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梗死院内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犹春跃 张平 +1 位作者 赵洪新 李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857-1857,1861,共2页
脑血管病患者老龄、免疫力低下、组织器官退化等都是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入院后的手术、抗生素或激素的应用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胃管的留置等侵入性操作也是增加院内感染机会的原因。肺部是院内感染最主要的部位。... 脑血管病患者老龄、免疫力低下、组织器官退化等都是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入院后的手术、抗生素或激素的应用以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应用、胃管的留置等侵入性操作也是增加院内感染机会的原因。肺部是院内感染最主要的部位。院内感染一旦形成,将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可能致死。故探讨研究脑梗死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我院脑外科收治的88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各项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分析引起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院内感染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钻孔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观察
2
作者 犹春跃 秦伟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8期2711-2711,共1页
目的:探讨临床微创钻孔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颅骨钻孔后放置多侧孔引流管于血肿腔,术后经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未液化的血凝块。结果:术后复查CT示3~7天血肿大部分吸收,中线结构移位消失,患者全部清醒,... 目的:探讨临床微创钻孔尿激酶溶解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方法:颅骨钻孔后放置多侧孔引流管于血肿腔,术后经引流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溶解未液化的血凝块。结果:术后复查CT示3~7天血肿大部分吸收,中线结构移位消失,患者全部清醒,无肢体活动障碍,随访1~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微创钻孔引流加尿激酶溶解术方法简单、并发症少、费用低、安全性高、血肿清除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钻孔 尿激酶 治疗 硬膜外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玉玉 刘同华 +4 位作者 李刚 李毅 犹春跃 肖顺武 张学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4-524,528,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诊断和治疗 良性占位性病变 2003年6月 1992年 外科治疗 早期诊断 问题讨论 脑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任光阳 王玉玉 +9 位作者 李刚 李毅 肖顺武 张学军 代垠 吴海涛 犹春跃 赵洪新 陈小忠 焦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6期3847-3848,共2页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早期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98例。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患者预后按格拉斯哥评分(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2例,重残2例...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早期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98例。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患者预后按格拉斯哥评分(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2例,重残2例,死亡3例。结论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前交通动脉瘤 早期手术 夹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肖顺武 张学军 +5 位作者 代垠 犹春跃 王玉玉 李毅 王培 谢明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8例大型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是否行3DCTA检查分为CTA组(n=21,术前行CT、MRI、3D-CTA检查)及对照组(n=17,术前行CT、MRI检查)。比较两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大型颅底脑膜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38例大型颅底脑膜瘤患者,根据是否行3DCTA检查分为CTA组(n=21,术前行CT、MRI、3D-CTA检查)及对照组(n=17,术前行CT、MRI检查)。比较两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法(GOS)评价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CTA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CT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3%(P<0.05);CTA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A通过显示大型颅底脑膜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与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对制定手术计划有指导意义,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医源性损伤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颅底脑膜瘤 术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切除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续岭 肖顺武 +2 位作者 张学军 犹春跃 代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822-825,共4页
目的:研究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方法:分析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患者53例,其中33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采用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手术,20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 目的:研究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在蝶骨嵴大型脑膜瘤手术切除中的运用。方法:分析合肥医学院附属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蝶骨嵴内侧大型脑膜瘤患者53例,其中33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采用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手术,20例蝶骨嵴大型脑膜瘤采用传统翼点入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均在显微镜下行开颅手术,断颧弓组SimponⅠ、Ⅱ级切除率为93.9%,对照组60.0%(P<0.01);手术时间为(325.2±121.3)min,短于对照组(406.4±182.9)min(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5±101.8)mL、(697.7±115.4)mL(P<0.05);断颧弓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2%,对照组为45.0%(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断颧弓扩大翼点入路能够充分暴露中颅底及鞍旁重要解剖结构,消除颞肌对术区暴露的影响,充分暴露术野,减少对额颞叶脑组织牵拉损伤,有助于蝶骨嵴大型脑膜瘤的完整切除,更有利于神经血管的解剖及功能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翼点断颧弓 蝶骨嵴 脑膜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谢明祥 李毅 +4 位作者 刘同华 李刚 犹春跃 肖顺武 张学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治疗的效果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刚 代垠 +3 位作者 焦松 犹春跃 任光阳 王玉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5-1316,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性治疗的效果,评价栓塞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要点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8例前交通动脉瘤行血管内... 目的分析研究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栓塞介入性治疗的效果,评价栓塞介入性治疗技术的应用范围、要点及临床治疗效果,为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8例前交通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并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结果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栓塞治疗后60例患者的动脉瘤完全栓塞,得到治愈;6例患者经影像学检查为栓塞不完全;2例患者死亡。经栓塞介入性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GCS评分在手术后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6个月,60例栓塞完全患者仅2例发生复发,其余病例则恢复良好。结论前交通动脉瘤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瘤 介入治疗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颅内感染2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代垠 张平 +4 位作者 石贵新 张永 肖顺武 犹春跃 张学军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711-712,共2页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且严重的院内感染之一,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尽管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死残率极高。我科自2012... 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常见且严重的院内感染之一,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而且影响患者预后。尽管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颅内感染的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如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死残率极高。我科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联合万古霉素鞘内注射治疗24例颅内感染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持续引流 鞘内注射治疗 颅内感染 万古霉素 疗效观察 临床疗效 感染患者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顺武 张学军 +5 位作者 代垠 犹春跃 王玉玉 李毅 王培 谢明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73-3074,共2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该院103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2/103),随访3~24个...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该院103例垂体腺瘤患者,均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统计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3%(92/103),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病例,术后并发症以尿崩症、术区出血、脑脊液鼻漏并发症为主,无死亡病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肿瘤大小、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及手术切除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β=0.92,1.02,1.03,1.21,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腺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肿瘤大小、鞍旁侵袭、基础内分泌及手术切除情况密切相关,术前应全面认识影响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术中及时处理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光阳 王培 +8 位作者 谢明祥 王玉玉 刘同华 李刚 李毅 肖顺武 张学军 犹春跃 代垠 《创伤外科杂志》 2009年第4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可行性。方法总结900例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血肿量≤30ml297例,31~60ml405例,1〉61ml198例;每次尿激酶用量为2—6万Iu,其中:2... 目的探讨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可行性。方法总结900例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血肿量≤30ml297例,31~60ml405例,1〉61ml198例;每次尿激酶用量为2—6万Iu,其中:2万Iu99例,3万IU234例,4万IU324例,5万IU198例,I〉6万Iu45例;尿激酶使用次数为:2次/d747例,3次/d153例;术后轴位CT扫描动态观察硬膜外血肿显示:7天内完全消退并解除占位效应855例;GOSV级810例,≤Ⅳ级90例。结论正确把握硬膜外血肿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颅骨钻孔结合尿激酶微创治疗硬膜外血肿是一种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血肿 颅骨钻孔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体会
12
作者 犹春跃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第22期117-117,共1页
医学生实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环节之一,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活动的第一步。如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使实习医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带教实践经验,谈谈神经外科... 医学生实习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环节之一,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是踏入医疗活动的第一步。如何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使实习医生成长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本文结合多年临床带教实践经验,谈谈神经外科临床带教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临床带教 医疗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82例的预后分析
13
作者 犹春跃 《北方药学》 2013年第7期137-137,共1页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详细记录患者血清钠测定值、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接受诊治的82例患者中出现38例并发高钠血症,患...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后并发高钠血症对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7月~2011年7月接受诊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2例,详细记录患者血清钠测定值、临床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接受诊治的82例患者中出现38例并发高钠血症,患者血清钠的平均值为161mmol/L,患者死亡率为81.5%(31/38),出现44例非高钠血症患者,患者死亡率为6.8%(3/44)。由此可见,在死亡率比较中,并发高钠血症患者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后产生持续性高钠血症症状时,会按照患者的病情越来越重,预后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高钠血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巨大型垂体瘤13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培 王玉玉 +5 位作者 任光阳 犹春跃 陈宗芬 肖顺武 张学军 代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81-882,共2页
关键词 垂体瘤 显微手术 经单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13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刚 犹春跃 张学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36例临床资料,对不同面积、不同损伤程度、不同合并伤的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单纯性灶状梗死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单纯性大面积脑梗死及并发重症颅脑损伤及...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136例临床资料,对不同面积、不同损伤程度、不同合并伤的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单纯性灶状梗死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单纯性大面积脑梗死及并发重症颅脑损伤及其他复合伤的脑梗死采用手术治疗为主。结果出院时按GOS标准评价,单纯灶状梗死56例,痊愈51例,轻残5例;单纯大面积脑梗死11例,痊愈2例,良好3例,轻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并发重症颅脑损伤及其他复合伤的脑梗死69例,灶状梗死59例,痊愈29例,良好19例,轻残8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大面积梗死10例,良好1例,轻残1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儿童头颈部外伤、重型颅脑损伤、老年人并发慢性病、休克、严重胸腹部外伤是大面积脑梗死的好发因素。单纯灶状梗死内科综合治疗疗效可靠;单纯大面积脑梗死及并发颅脑损伤的灶状梗死积极手术减压,及时改善微循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发重型颅脑损伤以及老年人的大面积脑梗死预后差,致残率及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诊断 脑梗塞/治疗 创伤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良手术方法治疗1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明祥 犹春跃 +4 位作者 肖顺武 张学军 李毅 李刚 刘同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487-1487,1490,共2页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ariⅠ畸形手术前后后颅窝MRI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怀波 谢明祥 +1 位作者 犹春跃 续岭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前绝大多数对ChiariⅠ畸形(CMI)的诊断主要以MRI正中矢状上小脑扁桃体下缘超过枕骨大孔平面〉5mm者可确诊为CMI[1]。但也有相关研究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缘超过枕骨大孔平面〉3mm者作为诊断标准[2],还有研究认为诊断应该考虑其年龄因素... 目前绝大多数对ChiariⅠ畸形(CMI)的诊断主要以MRI正中矢状上小脑扁桃体下缘超过枕骨大孔平面〉5mm者可确诊为CMI[1]。但也有相关研究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缘超过枕骨大孔平面〉3mm者作为诊断标准[2],还有研究认为诊断应该考虑其年龄因素的影响,同时将年龄列入诊断范围内,以提高诊断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Ⅰ畸形 磁共振成像 小脑扁桃体下疝面积 后颅窝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附20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培 王玉玉 +4 位作者 任光阳 犹春跃 陈宗芬 肖顺武 张学军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垂体瘤的治疗水平不断提高。现将我院2004年至2007年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 单鼻孔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治疗 切除垂体瘤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颅内肿瘤 垂体腺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网颅骨修复成形术6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明祥 李毅 +2 位作者 刘同华 犹春跃 张学军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10期920-922,共3页
关键词 颅骨缺损综合征 修复成形术 临床报告 钛网 开颅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光阳 王玉玉 +9 位作者 李刚 李毅 肖顺武 张学军 代垠 吴海涛 犹春跃 赵洪新 陈小忠 焦松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363-364,共2页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早期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按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 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早期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按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生活能自理)2例,重残(需他人帮助)2例,死亡3例。随访80例,时间9-24个月,病人预后良好7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