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麻醉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玄春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18-021,共4页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环节,分别右美托咪定应用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取治疗时间在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受全麻手术疗法且年龄高于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出的90例患者分别置于对照组、A组与B组中。对...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环节,分别右美托咪定应用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文选取治疗时间在2021年9月-2023年9月期间接受全麻手术疗法且年龄高于60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出的90例患者分别置于对照组、A组与B组中。对照组手术过程中,泵入等计量生理盐水;A组手术过程中,对右美托咪定加以利用,并对泵入的剂量进行控制,为 0.5μg/kg;B组泵入的右美托咪定为1.0μg/kg。对三组的麻醉效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指标进行分析,发现,三组在苏醒时间方面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苏醒时间相对较高,A、B组苏醒时间相对较低,P<0.05,且A、B组苏醒时间相近,P>0.05;评估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发现术后6小时与术后1天内,B组患者认知功能最高,A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术后即刻与术后1天内,A、B组PI3K与ATK水平相对较低,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过程中,若对其进行全麻处理,选取麻醉药物时,为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可应用右美托咪定,使患者在术后尽快苏醒,提升患者治疗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麻醉 老年患者 认知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胃进气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冯志东 田苗苗 +1 位作者 玄春月 陈云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2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A组行手... 目的探讨不同面罩通气模式对全身麻醉(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胃进气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患儿分为A组(33例)、B组(33例)、C组(34例)。A组行手动控制通气,B组行压力控制通气(PCV),C组行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PCV-VG)。对比三组患儿不同时段[自主呼吸消失即刻(T_(0))、面罩通气60 s(T_(1))、面罩通气120 s(T_(2))、面罩通气180 s(T_(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胃进气及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儿在T_(0)~T_(3)时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患儿SpO_(2)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6.95±1.24)%、(96.63±1.19)%、(96.57±1.09)%,B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7.27±1.21)%、(97.08±1.17)%、(96.91±1.11)%,C组T_(1)~T_(3)时SpO_(2)分别为(98.14±1.17)%、(97.86±1.20)%、(97.78±1.15)%,T_(1)~T_(3)时三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SpO_(2)水平稍高于A组、B组。A组、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分别为30.30%、9.09%、5.88%。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胃进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组间两两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中,PCV与PCV-VG通气模式对保持较低气道峰压、较少胃进气的效果相当,但PCV-VG更能够使患儿保持更好的潮气量和肺顺应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罩通气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血流动力学 胃进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外周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云鹤 玄春月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6期60-63,共4页
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外周阻滞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30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3例采用罗哌卡因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 目的探究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外周阻滞麻醉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1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305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53例采用罗哌卡因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研究组152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麻醉,比对麻醉镇痛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应激反应。结果阻滞后5 min,研究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102.80±7.04)mm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1,P<0.05);术后2 d研究组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 h研究组疼痛指数、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复合外周阻滞麻醉效果更佳,老年骨折患者耐受度高,体征更加稳定,应激反应小,兼具麻醉镇痛效果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股骨近端骨折 外周阻滞麻醉 麻醉镇痛效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云鹤 玄春月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5期109-111,125,共4页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2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腰麻...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2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研究组给予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右美托咪。对比不同麻醉方式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T1、T2、T3、T4时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应激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2、T3时间段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睁眼时间(21.23±3.03)min、定向力恢复时间(23.13±3.66)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06、12.336,P<0.05)。结论运用右美托咪定辅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在提升麻醉效果的同时,亦可维持患者生命指标处于稳定状态下,降低应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髋部骨折 应激指标 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手术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陈云鹤 玄春月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179-181,194,共4页
目的评价术中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于气管拔管期行盐酸右美托咪定方案的效果及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13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0例,对照组行生理... 目的评价术中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于气管拔管期行盐酸右美托咪定方案的效果及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13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50例,对照组行生理盐水方案,研究组采取盐酸右美托咪定方案,比较两组拔管情况、心血管反应、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拔管时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5 min后研究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9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10,P<0.05)。结论全身麻醉高血压患者以盐酸右美托咪定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时,可以减小气管拔管期的疼痛程度,有良好镇静作用,心血管反应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反应 生理盐水 高血压 谵妄 盐酸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玄春月 肖芳 +3 位作者 杨舒楠 王晓群 刘庆阳 徐凯智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5期347-351,共5页
(1)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小鼠受损肝脏的保护作用。(2)方法在体实验:取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脓毒症组(CLP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低、中、高浓度组(E_1、E_2、E_3),其中E_1、E_2、E_3... (1)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小鼠受损肝脏的保护作用。(2)方法在体实验:取雄性C57BL/6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C组),脓毒症组(CLP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低、中、高浓度组(E_1、E_2、E_3),其中E_1、E_2、E_3的剂量分别为10IU/kg、100IU/kg、1000IU/kg,除了C组外的小鼠均进行盲肠结扎穿孔(CLP)造模,造模后分别注射对应剂量的生理盐水及药物,共观察5天,记录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离体实验:再取50只雄性C57BL/6小鼠,处理方法同上,在建模后的第24小时将小鼠处死,检测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浓度,将肝脏取下处理后,在样本中加入7AAD,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脏细胞的凋亡率。(3)结果在体实验:E_2、E_3组小鼠死亡率明显低于CLP组和E_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体实验:E_2、E_3组小鼠肝脏的AST、ALT浓度以及其肝脏的凋亡率明显低于CLP组和E_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受损肝细胞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改善脓毒症小鼠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脓毒症 小鼠 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舒楠 肖芳 +3 位作者 玄春月 王晓群 刘庆阳 徐凯智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6期443-446,共4页
(1)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2)方法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香菇多糖组,每组30只。模型组与香菇多糖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除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外... (1)目的探讨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2)方法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香菇多糖组,每组30只。模型组与香菇多糖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对照组除不结扎和穿刺盲肠外,其余操作同模型组;香菇多糖组术后给予香菇多糖腹腔注射。各组分别在术后6、12、24小时各取10只小鼠,监测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监测术后24小时肾脏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情况。(3)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肌酐在术后6小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24小时则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尿素氮在术后6、12、24小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菇多糖组肾脏细胞凋亡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结论香菇多糖对脓毒症小鼠急性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锁胸筋膜平面阻滞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8
作者 玄春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98-0101,共4页
分析锁骨手术环节行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锁胸筋膜平面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结合患者参与意愿,考量研究时间要求,即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结合麻醉方式将选出的70例患者分别置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观察组... 分析锁骨手术环节行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锁胸筋膜平面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文对锁骨骨折患者进行分析,结合患者参与意愿,考量研究时间要求,即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结合麻醉方式将选出的70例患者分别置于观察组与对照组中。观察组麻醉环节,采用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锁胸筋膜平面阻滞法;对照组麻醉环节;应用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肌间沟臂丛麻醉法。评估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相对较短,起效速率相对较快,镇痛效果较佳,均优于对照组,P<0.05;阻滞后,观察组上肢阻滞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骨骨折手术环节,为提升麻醉效果,可对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锁胸筋膜平面阻滞法加以利用,延长镇痛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感,加快药物起效速率,使得术后患者上肢阻滞问题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颈浅丛联合锁胸筋膜平面阻滞 锁骨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