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BA-SVR混合模型的斜式轴流泵变角性能预测
1
作者 郑海生 周佩剑 +3 位作者 肖刚 牟介刚 项春 钱亨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针对斜式轴流泵不同叶片角度下性能曲线获取难、耗费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蝙蝠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模型(HBA-SVR)斜式轴流泵性能预测方法。在标准蝙蝠算法中加入方向加速策略和变异策略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利用斜30°轴流泵运行... 针对斜式轴流泵不同叶片角度下性能曲线获取难、耗费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混合蝙蝠算法-支持向量回归模型(HBA-SVR)斜式轴流泵性能预测方法。在标准蝙蝠算法中加入方向加速策略和变异策略优化支持向量回归,利用斜30°轴流泵运行数据训练模型,并应用于斜式轴流泵变角性能预测。扬程、效率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9%、0.41%,收敛时间分别为15.47 s、18.78 s,相较于标准蝙蝠优化支持向量回归预测结果,收敛时间分别减少了122.11%、103.62%。对比PSO、GA、BA优化SVR,扬程预测误差分别降低了29.53%,70.46%,131.54%,效率预测误差分别降低了7.31%,9.75%,19.51%。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能快速、有效预测斜式轴流泵变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量 斜式轴流泵 支持向量回归 蝙蝠算法 叶片安放角 变角性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离心泵叶轮级间泄漏对轴向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牟介刚 李思 +3 位作者 郑水华 金建波 苏苗印 赵永攀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44,共5页
理论分析了叶轮级间泄漏对叶轮前后盖板外侧腔体内液体流动状态的影响,指出轴向力的实际大小与计算值之间存在着差异。通过离心泵轴向力试验装置,对液流速度分布和轴向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前后盖板外侧腔体内液体并不是以叶... 理论分析了叶轮级间泄漏对叶轮前后盖板外侧腔体内液体流动状态的影响,指出轴向力的实际大小与计算值之间存在着差异。通过离心泵轴向力试验装置,对液流速度分布和轴向力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前后盖板外侧腔体内液体并不是以叶轮0.5倍的角速度进行运转,前盖板外侧大于0.5倍,后盖板外侧小于0.5倍;叶轮两侧的压力分布不一致,前盖板外侧压力小,后盖板外侧压力大;轴向力计算值小于实际轴向力,应对行业应用的传统轴向力计算公式进行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离心泵 叶轮 级间泄漏 轴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舌对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及内部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牟介刚 刘剑 +3 位作者 郑水华 谷云庆 代东顺 马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090-4098,共9页
为了明确隔舌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影响,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离心泵不同隔舌蜗壳情况下的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分析隔舌形状对离心泵效率和扬程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工况下单隔舌蜗壳、双隔舌蜗壳离心泵压水室各截面上压力脉动特性... 为了明确隔舌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影响,采用滑移网格技术,对离心泵不同隔舌蜗壳情况下的外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分析隔舌形状对离心泵效率和扬程的影响。同时,对不同工况下单隔舌蜗壳、双隔舌蜗壳离心泵压水室各截面上压力脉动特性及其内部流场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隔舌蜗壳相比于单隔舌蜗壳对离心泵外特性的影响很小;单隔舌蜗壳、双隔舌蜗壳离心泵压水室各截面的压力脉动频率以叶片通过频率为主,各压力脉动幅值以近隔舌处尤为激烈;采用双隔舌蜗壳时压水室各截面压力脉动幅值明显减小,压力脉动频率多集中在中低频;在偏离设计工况下,单隔舌蜗壳离心泵的某些截面上压力脉动幅值有锐增现象,双隔舌蜗壳时其压力脉动最大降幅达45.5%;双隔舌蜗壳离心泵内部流场流动状态较好,隔舌处速度梯度变化均匀,更利于流体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双隔舌 数值模拟 压力脉动 非定常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汽蚀判据的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牟介刚 张生昌 +1 位作者 邓鸿英 郑水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7-99,共3页
对离心泵的初生汽蚀和临界汽蚀状态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不同使用条件下应采取不同的离心泵汽蚀判据和相应的汽蚀性能设计方法。指出临界汽蚀余量和初生汽蚀余量之间没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对离心泵进行汽蚀试验并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关键词 离心泵 汽蚀 判据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蜗壳离心泵内部非定常流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牟介刚 刘剑 +3 位作者 谷云庆 代东顺 郑水华 吴登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27-933,共7页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部流场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基于仿生学原理构建仿生非光滑表面蜗壳,利用滑移网格技术对标准蜗壳、仿生蜗壳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研究不同时刻下不同蜗壳离心泵静压场及速度场的差异,对比不同蜗壳离心泵压水室内... 为了改善离心泵内部流场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基于仿生学原理构建仿生非光滑表面蜗壳,利用滑移网格技术对标准蜗壳、仿生蜗壳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非定常计算,研究不同时刻下不同蜗壳离心泵静压场及速度场的差异,对比不同蜗壳离心泵压水室内压力脉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时刻下,仿生蜗壳扩散段内静压分布更均匀、压力梯度更小,速度方向、大小基本保持一致,相对标准蜗壳更不易出现漩涡、二次流及边界层分离现象;叶片扫过隔舌瞬间,仿生蜗壳叶轮流道内流线分布相对更对称;一个周期内,仿生蜗壳离心泵压力脉动最大与最小处的脉动幅值均明显降低.说明仿生蜗壳能改善离心泵内部非定常流场,且对压水室内压力脉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仿生蜗壳 流场 非定常流动 压力脉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性能曲线产生驼峰的机理及消除措施 被引量:17
6
作者 牟介刚 张生昌 +1 位作者 郑水华 邓鸿英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59,共4页
通过对离心泵实际性能曲线形成的分析,总结归纳了性能曲线产生驼峰的机理,提出离心泵理论性能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对性能曲线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产品设计和产品试验阶段为了避免性能曲线产生驼峰,推荐应采取的相关设计方法和补救... 通过对离心泵实际性能曲线形成的分析,总结归纳了性能曲线产生驼峰的机理,提出离心泵理论性能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对性能曲线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产品设计和产品试验阶段为了避免性能曲线产生驼峰,推荐应采取的相关设计方法和补救措施。同时又提出为了消除驼峰,在设计和改进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性能曲线 驼峰 消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轮口环结构对离心泵性能及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牟介刚 代东顺 +3 位作者 谷云庆 刘剑 吴登昊 马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22-1529,共8页
为了揭示叶轮口环间隙及结构型式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以IS80-65-160离心泵为模型载体,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叶轮口环间隙及口环结构型式下的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叶轮口环间隙对离心泵的效率、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规... 为了揭示叶轮口环间隙及结构型式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以IS80-65-160离心泵为模型载体,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叶轮口环间隙及口环结构型式下的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叶轮口环间隙对离心泵的效率、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3种环状结构型式的叶轮口环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口环间隙的变化改变了离心泵内部流场的流动状态,影响其前、后泵腔处的压力分布,间隙内部的速度发生明显变化;锯齿形口环泄漏量最多可减少16.2%,容积效率提高,轴向力降低,锯齿形叶轮口环结构可提升离心泵2%的水力效率;流经两环状结构空腔的流体,过流面积增加,产生剧烈旋涡,并进行能量耗散,阻止了流体压力能的恢复,分散了经密封齿隙高速射出的流体的动能,间隙内部流体的速度梯度和压力梯度增大,湍动状态加剧,流动阻力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流体动力学 叶轮口环 结构型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光滑表面离心泵叶轮的流动减阻特性 被引量:13
8
作者 牟介刚 代东顺 +3 位作者 谷云庆 刘剑 郑水华 WANG Eva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6-312,共7页
为了分析非光滑表面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基于仿生凹坑表面的减阻特性,将凹坑型非光滑单元体排布于离心泵叶片的工作面,建立具有非光滑表面的叶轮离心泵的流动减阻特性分析模型,通过RNGk-ε湍流模型对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具... 为了分析非光滑表面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基于仿生凹坑表面的减阻特性,将凹坑型非光滑单元体排布于离心泵叶片的工作面,建立具有非光滑表面的叶轮离心泵的流动减阻特性分析模型,通过RNGk-ε湍流模型对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具有非光滑表面叶轮的流动减阻特性,研究不同流量下非光滑表面对叶片近壁面的速度分布、剪应力和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凹坑型非光滑表面能够降低因黏性阻力产生的叶轮扭矩,其扭矩的最大降幅为5.8%;非光滑表面能够有效控制叶片近壁面边界层的流体流动,减小叶片的壁面剪应力;凹坑型非光滑表面能够降低离心泵叶轮内部流体的湍动程度,减小湍动产生的能量耗散,使叶轮内部的流体流动更加稳定并提高离心泵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非光滑表面 减阻 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室隔舌安放角对离心泵无过载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牟介刚 刘菲 +5 位作者 谷云庆 郑水华 施瀚昱 王荣 汪洋 王成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92-1097,共6页
为了实现离心泵的无过载性能、保证泵运行的可靠性,以IH-100-65-200型化工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模型对不同隔舌安放角的离心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隔舌安放角下离心泵轴功率、扬程、效率及内部流场的变化规律,研究隔舌安放... 为了实现离心泵的无过载性能、保证泵运行的可靠性,以IH-100-65-200型化工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采用RNG k-ε模型对不同隔舌安放角的离心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隔舌安放角下离心泵轴功率、扬程、效率及内部流场的变化规律,研究隔舌安放角对离心泵无过载性能的影响,并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压水室隔舌安放角是离心泵无过载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着隔舌安放角的减小,离心泵的扬程和效率提高,扬程曲线变得平坦、易出现驼峰;喉部面积增加,使泵更容易获得饱和轴功率性能;流体在叶轮和蜗壳内的静压增加,速度梯度方向和流道方向较一致,减小了流体与蜗壳壁面的撞击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隔舌安放角 无过载性能 数值模拟 轴功率 离心泵扬程 离心泵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蜗壳结构对离心泵隔舌区域脉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牟介刚 代东顺 +3 位作者 谷云庆 刘剑 郑水华 吴登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3-1499,共7页
为了有效降低离心泵隔舌区域压力脉动特性,基于长耳鸮特殊的羽翼形态,建立仿生蜗壳结构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标准蜗壳、仿生蜗壳离心泵全流场进行瞬态计算,对比分析了设计工况下不同蜗壳结构隔舌区域各监测点脉动特性,研究了... 为了有效降低离心泵隔舌区域压力脉动特性,基于长耳鸮特殊的羽翼形态,建立仿生蜗壳结构计算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标准蜗壳、仿生蜗壳离心泵全流场进行瞬态计算,对比分析了设计工况下不同蜗壳结构隔舌区域各监测点脉动特性,研究了不同工况下不同蜗壳结构隔舌头部的脉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各监测点的压力脉动频率基本与叶片通过频率一致;设计工况下,采用仿生蜗壳时相对于标准蜗壳各监测点脉动幅值均有所下降,最大降幅达56.1%;3种工况下,采用仿生蜗壳时隔舌头部脉动幅值在标准工况及大流量工况下均会降低;设计工况下采用仿生蜗壳可以显著改善其叶轮流道及扩散段流体的流动状态,使离心泵内部流场更平缓,提高其运行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仿生蜗壳 隔舌 压力脉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平衡孔位置对轴向力及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牟介刚 赵锦靖 +3 位作者 郑水华 赵永攀 陆河权 汪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3-175,共3页
以离心泵平衡孔平衡轴向力的方法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CFD技术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衡孔径向位置与平衡轴向力的效果和泵的外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平衡孔位置对轴向力和外特性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对平衡室内压力... 以离心泵平衡孔平衡轴向力的方法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CFD技术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平衡孔径向位置与平衡轴向力的效果和泵的外特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平衡孔位置对轴向力和外特性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对平衡室内压力影响显著;随着平衡孔位置径向半径增大,平衡室内整体压力增大,轴向力也越大;径向半径越小,平衡轴向力的效果较好,但泄露量大,扬程和效率略有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轴向力 平衡孔位置 数值模拟 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空化程度下离心泵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牟介刚 陈莹 +2 位作者 谷云庆 郑水华 钱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03-208,共6页
针对离心泵空化下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完全空化和气液两相模型,对离心泵空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单向耦合计算方法求解了不同空化程度下转子系统的变形。分析了空化时叶轮上气泡、静压、液体相对速度分布情况以及蜗壳内部压力脉动和... 针对离心泵空化下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完全空化和气液两相模型,对离心泵空化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合单向耦合计算方法求解了不同空化程度下转子系统的变形。分析了空化时叶轮上气泡、静压、液体相对速度分布情况以及蜗壳内部压力脉动和叶轮径向力特性,研究空化对离心泵内部流场和对转子系统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吸力面较压力面的气泡体积和气泡区更大;随着空化的发展叶轮静压分布越不均匀;严重空化时叶轮上的气泡会堵塞流道,引起脱流现象,生成漩涡;空化导致压力脉动增强,径向力分布不规律;空化影响了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变形,空化引起的漩涡造成叶轮非轴对称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空化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转子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轮出口盖板形状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牟介刚 李思 +2 位作者 郑水华 金建波 苏苗印 《排灌机械》 EI 2009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利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方法,以Y80—100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心泵叶轮出口盖板形状与水力性能的关系,对传统的圆弧形盖板和新型的直边型盖板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直边型盖板对离心泵性能曲线的影响.利用有限体积... 利用CFD数值模拟和试验两种方法,以Y80—100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心泵叶轮出口盖板形状与水力性能的关系,对传统的圆弧形盖板和新型的直边型盖板进行了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直边型盖板对离心泵性能曲线的影响.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离散,选用RNGk-ε湍流模型,压力和速度耦合采用SIMPLE算法,对两种水力模型在7种不同工况下分别进行数值计算,由数值计算结果重点分析了小流量工况下两种模型内部流场的动压、静压分布情况,并绘制性能曲线,预测曲线与试验曲线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新型的直边型盖板具有消除性能曲线驼峰,提高泵的流量、扬程的特点.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叶轮 盖板形状 水力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锥形吸水室内置隔板对水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牟介刚 李思 +2 位作者 许明远 赵永攀 金建波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0-84,共5页
分析了离心泵锥形吸水室内部预旋及回流的产生原因,并指出在吸水室内置隔板优化内部流动状态的传统做法可行。采用CFD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吸水室内置隔板对单级离心泵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隔板的径向长度、轴向长度... 分析了离心泵锥形吸水室内部预旋及回流的产生原因,并指出在吸水室内置隔板优化内部流动状态的传统做法可行。采用CFD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吸水室内置隔板对单级离心泵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隔板的径向长度、轴向长度、安放位置以及数量,得出吸水室内流状态及泵性能随隔板参数值的变化趋势,确定出隔板最佳的相关参数值为:隔板数量n=2,径向长度a=D0/4,轴向长度b=3L/4,在靠近叶轮入口端安放;并设计内置相应隔板的锥形吸水室,制造典型样机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改进隔板设计参数后的离心泵水力模型在设计工况点,扬程提高0.8 m,效率提高1.7个百分点,消除了性能曲线驼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锥形吸水室 预旋 回流 隔板结构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臂式离心泵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牟介刚 陈莹 +2 位作者 谷云庆 郑水华 钱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11-1117,共7页
针对悬臂式离心泵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单向耦合方法,在不同悬臂比、不同工况下,分析叶轮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获取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强度破坏和刚度破坏的位置,并在有预应力和无预应力下,对不同悬臂比离心泵的转子动力学特性... 针对悬臂式离心泵流固耦合问题,采用单向耦合方法,在不同悬臂比、不同工况下,分析叶轮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获取离心泵在运转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强度破坏和刚度破坏的位置,并在有预应力和无预应力下,对不同悬臂比离心泵的转子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况下,悬臂比越小,叶轮的变形越小,叶轮后盖板中间流道处最有可能发生刚度破坏,叶片出口边缘与前、后盖板交接处最有可能发生强度破坏;悬臂比越小,离心泵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越大,流固耦合作用会降低转子系统的前三阶固有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悬臂比 流固耦合 应力应变 转子动力学 固有频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泵用机械密封外部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牟介刚 张生昌 +1 位作者 郑水华 邓鸿英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0-172,共3页
通过对泵用机械密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机械密封的实际密封效果不仅与机械密封自身的性能有关,且与其它零部件提供的条件以及密封辅助系统提供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泵机组产品时,要为机械密封的使用提供一个良好的... 通过对泵用机械密封的实际应用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机械密封的实际密封效果不仅与机械密封自身的性能有关,且与其它零部件提供的条件以及密封辅助系统提供的条件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设计泵机组产品时,要为机械密封的使用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密封 外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舌油槽对摆线转子泵脉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牟介刚 刘涛 +3 位作者 谷云庆 郑水华 吴登昊 周佩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60-266,共7页
为了改善摆线转子泵流场脉动特性,建立一种具有增加极限进出油面积的凸舌油槽结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凸舌油槽结构的摆线转子泵模型内部流场进行计算,分析了凸舌油槽结构对转子流体内部齿顶处、齿根处及最大啮合容积处压力脉动... 为了改善摆线转子泵流场脉动特性,建立一种具有增加极限进出油面积的凸舌油槽结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凸舌油槽结构的摆线转子泵模型内部流场进行计算,分析了凸舌油槽结构对转子流体内部齿顶处、齿根处及最大啮合容积处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了转子轴向压力不均匀度以及轴向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凸舌油槽结构能够有效改善摆线转子泵流场压力脉动;在齿根处压力脉动下降约25%,最大啮合容积处压力脉动下降约54. 2%,对齿顶影响不大;齿根处轴向不均匀度约3. 5%,齿顶处约17. 9%,最大啮合容积处约3. 1%;齿间容积越小,轴向流动阻力越大,使得高压流体沉积,导致轴向存在不均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线转子泵 凸舌油槽 压力脉动 轴向不均匀度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隔舌对离心泵径向力特性及内部流场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牟介刚 刘剑 +3 位作者 谷云庆 代东顺 郑水华 马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型式隔舌对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影响,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下单隔舌、双隔舌蜗壳离心泵外特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及相关试验,验证双隔舌蜗壳离心泵的可行性,分析不同工况下单隔舌、双隔舌离心泵叶轮与蜗壳处径向力特... 为了明确不同型式隔舌对离心泵内部流场的影响,利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工况下单隔舌、双隔舌蜗壳离心泵外特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及相关试验,验证双隔舌蜗壳离心泵的可行性,分析不同工况下单隔舌、双隔舌离心泵叶轮与蜗壳处径向力特性,并对蜗壳和叶轮静压分布以及流场的湍动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隔舌蜗壳并不会对离心泵外特性造成影响;不同工况下,作用在蜗壳上的径向力均远大于叶轮上的径向力,当采用双隔舌时,叶轮处径向力略微减少,而蜗壳处则降低显著;两种隔舌离心泵叶轮内流体流动趋势相当,各处静压分布较为均匀;不同时刻下,采用双隔舌时,其蜗壳内静压分布变化更小,尤其表现在蜗壳扩散段,说明双隔舌蜗壳更利于流体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双隔舌 数值模拟 径向力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系统噪声产生机理及降噪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牟介刚 李世煌 王乐勤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1558-1561,共4页
通过对喷水椎进系统的主要作功体喷水推进泵的全面分析,指出负荷噪声、回流噪声、空化噪声是喷水推进系统的主要噪声源。分析了三种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原因。认为降低噪声应该在设计喷水推进系统过流部件结构的合理性、系统和部件的抗空... 通过对喷水椎进系统的主要作功体喷水推进泵的全面分析,指出负荷噪声、回流噪声、空化噪声是喷水推进系统的主要噪声源。分析了三种噪声产生的机理和原因。认为降低噪声应该在设计喷水推进系统过流部件结构的合理性、系统和部件的抗空蚀性能、控制回流、结构措施、吸噪材料等方面开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系统 推进泵 噪声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叶片出口边三角切割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牟介刚 李思 +3 位作者 郑水华 邵云峰 赵永攀 苏苗印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共4页
提出三角切割叶片出口边消除性能曲线驼峰的方法,以Y80-100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和样机试验检测两种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三角切割叶片出口边能够得到稳定的性能曲线,且工况点扬程、效率变化不大。同时,... 提出三角切割叶片出口边消除性能曲线驼峰的方法,以Y80-100低比转速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CFD数值模拟和样机试验检测两种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三角切割叶片出口边能够得到稳定的性能曲线,且工况点扬程、效率变化不大。同时,对三角切割尺寸与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最佳切割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三角切割 叶片出口边 数值模拟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