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实薤白桂枝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楠 王映予 +3 位作者 刘一畅 公雨欣 牟景龙 孟永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患病率日益增加,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之一,全方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效。研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患病率日益增加,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之一,全方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效。研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该方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协同作用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发挥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细胞功能等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作用机制进行梳理,为推进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薤白桂枝汤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白散质量标志物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2
作者 马天宇 肖智杰 +4 位作者 段卓然 常梓睿 牟景龙 孟永海 翟春梅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目的:旨在明确泻白散质量标志物并预测其作用机制,确保临床疗效。方法:通过Q-markers“五原则”筛选泻白散质量标志物;采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取Q-markers潜在作用靶点,构建质量标志物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KEGG... 目的:旨在明确泻白散质量标志物并预测其作用机制,确保临床疗效。方法:通过Q-markers“五原则”筛选泻白散质量标志物;采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取Q-markers潜在作用靶点,构建质量标志物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KEGG、GO、拓扑富集分析构建“关键靶点-关键通路-关键生物过程”网络,进而预测泻白散质量标志物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研究显示,氧化白藜芦醇、绿原酸、阿魏酸、甘草素、甘草酸和芒柄花素6个化合物可作为泻白散的潜在质量标志物,这些物质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中的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AGEs-RAGE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作用。结论:通过初步探讨泻白散的质量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为泻白散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白散 五原则 质量标志物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世一 祝星宇 +6 位作者 孟永海 王思远 赵楠 邸金霖 牟景龙 翟春梅 阎雪莹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7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医药实训平台为依托,选取我校参与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和药学GMP实训课程的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业随机分为4组,即中医实验组、中医对照组、药学实验组和药学对...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医药实训平台为依托,选取我校参与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和药学GMP实训课程的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业随机分为4组,即中医实验组、中医对照组、药学实验组和药学对照组各60人。实验组的学生教学模式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对照组的学生教学模式为传统实训教学。结果:中医实验组考核通过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药学实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学生在技术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建立以及自主学习热情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虚拟仿真教学融入中医药实训课程中,可有效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和技能考核通过率,增加中医药实训教学课程的延展性和前瞻性,也为建立综合一体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中医药 实训教学 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药特色的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锐 李永吉 +2 位作者 王艳宏 杨志欣 牟景龙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51-1252,共2页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基于中药特色的中药药剂实验课改革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践证明,基于中药特色的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中医药思维的构建,最终达到培养...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基于中药特色的中药药剂实验课改革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采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实践证明,基于中药特色的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的改革,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助于中医药思维的构建,最终达到培养综合性中药学人才的教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特色 中药药剂学 实验教学
原文传递
黄芩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敖鹏 陈晋 +9 位作者 边晓燕 姜广坤 尹丽颖 张妍妍 刘玉婕 牟景龙 于兴博 房城 赵良友 王晓源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7期1154-1158,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PANC^(-1)经不同浓度(0,50,75,100μmol·L^(-1))的黄芩素处理后,通过CCK-8检测、划痕愈合实验、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显微镜观察、Real-time qPCR检... 目的:探讨黄芩素对人胰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胰腺癌细胞株BxPC-3和PANC^(-1)经不同浓度(0,50,75,100μmol·L^(-1))的黄芩素处理后,通过CCK-8检测、划痕愈合实验、细胞迁移、侵袭实验、显微镜观察、Real-time qPCR检测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等方法,观察黄芩素在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芩素能够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BxPC-3和PANC^(-1)的增殖,并且随着浓度的加大,对BxPC-3和PANC^(-1)增殖的抑制作用在加强(P<0.01);且黄芩素对两种胰腺癌细胞系的作用效果与临床常用抗癌药吉西他滨(2μmol·L^(-1))的作用效果相似。黄芩素能显著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诱导癌细胞的凋亡,诱导胰腺癌细胞自噬;经过黄芩素处理的癌细胞,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和抗凋亡基因(cyclinD1、cyclinE、cyclinA和Bcl-2)表达水平下降,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和Bax)的表达水平上调明显。结论:黄芩素能有效抑制胰腺癌细胞BxPC-3和PANC^(-1)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且可以通过凋亡和自噬诱导细胞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胰腺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开展具有中医药思维的虚实共融情景化教学实践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锐 李永吉 +4 位作者 王艳宏 杨志欣 牟景龙 杨婧 阎雪莹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69-2771,共3页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首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基于此平台开展的具有中医药思维的虚实共融情景化教学实践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开展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具有中医药思维的虚实共融... 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国家首批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设计理念和基于此平台开展的具有中医药思维的虚实共融情景化教学实践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开展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具有中医药思维的虚实共融情景化教学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助于中医药思维的构建、有利于未来“元宇宙”的新基建,为最终实现培养综合性中医药人才目的提供了新模式和重要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情景化 虚实共融 中医药思维 元宇宙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清心莲子饮中京尼平苷酸的含量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忠新 苟鑫宇 +2 位作者 牟景龙 解颖 李强 《化学工程师》 CAS 2021年第4期23-24,49,共3页
目的建立采用HPLC法测定清心莲子饮中京尼平苷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lite HPLC C18(4.6×25mm,5μm)色谱柱,甲醇-0.5%HAc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在0.18~0.90μg范围内京尼平苷酸线性关... 目的建立采用HPLC法测定清心莲子饮中京尼平苷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Elite HPLC C18(4.6×25mm,5μm)色谱柱,甲醇-0.5%HAc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在0.18~0.90μg范围内京尼平苷酸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1.185X+0.06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5%;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清心莲子饮中京尼平苷酸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莲子饮 京尼平苷酸 含量测定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研究型问题的PBL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锐 杨婧 +4 位作者 王艳宏 杨志欣 刘艳 牟景龙 李永吉 《中医药导报》 2018年第11期125-127,共3页
基于研究型问题的PBL教学模式(r-PBL)是在传统PBL教学模式基础上,演化出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r-PBL在《中药药剂学》改革中的实施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践证明,"r-PBL教学模式"是一种特别适合(中)药... 基于研究型问题的PBL教学模式(r-PBL)是在传统PBL教学模式基础上,演化出的一种新教学模式。结合具体实例,详细介绍了r-PBL在《中药药剂学》改革中的实施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践证明,"r-PBL教学模式"是一种特别适合(中)药学类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使用的一种PBL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r-PBL 中药药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孟永海 付敬菊 +3 位作者 牟景龙 邸金霖 孟祥瑛 翟春梅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9年第12期21-28,共8页
以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酶种类及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方式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的超... 以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酶种类及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值、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提取方式等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的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工艺,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 mg·g^-1、乙醇体积分数60%、溶液pH值5、料液比1∶15(g∶m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h、超声功率450 W、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刺玫果总黄酮提取率达到128.6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总黄酮 超声辅助酶法提取 单因素实验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技术联用优化刺玫果多酚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永海 付敬菊 +3 位作者 牟景龙 邸金霖 孟祥瑛 翟春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0年第2期47-53,共7页
目的优化刺玫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纤维素酶用量、乙醇体积分数、酶解温度、超声时间对刺玫果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刺玫果多酚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 目的优化刺玫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纤维素酶用量、乙醇体积分数、酶解温度、超声时间对刺玫果多酚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测定刺玫果多酚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抗氧化活性来评价刺玫果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影响刺玫果多酚提取率的因素顺序是超声时间>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刺玫果多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5%,乙醇体积分数为55%,酶解温度为50℃,超声时间为25min。3次重复实验,刺玫果多酚提取率为183.15mg/g;刺玫果多酚质量浓度为8.67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9.70%,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0.85%,总抗氧化活性能力强。结论刺玫果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剂与自由基清除剂方面可以进一步开发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多酚 超声辅助酶解法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文娓 孟凡佳 +2 位作者 闫丽莉 陈忠新 牟景龙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年第7期139-139,共1页
以"片剂的制备工艺"为例,设计虚拟实验,改变传统式实验教学模式,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药物制剂教学实验中,具有可行性及可持续发展前景。
关键词 药剂学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床子脂溶性成分不同环糊精包合物的优选与制备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锐 邱金双 +1 位作者 牟景龙 杨婧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5期32-34,共3页
目的:优选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最适宜包合材料。方法:制备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3种环糊精的包物,并用紫外光谱扫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3种环糊精对蛇床子脂溶性成分... 目的:优选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最适宜包合材料。方法:制备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3种环糊精的包物,并用紫外光谱扫描验证包合物的形成;采用相溶解度法测定3种环糊精对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增溶作用。结果:环糊精包合的蛇床子素在紫外光谱扫描下最大吸收波长消失;蛇床子脂溶性成分在3种环糊精的相溶解度曲线均呈AL型,说明环糊精蛇床子脂溶性成分以1:1的比例进行包合。结论: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蛇床子脂溶性成分的增溶效应优于其他两种环糊精,因此HP-β-CD为制备蛇床子脂溶性包合物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脂溶性成分 相溶解度法 包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式测评在推拿手法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丁玉鑫 王先滨 +6 位作者 牟景龙 邸金霖 高利权 潘军英 王浩飏 张明明 谭曾德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2期166-169,共4页
为了研究综合式测评在推拿手法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设推拿手法实训课程的2018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由同一教师任课,实验组采用综... 为了研究综合式测评在推拿手法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文章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开设推拿手法实训课程的2018级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人,由同一教师任课,实验组采用综合式测评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测评方式,在实训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推拿手法理论与推拿手法实践操作考核平均成绩、总成绩、总成绩分布情况和问卷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推拿手法考核平均成绩、总成绩、总成绩分布情况和问卷评价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式测评 推拿手法实训教学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微囊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邱金双 李陈雪 +3 位作者 牟景龙 郑竹 王子函 王锐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8期129-132,共4页
微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作为载体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但在制药领域的研究尚待重视,特别是在中药给药系统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微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进展,探讨开展中药微囊制剂研究的... 微囊技术是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作为载体应用于各个研究领域,但在制药领域的研究尚待重视,特别是在中药给药系统研究方向,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微囊技术在药物制剂领域的应用进展,探讨开展中药微囊制剂研究的战略意义,为中药新剂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 中药制剂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通信局(站)的防雷检测
15
作者 闫丽莉 许海琨 牟景龙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年第29期26-26,共1页
雷电是自然界重要的电磁影响,防雷在通信的正常传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通信局(站)的防雷检测的简述,在日常的通信维护中有着指导的作用。
关键词 通信局(站) 防雷 防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药物制剂实训室”的组建与提升学生药物制剂实践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春梅 牟景龙 +2 位作者 陈忠新 王海燕 孟永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1期88-91,共4页
为了提高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缩短实验教学与药厂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不匹配的沟壑,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的服务于社会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为核心,本文系统总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多功能药物制... 为了提高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缩短实验教学与药厂工业化生产和科研院所研究不匹配的沟壑,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更多的服务于社会的高素质药学人才为核心,本文系统总结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多功能药物制剂实训室”组建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设备选型及资源优化配置,建设一个能够生产多种固体、液体药物剂型的微型药物剂型生产实训基地、剂型研究科研基地,希望能为其他同类院校组建实训室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 药物制剂 实训室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媒体技术的中医临床技能开放实训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17
作者 翟春梅 刘德柱 +4 位作者 牟景龙 刘一畅 赵楠 邸金霖 隋博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4期57-60,共4页
针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中心实训教学的现状和优势,建立了以“融媒体+模拟训练+考核选拔+临床床边实习”为核心的临床实训模式。学生进入临床实训阶段首先应用“互联网+”的慕课、微课等多种媒体网络课程的临床实践技能的理论学习... 针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中心实训教学的现状和优势,建立了以“融媒体+模拟训练+考核选拔+临床床边实习”为核心的临床实训模式。学生进入临床实训阶段首先应用“互联网+”的慕课、微课等多种媒体网络课程的临床实践技能的理论学习,预约进入临床技能实训室内进行医学模拟自主训练,然后经过考核合格后,为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经组织专家考核合格后推荐其参加临床床边实习。这种模式不仅有效促进学生技能提高,而且为保障临床床边实习效果,节约了临床医生的工作强度,同时能增强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进而提高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临床技能 开放实训体系 实践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不同留针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一畅 赵楠 +1 位作者 牟景龙 李崖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9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留针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留针10 min组(30例)、留针30 min组(30例)、留...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留针时间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3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留针10 min组(30例)、留针30 min组(30例)、留针50 min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电针配合下关穴深刺法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三组疗效及疼痛指标。结果治疗后,留针30 min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留针10 min组和留针50 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治疗前,且留针30 min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留针10 min组和留针50 min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留针30 min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优于留针10 min和留针50 min,且留针10 min与留针50 min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电针疗法 留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家兔心肌缺血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楠 王秀珍 +4 位作者 牟景龙 潘娟 邸金霖 冯月男 贾洪涛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5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家兔心肌缺血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CL级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枳实薤白桂枝汤低剂量组、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剂量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和地尔硫卓组,每组10只,外源性注射EDN1建立家兔冠状动脉痉挛... 目的:探讨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家兔心肌缺血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50只CL级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枳实薤白桂枝汤低剂量组、枳实薤白桂枝汤中剂量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和地尔硫卓组,每组10只,外源性注射EDN1建立家兔冠状动脉痉挛模型。观察各组家兔在注射EDN1前、注射后0.5 h、注射后2 h、注射后6 h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活性及心脏病理损伤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尔硫卓组和枳实薤白桂枝汤中、高剂量组家兔在注射EDN1后0.5、2、6 h均可使血清GSH、TAOC、SOD活性水平升高,使MDA水平降低(P<0.05);枳实薤白桂枝汤中、高剂量组提升血清GSH、TAOC能力与地尔硫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可有效干预氧化应激损伤,其对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痉挛 心肌缺血 枳实薤白桂枝汤 氧化应激 家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训+研”一体化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世一 祝星宇 +4 位作者 赵楠 王思远 牟景龙 邸金霖 翟春梅 《中医教育》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药学实训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是药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药学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药学学生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药学实训平台和大学生科创平台,依托于药学实训开放课程及大... 药学实训体系和创新能力培养是药学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药学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提升药学学生综合能力和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药学实训平台和大学生科创平台,依托于药学实训开放课程及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教+训+研”一体化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生产流程和科研技能,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旨在提升中医药药学专业人才的综合实力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人才培养 “教+训+研”一体化 药学实训教学 大学生科技创新 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