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的配比筛选及在油莎豆田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王义生 刘佳遥 +4 位作者 黄淑敏 白雪 贾娇 牟忠生 苏前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55,共6页
为探索和论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复配的合理性及三者复配制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var.sativus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油莎豆的安全性,本试验依据除草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并借鉴除草剂防治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 为探索和论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复配的合理性及三者复配制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var.sativus田杂草的防效和对油莎豆的安全性,本试验依据除草剂室内活性测定标准并借鉴除草剂防治大豆田杂草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结果表明,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联合作用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藜Chenopodium album 3种杂草表现为相加或增效作用,当三者混配比例为30∶30∶1时联合作用为增效,为最佳比例。此比例下的36.6%二甲戊·扑·丙炔SC对油莎豆田一年生杂草有较好的防效,试验有效剂量在1647.0~1921.0 g/hm^(2)范围内,对油莎豆出苗、生长较安全;施药后40 d对一年生杂草的防效为91.3%~97.7%。由此可见,二甲戊灵、扑草净与丙炔氟草胺三者联合研制新药剂具有可行性,能扩大杀草谱和应用范围,可用于油莎豆田杂草防控,适宜用量1647.0~1921.0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防除 油莎豆 二甲戊灵 扑草净 丙炔氟草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胁迫下油莎豆幼苗生理代谢和转录组分析
2
作者 王靓 龙威 +6 位作者 金羽琨 孙代娣 智燕凤 魏尊苗 刘佳遥 程艳 牟忠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草本油料作物,也是粮、油、饲、肥应用型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很高,而且油莎豆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明确其耐盐碱分子调控机制可为其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油莎豆幼苗进行100 mmol/L混合碱(N...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是一种草本油料作物,也是粮、油、饲、肥应用型经济作物,综合利用价值很高,而且油莎豆具有抗旱和耐盐碱特性,明确其耐盐碱分子调控机制可为其分子育种奠定基础。本研究对油莎豆幼苗进行100 mmol/L混合碱(NaHCO_(3)+Na_(2)CO_(3),摩尔比2∶1)胁迫处理,并分别于处理0、3、6、9、12 d取样,进行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等生理指标的测定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SOD和CAT活性在处理前6 d迅速上升,之后平缓下降;POD活性先迅速上升,胁迫6 d后迅速下降;MDA含量在碱胁迫下表现为先逐渐上升,6 d后上升迅速;Pro和SP含量在碱胁迫时均表现出逐渐增大趋势,前者上升迅速,后者上升相对平缓。转录组分析发现,在碱胁迫6 d时,共鉴定出58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3136个,下调2706个。GO和KEGG聚类分析显示,DEGs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过程中显著富集。此外,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大致相同,这证实了RNA-seq数据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油莎豆幼苗对碱胁迫的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碱胁迫 生理特性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对大豆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牟忠生 吴春胜 李楠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11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长农1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大豆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出现了两次光合高峰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 以长农18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栽培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大豆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出现了两次光合高峰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曲线的变化,在R7期达到最大值。施钾使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增加,同时施钾也使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加大,株高、百粒重和产量提高,但过量的钾肥又使其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不同pH土壤对工业大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雪 解林昊 +3 位作者 王庆峰 凤桐 牟忠生 李庆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3期8-13,共6页
为了提高工业大麻适应性和产量,在吉林省不同pH土壤上种植不同的工业大麻品种,对其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pH土壤上,农艺性状均有差异,差异较大的为工艺成熟期和雌雄株占比;不同pH土壤对茎粗和... 为了提高工业大麻适应性和产量,在吉林省不同pH土壤上种植不同的工业大麻品种,对其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种植在不同pH土壤上,农艺性状均有差异,差异较大的为工艺成熟期和雌雄株占比;不同pH土壤对茎粗和株高也有影响,随着土壤pH降低,同一品种的茎粗逐渐减小;除农安-3略有不同外,参试品种3个试验地的株高由高到低为范家屯>辽源>通榆;皖大麻1号和火麻1号的原茎产量、全麻产量、长麻产量均是范家屯高于通榆和辽源,最高全麻产量分别为3 127.74和3 216.18 kg·hm^(-2),表明这两个品种适宜种植在偏中性的土壤中,有利于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工业大麻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力素对育肥猪舍内氨气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岭乐 牟忠生 +1 位作者 张云影 王大广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2期265-265,267,共2页
选用2栋育肥猪舍,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栋,试验舍按1%的饮水配比自由饮水进行30 d试验,期间每隔3 d检测1次氨气指标。结果表明:博力素对降低猪舍氨气含量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博力素 氨气 育肥猪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茖葱的花粉形态及其演化和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艳 牟忠生 +6 位作者 张宇航 于娅 王娜 王飞 霍云龙 孙凯 宫国辉 《吉林农业》 2019年第15期52-52,102,共2页
本试验对茖葱的花粉形态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发现花粉形态较为单一,均呈长球形,萌发沟较长,具有一条沟。沟的两端接近达到花粉的两极,外壁纹饰多为脑回状纹饰。同时,根据花粉资料对茖葱的演化和分类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 茖葱 花粉形态 进化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大豆品种间杂交F_2主要性状遗传参数分析
7
作者 李楠 牟忠生 +1 位作者 王昱 张建华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3-5,18,共4页
利用3个中国大豆品种和2个日本大豆品种杂交,对F2群体主要性状的平均值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因亲本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对产量性状而言,利用日本10品种配制的组合F2变异幅度较小,而用日本9号品种配制的组合F2变异... 利用3个中国大豆品种和2个日本大豆品种杂交,对F2群体主要性状的平均值及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变异因亲本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对产量性状而言,利用日本10品种配制的组合F2变异幅度较小,而用日本9号品种配制的组合F2变异幅度大,有较广阔的选择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中日品种 F2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孢囊线虫4号小种田间抗性鉴定初报
8
作者 李楠 牟忠生 +1 位作者 杨振宇 王昱 《大豆通报》 2004年第1期9-9,共1页
对吉林省大豆种质资源进行大豆孢囊线虫 4号生理小种抗病性鉴定 ,从中选出 15份中抗种质 ,4份耐病种质。这些抗病耐病种质均是优良的品系或品种 。
关键词 吉林 大豆 种质资源 大豆孢囊线虫 4号小种 抗性鉴定 品系 品种 亲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对日光温室越冬茄子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王娜 于娅 +4 位作者 霍云龙 王飞 李艳军 宫国辉 牟忠生 《南方农业》 2020年第23期151-152,共2页
为探究吉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茄子生产的最适播种时期,以5个茄子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3个不同时期的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日光温室越冬茄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4个品种均在7月15日播期产量最高,... 为探究吉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茄子生产的最适播种时期,以5个茄子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3个不同时期的播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不同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日光温室越冬茄子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4个品种均在7月15日播期产量最高,产量随播期的延迟呈递减趋势。因此,吉林省日光温室越冬茄子生产选择7月中旬进行播种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茄子 产量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豆角对油莎豆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佳遥 魏尊苗 +3 位作者 程艳 许方达 王占海 牟忠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4,共8页
[目的]近年来,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的油莎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逐年连作已成为制约油莎豆产量及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轮作对连作油莎豆生长及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海南省油莎豆种植基地油莎... [目的]近年来,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的油莎豆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但逐年连作已成为制约油莎豆产量及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旨在探究轮作对连作油莎豆生长及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海南省油莎豆种植基地油莎豆轮作及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连作和轮作模式下油莎豆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与连作处理相比,轮作豆角增加了油莎豆植株分蘖数,单株产量提高了10.11%,土壤pH平均增加了8.33%。播种后30 d,轮作豆角的过氧化氢酶活性达到最高,较连作上升了24%。此外,轮作豆角后土壤中的有机质、氨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连作处理。相关性分析显示,油莎豆单株产量与有机质含量、微生物群落丰度和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群落结构发生改变。[结论]轮作豆角提高了土壤养分循环和酶活性土,并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真菌群落多样性增加,适当轮作倒茬有助于维持良好土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变对油莎豆出苗率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魏尊苗 刘佳遥 +4 位作者 程艳 王占海 许方达 陈欣 牟忠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0-55,共6页
为确定油莎豆块茎秋水仙素诱变半致死剂量,获得高品质变异种质资源,分别以萌发前和萌发后油莎豆块茎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0、1、2、3、4 g/L)进行诱变处理,1个月后计算出苗率,成熟收获后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品质... 为确定油莎豆块茎秋水仙素诱变半致死剂量,获得高品质变异种质资源,分别以萌发前和萌发后油莎豆块茎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素(0、1、2、3、4 g/L)进行诱变处理,1个月后计算出苗率,成熟收获后采用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无论是萌发前还是萌发后诱变处理油莎豆出苗率总体上均随着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和诱变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秋水仙素质量浓度对萌发前和萌发后诱变处理出苗率均有极显著影响,诱变时间对萌发前和萌发后诱变处理出苗率均有显著影响;萌发前油莎豆块茎对秋水仙素更敏感,其半致死剂量低于萌发后诱变处理,且萌发前诱变可致油莎豆芽畸形,萌发后诱变处理芽无明显变化。以诱变质量浓度低且诱变时间短达到半致死剂量为原则,秋水仙素质量浓度1 g/L、诱变萌发前油莎豆块茎24 h为其最适诱变半致死剂量。对块茎品质进行检测,获得淀粉含量高于32%的高品质变异材料1份,总糖含量高于36%的高品质变异材料6份,为油莎豆高品质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秋水仙素诱变 半致死剂量 出苗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干旱胁迫下油莎豆生长、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佳遥 程艳 +3 位作者 魏尊苗 龙威 王靓 牟忠生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2-49,共8页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激素在油莎豆上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研究不同浓度(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2、0.3、0.4、0.5μg/L)、褪黑素(MT,20、40、60、80、100μmol/L)、水杨酸(SA,0... 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激素在油莎豆上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15%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研究不同浓度(质量浓度)赤霉素(GA3,0.1、0.2、0.3、0.4、0.5μg/L)、褪黑素(MT,20、40、60、80、100μmol/L)、水杨酸(SA,0.25、0.50、0.75、1.00、1.25 mmol/L)对油莎豆幼苗生长、产量及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喷施3种外源激素对油莎豆幼苗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并提高产量,分别以G3(0.3μg/L)、M3(60μmol/L)、S2(0.50 mmol/L)处理效果最好,分别较不喷施激素的干旱胁迫处理(CK2)显著提高38.32%、31.73%、35.90%。干旱胁迫下,喷施3种外源激素总体上均能降低油莎豆幼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莎豆幼苗造成的伤害,分别以G3、M3、S2处理效果最好。其中,与CK2相比,G3、M3、S2处理相对电导率分别显著下降54.92%、34.44%、27.86%,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33.83%、19.03%、15.84%,脯氨酸含量分别显著提高478.88%、627.62%、412.87%,丙二醛含量分别显著下降53.51%、53.43%、54.75%,SOD活性分别提高0.95%、13.51%、16.25%,POD活性分别提高1.80%、10.36%、12.84%。综上,干旱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的GA3、MT、SA均能促进油莎豆生长,缓解干旱胁迫对油莎豆造成的伤害,进而提高产量,总体上分别以0.3μg/L、60μmol/L、0.50 mmol/L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外源激素 干旱胁迫 幼苗生长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瓶颈与对策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艳军 王娜 +4 位作者 王鹏 宫国辉 张永光 刘艳明 牟忠生 《农业科技管理》 2022年第5期77-79,92,共4页
文章阐述了吉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产业发展瓶颈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设施结构、加强新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引进蔬菜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生产联结机制和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化经营等促进吉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 文章阐述了吉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产业发展瓶颈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设施结构、加强新技术及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引进蔬菜专业技术人才、建立生产联结机制和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化经营等促进吉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期对引导吉林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设施蔬菜产业 发展现状 棚膜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莎豆品质检测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尊苗 陈欣 +4 位作者 程艳 刘佳遥 王占海 许方达 牟忠生 《特产研究》 202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为了获得品质优异的油莎豆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1726份随机选择油莎豆材料进行了品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和总糖,4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3.5%、3.34%、21.39%和18.82%,变异系数分别为13.18%、27.19%、14.3%和9.... 为了获得品质优异的油莎豆材料,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1726份随机选择油莎豆材料进行了品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粗脂肪、蛋白质、淀粉和总糖,4项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23.5%、3.34%、21.39%和18.82%,变异系数分别为13.18%、27.19%、14.3%和9.88%。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了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淀粉含量3项相互呈正相关,3项与总糖含量均呈负相关。共筛选出高品质油莎豆材料48份,其中高脂肪材料25份,高淀粉材料23份,638号材料既是高脂肪材料也是高淀粉材料,为油莎豆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油莎豆 品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佳遥 曹嘉芮 +5 位作者 程艳 吕佳颖 魏尊苗 金羽琨 李玉环 牟忠生 《农业科技管理》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原产于非洲,是一种优质高产,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文章重点介绍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建立完善的油莎豆新品种育... 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植物,原产于非洲,是一种优质高产,集粮、油、牧、饲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文章重点介绍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建立完善的油莎豆新品种育繁推体系、给予农民种植补贴和油莎豆专用农机设备采购补贴、开展科普宣传、建立油莎豆产业园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推进吉林省油莎豆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吉林省 产业发展 品种选育 种植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个纤用型工业大麻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解林昊 张雪 +4 位作者 王庆峰 李庆鹏 王世发 凤桐 牟忠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19-21,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吉林省种植的纤用型工业大麻品种,对搜集到的9个纤用型工业大麻品种进行田间鉴定,对工业大麻品种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火麻1号出苗期最早,为5月12日。所有品种雌雄比例均为雄株数略高... 为筛选出适宜在吉林省种植的纤用型工业大麻品种,对搜集到的9个纤用型工业大麻品种进行田间鉴定,对工业大麻品种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播期条件下火麻1号出苗期最早,为5月12日。所有品种雌雄比例均为雄株数略高,工艺成熟日数为100~109 d。庆麻1号植株最高,平均株高为340.29 cm,原茎产量也最高,为9822.73 kg·hm^(-2),干茎产量为8982.13 kg·hm^(-2);庆麻1号、龙大麻3号、火麻1号、汾麻3号、H20和汾麻4号原茎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公主岭大麻;全麻率最高的为庆麻1号,达到20.14%;庆麻1号、汾麻4号、龙大麻3号、火麻1号全麻率均高于对照品种公主岭大麻。庆麻1号、火麻1号、汾麻4号、龙大麻3号纤维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公主岭大麻。因此,推荐在吉林省内种植的纤维工业大麻品种为庆麻1号、火麻1号、汾麻4号、龙大麻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用型 工业大麻 品种比较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第二届实验动物科技年会会讯
17
作者 牟忠生 石贵山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F005-F005,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北方 第二届 实验动物 科技年会 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方程的油莎豆生长指标拟合与分析
18
作者 程艳 魏尊苗 +4 位作者 刘佳遥 许方达 王占海 陈婷婷 牟忠生 《东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47-51,共5页
为研究油莎豆植株生长规律,以圆粒型油莎豆“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试验区对油莎豆生长过程进行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分蘖数、植株干重、块茎数量、块茎干重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Logistic生长模型以及物候期... 为研究油莎豆植株生长规律,以圆粒型油莎豆“吉莎2号”为试验材料,在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试验区对油莎豆生长过程进行观测,并利用Logistic方程对分蘖数、植株干重、块茎数量、块茎干重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得到Logistic生长模型以及物候期参数。结果表明,油莎豆植株不同生长指标的生长动态规律基本一致,呈“S”形生长曲线,拟合决定系数均在0.9877以上;播种后25 d生长指标线性增长,85 d缓慢增长,线性生长期的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55%以上。采用Logistic方程可准确拟合油莎豆的生长规律,为油莎豆生产营养精准调控和水分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LOGISTIC方程 生长模型
原文传递
纤用工业大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
19
作者 张雪 解林昊 +4 位作者 韩祉君 魏尊苗 凤桐 牟忠生 赵福顺 《东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了工业大麻节本增效、保护黑土地,开展本项研究,对工业大麻品种、密度、施肥采用正交随机区组设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庆麻1号品种产量最高的组合为处理6:密度500株/m^(2),施肥量700 kg/hm^(2),干茎公顷产量9916.67 kg;吉麻... 为了工业大麻节本增效、保护黑土地,开展本项研究,对工业大麻品种、密度、施肥采用正交随机区组设计,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庆麻1号品种产量最高的组合为处理6:密度500株/m^(2),施肥量700 kg/hm^(2),干茎公顷产量9916.67 kg;吉麻1号最佳组合为处理2:密度400株/m^(2),施肥量600 kg/hm^(2),干茎公顷产量9944.44 kg;火麻1号最佳组合为处理3:密度400株/m^(2),施肥量700 kg/hm^(2),干茎公顷产量8916.67 kg。为了达到节肥、节种的目的,经济效益较好的为处理2:密度400株/m^(2),施肥量6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高产 栽培技术
原文传递
油莎豆块茎转录组测序分析与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挖掘 被引量:2
20
作者 焦兵阳 魏尊苗 +7 位作者 弥震 才照玄 闫帆 刘雅婧 李景文 王庆钰 牟忠生 王英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286-5296,共11页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是一种开发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新兴经济作物,其块茎油分含量最高可达38.70%。为了获取其块茎中油脂合成遗传信息,试验采集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油莎豆块茎样品,采用第三代PacBio测序平台对样品进行全长转...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是一种开发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新兴经济作物,其块茎油分含量最高可达38.70%。为了获取其块茎中油脂合成遗传信息,试验采集4个不同发育时期的油莎豆块茎样品,采用第三代PacBio测序平台对样品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原始数据经聚类、纠错和去冗余,最终获得的高质量序列87061条,预测分析84394个ORF,11224条lncRNA,31995条转录因子以及9165个SSR位点。将筛选预测为有功能的23408条高质量转录本在blastx、NR、KOG、GO、KEGG、Pfam等数据库进行功能注释分析,获得19287条(82.39%)序列功能注释信息。NR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油莎豆与油棕(Elaeis guineensis)的相似度最高(21.69%);GO功能分析将获得GO注释的unigenes划分为生物过程、分子功能和细胞成分3大类55子类;KOG数据库分析获得25个功能簇;KEGG注释将转录组中涉及的基因注释到6大类共188条代谢通路中。根据注释到的油脂合成功能基因序列构建出油莎豆脂肪酸合成代谢通路,并发掘到了FATA、GPAT、PDAT和DGAT等油脂合成关键基因。本研究在无参考基因组的情况下,根据油莎豆块茎三代转录组数据,获得基因信息,同时构建了脂肪酸合成代谢通路并得到部分功能基因的全长序列,为后续油莎豆油分合成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全长转录组 功能注释 油脂代谢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