向净收益。结论老年脓毒症预后不良因素包括机械通气、年龄、入院当天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外周血TNF-α、CD3^(+)、IL-6、CD4^(+)、CD4^(+)/CD8^(+)、CD19^(+)B细胞水平,绘制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免疫因子 老年脓毒症 预后不良 NOMOGRAM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的细胞遗传学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丽洁 袁晓华 +3 位作者 赵园 王九菊 赵乔佳杰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7-69,108,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采集其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80例健康婚检夫妇为对照组。结果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染色体畸变者14例,检出率3.0%,其中结构异...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采集其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培养及G显带方法分析其染色体核型。80例健康婚检夫妇为对照组。结果 466例不良孕产史夫妇中发生染色体畸变者14例,检出率3.0%,其中结构异常10例,数目异常4例,染色体多态性携带者的检出率13.52%(63/466)。健康婚检夫妇的畸变染色体检出率为1.25%(1/80),比不良孕产夫妇的畸变染色体检出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4,P>0.05)。染色体多态性携带者检出率为5%(4/80),显著低于不良孕产史夫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2,P<0.05)。结论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多态性是不良孕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孕产史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九菊 张丽洁 +2 位作者 赵舒祺 魏绪仓 李文生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266例孕妇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66例孕妇,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有无不良妊娠分为2组,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同时,根据妊娠次数分为A组(1次)、B组(... 目的分析266例孕妇外周血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及妊娠次数的关系。方法选取陕西省人民医院266例孕妇,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根据有无不良妊娠分为2组,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同时,根据妊娠次数分为A组(1次)、B组(2次)、C组(≥3次),比较其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有不良妊娠组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31.81%vs 14.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次数不同的3组间血小板抗体阳性率(A组:9.09%;B组:21.62%;C组:23.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趋势χ2检验统计学分析显示,妊娠次数和血小板抗体有线性趋势(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与不良妊娠有关,有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高于无不良妊娠组;血小板抗体与妊娠次数有线性趋势,妊娠次数越多,抗体阳性率越高。将血小板抗体检测作为妊娠期常规检测项目,有利于临床对不良妊娠孕妇的早发现,以及对胎儿/新生儿同族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不良妊娠 妊娠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形态联合免疫分型检测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及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5 位作者 张丽洁 李艳春 赵园 王九菊 赵乔佳杰 魏绪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552-1554,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骨髓形态、免疫表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9例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依据细胞形态学分析将CLL患者分为典型CLL和混合型CLL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抗原...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骨髓形态、免疫表型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9例CL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标本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依据细胞形态学分析将CLL患者分为典型CLL和混合型CLL两组,比较两组之间各抗原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9例CLL患者抗原表达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CD_(19)(98.9%)、HLA-DR(97.8%)、CD_5(88.8%)、CD_(20)(85.4%)、CD_(22)(71.9%)、CD_(23)(61.8%)、CD_(38)(39.3%)、FMC-7(11.2%)、CD_3(2.2%)。细胞形态学分型89例CLL中,典型CLL72例(80.9%),混合型CLL17例(19.1%)。CD_(38)在典型CLL及混合型CLL组间的阳性表达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CD_5、CD_(19)、CD_(20)、CD_(22)、CD_(23)、HLA-DR、FMC-7各抗原在两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预后分析显示混合型CLL生存期较典型CLL短(P<0.01),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之间CD_(38)表达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表型分析不仅是CLL诊断、鉴别诊断的主要手段,而且对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B-细胞/诊断 免疫表型分型 骨髓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P检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丽洁 李艳春 +3 位作者 赵乔佳杰 王九菊 赵园 魏绪仓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并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于治疗结束后复查时采集其静脉血并涂片,加入含有凝集素的检测试剂,血中含有的异常糖链糖蛋白凝集形成... 目的探讨肿瘤异常糖链糖蛋白(TAP)作为乳腺癌预后判断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选取临床确诊并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2例,于治疗结束后复查时采集其静脉血并涂片,加入含有凝集素的检测试剂,血中含有的异常糖链糖蛋白凝集形成类晶体凝聚物,以最大凝集物面积为衡量指标,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TAP表达的差异,比较治疗后未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和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TAP凝聚物面积的差异,评估TAP表达情况对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与年龄<60岁乳腺癌患者相比,年龄≥60岁患者治疗后的TAP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127,P <0. 05); PR阴性乳腺癌患者较PR阳性患者的TAP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82,P <0. 05);与治疗后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相比,治疗后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的TAP阳性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326,P <0. 05);且治疗后出现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TAP凝聚物面积[145. 9 (128,154. 7)μm^2]高于未发生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组[97. 6(79. 1,116. 8)μ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52,P <0. 05)。结论 TAP检测可以用作乳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糖链糖蛋白 乳腺癌 预后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丽洁 赵园 +3 位作者 赵乔佳杰 王九菊 李艳春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方法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60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用G显带方法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8.33%,且异常核型均为4...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的遗传因素。方法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60例严重少、弱精症和无精症的不育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用G显带方法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 60例患者中有5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8.33%,且异常核型均为47,XXY,即克氏综合征。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出2例患者,检出率为3.33%,缺失类型均为AZFc区缺失。30例精液常规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未检出Y染色体AZF基因缺失。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及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且克氏综合征和AZFc区缺失为常见的异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遗传因素 染色体核型异常 Y染色体微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74例血液病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及活检同步检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娣娣 韩秀蕊 +4 位作者 张丽洁 李艳春 赵园 王九菊 魏绪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952-954,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同步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活检标本,对我院337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涂片、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的细胞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同步检测在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术,获取骨髓涂片、活检标本,对我院3374例血液病患者的血涂片、骨髓涂片与活检切片的细胞形态及病理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明显高于涂片(P<0.05);骨髓活检对急性白血病(A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转移癌(MCBM)、淋巴瘤、骨髓纤维化(MF)、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AA)诊断的阳性率高于涂片(P<0.05);骨髓涂片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感染诊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活检(P<0.05)。MDS粒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活检高于涂片;红系及巨核系病态造血的检出率骨髓涂片高于活检。骨髓活检观察粒系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巨核细胞异常分布、基质病理改变具有明显优势。结论骨髓细胞形态与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相结合可以明显提高血液病的诊断率、减少漏诊,对血液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活检 骨髓涂片 血涂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拒绝服务攻击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被引量:5
13
作者 郭学理 王九菊 张凌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8-149,164,共3页
利用隐藏主机和移动代理两种技术,提出了一个反拒绝服务攻击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讨论了结构的内部作用规则,并对整个系统作了安全分析。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网络安全 入侵检测系统 模型 反拒绝服务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织血小板比率在严重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红梅 卢忠心 +3 位作者 余洁 熊艳 詹僪 王九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6-67,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28例体温>38℃、中性粒细胞数>8×109/L和血小板数>150×109/L疑似感染的重症患者,根据细菌学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154例)和非感染组(74例),测定其外周血网织血小... 目的进一步提高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取228例体温>38℃、中性粒细胞数>8×109/L和血小板数>150×109/L疑似感染的重症患者,根据细菌学检测结果分为感染组(154例)和非感染组(74例),测定其外周血网织血小板比率(IPF),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诊断价值评估。结果感染组IPF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IPF在ROC曲线下面积为0.910,高于传统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P均<0.05)。结论网织血小板比率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织血小板比率 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娣娣 韩秀蕊 +4 位作者 李艳春 赵园 张丽洁 王九菊 魏绪仓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62-363,共2页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法,获取骨髓活检及涂片标本,分析153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活检与涂片,对骨髓增生度、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及浆细胞增殖模式、骨髓瘤细胞形态进行...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在多发性骨髓瘤(MM)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取材法,获取骨髓活检及涂片标本,分析153例初诊MM患者的骨髓活检与涂片,对骨髓增生度、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及浆细胞增殖模式、骨髓瘤细胞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骨髓活检的增生度以及其对MM诊断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骨髓瘤细胞浸润度高于骨髓涂片,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活检中浆细胞增殖模式以间质型、结节间质型较多见,骨髓涂片中骨髓瘤细胞形态以幼稚浆细胞型为主。结论:骨髓活检能准确地反映浆细胞增殖模式,能较涂片更好地反映骨髓增生度及骨髓瘤细胞浸润度,对MM诊断的敏感性较骨髓涂片高;而骨髓涂片浆细胞形态清晰、特征典型,容易辨认。骨髓活检病理检查结合与骨髓涂片能够提高MM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对MM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病理学 骨髓检查/方法 骨髓涂片 活组织检查 细针 浆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病理及JAK2-V617F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娣娣 韩秀蕊 +5 位作者 赵园 王九菊 李艳春 张丽洁 赵乔佳杰 魏绪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9期3108-3111,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的骨髓病理及JAK2-V617F突变特点。方法:回顾10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hemia,ST)进行比较。结果:ET骨髓病理巨核细胞体积明... 目的:分析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的骨髓病理及JAK2-V617F突变特点。方法:回顾109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hemia,ST)进行比较。结果:ET骨髓病理巨核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核多分叶、多核易见,成簇、成片状分布,ST巨核细胞体积未见明显增大及异常分布。ET患者JAK2-V617F突变阳性率为57.83%,ST患者JAK2-V617F突变均为阴性。JAK2-V617F突变阳性组WBC、Hb、骨髓纤维化、初诊血栓事件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V617F突变阳性组年龄、Plt、骨髓粒系、红系百分比及巨核细胞计数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JAK2-V617F突变阳性组无血栓生存率较阴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T的骨髓病理特征明显,骨髓活检与JAK2-V617F基因检查相结合对ET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骨髓病理 JAK2-V617F 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局部伤口护理在蛇咬伤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爱莲 邢翠萍 +4 位作者 朱冬梅 丁霞 王九菊 程荣 傅琳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1607-160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局部护理在蛇咬伤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0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救护措施,治疗组为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局部针刺排毒。观察两组间局部症状恢复、临床疗效和留院... 目的探讨改良局部护理在蛇咬伤救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1年4月—2012年10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52例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救护措施,治疗组为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局部针刺排毒。观察两组间局部症状恢复、临床疗效和留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肢肿胀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愈显率为92.3%,对照组为76.9%;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留院时间则分别为(4.5±1.8)d和(7.1±2.3)d;两组间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局部伤口护理在蛇咬伤急救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急救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6例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4 位作者 王九菊 李艳春 赵园 张丽洁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方法对136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36例急性白血病中,9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主要表达抗髓过氧化物酶MPO(95.87%),CD68 (8...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方法对136例急性白血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36例急性白血病中,9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主要表达抗髓过氧化物酶MPO(95.87%),CD68 (89.69%),CD13 (86.59%)和CD33 (82.47%);其次为HLA-DR(61.85%)和CD34 (57.73%).16.49%的AML患者伴淋系抗原表达,最常见为CD7 (9.27%),CD19 (6.18%)及CD2 (3.09%).B细胞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8例,主要表达CD19(100%),HLA DR(96.42%),CD22(75%),CD34(71.42%)及CD10 (67.85%).T细胞系ALL 11例,主要表达CD7(100%),CD3(81.81%)及CD5 (72.72%).17.94%ALL患者表达髓系相关抗原,主要是CD13(15.38%)及CD33(10.71%).结论 免疫表型检测能提高急性白血病诊断率,并对亚型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免疫表型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介导CIK细胞抗恶性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5 位作者 赵园 张丽洁 李艳春 王九菊 翟欣辉 魏绪仓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同源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共孵育后,获得的DC 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获取脐血单个核细胞,用不同细胞因子分别诱导DC及CIK细胞.按1:5比例将DC和CIK细胞一起培养.且以... 目的 研究人脐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和同源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共孵育后,获得的DC CIK细胞对恶性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获取脐血单个核细胞,用不同细胞因子分别诱导DC及CIK细胞.按1:5比例将DC和CIK细胞一起培养.且以单独培养的脐血CIK细胞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细胞扩增倍数用台酚蓝染色方法计算,杀伤率测定采用MTT法,细胞因子IL 12,IFN γ,TNF-α用ELISA方法检测.结果 来源于脐血CIK细胞扩增倍数低于同源DC CIK细胞(P<0.05);混合培养物DC CIK细胞中,CD3 CD8,CD3+ CD56+双阳性免疫细胞数量较单纯CIK细胞明显增高(P<0.05);脐血DC,CIK细胞共培养3天,其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 12,IFN γ及TNF-d)含量比CIK细胞上清液中高(P<0.01,<0.05,<0.05);当效靶比为2.5∶1-20∶1时,DC-CIK细胞对HL60,K562白血病细胞、U266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及SMMC 7721肝癌细胞杀伤率均高于CIK细胞(均P<0.05).结论 脐血DC可增强同源CIK细胞的增殖活性和抗肿瘤效应.该研究为脐血DC CIK细胞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血 过继免疫细胞 肿瘤 杀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秀蕊 杨娣娣 +6 位作者 赵园 张丽洁 李艳春 王九菊 翟欣辉 魏绪仓 周家琛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91-92,9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染色体常规 G 显带技术,对281例 MDS 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结果281例 MDS 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48.75%(137/281),其...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特征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染色体常规 G 显带技术,对281例 MDS 患者进行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结果281例 MDS 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48.75%(137/281),其中单纯染色体数目异常43.07%(59/137),单纯染色体结构异常者31.39%(43/137),同时有数目与结构异常者25.54%(35/137)。MDS 亚型中,RAEB-2异常核型检出率为63.41%(26/41),RAEB-1为58.73%(37/63), RCMD 39.2%(49/125),RAS 15.38%(2/13),RA 22.58%(7/31)。RA,RAS 异常核型检出率明显低于 RAEB-1和RAEB-2(P <0.01),RAEB-1和 RAEB-2检出率高于 RCMD(P <0.05)。出现频率较高的染色体畸变依次为+8,-7/7q-,-20/20q-,复杂异常核型,染色体易位,i(17),-Y,+21等。随访的159例 MDS 患者中核型正常者68例,中位生存时间为39个月,核型异常者91例中位生存期21个月的,前者明显长于后者(P <0.05),分析白血病转化率,核型异常者(35.5%),明显高于核型正常者(10.3%)(P <0.01),其中以复杂核型、-7/7q-核型较易转为白血病。结论MDS 系克隆性恶性血液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染色体核型检查对 MDS 的正确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染色体核型 细胞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