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剩余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46
1
作者 牛樱 陈季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0年第5期4-6,共3页
系统介绍了目前剩余污泥处理技术的一些进展 ,着重叙述了湿式氧化法、生物处理法、厌氧消化与热干燥等处理剩余污泥的技术 ,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湿式氧化法 剩余污泥处理 技术进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氧—好氧工艺处理高浓度化工废水 被引量:33
2
作者 牛樱 陈季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8期8-10,共3页
采用兼氧—好氧联合工艺对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进行处理。论述了用该工艺处理化工废水时 ,温度、p H值、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该工艺利用兼氧和好氧微生物对高浓度化工废水进行处理后 ,CODCr的去除率达 95%以上 ,... 采用兼氧—好氧联合工艺对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进行处理。论述了用该工艺处理化工废水时 ,温度、p H值、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该工艺利用兼氧和好氧微生物对高浓度化工废水进行处理后 ,CODCr的去除率达 95%以上 ,氨氮的去除率达 70 %以上 ,对色度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并且具有剩余污泥少、耐冲击负荷、费用低等优点 ,是一种高效、低能耗的废水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兼氧-好氧处理工艺 水解酸化 化工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处理技术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牛樱 陈季华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00-102,共3页
着重叙述了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法处理污泥的技术,简要介绍了污泥农用、污泥制油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方法。
关键词 湿式氧化法 厌氧消化 污泥处理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现状与规划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牛樱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5-17,共3页
为提高广州市城市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根据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污水规划原则、污水量预测、排水体制选择以及污水系统的划分等方面归纳了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的特点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为提高广州市城市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污水处理设施利用率,根据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污水规划原则、污水量预测、排水体制选择以及污水系统的划分等方面归纳了广州市污水处理系统规划的特点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规划 污水量指标 合流制 分流制 综合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周建华 李文涛 +4 位作者 隋军 牛樱 刘成林 龙展波 钟毅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110,共5页
利用水力模型软件InfoWorks CS建立广州市沙河涌截污主管水力模型,评估管道水力运行状况,找出截污主管高水位运行及局部旱天溢流的原因,制定针对现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水力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 利用水力模型软件InfoWorks CS建立广州市沙河涌截污主管水力模型,评估管道水力运行状况,找出截污主管高水位运行及局部旱天溢流的原因,制定针对现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水力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通过实例介绍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在城市排水管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具体流程,可为其他地区模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水力模型 评估 改造设计 沙河涌 InfoWorks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降雨雨峰系数对排水管网设计流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文涛 隋军 +3 位作者 刘成林 牛樱 周建华 谭锦欣 《净水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00-103,111,共5页
设计降雨雨型是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法计算的先决条件,其峰值系数是影响管网的设计流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管网的设计规模及工程造价。该文借助Info Works ICM水力模型软件,以广州市某实际片区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为例,定量分析设计降雨雨... 设计降雨雨型是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法计算的先决条件,其峰值系数是影响管网的设计流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决定了管网的设计规模及工程造价。该文借助Info Works ICM水力模型软件,以广州市某实际片区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为例,定量分析设计降雨雨峰系数对管网设计流量的影响程度,并给出雨峰系数的确定方法,对于设计降雨在水力模型中的正确应用具有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设计雨型 雨峰系数 设计流量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井河流域雨污分流工程设计 被引量:5
7
作者 陈贻龙 汪传新 +3 位作者 牛樱 刘成林 李昀涛 何定国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该文通过对石井河流域的水系、排水现状、污染源特征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实现整个流域排水系统雨污分流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 石井河流域 雨污分流 排水系统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除臭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贻龙 隋军 +2 位作者 汪传新 牛樱 彭勃 《中国市政工程》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位于居民生活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臭问题,已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突出问题。该文介绍了水清洗和药液清洗法、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土壤脱臭法、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燃烧法等6种除臭方法,并通过比较,指出微生物脱臭法是目前较为... 位于居民生活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除臭问题,已是污水处理厂面临的突出问题。该文介绍了水清洗和药液清洗法、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土壤脱臭法、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燃烧法等6种除臭方法,并通过比较,指出微生物脱臭法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最后以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投运的微生物脱臭法实例,H2S的去除率,由进气口的1-7mg/m3,到出气口只有0.003-0.009m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臭 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 土壤脱臭法 填充式微生物脱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排水模型在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文涛 隋军 +3 位作者 牛樱 周建华 刘成林 谭锦欣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年第3期97-100,12,共4页
利用水力模型软件Info Works ICM建立广州市FY路2D排水模型,分析评估现状管道水力运行状况,找出内涝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水力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现通过实例介绍2D排水模型在城市排水... 利用水力模型软件Info Works ICM建立广州市FY路2D排水模型,分析评估现状管道水力运行状况,找出内涝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利用水力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核,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现通过实例介绍2D排水模型在城市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和具体流程,可为其他地区模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网 2D模型 数据组织 设计降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贻龙 汪传新 +1 位作者 牛樱 彭勃 《中国市政工程》 2007年第1期38-39,共2页
论述了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生、特性、处理和处置问题。概述了污泥处理和处置方法的进展,并结合广州市污泥成分复杂、资金利用等实际情况,提出了近远期结合的污泥处理处置方法,逐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与资源化。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污泥稳定 污泥处理 污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案比选在污水治理分区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成林 牛樱 《中国市政工程》 2008年第1期50-51,57,共3页
从化市污水治理分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基于从化市现有的地理条件和排水现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分别采用定性或定量比选方法,对排水体制、排水分区方案以及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方案等进行了多方案比较。通过三个方案... 从化市污水治理分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基于从化市现有的地理条件和排水现状,综合考虑技术、经济、可行性等多方面因素,分别采用定性或定量比选方法,对排水体制、排水分区方案以及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方案等进行了多方案比较。通过三个方案的选比,确定了符合现状又满足远期发展要求、技术合理、经济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案比选 污水治理 分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低碳设计实例
12
作者 陈娟娟 何东岳 牛樱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6,34,共5页
广州空港花山净水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7万m^(3)/d。采用全地下式通透式空间设计,主工艺为可变AAO-AO+高负荷复合式沉淀池+微砂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出水水质满足准Ⅳ类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可切换的低碳工艺组合运行和精准调... 广州空港花山净水厂一期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7万m^(3)/d。采用全地下式通透式空间设计,主工艺为可变AAO-AO+高负荷复合式沉淀池+微砂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出水水质满足准Ⅳ类稳定达标排放。通过可切换的低碳工艺组合运行和精准调控策略实现低碳运行;通过高负荷二沉池和操作层多功能模块叠合节省用地;立体通透空间设计实现建筑、通风及照明节能;臭气处理采用双层密封加盖收集处理+分区复合式处理工艺分区稳定达标排放。地面为全开放式景观+体育公园,地面景观延申至地下空间,运营环境舒适,项目综合用地指标仅0.214 m^(2)/m^(3)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式污水厂 低碳 可变AAO-AO工艺 空间通透 精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氧-好氧工艺处理香料废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牛樱 陈季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2年第3期27-29,共3页
采用兼氧-好氧工艺对香料废水进行处理,研究水力停留时间、进水浓度、有机负荷对处理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经过兼氧-好氧处理后,出水CODCr浓度为150mg/L,BOD5为25mg/L,色度降解到64倍,去除率分别达到97%,99.2%和99.7%。
关键词 兼氧-好氧工艺 香料废水 废水氧化沟 生物接触氧化 香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小寨区域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技术总结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樱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613-618,共6页
以解决小寨区域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主线,统筹考虑繁华城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多重问题,工程借助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对区域内涝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和方案建议;同时结合现场调研和城市建设规划,提出"LID低影响开发雨水... 以解决小寨区域水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为主线,统筹考虑繁华城区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多重问题,工程借助InfoWorks ICM水力模型对区域内涝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和方案建议;同时结合现场调研和城市建设规划,提出"LID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控制系统+径流污染控制系统+海绵城市智慧运维管控系统"四大系统建设方案。预期效果评估显示,建设方案可综合实现区域内涝整治、径流控制、污染削减、智慧管控等多项目标,为繁华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内涝防治 分散式海绵调蓄系统 InfoWorks ICM 水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平净水厂水质分析及工艺处理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樱 李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49,共5页
随着水资源紧缺的加剧和再生水回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城市污水经处理后作为非常规水源逐渐得到认同,污水处理要求也更加严格。杭州临平净水厂服务范围内纳入了部分印染等工业废水,通过对其进水水质组分的测定分析,选择有效合理的处理工艺... 随着水资源紧缺的加剧和再生水回用技术的日趋成熟,城市污水经处理后作为非常规水源逐渐得到认同,污水处理要求也更加严格。杭州临平净水厂服务范围内纳入了部分印染等工业废水,通过对其进水水质组分的测定分析,选择有效合理的处理工艺,满足了高标准的出水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析 有机污染组分 惰性组分 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牛樱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0年第7期160-164,M0016,共6页
庆阳市位于西北地区,降雨少且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缺乏,湿陷性黄土地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性高。根据气候特征、土壤地质等天然条件,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地确定"滞蓄为主,以净促用;适度渗透,有序排放"的技术路... 庆阳市位于西北地区,降雨少且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缺乏,湿陷性黄土地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敏感性高。根据气候特征、土壤地质等天然条件,庆阳市海绵城市建设因地制宜地确定"滞蓄为主,以净促用;适度渗透,有序排放"的技术路线,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结合,处理好城-水-沙关系,打造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陷性黄土地质 水土流失 适度渗透 因地制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弱电设计分析
17
作者 牛樱 《数字化用户》 2020年第37期13-15,共3页
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 + 时代到来,智能建筑中应用了时代发展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智能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些控制系统在分类上都属于弱电系统,主要完成对建筑信息的采集和建筑功能的控制,直接影响智能建筑功能的实... 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 + 时代到来,智能建筑中应用了时代发展前沿的计算机网络智能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这些控制系统在分类上都属于弱电系统,主要完成对建筑信息的采集和建筑功能的控制,直接影响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因此在智能建筑设计中,弱电系统设计以及布线是相当关键的一个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布线 智能建筑弱电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市政+工业混合污水处理厂兼顾人防设计案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牛樱 仲崇军 李胜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3-79,共7页
杭州市临平净水厂设计规模为20×104 m3/d,采用全地下建设模式,根据其进水水质和COD组分分析,确定采用水解酸化+AAOA+MBR+臭氧高级氧化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项目采用大空间对流通风、多模式除臭、污水源热泵、... 杭州市临平净水厂设计规模为20×104 m3/d,采用全地下建设模式,根据其进水水质和COD组分分析,确定采用水解酸化+AAOA+MBR+臭氧高级氧化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项目采用大空间对流通风、多模式除臭、污水源热泵、精确曝气、光导照明等多种新技术,同时结合人防防护要求和厂区工艺运行特点,将部分生产区按照人防要求进行平战转换设计,是目前国内首座人防+地下式污水处理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污水处理厂 水解酸化 AAOA+MBR 臭氧高级氧化 人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