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的心血管年龄 被引量:3
1
作者 牛有国 闫永斌 +4 位作者 张立藩 张玉海 王守岩 徐秀艳 苏菊侠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77-181,共5页
目的研究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年龄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先对 89名健康民航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变异性 (BPV)的谱分析及压力反射敏感性 (BR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利用... 目的研究由心率与血压变异性估计民航飞行人员心血管年龄的方法 ,并探讨其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先对 89名健康民航飞行人员的心率变异性 (HRV)与血压变异性 (BPV)的谱分析及压力反射敏感性 (BRS)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再利用多重回归分析得出心血管年龄的估计方程。结果1 7个HRV、BPV与BRS原指标所蕴含的有关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状态的信息可由 7个主成分来反映 ,且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2与第 4主成分 (PC2 orig,PC4orig)及导出指标变量的第 2主成分 (PC2 deri)分别与实际年龄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5) ,而原始指标变量的第 3主成分 (PC3orig)则与实际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P <0 .0 1 ) ;根据估计方程得到的心血管年龄与实际年龄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73,P <0 .0 1 )。结论由HRV与BPV分析估计得出的心血管年龄可综合反映健康飞行人员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随年龄的生理性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心率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 压力反射敏感度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分析在高血压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牛有国 张立藩 王守岩 《医学争鸣》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4-96,共3页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评定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种无创、定量的方法 ,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联系 ,这就为在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中应用心率与...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用于评定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一种无创、定量的方法 ,在临床上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与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改变有一定的联系 ,这就为在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中应用心率与血压变异性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文综述了有关心率与血压变异性分析在高血压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指出在高血压病病程评估、疗效监测和危险性预报等方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的多变量、多维信号分析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立藩 王守岩 牛有国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7-162,共6页
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反映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的调制活动 ,近年研究已向多变量、多维、动态分析方向发展。心率与血压变异性的多变量系统辨识、时频分析及非线性动力学分析等技术方法 ,将在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预报、病情评估。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多变量 多维信号分析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心率变异性中的不稳定周期轨道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守岩 菅忠 +1 位作者 牛有国 张立藩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5-141,共7页
为刻划心脏节律存在的确定性动力学特征 ,运用不稳定周期轨道分析方法对健康青年人的RR间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健康人心脏节律中存在显著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及不稳定周期轨道分级(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现象 ,表明... 为刻划心脏节律存在的确定性动力学特征 ,运用不稳定周期轨道分析方法对健康青年人的RR间期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揭示健康人心脏节律中存在显著的不稳定周期轨道及不稳定周期轨道分级(周期1 ,周期2 ,周期3 ,周期4)现象 ,表明健康青年人心脏节律的动力学特性中包含着显著的确定性行为。通过跟踪不稳定周期轨道随时间的演变 ,亦表明心脏节律的变化中存在着固有的非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节律 心率变异性 不稳定周期轨道 非线性动力学 混沌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高位倾斜实验对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秦云 牛有国 +3 位作者 何争 王守岩 王云英 张立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603-160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 ,为高血压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AR谱分析方法对 1 7例高血压患者和 1 7例血压正常者在平卧及头高位倾斜 75°时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HRV)信号进行分...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 ,为高血压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AR谱分析方法对 1 7例高血压患者和 1 7例血压正常者在平卧及头高位倾斜 75°时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HRV)信号进行分析 .结果 :①高血压患者的总功率 (TP) ,低频功率 (LF) ,高频功率 (HF) ,归化高频成分 (HFn)与血压正常者比较均显著降低 (P <0 .0 1 ) ;归化低频成分 (LFn) ,低频功率与高频功率的比值 (LF/HF)显著增加 (P <0 .0 1 ) ;②在头高位倾斜 75°的条件下 ,高血压患者HRV谱指标TP ,HF ,LF ,LF/HF显著降低 (P <0 .0 1 ) ,HFn显著升高 (P <0 .0 1 ) ,LFn显著下降 (P <0 .0 1 ) ;③高血压患者在 75°头高位倾斜时 ,其HFn较平卧状态时显著下降 (P <0 .0 5 ) ,LFn显著增加 (P <0 .0 5 ) .结论 :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发生明显异常 ,表现为平卧位时交感神经传出调制活动亢进 ;而在头高位倾斜应激时 ,自主神经对心血管功能的调节能力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心率变异性 心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diovascular age of aviation personnel: based on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6
作者 牛有国 王守岩 +2 位作者 张玉海 王兴邦 张立藩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4年第1期64-70,共7页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method to calculate cardiovascular age, a new, accurate and much simpler index for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ory func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nd bloo... Objective: To introduce a method to calculate cardiovascular age, a new, accurate and much simpler index for assessing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ory func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HRV and BPV) and baroreflex sensitivity (BRS) data. Methods: Firstly, HRV and BPV of 89 healthy aviation personnel were analyzed by the conventional autoregressive (AR) spectral analysis and their spontaneous BRS was obtained by the sequence method. Secondl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ver original and derived indices of HRV, BPV and BRS data and the relevant principal components, PCi orig and PCi deri (i=1, 2, 3,...) were obtained. Finally, the equation for calculating cardiovascular age was obtained by multiple regression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being assigned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age as the regressors. Results: The first four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original indices accounted for over 90% of total variance of the indices, so did the first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of derived indices. So, these seven principal components could reflect the inform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regulation which was embodied in the 17 indices of HRV, BPV and BRS exactly with a minimal loss of information. Of the seven principal components, PC2 orig , PC4 orig and PC2 deri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 P <0 05), whereas the PC3 orig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 P <0 01). The cardiovascular age thus calculated from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chronological age among the 89 aviation personnel ( r =0.73, P <0 01). Conclusion: The cardiovascular age calculated based on a multi variate analysis of HRV, BPV and BRS could be regarded as a comprehensive indicator reflecting the age dependency of autonomic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in healthy aviation perso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ying personnel heart rate variability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aroreflex sensitivity ag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调查及高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牛有国 黄久仪 +3 位作者 闫永斌 王守岩 徐秀艳 张立藩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53-137,共1页
目的 了解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并探讨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西安、兰州两地共 44 3名飞行人员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血脂 ,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 目的 了解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并探讨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西安、兰州两地共 44 3名飞行人员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和血脂 ,同时进行有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危险因素的确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结果 本组民航飞行人员血压水平为 ( 113.8± 12 .4) m m Hg/ ( 75 .8± 8.1) m m Hg,高血压病患病率为 6 .8%。根据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 :父母双方均有高血压病史、年龄超过 40岁、吸烟、饮酒、体重超重、TC、TG水平增加及 HDL- C水平降低 ,其优势比 ( OR)值以双亲有高血压病史为最高 ( 16 .35 )。 结论 双亲高血压病史、年龄、吸烟、饮酒和体重超重是民航飞行人员血压升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为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与心率变异性及压力反射敏感度的联系 被引量:3
8
作者 牛有国 张立藩 +4 位作者 闫永斌 苏菊侠 徐秀艳 王守岩 王兴邦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 (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 (BRS)之间的联系。 方法 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 45 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 ,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 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暴露与心率变异性 (HRV)及压力反射敏感度 (BRS)之间的联系。 方法 在参加年度大体检的 45 0名血压正常的民航飞行人员中 ,根据有无危险因素暴露将其分为年龄≥ 40岁组、体重超重组、血脂异常组、吸烟组、饮酒组及相应对照组。采用常规自回归谱分析方法对各组飞行人员的短时程 HRV信号进行分析 ,同时采用序贯法计算其 BRS。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年龄≥ 40岁的飞行人员 HRV明显降低 ,表现为总功率 (TP)、低频功率(L F)、高频功率 (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 (HFn)显著降低 (P<0 .0 1) ,而归一化低频成分 (L Fn)与L F/ HF则显著增加 (P<0 .0 5 ) ;其 BRS亦显著降低 (P<0 .0 1)。其他危险因素暴露时 ,HRV的 TP、L F及 HF均显著降低 (P<0 .0 5 ) ,而 L Fn、HFn及 L F/ HF则无明显变化 ,BRS亦显著降低 (P<0 .0 5 )。 结论 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暴露与 HRV及 BRS的降低密切联系 ;提示在高血压病发病之前 ,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即已发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心率变异性 压力反射敏感度 民航飞行员
原文传递
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压力反射敏感度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牛有国 王守岩 +4 位作者 苏菊侠 徐秀艳 闫永斌 王兴邦 张立藩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 ,为合理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常规 AR谱分析方法对 14例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和 14例健康飞行人员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 (HRV)信号进行分析 ,同... 目的 探讨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变化规律 ,为合理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常规 AR谱分析方法对 14例民航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和 14例健康飞行人员的短时程心率变异性 (HRV)信号进行分析 ,同时采用序贯法分析其压力反射敏感度(BRS)。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高血压病患者的 HRV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表现为总功率 (TP)、低频功率 (L F)、高频功率 (HF)及归一化高频成分 (HFn)降低 ,而归一化低频成分 (L Fn)与 L F/ HF则增加 ;2高血压病患者的 BRS较对照组降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 结论 飞行人员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异常 ,交感神经调节活动相对增强 ,迷走神经调节活动受到抑制。在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的防治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率变异性 压力反射敏感度 飞行人员
原文传递
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能否带药飞行?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有国 张作明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飞行员 高血压 带药飞行
原文传递
心率与血压变异性分析在飞行人员高血压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牛有国 王守岩 张立藩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9-119,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 由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主办的全国第六次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将于 2 0 0 2年 6月 2 6~2 9日在浙江宁波市召开。本次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 2 1 9篇 ,经专家评审组采用双向多重盲法 (作者与审者间双盲、审者间互盲 )审稿方式初选后 ,再集中会审 ,充分保证了公平、优质地录选稿件。最终录用 1 2 9篇 ,其中英语专题会交流 9篇 ,大会交流 1 7篇 ,专题会交流 1 0 3篇。现将这次会议入选论文以摘要形式在本刊预先发表。为了方便检索与学术交流 ,我们在每篇摘要前加了顺序编号 ,并标注了关键词 ;英语专题会交流论文摘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刊发 ;中文摘要加注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血压变异性 飞行人员 高血压 心血管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
原文传递
下体负压对人计算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刘立 牛有国 +1 位作者 苟琳 周永清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下体负压对计算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坐位下体负压舱对 6名男性健康受试者施加 40 mm Hg的负压 ,使用威能智力计算训练模块 ,在屏幕上显示 2位数字连加、减 4项算式 ,计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 ,以测试计算能力。于施压前和... 目的 探讨下体负压对计算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坐位下体负压舱对 6名男性健康受试者施加 40 mm Hg的负压 ,使用威能智力计算训练模块 ,在屏幕上显示 2位数字连加、减 4项算式 ,计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 ,以测试计算能力。于施压前和施压第 3分钟作 1m in计算能力的测试 ,并且同时记录血压、心率和心输出量。 结果 暴露于下体负压负荷 40 mm Hg时 ,每分钟计算正确次数减少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每分钟计算错误次数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结论 在下体负压负荷作用下计算能力下降 ,表现为正确计算次数减少 ,提示下体负压负荷时 ,脑的高级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体负压 脑功能 计算
原文传递
新时期航卫保障人才的培养
13
作者 张作明 牛有国 《航空军医》 2003年第2期63-65,共3页
当前,围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我航空兵力量正在加速武器装备的改进、研发和更新换代;我空军将尽快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战略转变。这一切都对航卫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全军唯一的航空... 当前,围绕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军事斗争准备,我航空兵力量正在加速武器装备的改进、研发和更新换代;我空军将尽快实现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的战略转变。这一切都对航卫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作为全军唯一的航空航天医学教学科研基地,我们应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培训出大批有利于提高航空兵部队战斗力的航卫保障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卫生保障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